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含金量
高。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是国家级的比赛,是含金量很高的一个比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含金量很高。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南昌航空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是公办大学,该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二、南昌航空大学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等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3.9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4.5亿元。纸质图书资料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352种,电子图书272万册,电子期刊273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61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5.5万平米。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4年8月迁到南昌,1955年改为南昌工业学校,1956年改为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改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教职工1961人,其中专任教师1249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82%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600余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4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杰出青年培养计划26人,江西省文化名家1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48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14个省份一本招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31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945人,专科生157人,硕士研究生2015人,留学生201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余名。学校与航空、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近30个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通航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院等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美国ESI全球排名前1%,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学校现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其中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二五”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948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640余篇,CSSCI检索28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18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6件出版论著194部、教材274部。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项,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5项,国家社科基金2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等2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863”计划子项等近20项。承担国防科研计划项目200余项,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省部级项目10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5项。罗胜联教授荣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荣获2017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5项获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345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
学校学生近五年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2800余项,大学生受理专利525件、授权420件,发表论文640余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0项。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一等奖、国际2015CORE可再生能源技术顶尖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二项、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地面挑战赛全国总冠军、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由学校申报的“天宫开悟”项目,在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中获得新锐创意奖,并获*回信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荣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命名为第三批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单位,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在2013—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居全国第111位在“全国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中位列第56位,为江西省高校之最。相继涌现“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朱丁亮、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陈文勇等一批批青年先进典型。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近五年来,有800余名学生分赴英、美、法、澳、日等国高校交换或交流学习。学校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中外项目生近1200人。同时我校可接收“中国政府支持地方项目奖学金”、“中东欧学分生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现有各类外国留学生201人。学校先后荣获江西省和全国来华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8年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学校曾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昌航空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南昌航空大学教务处电话
南昌航空大学在哪里
南昌航空大学有几个校区
该竞赛紧紧围绕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标杆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办好此次竞赛是对我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最好的宣传,扩大我校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展示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社会引领服务方面做出的贡献。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竞赛”)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第二条 节能减排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部分高校承办,赞助企业协办。
第三条 节能减排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申报时间为1月份,竞赛时间为8月份。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竞赛委员会,竞赛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第五条 竞赛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聘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部分高校有关负责人与专家教授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委员若干名,聘期三年。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根据工作需要,竞赛委员会可聘请顾问若干名。
第六条 竞赛委员会工作职责:
1、制订、审议、修改竞赛章程和评审规则;
2、聘任专家委员会成员;
3、确定获奖比例;
4、讨论和确定竞赛的承办单位;
5、负责涉及竞赛活动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七条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竞赛委员会聘请。设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评审规则制定本次竞赛的评审实施细则;
2、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作品等级;
3、负责处理竞赛过程中的有关专业技术问题。
第九条 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若干工作组。具体组织形式由承办单位自定。
第十条 组织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竞赛委员会的决定,实施竞赛的组织筹备工作;
2、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竞赛的全过程;
3、负责竞赛所需的经费。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相关财务制度。
第三章 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
第十一条 参赛学校为普通高等院校。参赛队员应为在竞赛报名起始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第十二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以小组申报,每个小组不超过七人。
第四章 作品展示、出版和学术交流
第十三条 参赛作品在现场展览或演示,供专家委员会评审和其它人员观摩。
第十四条 组织委员会在竞赛期间,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报告会、论坛、讲座、专家点评等,加强对节能减排活动的宣传。
第十五条 竞赛委员会拥有参赛作品实物模型、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介绍及评委评语的使用权。参赛作品可由作者自行取回,不取回者不退还。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六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第十七条 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八条 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第十九条 优秀组织奖,由竞赛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第二十条 对参赛获奖的学生和单位,给予不同形式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通过预审的作品,设置十五天公示期。若收到投诉或异议,由竞赛委员会秘书处组织调查,并上报竞赛委员会讨论。经调查确认有违规行为的,则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二条 竞赛承办单位可以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的名义寻求赞助和冠名,经主办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为了补充竞赛所需经费,参加全国竞赛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应交纳一定数额的参赛费。
第二十四条 竞赛要提倡节约,体现节能减排精神。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竞赛委员会。
分两校区(前湖校区和上海路校区),是一所以工为主,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类学科门类,学校创建于1952年,
目前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 科技 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集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有22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在 社会 上享有不错声誉,学校有师生2万多人……大家有意向的可以考虑。
南昌航空大学算是江西省内比较好的本科院校了有一本专业和二本专业,相对其他学校而言,南航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专业,航空类及空乘类。早在2010年的时候进去的分数还不算特别高,记得理科490多就可以进二本专业,这几年想要进南航分数可比以前要高了。南航我算是比较熟悉的,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南昌市上海南路,离梦时代广场比较近。自从有了新校区老校区就成为南航的独立院校,也就是以前说的三本。
新校区颜值5颗星
新校区在美丽的前湖,就是南昌大学钱湖校区那附近,新校区面积很大,风景很美,走一圈下来真的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已进入新校区就能看到雄壮的图书馆大楼以及门口的飞机航模,很有气势。记得当时去找我同学玩的时候,他带我去转了一圈,校园里不仅设施新、湖光山色景色美,而且远离市区,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不过这里因人而异了,对于喜欢活动的人而言出入市区不是很方便了,不过近些年随着南昌的快速发展,学生进出还是很方便的)。
专业有特色,就业还不错
现在读大学专业很重要,我个人觉得南航在江西算是比较有特色的学校了,尤其是航空类和机械类专业,恰好这两大类专业我都有同学就读。一个是我很羡慕的飞行员同学,他选择了南航的航空类专业,工作后顺利通过选拔,现在成为了一名飞国际航班的飞行员。另一位同学是学习的电气专业,毕业后成功应聘到江铃集团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虽然这是个例,但是南航的就业整体还是不错的,希望每一位就读南航的学子事业有成。
本人在南昌上学,南昌的高校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江西人都知道最好的高校应该是江西 财经 大学和江西师范了,虽然南昌大学是江西唯一的211,但是却没有江财好,具体也不清楚,看录取分数线应该比较的出来,本人观点,不喜勿喷。所以南昌航空大学也算还可以的,具体要看你选的专业,一个大学总是会有他的优秀的专业的,都是要看情况的,还有高考完的孩纸们志愿好好填哦,祝愿你们都去自己想去的学校!
不怎么样,地方性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几年前还叫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当年最早是航空工业部五十年代为南飞培养工人技师而设立的一个学校修发动机的,八十年代专科层次,九十年代升本。整个江西要读就只有三所大学,昌大,财大,师大。没有第四家,考不上这三家。出门右转去别的省看看
南昌航空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肇始于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迁址南昌,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
学校恪守“日新自强、知行合一”校训,秉承“勤奋、文明、求实、创新”校风,弘扬“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精神,致力于建设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风:勤奋、文明、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是学校治校、治教、治学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 探索 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我们学校创建于1952年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经历了中专、大专、大学三个 历史 发展阶段和汉口校区、南昌上海路校区、前湖校区三次艰苦创校过程,至今有近60年的 历史 。中专时期即形成了“朴实、勤奋、严谨”的优良传统。1985年,学校总结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经12月的教代会讨论并通过,确定了“勤奋、文明、自强、求实”的校风。“八字校风”既反映了全校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结文明的道德风尚,也反映了学校自强自立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与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求实态度。1991年,“八字校风”被明确写入学校“八五”规划之中,使之深入人心。
进入90年代,学校加强了精神文化的研究和 探索 ,1995年11月,学校党委制定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并倡导“循规、重人、求实”的昌航哲学、“奉献不为索取,奉献大于索取”的昌航人价值观、“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好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廉洁、奉献、务实、进取”的干部作风和“四有四爱”[有理想、爱祖国,有道德、爱集体,有文化,爱专业(岗位),有纪律、爱自己(自尊自爱)]的昌航道德风尚。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育创新精神,1999年学校年度党代会又将“八字校风”修改为“勤奋、文明、求实、创新”。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1.办学 历史 :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 科技 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2.办学特色: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及相关专业24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39.3%,拥有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空中乘务、航空维修工程等航空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3.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等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另有正在建设的 科技 学院共青城校区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3.4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4.4亿元。图书资料210多万册,数字资源总量3万GB,中外文期刊2146种。 体育 活动场地面积达12.4万平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体育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科技 学院。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其中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学科专业:具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3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江西省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基础学科。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9年被确立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
1.办学 历史 :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 科技 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2.办学特色: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及相关专业25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39.7%,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飞行技术、表演专业空乘方向等航空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3.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共青城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3.4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4.4亿元。图书资料188多万册,数字资源总量3.3万GB,中外文期刊2146种。 体育 活动场地面积达12.4万平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体育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科技 学院。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其中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学科专业:具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63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6.人才培养: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被列为江西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7项;获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17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为海军培养国防生,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我校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2012年,学校飞机制造技术专业被列入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专业。
学生 科技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共获省部级以上 科技 竞赛奖1644项,大学生受理专利581件、授权390件,大学生发表论文760余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0项。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 作品竞赛决赛一等奖、国际2015CORE可再生能源技术顶尖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第30届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金奖等荣誉。大学生 科技 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荣膺“小平 科技 创新团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命名为第三批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单位。
7.科学研究:“十二五”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0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300余篇,CSSCI检索26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973件,其中发
这所大学前身是一所二本院校,目前来讲航空方面就业比较好,从就业角度讲是不错的,但它不是一所研究性大学,是一所偏应用型的大学,如果想读硕士,博士不建议选择这所大学。
2018年2月26日,作为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拥有15年 历史 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最新发布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南昌航空大学位列省内第五,全国排名较落后 ,位于364名。
要想赢得发展,不仅需要外部机遇,还需要有好的领导者。跟我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了解到,校党委书记郭杰忠经常会去一些航空企业及其他高校交流学习,为人务实,关心师生,校长罗胜联专注于科研创作,他带头的给排水专业在全国都有名,在他们学校的同学都会争着去参加“校长约吧”,这是校长为了每个月能和同学面对面交流的一个活动。我从朋友的语气中听到的是对校长和党委书记的尊敬及钦佩。
学校王牌专业是无损检测和给排水专业,特色专业大部分是与航空有关的,例如飞行器设计专业等,还有不得不提的是空乘专业,也就是培养以后的空姐,还有飞行器工程学院的飞行员们,颜值和气质都相当好。还有国防生教育学院,总的来说,就是具有鲜明的航空和国防特色。
我有幸去这所大学转了一圈,风景确实挺好,校门口还有一些飞机模型,虽然说占地面积挺大,但是他们学校的山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
如果你心怀蓝天,奈何高考分数不给力,去不了985,去不了211,南昌航空大学你值得拥有。
有空姐,有帅哥,有蓝天,有实力。
在南昌叫的上名,排名靠前的大学了。财大,南大,师大霸着全省前三,名义上南大最好,实际分数却是财大最高。除了这三所,叫的上名还有南航,农大,华东交大,南工,还有几个医学院,南航最好的专业好像是测控技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