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有没有发电机?
《 一种发电机转子结构 》
十四五国家要求:碳达峰,碳中和。
【山西牛魔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响应国家号召以科技环保,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山西牛魔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现向社会公开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发电机转子结构 》是一种实用新型节能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发电机转子结构 》。它是一项颠覆性的创造发明,它改变了发电机的内部结构,采用了行星齿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改变了发电机内的转子结构,也改变了发电机工作用行原理和发电机的发电方式。
传统的发电机是有定子铁心,线圈,和转子。发电机工作时转子旋转,切割定子铁心内的线圈、线圈内就产生了电流。发电机定子铁心内的线圈,与转子之间就产生了强大的电磁阻力。形成了一种《 电磁阻尼 》现象。也就是发电机发电时,所产生消耗的一种电磁场的物理现象。它就会保持遵守着一个定律。发电机的《 能量守恒 》定律。所以发电机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发电机转子结构 》。它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发电机发电时的《 能量守恒 》 定律。转子转速高,转子与线圈切割时的磁场阻力大的现象。采用了行星齿轮的工作原理,通过机械运行方式,运用了机械式的原理《 能量转换 》定律。来降低转子的转速。减少转子切割时与线圈的电磁场摩擦阻力。改变了转子与线圈之间的切割运行方式。增加转子的数量同时减少转子的转速。改变了转子的切割方式。降低了转子与线圈之间的电磁摩擦阻力。采用了行星齿轮和多个转子的设计方案。它在线圈内,采用了一种旋转滚动切割线圈的发电方式。减少了线圈与转子之间的电磁摩擦阻力,实现了转子的低转速。降低了磁场摩擦阻力。
旋转滚动切割发电方式要比传统的发电方式更加节能。可节约能耗 40% 以上。
本实用新型专利:可用于,风力,水力,火力,核能发电。
也可用于,电动车增程发电机,
是一种科技环保高效节能新型发电机。可实现。节能减排,增产增效。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发电机转子结构。
现技术公开向社会寻求:上下游加工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合作开发生产。
专利权人:#山西牛魔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这个问题太大了,你自己查一下吧。
说下对专利的支持吧,新能源领域有没有额外的我也不知道,没关注过。
专利各省应该是有扶持的,以江苏省为例。每年4月开始申报资助。资助单位有,上一年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上一年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上一年专利维持7年到9年的(具体几年的我也记不太清了。。。好像是这个。。。)
新能源貌似前几年的支持力度比较大。
你自己去查吧。网站有国家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各省的,各市的。
或者直接打相关的咨询电话。
这种问题,需要专业从事这种工作,还要有一定积累的人才知道,人家直接告诉你也不太可能,还是靠自己吧。
祝你好运。
宝能
众所周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减少碳排放迫在眉睫。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跨界造车的宝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承担起 社会 责任,在节能减排目标的指引下深度布局新能源 汽车 。
宝能 汽车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 汽车 的心脏,姚振华坚持自主研发,带领宝能成立聚创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宝能集团旗下世界顶尖动力电池“智造”工厂。
聚创新能源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是它的专家队伍非常专业,20多名经验丰富的国外专家,分布在研发、生产、管理、品测等各个环节。目前已实现行业高端技术人才规模达数百人,专家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过20年,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成果。
此外,宝能集团旗下聚创新能源在科研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截至2020年12月,聚创新能源专利国内、海外申请总量达523件,全年累计获得授权专利数量超过140件,位居行业前列。今年4月聚创新能源新申请101件专利:其中发明82件,实用新型19件,发明专利占比81.19%。
值得一提的是,宝能旗下聚创新能源继3月16日单日授权32件专利、4月专利申请量破百后,近期又授权一件高价值发明专利。
宝能·聚创发明专利证书
据相关信息透露,该专利涉及新能源电池先进补锂技术,从申请到授权仅用时9个月,再次刷新发明专利授权时长记录。同时,这次聚创新能源的专利文本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认可,未经一处修改,这充分体现了聚创新能源强大的研发实力。
未来,在姚振华带领下,宝能集团旗下聚创新能源还将进一步构建强大的品牌竞争力,并在自主研发方面不断突破,赋能企业发展。
作为一家以逆变器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阳光电站正在经历着一场业务突围战。而核心主力军是光伏电站业务部门。这期间,从乙方变为与甲方拼刀刃,考验着阳光电源的领导力、驾驭力,更考验阳光电源的智慧与利益平衡术。
文 / 一山 世纪新能源网
据多位知情人士向世纪新能源网透露,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之一的阳光电源已经连续多次失利新能源投资前三的大型集团逆变器集采第一中标人。起因是2019年下半年,阳光电源的电站开发业务部门“截胡了”该集团子公司在北方某项目的开发权,引发双方一线人员激烈矛盾。随后该集团一度暂停其阳光电源所有逆变器等业务合作。而阳光电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世纪新能源网采访时表示,该集团利用其自身体量大、规模大,多次在其他项目上要求其退出项目开发权,从而引发双方矛盾升级。
光伏十年发电成本降低90%以上,以逆变器产品为例。早年集中式逆变器单瓦价格可以卖到4-5元,而2020年最新的成交价格已低至0.1元左右,组串逆变器也不高于0.2元。不仅如此,2020年老对手华为先后斩获华能4.3GW组串订单、大唐4.125GW、广核1GW组串订单。上能、锦浪 科技 、固德威等先后登陆资本市场,更让阳光电源在国内逆变器业务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围剿局面。
为应对制造业务的薄利润,越来越多的单一设备企业,希望通过向下游集成获取更高的产品溢价。阳光电源作为其中的代表,电站新业务与下游客户的纷争只是缩影之一,未来阳光电源将走向何方?又有哪些机会和挑战?本文将从阳光电源的营收业绩、产品构成、产业布局探寻阳光电源的变与不变。
阳光电源,毋庸多言的实力光伏企业,其成立于1997年,至今已走过23个春秋。截至目前,其已经成长为全球顶尖的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 汽车 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主要供应商之一。其生产的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居行业前列。
2019年,阳光电源将使用多年的公司使命更新为“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标志了阳光电源将立足新能源装备业务,加快清洁能源系统集成及投资建设业务发展。阳光电源的电站集成业务模式主要包括EPC和BT两种,收益来源包括逆变器销售、EPC、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等。
据阳光电源介绍该公司提供的EPC与传统的EPC一建了之不同。光伏电站是非常好的资产,但同时光伏电站也是重资产行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投资光伏电站考验期长期的资本运营管理能力。阳光电源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不仅成立了项目前期开发公司、还成立了后期运维公司、漂浮支架公司等,这相当于阳光电源从开发——建设——转让——25年运维行程了全方位保姆服务。解决了投资商以前不仅出钱、还要出力成为行业专家的尴尬局面。这样创新的模式,也应赢得的客户的信赖,据阳光电源公开数据显示,其目前长期合作央企包括三峡、吉电股份,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合作伙伴。
一、阳光电源2019答卷
• 实现营收130.03亿元,同比增长25.41%,摆脱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 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35%
• 逆变器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7%
• 储能业务5.43亿元,同比增长42%
• 逆变设备出货超1亿千瓦,成为全球首家破“亿”千瓦的逆变器企业
• 发布全球最大功率1500V组串逆变器SG225HX
• 高压逆变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
• 实现磷酸铁锂、三元锂储能系统双箭齐发,累计参与全球储能项目超900个
• 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电站超9GW,成为系统集成技术隐形冠军
2019“收入构成”:
品牌影响力:
•2019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名前100
•2019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2019中国电动 汽车 核心零部件100强
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
• 全球已成立20+分子公司,构建全球销售网络
• 遍布全球50+售后服务网络,实现全球24小时快速响应
• 美国、巴西等多国市占率第一,东南亚地区保持3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二、阳光电源的机会(实力)
业绩增加主要是EPC电站业务、储能业务等。
1.EPC电站业务
2019年从年初的第一批平价上网申报到年中的项目竞价企业确定,基本决定了全年的电站投资商市场格局:
2019年第一批平价和竞价项目中主要企业的项目规模(下表)
(上述数据源于“智汇光伏”)
由上述表格可以发现:投资企业共获得8825MW平价上网项目,占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总规模的60%;共获得8649MW竞价上网项目,占此次竞价项目总规模的38%;获得项目总容量17.5GW,占第一批平价上网和竞价项目总规模的49%。而阳光电源以2430MW的项目规模成为仅次于国家电投的最大黑马,力压央企中广核,两者之间的竞争亦可见一斑。
最终,阳光电源2019年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35.30%。继2018年EPC模式中标的格尔木领跑者基地I标项目和格尔木领跑者基地II标项目并网后,2019年EPC模式中标的天合铜川领跑者基地项目和铜川宜君领跑者基地项目成功并网。阳光电源2018年完成并网的项目1.5G W左右,2019年通过BT或EPC模式承建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在2.5GW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快速提升。
2.储能业务
2019年阳光电源补全了储能产品线,储能产品已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全面覆盖0.5C到4C的能量型和功率型的应用场景,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三元锂储能系统“双发展”。目前可提供单机功率5~2500kW的储能逆变器、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设备。
同时,阳光电源加大全球储能战略布局,储能系统广泛应用于德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国外业务收入明显增长:在北美,阳光电源仅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就超过了15%;在澳洲,通过与分销商的深度合作,阳光电源户用光储系统市占率超10%。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5MW+1.5MW /3.836MWh大型光伏储能项目中,阳光电源提供的1500V直流耦合光伏+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中国直流耦合先进技术在美国市场的首次应用。其是继密苏里州1MW/2.2MWh、马萨诸塞州15MW/32MWh、德克萨斯州10MW/42MWh等大型储能项目之后,阳光电源在北美市场取得的又一佳绩。另外,成功签约的马萨诸塞州15MW/32MWh储能项目,成为当地光储样板工程。
此外,阳光电源作为储能系统集成商参与了欧洲最大的电池储能电站英国门迪100MW/100MWh项目;签约英国最大的光储融合项目——34.7MW光伏+27MW/30MWh储能大型项目,其中阳光电源不仅提供全球领先的1500V箱式中压逆变器,还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高度集成储能逆变器、锂电池等核心设备;与Smart Power公司合作签约德国30MWh储能调频项目……
在国内市场,60MW/120MWh!阳光电源的储能变流-升压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 ,助力湖南电网正式迈入储能时代;青海省首个风电储能项目——青海乌兰55MW/110MWh风储融合项目,阳光电源为其提供涵盖储能变流器及锂电池的集成化系统解决方案;参与国内最大的单体用户侧锂电储能项目——江苏扬子江船厂17MW/38.7MWh用户侧储能项目,阳光电源开启了大规模锂电储能技术在用户侧领域应用的新征程……
截至2019年底,阳光电源累计参与全球重大储能项目超900个,其中光储融合项目已在美国、日本、英国、马尔代夫、澳洲、非洲等国家和区域,以及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得到深入应用,所有项目运行稳定,零安全事故,在调频调峰、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运行数据和广泛的应用经验。
阳光电源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储能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41.77%。
3.逆变器成绩
2019年阳光电源逆变器出货量17.1GW,同比增长2.4%,其中国内出货量8.1GW,同比下跌31.9%,这与国内光伏装机总量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国外出货量9GW,同比大涨87.5%,快于海外装机总量增长幅度。截至2019年底,阳光电源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100GW,成为全球首家突破“亿”千瓦的逆变器企业。截止2020年6月,阳光电源逆变器装机突破120GW。
根据,彭博新能源 财经 (BNEF)发布的《2019年全球最具融资价值报告》显示,阳光电源逆变器在融资项目量和可融资性方面均位列全球第一。
Wood Mackenzie公布的全球逆变器市场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逆变器的出货量为126.735GW,同比增长18%。华为、阳光电源、SMA成为全球前三大逆变器巨头。
报告显示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印度)占2019年全球出货量53%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市场出货量为38.477GW,占亚太地区份额的58%。
亚太市场,华为的出货量占比是26%,阳光电源17%,上能电气10%,古瑞瓦特6%,SMA、固德威及特变电工均为5%;
中国市场,华为占比34%,阳光电源21%,上能电气11%,古瑞瓦特、锦浪 科技 、固德威、正泰电源系统闯入前十;
印度市场,华为(市占率20%,第一)、阳光电源(第三),上能电气、特变电工、古瑞瓦特、锦浪 科技 、固德威等都在列;
欧洲市场达全球市场的21%,华为占31%,古瑞瓦特、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 科技 紧随其后。
美国市场占全球份额的16%,阳光电源占比18%,正泰占5%,成为美国逆变器竞技场前九位仅存的中国选手。
拉美市场占全球份额的7%。华为占比19%,阳光电源占9%,锦浪 科技 、固德威、古瑞瓦特进入前列。
中东及非洲市场,占全球份额4%。华为占比升到21%,阳光电源占比10%,古瑞瓦特和特变电工也进入了前十。这些新兴市场也是中国逆变器厂家开疆拓土的良好舞台。
三、阳光电源的危机(挑战)
1.与客户抢食导致连锁反应是否还会发生?
PS:争夺与合作并行
随着2020年光伏竞价项目上报时间的截止,目前全国已有内蒙古、贵州、广东、新疆、陕西、河北、宁夏、江西、河南、青海、山东11个省份主管部门或者电网公司明确了该省2020年参与全国竞价光伏项目名单。另外,还有青海、陕西、湖南、辽宁、河北、广东、广西、湖北8省公布了平价光伏项目名单。根据统计,目前公布的名单竞/平价合计超过60GW,辽宁、四川、云南和山西等省份还将有超过5GW的光伏规模等待竞争。从光伏们梳理的部分装机规模较大投资商名单来看,能够入围初步名单的确彰显了一家投资企业的项目开发能力。
(表格数据来源于“光伏们”)
从表单可以看出,TOP 20的企业中,央企与民企的数量基本相当,但在项目规模上仍旧有较大差距。
其中,国家电投、大唐以绝对优势领先,项目开发总规模均超过4GW。紧随其后的电力央企是中广核与华能。而第一梯队中的央企中核集团在光伏电站领域的“野心”不容小觑,其在5月份刚完成3GW的组件集采。
TOP 10中的民营企业梯队由阳光电源、特变电工以及河北国顺新能源担纲。在2019年平价、竞价光伏项目中一跃成为“黑马”的阳光电源在2020年持续发力,以276万千瓦的总规模,位列第四,这也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民企;特变电工作为最大的光伏电站EPC企业,也在今年的资源争夺战中取得了硕果。
第一梯队中,阳光电源、特变电工以及中国能建是典型的光伏电站EPC企业,这些企业开发的光伏电站项目在建成之后大部分仍将转给电力央企或者国企,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为代表的设计院系与民营光伏制造企业在光伏电站EPC领域同台竞技。
从此表单还可以看出,在项目开发能力大PK中,民营企业仍具有相当的优势,同时不少民营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一点——通过与央企、国企合作等形式崭露头角,其中包括隆基、天合光能、东方日升、晶澳等。
有人评价2020年光伏电站开发资源的抢手程度丝毫不亚于最火爆的2017年,对于央企/国企来说,无论是出于清洁能源占比的配额考核还是看好光伏平价的收益率,都或多或少地加大了新能源的投资力度。
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通过项目合作开发获得设备订单以及专区EPC利润可能才是当下较为关键的,但也有部分民营企业意识到光伏平价之后的价值所在,例如林洋能源已在计划自持平价光伏电站,该公司在河北以及安徽市场均获得了不错的业绩。
2.电站业务能否长久支撑业绩增加
曹仁贤:很多人看不上电站业务,实质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业务。
光伏逆变器是阳光电源的发家业务,也是“命根子”。不过,如今似乎更“偏爱”电站系统集成业务。2012-2013年,逆变器市场刚刚经历一次洗牌,不少国外品牌纷纷退出中国,而国内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厮杀又扑面而来。不久,国内光伏标杆电价上网政策应运而生,市场快车道开启。
彼时,阳光电源在传统逆变器业务基础上,开始转战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一方面扩大逆变器市场份额,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筑起一道屏障。
随后,阳光电源的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营收开始超过逆变器,一路狂飙突进,并于2019年营收占比突破60%,接近80亿元。事实上,2019年国内光伏市场景气度并不高,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0.11GW,同比下滑31.6%。但阳光电源在项目开发上却大举挺进,并于2019年拿下超2400MW的竞价和平价项目,规模位居民企之首。“很多人看不上电站业务,实质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曹仁贤曾公开表示。
据了解,阳光电源的电站集成业务模式主要包括EPC和BT两种,但与传统的有有所不同。电站业务收益来源包括逆变器销售、EPC、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等。曹仁贤认为,把电站作为资产运营出售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产品来运营,要制定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上游项目开发和下游战略客户的培育,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业务)可持续性。
四、阳光电源的布局(求变)
逆变器毛利减少,竞争激烈,未来主业发展方向?
①全球看好光伏大有未来
光伏发展迅猛,形势喜人,全球能源结构也在加速转型,光伏日渐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德国、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发达国家,都纷纷提出了停止使用煤电的时间表;中国也提出到2030年,非石化能源的占比要达到20%;但就目前来看,光伏发电占比仍然较小,只占全球发电量的约2%;虽然占比很小,但光伏发电却保持30%的高位增长。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在看好光伏的发展。
②降本提效依靠 科技 突破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硅料的采集,硅片、硅棒、硅锭的生产中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制作下游: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与运营。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目前行业已到国内光伏企业引领全球技术进步的阶段,同时也越来越趋于市场化驱动。从近年政府发布的政策来看,一方面不断下调标杆上网电价,减少补贴,倒逼企业进行技术研究降低其发电成本;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使用高效产品,如“领跑者”、“超跑者”计划,不断促进行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发电效率。
针对大型地面电站,2019年的巴西圣保罗南美太阳能博览会上,阳光电源展示了1500V降本增效利器——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组串式逆变器SG250HX和6.8MW中压逆变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SG250HX拥有12路MPPT,每两个组串一路MPPT设计,有效提升复杂地形电站的发电量整机IP66防护和C5防腐的高防护等级,支持6.3MW方阵设计,带来更低的LCOE,可有效应对南美光伏市场对于成本和效率的严苛要求。
据了解,截止2019年末,阳光电源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0%,在合肥人均薪酬达到20万元。目前累计获得专利权1,232项,其中发明477件、实用新型655件、外观设计100件。
2019年研发费6.35亿元,同比增长31%,全年新增249项专利权,均系自主研发取得,其中国外专利42件,国内发明专利84项。另有526项新增专利申请,其中国外专利83项、国内发明专利264项。
2019年12月,公司完成阳光云8.0研发设计,业务覆盖光伏、风电、储能等多能综合管理,应用于户用、分布式、扶贫、地面多种电站,构建全场景集成管理方案,结合深度联合分析和AI,进一步提升IV组串在线诊断特性,面向不同市场提供易用友好的监控方案,一键式建站,智能运维,通过GDPR验证测试,系统更安全。可见公司非常重视研发,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并没有通过资本化增加利润,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质量。
家庭光伏解决方案目前已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德国TÜV认证的户用品牌。据了解,TÜV认证项目专家组对阳光家庭光伏展开的此次系统认证历时半年多,分别从关键设备品质、系统设计、安装流程、培训规范、系统验收、发电量以及收益等全方位进行评估认定。印证了阳光家庭光伏强大而稳定的系统集成以及多发电的尖端特性。
③布局风光储电氢始于足下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曾公开表示,到2025年,行业可以实现两件事,第一件是深度的储能融合,第二件事,太阳能制氢。根据曹仁贤的测算,光伏制氢成本在0.15元一度电,大幅度低于太阳能成本。在2019年度业绩报告的未来发展规划方面,阳光电源表示将大力推进风光储电氢协同发展。聚焦风光储电氢主航道,持续构建市场及技术协同竞争优势,打造风光储电氢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风光储电氢业务协同增长。
长江证券在阳光电源2020年中报预告点评中表示,上半年阳光电源业绩高于预期,主要原因在于Q2逆变器海外销售放量,带动逆变器业务量利齐升;同时EPC 确认规模及储能业务亦贡献同比增量。根据海关数据,2020 年1-5 月阳光电源实现逆变器出口量6.18GW(含印度工厂),同比增速超50%;出口金额1.89 亿美金,排名全球第一,贡献主要业绩增量。上半年国内市场装机规模预计12-15GW左右,以30%左右市场份额估算,预计公司国内逆变器出货量在3.5-4.5GW左右。整体预计公司上半年逆变器出货总量为10-12GW,较去年上半年7GW 左右增长明显。同时,毛利率较高的海外出货占比快速提升使逆变器业务盈利水平预计同比大幅改善,推动逆变器利润增长。
2019 年竞价项目抢装,电站2020Q2 加速确认。2020Q1 电站因疫情影响确认规模约100MW 左右,2020Q2 去年竞价项目630 抢装,电站加速确认带动上半年EPC 确认规模近1GW,较去年500MW 左右的规模亦实现高增。
储能业务方面,阳光电源表示有望凭借技术协同优势进一步打造风光储电氢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风光储电氢业务协同增长,逐步贡献新增量。
氢电领域,2019年7月22日,山西省榆社县政府与合肥阳光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举行了300MW光伏和50MW制氢综合示范项目签约仪式。2019年9月25日,阳光电源在山西省屯留区吾元镇举行200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开工暨二期500MW光伏制氢项目签约仪式。2019年10月20日,阳光电源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合肥签订制氢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成立“PEM电解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
进入2020年8月,阳光电源与白城市签约1GW“风光储氢”智慧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主要建设300MW风电、700MW光伏、200MW氢能和100MW/200MWh储能系统。
曹仁贤表示,阳光电源将大力推进风光储电氢协同发展,聚焦风光储电氢主航道,持续构建市场及技术协同竞争优势,打造风光储电氢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风光储电氢业务协同增长。但对于阳光电源而言,在新能源制氢领域2020仅有一座500kW规模氢能发电站并网运行,风光大规模制氢仍需等待技术试验和成熟。
展望未来,一个多元化的阳光电源正在形成。不论是逆变器、EPC、储能亦或是氢能的相关产业,都是阳光电源重点布局方向。在其业务开疆拓土之初也必然会有各种矛盾与利益交织,能够支撑企业最大营收的业务也必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正如阳光电源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立足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基石永远不会改变。而这场突围战,更可能是持久战。
汽车改装烧甲醇好不好,应该说,时至今日,不该再成为一个问题。汽车改装烧甲醇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好些年,人们对其的了解,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了。
但是,汽车改装烧甲醇一方面又只在少数地方蓬勃发展,只有少部分的人们从中收益。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汽车改装烧甲醇的行列中来,体验其带来的高油价时代的低价享受,有必要郑重向大家说明汽车改装烧甲醇到底好不好这件事。
相对于传统的“汽柴油”,甲醇汽油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毒性”、“机器腐蚀性”、“甲醛污染”等争论,但目前甲醇汽油应用中各种技术问题均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虽然因为现在在有些地区对于汽车改装天然气还是存在管制的,很多车友怕汽车改装烧甲醇会和改装天然气一样受到管制。其实对于甲醇汽车的发展国家是持支持的态度的,但是因为没有发展的经验和相关的制度的规定,为防止由经验不足和制度的缺失导致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所以在甲醇汽车发展方面暂时还不会倡导大面积的推广。需要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推广,从试点的推广中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健全甲醇汽车发展的制度,从而为全国大面积的推广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新兴的汽车改装烧甲醇的运用,虽然部分车友还存观望和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来看,汽车新能源的探索和发展都是一种趋势,而甲醇燃料代替汽油作为汽车新能源在目前看来又是最好的选择。因此甲醇燃料转换器的使用和推广必定会得到很快的发展。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连续三年超过50%。一方面,国家在不断改善目前低水平的石油储备水平。另一方面,国家也根据下游产业的需求不断使用新原料与新技术来替代其对原油的需求。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甲醇由于在替代汽油以及制备烯烃方面的特殊性能,逐渐显现作为原油替代品的潜能。并且因为甲醇汽车改装改装简单,属于无损改装,很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可,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客户加入甲醇汽车改装的发展中。
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迟迟未能**的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了一系列甲醇汽油的地方标准,山西省1983年就开始了在载货车上掺烧M15的甲醇汽油示范项目,已相应**了《车用燃料甲醇》、《M85-M100车用甲醇燃料》等数个地方标准。未来国家标准的**和对甲醇汽油汽车补贴政策的**,将为行业的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
汽车改装烧甲醇的优势是无可代替且经过认证的,甲醇燃气代替汽油将是最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其功能作用还是深远的意义。且,甲醇燃料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推广。
虽然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前几位的强大企业,但是我个人觉得比亚迪不会成为第2个茅台,首先茅台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这种技术可以说是受到全世界认可的,而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虽然比较厉害,但是同行业的竞争品牌还是比较多的。
另外茅台是具有一定稀缺性的,会被很多人作为奢侈品来收藏,很少有人买了茅台之后专业是为了喝这种酒的,当然也不否认有很多富豪可以随意的去喝,但是比亚迪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的领军品牌来讲,虽然也有很多拿得出手的作品,但是新能源汽车日新月异,今年推出的一款比较好的车型,很可能在半年之内就会被新的车型所替代了,不过茅台却是每年只出那么多的,这种稀缺性是比亚迪替代不了的,当然了,我们所谈的是品牌之间的关系,并不涉及到股价,如果从股价上来讲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也是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茅台原因有以下几点:
1、比亚迪的技术较强
谈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话,那么比亚迪绝对可以算是技术比较强大的一个品牌了,比亚迪崛起的比较晚,但是却有后来居上的强势身姿,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来讲,比亚迪都算是一个站在巅峰的强者,不仅大部分国家都普及了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而且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里面,甚至可以与曾经的新能源龙头企业特斯拉比肩。
2、比亚迪有国家支持
另外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扶持,国家也是比较看重的,当然也投入了实实在在的金钱在里面,比如说国家对于比亚迪这个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扶持就是力度比较大的,千万不要小看国家在这方面的支持,如果可以持续的支持下去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说比亚迪将会继续的扶摇直上。
3、趋势所在
可能大部分朋友都已经或多或少的知道,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说是在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面都是趋势所在了,大势所趋的前提下,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当然是被各界看好的,而且只要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绝对可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面有所作为。
可能一些朋友都知道,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也入股了比亚迪的大部分股权,如此精明的巴菲特都入股了比亚迪,相信不用我说大家可能都会脑补到一些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