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投资app被骗破案了吗
最近几年关于新能源投资APP诈骗的案件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真正破案了的却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APP的作案团伙并不在国内,而是在国外,一旦平台APP被查,他们很快就会转移阵地,警察想要追踪侦查的话十分困难。
不过也有一些在国内的诈骗团伙被缉拿归案的,早前安徽六安检察院就依法对以张某、卢某为首的13人诈骗团伙进行逮捕,据了解,该诈骗团伙通过构建虚假新能源投资APP,大肆宣传投资项目,诱导超150位受害人进行投资。
团伙原本打算积累到一定金额后直接跑路,结果诈骗金额达到30余万元时就被警察给“一锅端”了,后来经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判定该作案团伙以新能源投资为诱饵,诱导他人投资,非法集资,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涉嫌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该团伙的诈骗金额为30余万元,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因此团伙成员将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关于新能源投资诈骗平台的最新进展,其实国家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致力于宣传反诈骗,并且大力整治网络环境和通讯环境,虽然如今的新能源投资诈骗平台对比之前已经少了很多,但有人因为新能源投资APP而上当受骗的案件还是时有发生。
归根结底,预防诈骗的根本还是要依靠自身的防骗意识,我们之所以会被诈骗,是因为诈骗分子善于利用人性,总会打着低风险高回报的幌子,诱骗受害者。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宣称的风险越低回报越高,被诈骗的可能性往往也就越大。
不得不佩服你胆子真大啊,在网上看到就敢投20多万,也是服了,不知道投资有风险,投资的水有多深吗……现在既然被骗那么别无选择唯有去其所属地派出所报案了。根据其行骗的性质可分为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两类,如果定性是非吸案那么本金基本拿不回了,如果定性为诈骗案那么还有拿回部分本金的希望,但无论是何种定性骗子必定是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的,做好最坏的打算,就算拿不回血汗钱也不能便宜这些可恶的骗子。现在骗子太多就是因为犯罪的成本太低了,对其应一律重判,让它们尝尝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滋味,看以后还有谁敢继续效仿。
伞亮科技是国内首家以太阳能黑科技发电技术为基础,重点布局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伞亮灯场"项目以传统户外太阳伞为载体,利用太阳能及物联网技术结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打造全天候24小时情感守护的照明充电、智能娱乐、智慧安防户外第三生态空间。
从绿驰汽车和长安铃木合作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有很多用户都会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像绿驰汽车这种选择代加工生产的模式,会不会影响到首款车型的品质?毕竟不是品牌企业自己全程负责,又凭什么来保证汽车产品的十全十美?
对此,绿驰汽车官方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首先,绿驰表示,对于长安铃木的这个合作伙伴,企业表示非常的认可和信赖,在战略伙伴的选择上面,绿驰汽车更注重选择更可靠而且有实力的企业,而长安铃木显然就是其中的代表。长安汽车的实力毋庸置疑,且长安铃木具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制造系统,在汽车制造上面,均以高品质高标准进行。本次,绿驰M500将会在长安铃木的第二工厂进行生产,据悉,该工厂是长安铃木全球体系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厂之一。为中国的标杆工厂,绿驰非常放心把首款量产车型交付给长安铃木生产。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绿驰汽车在关注合作伙伴的实力的同时,也对自己做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绿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与长安铃木之间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代工模式,而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全面把控。无论是技术标准,制造流程还是质检体系等等,绿驰汽车都将会派专业人士及团队进行全程监控。比如涵盖从生产机器的导入,产品的导入购,供应链体系,品控体系的监控,绿驰都将会亲力亲为。通俗一点说,哪怕是每一块的钢板冲压,每一个的螺母配套,每一个的螺母安装,绿驰都将会严密把控,在全流程可控的模式下,与长安铃木一起,把控汽车产品的品质,为缔造出一流的汽车产品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1.金一新能源集团原始股骗局融资传销遭举报
河南金一新能源集团传销式非法融资欺骗百姓血汗钱,已有多人上当受骗!公司先是虚构宣传用其他品牌车辆贴标和虚假视频资料骗取信任,以拉人头高回报和售卖所谓即将在美国上市的原始股为基础;而后又以入会员的形式拉人头,其性质明显就是一个传销组织。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企业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中领航科新能源汽车原始股融资诈骗人去楼空
该企业宣称突破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并将此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为由,正在成都等众多城市募集原始股。通过展示新能源汽车和虚假宣传片骗取信任,不少怀揣发财梦想的市民到中领航科的成都办事处少则1万、多则几十万地购买原始股。可是几个月后,办事处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室招牌已换其他公司。
3.贵远国际电动汽车涉嫌“变相传销”
该企业在车展上推出,交2000元订金后,就可以将价值28万元的电动汽车开回家,如果推荐朋友来买车,一辆车还可以提成3万元钱,推荐3个朋友买电动汽车,自己就能免费开回一辆,在现场不少人争相订车并向他人推销该车。靠拉人头挣钱,贵远国际的行为涉嫌传销。
4.佳仕美新能源汽车原始股骗取代理费涉嫌非法集资和传销
该企业以新能源汽车为噱头,推出原始股赠送政策,不过想要获得原始股,第一种渠道是缴纳代理费,第二种渠道是成为会员做产品。遭很多人举报,查后实为传销组织。一个以直销生物医药的公司也来做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行业门槛在某些人心中还真是低的可以!
5.捷能公司捷安贝电动汽车虚假宣传、假冒商标骗局数十万加盟费。该企业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宣传广告,骗局经销商加盟代理费数十万元,产品假冒商标,让经销商出运输费,产品是三无产品,电动汽车贴高仿“宝马车标”。
扩展资料:
常见的套路
1.外衣合法,合同缜密。一般是买一家已注册但没经营的公司,通过股份转让、变更企业名称、增加经营范围等方式变成自己的公司。再找律师从合同、说辞等方面规避责任,政府管理部门单单从法律条文上奈何不得他们。
2.塑造形象蛊惑人心。花上百万乃至数百万把公司和办公场所装饰得富丽堂皇,在宣传单上印上真假二三流明星代言,虚假宣传资料骗取信任,举办一些活动等。
3.密集宣传广种薄收。任何一个加盟项目的广告费用每月都在20万左右,“套得”的利润远远高于投入的成本。
4.夸大回报不着边际。有十分诱人的投资回报分析图表和宣传,如“投资三五万、年入上百万”、“没有风险的赚钱项目”等等,如果投资加盟商有疑问,一般都有一套严密的回答模式和处理技巧。
5.服务到“家”雾里看花。加盟商无论是到总部参观,还是到生产车间、样板店实地探访,都会感到“非常热诚”。其实这些样板店、生产线是为加盟者专门设置的。
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曾经用陕西全通、中融时代的马甲,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涉嫌编造虚假的新能源汽车租赁项目,在民间进行集资活动。时值全国各省市纷纷对以理财投资为名,实为非法集资诈骗进行专项调查、整顿。嗅到危险的陕西全通实业集团老板行远,通过变更法人后很快注销公司的方式,关闭了中融时代全国各地20多家分公司,侥幸临时躲过一劫。
立案的意思就是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应有犯罪事实,若没有犯罪事实的话就不能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