中石化又投资一新能源企业!石油企业产业结构正发生转变
新能源和石油不是一对矛盾体!
中石化 投资 光伏
共1500字 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文| 沐雨
即便手握石油黑金,巨头们却并不打算丢弃新能源这块大蛋糕!
日前,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宣布,投资入股亚玛顿集团全资子公司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简称“硅谷智能”), 双方将携手布局超薄光伏及光电显示特种玻璃产业链。
亚玛顿非公开募集资金项目显示,公司募集资金将用于硅谷智能大尺寸、高功率超薄光伏玻璃及BIPV防眩光镀膜玻璃的扩产。
超薄光伏玻璃作为高端材料,是光伏行业及光电显示产业链毛利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中石化本次投资入股硅谷智能,无疑是出于投资回报和产业协同的考量, 但也代表了当前石油公司对未来产业结构的谋划。
01、三桶油强势布局新能源
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据着能源市场中心,也催生了大批产业巨头。可是,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能源巨头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与新能源相关项目的建设。
这其中,垄断着国内石油产业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赫然在列。
2018年7月,中石化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联合出资100亿元,设立中国石化资本公司,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五大新兴领域。
作为战略投资平台,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多年来投资了多家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2019年9月,中国石化资本公司与国内知名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上海重塑开展战略合作,未来依托现有3万座加油站的网络优势, 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链。
转至今年8月,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宣布投资入股硅谷智能,布局光伏产业链。
资料显示,硅谷智能是我国光伏玻璃和光电玻璃重要供应商,主要进行超薄光伏玻璃原片和显示器用特种光学玻璃原片的生产与制造,目前正在新建的特种光电玻璃项目年产能可高达1亿平方米。
事实上,借助资本市场的出击,中石化有望踏准新能源产业的机遇期。
以光伏产业为例,《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 2805.5 太瓦时,同比增长 13.7%,其中太阳能发电量为724.1太瓦时,同比增长24.3%, 成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预计到2040 年,太阳能发电将达12000太瓦时,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6%以上。
当然,中石油和中海油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不遑多让。
就在日前,中石油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氢能企业——上海中油申能氢能 科技 有限公司,围绕氢能技术、服务开展业务。
中海油在去年7月正式进军光伏,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主营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等。
02、新能源和石油不是矛盾体
截至目前,新能源已经逐步渗透到油气行业,成为油气企业业务版图的一员。
全球顶尖油气企业中,诸如BP、道达尔、壳牌、挪威国油等除了以合资、收购等方式发展新能源,还均成立能源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以“管资本”的形式快速抢占新领域的发展机会。
能源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 曾预计,随着全球石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投入的资金逐渐增多, 未来石油企业的资本结构将发生变化。
今年8月5日,BP发布的十年战略显示,未来10年公司每年在低碳领域投资约5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年度低碳投资数额的10倍。
这期间,BP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日产量计划将减少100万桶油当量,比2019年的产量水平 减少40% ,逐步过渡成为一家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源企业。
当然,石油巨头大踏步入局新能源,并不意味着石油的“淘汰”。
当前,石油无论是作为化石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短时间内石油依然是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而且,新能源与石油并不是一对矛盾体。
当前,国际石油公司更多的是在保持油气业务核心地位不变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以此来避免成为单一的工业原材料提供商。
正如中石化集团年初的战略显示,公司将着力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为两翼,以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为重要增长点的“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
未来,或许我们可以乐观预计, 新能源和油气将成为石油企业的左膀右臂!
1、南阳市景宏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甲醇汽油助溶剂;甲醇柴油助溶剂;甲醇燃料油助溶剂;天德牌;醇基燃料助溶增标剂。
地址:南阳市卧龙区梅溪新华西路30号。
2、嘉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甲醇汽油添加剂,甲醇柴油添加剂,燃料油添加剂。
地址:山东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与北园路交汇城建时代广场1。
3、湖州双马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柴油;燃料油;非标油、新能源燃料油。
地址:中国浙江湖州市织里镇珍贝路126号。
4、广西丰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新能源,环保油,汽车清洁剂,醇基燃料,火锅燃料锅炉燃料。
地址:临桂县临桂西城大道花生糖8楼。
5、馆陶县晟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生物醇油;醇基燃料;复合柴油;复合汽油;甲醇柴油;甲醇汽油;生物燃料;燃料油;醇油炉具;节能炉具。
地址:馆陶县金凤市场一期东二排第七组。
中石油中石化加盟换电行业,这个新产业是实现车电分离,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像加油一样随时随地可以换,这是与上汽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合资搞出来的东西。也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模式可能会得到改变,还会通过类似于换电池的方法来得到短期内的续航增加。
宁德时代与中石油,中石化,上海一汽这都是大企业,可以说在行业内算是龙头企业的中石油,中石化本身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它遍布全国的加油站。就可以把加油站作为基点,然后给大家方便的更换电池,新能源汽车现在推广成本方面的压力已经不大了,因为10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不少选择了,但续航这方面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续航问题不解决的话,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终究是个大难题,人们随时随地担心他没电,这就很麻烦。
如果能够有成熟的换电技术就没有这个烦恼了,燃油汽车没油了,到加油站加油3~5分钟可以让车子多跑500公里,很快啊。那新能源汽车也可以通过换电池的方法呀,换个电池3~5分钟也可以搞定,也能够增加500公里左右的续航,至于说这个电池的安全性以及更换的质量保障之类的。但是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两桶油和宁德时代都是,在渠道上在电池研发这方面龙头企业,如果他们都做不好的话,那就不可能有中国国内的企业做的好了。
换电池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这应该是一个之前就提出的设想,但是之前一直没有真正去施行,因为缺乏渠道,而且也缺乏足够大的安全性保障,毕竟电池这个东西它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换了一个其他的电池到车子上了,出了安全问题算谁的怎么保证这个车子安全,而换电池应该去哪里换这都是问题啊。现在去哪里换的问题由中石油中石化解决了,电池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方便程度由宁德时代解决了,应该说这是一个挺不错的创新。
浙江浙能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原名浙江浙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系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2007年10月11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的。2008年12月30日,浙江浙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浙能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陆林海
成立时间:2007-10-11
注册资本:4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00000000974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杭州市江干区采荷嘉业大厦5幢13楼
中海石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1-07-07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大道899号泰地海西中心写字楼A座裙楼厦门石油交易中心2层16-06号。
中海石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205575025700G,企业法人张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海石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技术开发;投资、建设和管理加气(油)站及气化站基础设施,提供设计、安装、维修保养及其他与燃气有关的服务及辅助业务;液化天然气经营(限工业用途)(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6年1月16日)。在福建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6560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中海石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6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海石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