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是2004-06-11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环市大道北19号201室。
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1157640006847,企业法人许振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提供港口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内驳运、集装箱装卸、堆存、及装拆箱等简单加工处理服务装卸搬运仓储代理服务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0406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94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广州珠江电力有限公司,,公司控股50%;
广州东方电力有限公司,公司控股75%;
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公司控股70%;
佛山市三水恒益火力发电厂有限公司,,公司持股39%;
深圳市广深沙角B电力有限公司,公司参股35.23%;
贵州粤黔电力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广东粤电控股西部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权益16.5%;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公司参股25%;
广州发展卡万塔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广州发展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肇庆发展电力有限公司
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
中远发展航运有限公司
新东周窑煤矿项目
广州南沙发展燃气有限公司
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
广州港发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
广州发展油品销售有限公司
本报6月22日获悉,为了保证超亿吨的煤炭年需求量,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寻煤模式正在形成。
广东省经贸委交通处李敬斯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模式首先由政府出面,与国内重点产煤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再由重点用煤企业与煤炭企业签订经济合同。同时广东省还采取了积极寻求国际煤炭供应,以进口煤炭为补充的策略。
据了解,为了保证这一模式的切实有效,广东省还鼓励企业到铁路沿线、北方港口建立煤场收煤,保证煤炭供应稳定。
政府搭台"寻煤路"
广东省煤炭供应主要依靠海上南北航线实现运输。6月18日,交通部水运司和广东省经贸委联合召开了广东省海上南北航线煤炭运输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我们重点协调落实了与神华集团签订的煤炭供应框架协议有关事项,确保'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每年向广东供应煤炭5000万吨。"李敬斯说,广东省的目标是政府和煤炭企业达成的供煤框架协议,至少达到该省"十一五"煤炭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据了解,在落实神华集团5000万吨供煤协议的基础上,广东省政府部门还将与中煤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同煤集团等企业签订框架协议。李敬斯透露,与这些企业的协议将留在9月份山西煤炭博览会上再签。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能源处一位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2006年广东煤炭供应先松后紧,但整体平稳,预计2007年供需形势比2006年有所好转,但仍存在时段性或局部性供应紧张。"
这位负责人介绍,2007年广东新上燃煤机组较多,且集中在沿海地区,电煤需求量增大。预计2007年广东全省消耗煤炭约12400万吨,同比增长159%,其中电煤消耗约8300万吨,同比增长194%。
据了解,2007年全国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2亿吨,新增煤炭需求1.5亿吨,但是铁路到港运能仅增加0.8亿吨。运力与需求并不匹配。
此外,由于优质电煤总体供应不足,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相差较大,而油价、运价、煤价整体呈上涨趋势,2007年重点电煤组织任务艰巨。而由于广东自己不产煤,未来煤炭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煤炭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
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煤炭供应尚未表现出大面积紧张的时候,广东已经未雨绸缪。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能源处官员说,2006年,广东省就是在政府相关部门对煤炭采购和运输进行周密部署的情况下,积极组织电煤抢运,使全省电厂存煤一直保持合理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与煤炭集团签订框架协议,用煤企业再与企业签订经济合同这种形式保证广东的用煤供应。"李敬斯说。
企业部署"寻煤戏台"
"经贸委与神华集团签订的只是框架协议,用煤企业还需与企业签订经济合同。"李敬斯介绍,在与神华集团签署框架协议的同时,广东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珠江煤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洁能电力水煤浆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还与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煤炭供应及煤化工项目合作意向。
实际上,作为广东省发电企业的"带头大哥",粤电集团未雨绸缪走在最先列。
早在2004年,粤电集团就与神华集团签订了2000万吨煤炭购销协议。从2005年开始,由神华集团煤炭运销公司分别向粤电集团供应电煤500万吨、650万吨、800万吨,煤炭价格在双方协商确定的基础价格上,上下浮动不高于5%。
2005年5月,为保障下属火电厂燃料的海上运输,进一步加强对燃料运输成本的控制,粤电集团与控股子公司粤电力(000539.SZ)等三方共同成立"广东粤电航运有限公司",投入资本金2亿元。
粤电集团总经理邓安表示,粤电集团因为拥有三张"王牌"(3家参控股船公司),能够将海运煤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为此集团方面可以节省几亿元。
2006年4月,粤电集团又与神华共同投资8000万元成立了粤电山西能源公司。该公司主要以投资开发山西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主,拟投资山西霍尔辛赫煤矿等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加大山西省及周边地区煤炭资源的投资开发今年4月6日,由同煤集团、北京能源投资集团、粤电集团共同开发建设的山西马道头煤矿及电厂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
而另一个发电巨头广州控股(行情论坛)(600098.SH)的煤电一体化步伐同样并不落后。
2005年6月,广州控股属下全资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与同煤集团正式携手,共同出资建设新东周窑矿井建设项目。这个将耗资20亿元的煤矿项目,是广州控股投资参股的首个大型煤矿项目。
而之前的一年,广州控股还成立了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炭卸载和中转业务,同时与中国远洋属下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中远发展航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炭运输等业务,并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和探索。
"煤电一体化这是趋势,有利于我们从上游控制成本。"广州控股证券事务代表李腾高对本报表示。
另据了解,广东发电"三套马车"之一的深能源也展开了煤炭投资。继2004年10月与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后,其在惠州港荃湾半岛东部新建了2个5万吨级煤码头专用泊位。此外,深能源还将采取购买股权的方式控股中铁(惠州)铁路有限公司,由重新组建的公司启动长度约8公里的惠大铁路进港线建设,以便与惠州港专用煤码头配套。
"像粤电、广州控股、深能源等这几家大的发电企业的需求占到整个电煤的65%,我们鼓励他们以参股煤矿公司和航运公司的形式保证煤的供应。"李敬斯说。
外引进口煤
虽然广东已通过大型煤炭企业保证了每年8000万吨煤的供应,但依然还有几千万吨的缺口,这给国际煤炭进入广东市场带来了机会。据了解,仅2006年广东就向海外采购煤炭2500万吨以上。
今年4月,满载着来自印度尼西亚煤炭的"成功号"轮船首次靠上广州港集团新港码头卸货,揭开了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引进海外煤的序幕。
"今年会有近200万吨印尼工业用煤将在华南煤炭交易中心挂网销售。我们目前还在与俄罗斯等国的矿主洽谈进口煤炭事宜,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煤进入到国内来挂网销售。"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娄忠干表示。
"海外煤在中国还是有不少竞争力的,比如越南的无烟煤和印尼的环保煤等,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目前海外煤进入中国的主要问题还是物流链过长,如果能降低物流链成本,前景应该不错。"娄忠干说。
记者从广州港集团了解到,去年国外煤进港的增幅高达60%,全年进港800万吨,主要来自越南、澳大利亚和印尼三个国家,其中越南的无烟煤占到400多万吨,印尼为200多万吨,而澳大利亚则接近200万吨。
本报获悉,在进口煤炭增加的同时,广东省发电企业正在寻求通过东南亚建立海外煤炭供应基地。广东省已经考察了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煤矿和港口,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海外煤炭基地。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宗文
珠海煤码头公司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华南最大的外贸煤中转基地,华南最大的块煤筛分基地,华南最大的混配煤基地。广州引途公司从事煤炭行业超十载,与珠海神华码头有长期供应、代销合作关系,为珠三角地区工厂、煤场提供煤炭批发服务。
珠海神华煤炭码头:
珠海煤码头公司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华南最大的外贸煤中转基地,华南最大的块煤筛分基地,华南最大的混配煤基地。广州引途公司从事煤炭行业超十载,与珠海神华码头有长期供应、代销合作关系,为珠三角地区工厂、煤场提供煤炭批发服务。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项目(一期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岸线总长度1308米,其中东侧的718米岸线,布置1个5万吨级与4个3000吨级装船泊位;西侧的590米岸线布置2个10万吨级卸船泊位,远期兼顾15万吨级,港池水深现阶段按10万吨级设计。另外,二期预留有280米岸线,可布置10万吨级散货船泊位1个。码头后方堆场长约1543米,宽557米,布设四条堆取料机轨道梁,堆场最大堆存量为220万吨。
广东珠海神华煤炭码头全景照片
珠海神华煤炭码头及堆场配备有先进的卸船、装船和煤炭筛分设备以及相应的皮带输送系统,主要包括:桥式抓斗卸船机4台、链斗连续卸船机2台、移动回转式装船机4台、8台堆取料机、2台取料机以及筛分装置和皮带转运设备等。
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电发能投资有限公司和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专业化煤炭码头企业,股份比例分别为40%、30%、30%。于2011年4月26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3亿元,主要负责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
公司三方股东实力雄厚,神华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与经销商,世界500强企业,粤电集团是广东省最大的电力企业和煤炭用户,珠海港集团是珠海市龙头企业与统筹港口运营商,这种供应商、用户、港口优势互补的强强合作,形成了从煤炭生产至客户终端之间快捷高效的产业链。
公司属地珠海市交通便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陆路与澳门接壤,西连江门,北邻中山,距广州约140公里,海路横渡珠江口可达深圳和香港。经京珠高速公路(G4)、国道G105线、粤西沿海高速和广珠铁路线与全国公路、铁路网相连。
珠海市高栏港是珠江三角洲西部最主要的深水良港。本项目位于高栏港南水作业区,总投资约46.6亿元人民币,设计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岸线总长度1308米,其中东侧718米岸线,布置1个5万吨级与4个3000吨级装船泊位;西侧590米岸线布置2个10万吨级卸船泊位,远期兼顾15万吨级,港池水深现阶段按10万吨级设计。码头后方堆场长约1543米,宽557米,布设四条堆取料机轨道梁,堆场最大堆存量为220万吨。码头及堆场配备有先进的卸船、装船和煤炭筛分设备以及相应的皮带输送系统,主要包括:桥式抓斗卸船机4台、链斗连续卸船机2台、移动回转式装船机4台、8台堆取料机、2台取料机以及筛分装置和皮带转运设备等。
公司设备先进、功能强大,主要接卸从黄骅港、秦皇岛港和天津港等北方港口下水的国内煤和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尼等国的进口煤,集中转、分销、仓储、配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江海联运及铁路和公路联运的方式,满足珠三角及西江沿线煤炭市场的需求,辐射至内陆江西、湖南等地区。将逐步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口煤中转基地、混配煤基地和块煤筛分基地。
公司简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概况:这里面可以包括注册时间,注册资本,公司性质,技术力量,规模,员工人数,员工素质等;
2. 公司发展状况:公司的发展速度,有何成绩,有何荣誉称号等;
3. 公司文化:公司的目标,理念,宗旨,使命,愿景,寄语等;
4. 公司主要产品:性能,特色,创新,超前;
5. 销售业绩及网络:销售量,各地销售点等;
6. 售后服务:主要是公司售后服务的承诺。
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简称珠电燃料公司)是隶属于国企上市公司“广州发展(上交所:SH600098)”的广州发展燃料集团下属控股公司,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7年与美星(维尔京)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改制为中外合资企业,现注册资本6.13亿元人民币。在南沙拥有5万吨级、7万吨级专用卸煤码头,34万吨级储煤场,20万吨级圆形料仓,年吞吐量已超过1500万吨。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珠电燃料公司凭借与上游矿、路、港、航等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已成为集煤矿、海运、港口、销售网络“四位一体”的面向珠三角的大型煤炭供应企业,同时也是获ISO9001、ISO24001、OHSAS28001贯标认证的现代化管理企业。2010年,珠电燃料公司成为广州市首批认定的总部企业(外资总部)之一,享受总部企业人才引进、注册及年检绿色通道、资金奖励等各方面政府优惠鼓励政策。2011年10月,珠电燃料公司荣获“广州市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称号。
本着专业、专注、诚信、共赢的理念指引,珠电燃料公司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主营的“珠电”系列产品在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形成了面向珠三角的煤炭营销网络,煤炭年销售量达2000万吨以上,含税营业额达125个亿,连续10年保持珠三角煤炭市场领先地位,成为区域内最大的煤炭供应商之一。16年全年完成2200万吨以上,15年全年完成2000万吨以上。
河南央能储运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由煤炭行业协会、煤炭交易市场、煤炭贸易企业、铁路物流企业四方,为配合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结合煤炭市场化改革进程,推进传统煤炭产运需衔接方式向现代化交易模式转变而共同发起成立。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业转型发展战略,落实行业协会服务产业职能,在“致力于成为煤炭服务业引领者和典范”这一总体目标下,依托现已形成的产品创新服务平台、储运基地建设平台、金融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形成了以综合服务、运营管理为核心,金融、信息、仓储、物流为支撑的业务架构,成为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进程中的一支生力军。
以煤炭商务平台为依托,借助公司自身资源优势,优化煤炭供应链管理,致力于提升煤炭资源高效配置和附加值,打造成完整仓储、物流、信息、金融及增值业务的全链条、多品种、全方位的煤炭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以打造新型供应链管理平台为己任,搭建创新与发展的舞台、铺设机遇与成功的道路、架筑供应链与经济的桥梁;
央能储运将煤炭流通行业资源、仓储、加工、配送、交易、信息、金融七大功能有机外延,肩负着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障国家煤炭行业安全的三重使命。
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集团)成立于1989年9月,主要从事综合能源和基础产业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是广州市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根据建设面向珠三角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公司建立了以电力、煤炭、油品、天然气和新能源为核心的综合能源业务,实现了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至2007年底,公司总资产214.15亿元,净资产127.07亿元,属下拥有包括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广州电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全资、控股企业30多家。公司综合实力进入广东省工业企业50强和中国500强。
发展集团作为广州市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公司坚持回报社会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和谐社会。 建司以来,在参加赈灾、扶贫助学、救助重症儿童、抗击非典、植树造林和支持社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活动中,积极捐款、捐物,累计捐赠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近1亿元,仅2008年用于慈善方面的捐赠金额就近2000万元,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
在2013年初抵御雨雪冰冻灾害工作中,发展集团及属下企业发扬顾全大局、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电力生产、煤炭供应等煤电油运的保障、生产和供应工作,为做好广州地区煤电油运供应保障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展集团积极行动,关爱灾区人民,企业和员工、各级党组织、工会、团委多次主动捐款、捐血、捐物,用于灾区学校重建、死亡学生抚恤和受伤学生救治,公司还积极参与捐建过渡安置房的“十个一活动”和向灾区赠送过冬棉被活动。与此同时,公司还认真细致地做好对家在灾区职工的安抚和慰问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捐款活动中,发展集团广大员工非常积极踊跃,甚至出差在外和离退休在家的员工都通过打电话或回公司等方式向灾区捐款。特别是在缴纳特殊党费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和场面:发展集团离退休党支部的党员从电视、广播等渠道得到中央有关通知后,主动联系集团党工部,要求缴纳特殊党费,31名老党员从广州不同的区街赶来集团缴纳特殊党费,从有限的退休金中毫不犹豫地拿出1000元、500元……一名老党员在缴纳1000元特殊党费的同时,还送来亲手撰写的《献给灾区亲人》追悼诗,表达了发展集团全体党员群众对灾区人民的融融真情。
截止2008年10月,发展集团及属下企业累计为四川省地震捐资1055.50926万元;港币0.1005万元。笔笔捐款,凝聚着发展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对受灾骨肉同胞的深情厚意,也充分体现发展集团对灾区人民高度关爱、支持和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风尚。
2008年12月5日,发展集团在国家民政部组织的“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评选活动中,荣获“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内资企业)称号,并获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