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开发给该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山西煤炭开采:
井工开采的煤矿地表沉降程度不同,但普遍存在,一些矿区出现了大型地表裂缝(如大同塔山),个别矿区还有CO溢出(如大同口泉沿线矿区),;地下水遭到破坏,导致矿区饮用水源紧张,地面植被和景观遭到破坏(如太原晋祠难老泉);矸石山污染环境,占用地面空间。
露天开采的煤矿(朔州平朔)地表植被被彻底破坏,粉尘污染、空气污染显著。
煤炭运输:
早期汽车运煤情况普遍,对空气、环境、文物(如酸雨侵蚀大同云冈石窟)污染严重。
煤化工和电力开发:
小型电厂和化工厂对空气污染严重,污水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煤炭开发主要由五大煤企(同煤、焦煤、潞安、晋煤、阳煤)完成,开采规范,安全较到位。绝大部分地表沉降没有对地表和居民造成严重影响(国有煤矿都留有足够的安保煤柱)。现代化矿井完全可以做到绿色无污染矿区。大部分老矿区的环境修复已经有较大效果。各地区棚户区改造早已基本完成。汽车运输煤炭已基本取缔。小型电厂和化工厂近年来已经少之又少。环境的破坏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小煤矿小工厂造成的,近年来已基本被彻底遏制。煤炭开发对山西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但千万不能夸大其词。山西环境最大的决定方是几百万年来形成的黄土和黄河在多山区大高差条件下共同造成的水土流失。
1山西的煤炭资源分布特点首先是储量非常丰富,然后是煤质优良,煤炭种类齐全,分布的范围广,山西省全省40%的土地都有煤田。中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3个在山西,分别是晋北基地(以大同矿区和平朔矿区为主,煤质为弱黏煤,气煤,不黏煤,焦煤,长焰煤)煤层稳定,煤炭燃烧稳定,发热量高,是优质的动力煤。晋东基地(以阳泉和晋城为主,另包括潞安,阳城,孟县等)主要出产无烟煤,煤质优良,热量高,硬度大,低灰,低硫,低磷。晋中基地(包括乡宁,古交等矿区)是我国主要的炼焦煤产区。要运往上海和北海,一般先用火车从大同运往秦皇岛,从神木运往黄骅港等港口,再用轮船运输下来。
2将煤炭转换为电能,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保护环境,可以快捷方便地把能源输送到北京。
3在黄河中游的治理中,的确是这样,在山西省内的治理,主要有,植树造林,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对煤矿的矿区要进行绿化,修筑梯田,打坝淤地,退耕还林,对一些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4利的方面是有效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把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带动了与煤炭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弊端,煤矿的开采,使得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加速土地退化,大量的煤炭被用作燃料,使得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洗煤等用水量大,且随意排放,污染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