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几何质量问题怎么投诉

想人陪的大船
风趣的石头
2023-02-02 19:44:47

几何质量问题怎么投诉

最佳答案
会撒娇的萝莉
长情的犀牛
2025-07-22 20:45:04

抽向几何汽车热线投诉,建议先找4S店反馈检查,存在争议的就进行沟通协商。

任何汽车,包括传统的汽油车在内,碰撞都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先来从这方面着手,来看看几何A的电池在碰撞方面做了哪些防护措施。

1.将几何A升起后,首先会直观的发现电池包四周有比较明显的防护措施,靠近几何A车头位置是动力电池组件前端保护横梁,这个部件是当电动车在发生正面碰撞时,保护电池包不被正向传来的力所挤压变形。

2.侧面保护方面,可以看到几何A的电池包一圈都有铝合金的防撞结构,当发生侧面碰撞时,实际上是电动车电池受损最直接的部位,这里可以看到几何A侧面车架的位置很宽,给侧面碰撞留足了溃缩空间。

最新回答
阳光的水池
精明的钻石
2025-07-22 20:45:04

投诉几何汽车的方法:

可以在车质网进行投诉:登录车质网网页进行投诉,投诉之后信息审核,厂家受理、处理反馈、用户评分、完成/再投诉。

在12315投诉:可以打电话给12315客服,也可以登陆12315网页版进行投诉。

12315投诉处理的流程: 先由工作人员审核你的投诉事项,看事情起因经过以及你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会电联你要你提供更多详尽材料,都无问题后决定受理;然后工作人员会联系商家,一般是通过电话联系,告诉他谁谁谁在什么时间,投诉他什么事情,消费者的要求是什么,然后进行调解,如果商家接受调解,会把处理意见反馈给你,然后双方进行调解,投诉办结,如果商家不接受调解,也会反馈给你,建议你走法律程序;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监管部门电话联系不到商家,去营业执照所在地址也联系不到商家,那么会将情况反馈给你,然后这个案件直接办结。

昏睡的网络
谦让的鲜花
2025-07-22 20:45:04

2022年1月国内汽车投诉情况

2022年1月国内汽车投诉情况,与以往的投诉榜单不同的是,以产品质量为主的投诉被销售纠纷类问题所超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投诉车型数量相同,2022年1月国内汽车投诉情况。

2022年1月国内汽车投诉情况1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2年1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分析报告。刚刚过去的1月份,汽车门网的整体投诉指数达到了7317.8,环比大幅下降了17.5%。去年12月出现的多个集中投诉本月都归于平静,成为投诉指数下降的根本原因。受电动化和智能化风潮影响,多款新能源车入围榜单TOP20,车机系统成了主要“槽点”。而在芯片短缺影响下,无法交付问题也成了很多车主投诉的对象。

投诉总结发现:

一、从投诉品牌来看,大众超越欧拉登上榜首,投诉指数大幅下降的欧拉退居次席,投诉指数同样大幅下降的吉利退居第四,长安排名第三。品牌投诉指数TOP10中,自主品牌占据六席,四个合资品牌上榜。大众、丰田、本田和欧拉、吉利、奇瑞、哈弗等热销品牌悉数上榜。值得一提的是,本月突遭集中投诉的沃尔沃排在了榜单的第六位,替代奥迪成为唯一一个豪华品牌。

二、从车企类别来看,自主车企的投诉占比达到了55%,比上月有所回落。合资品牌的投诉占比相应上升。长城、吉利、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位居前列。上汽大众位居合资车企投诉榜首,沃尔沃亚太紧随其后,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别克和北京现代位纷纷“挤进”前五。

三、从车系来看,保有量和车企众多的华系车投诉占比依然远多于其他车系。车机故障、配置与官宣不符、无法按时交车等很多问题都遭到了大面积投诉。本月,德系车超过日系车排在第二位,变速箱顿挫异响和机电单元故障、颗粒捕捉器堵塞等问题继续困扰着德系车主。日系车排名第三,丰田的变速箱顿挫异响、发动机机油增多等问题依然遭到了很多车主的投诉;多个日系老车型的仪表台开裂、车内异响问题也普遍存在。

四、从车型类别来看,保有量最大的SUV仍然是投诉占比最高的细分车型,而且由于沃尔沃XC60、几何EX3功夫牛等车型遭到了集中投诉,本月的SUV投诉占比超过了一半。紧凑型车的投诉指数仅次于SUV车型,但由于本月紧凑型车集中投诉消失,投诉占比降到了17%。此外,由于极氪001遭到集中投诉,中型车的投诉占比有所上升。

五、从投诉车款来看,本月的投诉指数仍然集中在2021款、2020款和2019款等三年内新车型,投诉占比超过了63%。其中,2021款车型的投诉问题最多也最为集中,EX3功夫牛、极氪001、沃尔沃XC60、吉利星瑞等遭到集中投诉的车型是主要槽点。2020款车型和2019款车型的合计投诉占比达到了27%,但投诉问题相对比较分散。

六、从投诉问题来看,车身电气依然是投诉最多的问题,占比达到了31%。沃尔沃XC60、吉利星瑞和欧拉好猫是车身电气类问题最多的车型。其中,沃尔沃XC60因减配电动后备箱遭到了集中投诉;吉利星瑞的车机系统再次被车主吐槽;欧拉好猫仍然收到了芯片问题的干扰。服务类投诉排名第二,欧拉好猫、极氪001、几何EX3功夫牛和零跑T03的服务类问题最多。这其中,欧拉好猫因芯片问题招致了很多服务类投诉;极氪001、几何EX3功夫牛和零跑T03则因无法交付问题引发了车主对服务的集体不满。

2022年1月国内汽车投诉情况2

纵观2022年1月的投诉榜单前十名可以发现,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投诉车型数量相同,都有5款车入榜。与以往的投诉榜单不同的是,以产品质量为主的投诉被销售纠纷类问题所超越。销售纠纷类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有实车配置与宣传不符、提车难、系统升级问题等,涵盖的车型既有上汽大众朗逸、沃尔沃XC60这样的合资车型,也有欧拉好猫、极氪001这样的自主品牌车型。

合资车里的“钉子户”和“新面孔”

合资品牌中,上汽大众途观L、东风日产轩逸、广汽丰田雷凌已经是连续多月名列前茅的“钉子户”了。

其中,途观L还是老生常谈的“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尽管官方后来陆陆续续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但始终效果不明显,去年同期的一汽大众探岳也是同样的症结,车主们目前也仍在等待实质解决措施的到来。

而东风日产轩逸虽然一直是轿车细分市场的销量神话,但伴随而来的也是它的投诉量常年居高不下,主要问题体现在变速器无法加速、影音系统故障、电瓶故障、发动机漏油等。其中,有不少问题已经是多年来的通病了。

至于广汽丰田雷凌,和上月投诉暴涨相比,这款车1月的投诉量有明显的回落,变速箱顿挫异响和发动机机油增多问题仍然是其倍受吐槽的两个主要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变速箱顿挫异响频发的雷凌成了广汽丰田问题最多的车型。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外,广汽丰田雷凌还被车主投诉存在刹车系统升级后混动逻辑混乱的问题。

“新面孔”的上汽大众朗逸之所以在1月份投诉量位居榜首,主要是因为2021款的朗逸中控屏幕存在与厂家宣传不符的问题。据车主们所说,展厅车的中控屏是原厂的MOS中控屏,但却没有提前告知其销售给车主的车辆中控屏与广告宣传不符。由于实车中控屏与原厂宣传不符,因此不能支持厂家宣传的无线carplay功能,无法享受原厂MOS中控屏的声音聚焦功能,无法进行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且目前的中控屏也无法和车辆的数据相关联,无法享受原厂系统持续升级所带来的其他功能。

尽管上汽大众朗逸的问题被多家媒体报道过,但上汽大众仍未对2021款朗逸车机减配事件做出回应,这不由得让人想到途观L这款车,同样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同样是被大量消费者投诉,但是时隔一年了依然没有解决。

合资品牌里另一位“新面孔”——沃尔沃XC60被大量投诉同样是因为减配问题,据消费者反映,2022款XC60智远豪华版在2021年6、7、8、9月份生产制造的车都有后备箱感应功能,而在10月、11月偷偷减配了,12月后生产的车,又恢复了该功能。厂家并没有发公告提前说明,也没有对“减配”的车辆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才导致了大量车主投诉。

印象中,在汽车投诉榜单上很少见到沃尔沃车型,毕竟这个品牌一向以稳定、安全著称,除了零整比似乎也没有什么可吐槽的点。但在最近,沃尔沃XC60却突然登上了1月投诉榜单的第四位。

自主品牌销售纠纷多发

1月上榜的自主品牌车系多为销售服务问题,欧拉好猫的“换芯”风波在经历多月的发酵后总算在1月份给了车主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即10000元现金以及多种权益的补偿政策,不过,这需要撤诉才能领取。从投诉量反馈来看,相比此前大面积的投诉,1月的投诉数量仅为68例,投诉集中度明显下降。

领克01被大量投诉则是因为2021款领克01车身钢材强度与宣传不符,而除了车身钢材强度的问题外,还有车主指出,领克称因为国外规定需要具备中部气囊等配置,但是国内的车由于没有法规规定就可以没有,这与厂家宣传的“用同一车身结构覆盖全球市场”的宣传有明显差距。

风波不断的极氪001这次的新账为虚假宣传优惠政策,诱导消费者提早下单,本以为早买早享受,谁知道竟然是早买早吃亏?值得一提得是,吉利旗下几何EX3功夫牛也陷入了消费纠纷漩涡,又是提车难,又是被下定车主反映“非法集资”,又是宣传电机与实际车辆电机不符。总而言之,这款上市不到3个月的车一地鸡毛。

此外,吉利旗下的星瑞也被大量投诉,主要是因为车机问题,这也是吉利星瑞的老毛病了。此外,就车机卡顿一事,星越、嘉际等吉利众明星车型亦有同感,看来车机难用是吉利翻不过去的案底了。

虽说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但是涉及销售纠纷类的问题投诉真的不应该啊!

2022年1月国内汽车投诉情况3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统计,2022年1月车质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9,573宗(其中含10宗针对第三方平台投诉),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环比下降19%,同比上涨18.3%。

数据显示,本月车质网受理的有效投诉信息共涉及687款车型,其中投诉达两位数(含)以上的车型共128款。此外,本月车质网共接到车企针对投诉的回复9,458条(含部分之前月份投诉的回复)。在去除投诉人因为车企解决得当而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后,2022年1月投诉量前30的车系(车型)排名如下:

2022年开年首月,国内汽车消费者投诉意愿持续高涨,投诉量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9,000宗。具体来看,榜单前十名变化较大,出现不少新面孔。沃尔沃XC60延续了上个月的投诉增长势头,本月投诉量环比再次实现翻倍增长,排名榜单首位。同期,沃尔沃XC60新能源车型投诉量也迎来爆发式增长,两者典型投诉问题相同,其中“疑似减配”投诉最为集中。据部分车主反馈,沃尔沃在未提前告知的前提下,“减配”了沃尔沃XC60的感应后备厢功能。此外,正式交付不足四个月的极氪001本月投诉也出现异常波动,首次入榜便排名榜单前十名,投诉大多集中在服务问题。

本月国内汽车投诉数据看点:

1月份,自主品牌投诉量和投诉占比有所回落,但占比仍略高于合资品牌。相比之下,合资品牌的投诉量虽同样有所下降,但投诉占比较上月提高了5.1个百分点。

本月大部分国别品牌投诉量环比均有所下降,仅德系和欧系品牌投诉量环比出现明显提升,其中欧系品牌涨幅最大,较上月上涨20.6%,投诉增量主要来自沃尔沃XC60车型。值得注意的是,美系品牌时隔1年投诉量再次跌破千宗,成为本月降幅最大的国别品牌,整体质量口碑有所提升。

从车型属性来看,SUV车型投诉延续了上个月的上涨势头,投诉量环比上涨59.6%,再次刷新了近一年来的月投诉量纪录。此外,中大型车本月投诉量环比也出现了微增,而其余车型本月投诉量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1月份,2021款车型投诉量环比出现一定回落,但依旧遥遥领先于其他年款车型。本月2022款车型投诉量迎来爆发,环比暴涨约2.1倍,已逐步接近第一梯队,投诉增量来自于部分德系和欧系品牌车型。

本月汽油车型的投诉依旧占据绝对主体,虽投诉量环比略有下降,但投诉占比出现大幅提高。本月纯电动车型投诉量较上月出现明显回落,占比下降12.9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汽油+48V轻混系统车型投诉量和占比逆势攀升,环比上涨26.8%,投诉多来自于沃尔沃XC60车型。

车质网受理的投诉主要分为质量问题、服务问题、综合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四大类。2022年1月,单纯质量问题投诉量环比下降18.3%,投诉占比与上月基本持平。服务问题投诉量同样出现环比回落,但仍处于2000宗以上的高位,投诉占比依旧超过1/4。

在1月份车质网受理的质量投诉中,所有系统的投诉故障数环比均出现下降,其中发动机降幅最小,较2021年12月份下降了3.4%,显示出一定的“抗跌性”,投诉依旧来自于部分德系品牌SUV车型。

本月,服务问题(包含综合问题)投诉占比出现一定变化,服务流程不完善的投诉问题点环比出现暴涨,占比较上月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投诉问题集中在“系统升级问题”。相比之下,销售欺诈问题本月投诉问题点数量出现明显下降,但依旧是占比最高的服务问题。

1月份,其他问题投诉量环比出现明显增长,达到了近一年来的最高点。其中,“疑似减配”问题环比上涨50.9%,投诉多集中在沃尔沃XC60和沃尔沃XC60新能源两款车型。

从创立伊始,车质网一直致力于成为车主与车企之间协调解决消费纠纷的优选第三方,终极目标是推动企业重视产品缺陷,积极解决更多车主的合理诉求。据车质网统计,2022年1月份共有5,220宗投诉因厂家解决得当,投诉人自愿申请撤诉。数据显示,1月份投诉回复率达100%的车企共52家,较上月减少14家,另有22家车企回复率达到90%及以上。总体来看,车企对于消费者通过车质网提出的维权诉求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充分凸显了车质网在调解处理汽车售后服务纠纷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现实的蜜蜂
无语的哑铃
2025-07-22 20:45:04
可以向企业注册所在地新能源汽车推广牵头部门投诉举报。

《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二、落实推广应用主体责任

(三)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推广应用监督检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并通过该平台对新能源车辆(私人购买乘用车可视情况适当放宽)推广应用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管。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或省级有关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信息核查、抽查。

三、建立惩罚机制

(一)对违规谋补和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补的企业,追回违反规定谋取、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相关企业和人员予以罚款等处罚,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查处。同时,依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暂停或取消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取消补贴资金申请资格等处理处罚措施。对不配合推广信息核查,以及相关部门核查抽查认定虚假销售、产品配置和技术状态与《公告》《目录》不一致、上传数据与实际不符、车辆获得补贴后闲置等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扣减补贴资金、取消补贴资金申请资格、暂停或取消车辆生产企业或产品《公告》等处罚措施。对在应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的产品,视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等采取停止生产、责令立即改正、暂停补贴资金申请资格等处理处罚措施。

谨慎的小兔子
糊涂的鸡翅
2025-07-22 20:45:04

新能源汽车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辖区分局投诉部门。

走政府渠道,进入能源局官网,其中有互动板块,把你的意见写成书信形式发给有关部门;走媒体渠道,与有关媒体联系,把你的建议用报道形式提出建议发布出去;走技术论文渠道,写出技术论文,发表在有关刊物,让更多同行力量,与你一起研讨其可行性。

新能源汽车投诉编制进程:

新能源汽车投诉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DB46/T 518-2020)由海南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新能源汽车投诉2020年12月18日,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DB46/T 518-20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新能源汽车投诉2021年1月15日,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DB46/T 518-2020)实施。

聪慧的哈密瓜,数据线
魔幻的枕头
2025-07-22 20:45:04
2021年新能源汽车投诉排行榜在车质网或新能源汽车网可查。

2021年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诉明显增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相关投诉逐渐增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新能源汽车出现安全问题,如行驶中断电、汽车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二是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故障等。三是续航里程缩水,特别是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四是不兑现承诺,比如宣传使用高性能芯片,实际情况却非如此。五是价格变动惹争议,消费者刚签完合同还未提车,所购买车型就降价,或者推出同价但性能配置更高的产品,导致消费者不满。六是对已售车型,随意修改网上宣传资料和说明。七是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维修网点、维修技工等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售后满意度。八是汽车数据存储、提供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提高,相关数据由厂家垄断、拒绝提供,发生争议。

暴躁的纸鹤
时尚的火龙果
2025-07-22 20:45:04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型变热,产能不足、加上芯片等原因导致交付周期变长,承诺的交车日期无法交车,成为新能源车主开始密集投诉的问题。

据了解,2021年,我国 汽车 产业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连续13年保持全球 汽车 产销量第一。同时,2021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13.4%。

新能源 汽车 投诉量增长

高速增长的销量,也带来了投诉量的增长。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汽车 及 汽车 零部件投诉量41624件,在商品类投诉中占比8.48%,在商品类整体投诉量中排名第三,同比上涨了19.28%。

“新能源 汽车 举证难”是当前的投诉热点之一,并具体点出了安全问题、电池质量、续航里程缩水、不兑现配置承诺、价格不合理变动、随意修改宣传资料、配套售后服务体系未如人意、 汽车 数据存储等八大问题。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 汽车 及 汽车 零部件投诉量大幅提升,与新能源 汽车 的逐步推广和保有量持续增加存在关系,涉及新能源 汽车 相关投诉涨幅明显,并呈现举证难,维权难的特点。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根据此次公布的信息,针对新能源 汽车 ,2021年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一是新能源 汽车 出现安全问题,如行驶中断电、 汽车 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

二是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故障等。

三是续航里程缩水,特别是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

四是不兑现承诺,比如宣传使用高性能芯片,实际情况却非如此。

五是价格变动惹争议,消费者刚签完合同还未提车,所购买车型就降价,或者推出同价但性能配置更高的产品,导致消费者不满。

六是对已售车型,随意修改网上宣传资料和说明。

七是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维修网点、维修技工等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 汽车 需要,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售后满意度。

新能源 汽车 为“延迟交付”高发区

不兑现承诺闹得最凶的就是小鹏P5部分车型延迟交付问题,多位购买了小鹏 汽车 P5 460系列版本的消费者在网端发帖称,因电池供应问题,遇到了延迟交车情况。

部分车主表示,自从签署购车合同后,等待已经超过3个月依然没有交车,此前官方人员表示会在4-8周提到新车,但是时间过去几个月仍然没有交车。多次询问小鹏 汽车 客服、销售人员等,都无法给出准确配车时间的答复,该事件也让不少准车主开始维权投诉。

而小鹏官方2月21日表示,受疫情影响,主要零部件供给的极度紧张,给小鹏P5 460车型的生产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造成了460车型订单无法在下定时的预计交付周期内交付,“将一对一解决问题,协助有需求的客户完成改配或者退订的手续。”

欧拉此前也向4S店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经销商从2月15日零点开始,撤除欧拉 汽车 黑猫和白猫的宣传物料及展车,停止接受欧拉 汽车 黑猫和白猫的订单,并表示厂家已不再接受订单。工作人员表示,停止接受新订单是由于芯片短缺、零配件供给不足、国补退坡等诸多原因,导致黑猫、白猫订单积压较多,客户购车等待周期过长,影响了客户体验。

此外,哪吒U pro400巡航版近期也停止接受新订单,具体恢复时间预计需要3个月。哪吒 汽车 表示这是“受行业整体芯片供应的影响”。

延迟交付维权难

尽管延迟交付投诉量大,但维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汽车 销售行业中如今普遍采用的“订金”模式,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各大车企与经销商普遍采用的“订金”模式,关于交付时间并没有强制约束力。

同时,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都利用提供格式合同的优势,免除自身主要责任,例如特斯拉的《 汽车 预售协议》规定,消费者订车时支付是“预付款”,该预付款“是为了支付我司在匹配订单、安排交付和其他相关环节产生的成本,而不是车辆的定金。在我司向您交付车辆之前,您随时可以取消您的预售订单,而您已经支付的预付款也将予以全额退款”。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今年的315我们将继续推出“问题车展”,只为合理合法解决问题而来。欢迎各位消费者将遇到问题的车辆开到我们车展现场,我们同时也欢迎车企来现场,在众人的见证下解决问题。

3月15日,我们将邀请部分消费者来到“问题车展”现场,与企业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投诉通道:

细腻的便当
满意的小刺猬
2025-07-22 20:45:04
     几何C是几何品牌推出的第一款SUV车型。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几何品牌比较陌生,其实几何C是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因此在技术和设计上几何品牌有浓浓的“吉利味”。不过,被寄予众望的几何C销量一直惨不忍睹,那么几何C什么缺点和不足导致它销量如此之低呢?在我看来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1、品牌知名度较低

      虽然吉利推出几何品牌的用意是为了给消费者全新的印象,同时还希望用“比吉利高半级”的概念去打动消费者。这种做法其实风险比较大,首先国人对于新品牌的接受能力并不高,虽然几何和吉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要令所有消费者都知道几何身后傍着吉利这个大哥,无疑宣传成本会很高。其次几何在宣传下没有怎么下功夫,这就导致了几何品牌的知名度一言难尽。

      

2、外观设计不够“中庸”

      不难发现,几何C身上有很多吉利帝豪GS的身影。说几何C是一台SUV倒不如说它是一台加高版的两厢车,不伦不类的设计令几何C的受众人群比较少。如果几何C在定位上更像一台SUV,相信大家更容易接受它的外观。几何C买的不好和外观有很大的关系。

      

3、价格问题是关键

      几何C的厂商指导价为12.98-18.28万元,即使在补贴之后几何C的终端售价也需要10.98-16.98万元。顶配和次顶配作为主力车型,在价格上算是比较高的。同价位中,更智能的小鹏G3和车身尺寸更大,性价比更高的比亚迪宋EV完全能吊打几何C。

      

      以上三点是几何C最大的缺点,虽然在实际驾驶体验中,几何C给我留下了不俗的印象。但是,过高的定价令几何C完全失去了对抗同级车型的能力,如果几何在后期没有作出价格调整的话,几何C的销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好转。

唠叨的棒球
紧张的冷风
2025-07-22 20:45:04

你好,车子三包处理不满意可以向厂家投诉,或者直接拨打12315投诉.

首先选择当地4S店进行投诉,由4S店将质量问题反馈到汽车厂解决。当汽车出现问题时,最快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找相关的4S店,一般情况都可以在这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