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有哪些?
新能源产业有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负载等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为电源系统,控制器和逆变器为控制保护系统,负载为系统终端。
1.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应用有,就拿汽车行业举例吧
(1)混合动力客车——约占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90%以上份额,是无可争议的主导车型。
(2)纯电动客车——由蓄电池作为动力源。以电机代替燃油机,噪声低、无污染,使用单一的电能源。
(3)燃料电池客车——主要是氢燃料电池客车,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产品,能够真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并且真正实现了零排放。但也是属于起步期产品。
(4)CNG客车——CNG(压缩天然气)作为一种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加充分,排放的CO 、HC等有害物质更少天然气燃烧后没有积炭,可减少发动机磨损,维护保养费用低天然气发动机改装简单,特别是用汽油机改装的双燃料发动机,因性价比极高,使用广泛
(5)LNG客车——LNG(液化天然气)可以更大地压缩天然气体积,一次充气,可以行驶500km甚至1000km以上,非常适合长途运输使用,并且LNG是液态,不受天然气管网的影响,同时各项指标显著优于LPG。
(6)LPG客车——LPG(液化石油气)的性能和使用基本与CNG相似,其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作为燃油的替代品,二是排放清洁,污染较低,三是使用价格便宜。
(7)醇燃料客车——醇燃料主要是指甲醇和乙醇,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在汽油中混合一定比例的醇燃料,也有部分地区使用的是高比例的醇燃料。
(8)其它能源客车——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主要有二甲醚燃料与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和超级电容公交车等,另外还有如兰凯博产品醚基汽油是利用二甲醚液化后经过高科技的配方生产的替代汽油新能源,可以在普通汽车上不用改装就可以任意比例与汽油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综上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前景很好 。
2.新能源产业的定义是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因此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
国家基于可持续发展,环保、节能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价高低,大型油轮都需要远航至波斯湾,以免中断国内供应,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生产。能源安全取决于欧佩克的稳定供应和航运安全,这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电力在国内生产和消费,电网分布广泛。
1、在国内,新能源的发展需要兼顾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无全球油国家对其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2、100万辆汽车和100万辆电动汽车(污染转移到电厂)先不管污染多少,至少让电厂升级减少污染比让100万辆汽车同时升级的可行性而且环保设备在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车用的时间越长,污染就越大,电动车在这方面要强很多。
3、目前电动汽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而且价格低廉。然而,长途电动汽车有很多替代品。电池制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续航里程会逐渐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
4、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水电站和风电场的电力不会被浪费。这部分电能将转化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能,在高峰期储存和释放,以缓解电厂压力。
5、更多的潮汐发电、海上风电、洋流发电等发电项目开工
二、发展趋势:政策、供需共振,远期目标明确
1、造车端,双积分政策持续趋严,逐渐接棒补贴政策。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驱动力依赖购 车补贴,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及双积分制的执行趋严,双积分制有望成为现阶段主要的政策抓手。
2、购车端,新能源补贴温和退坡,购置税免征政策有望长期持续。
3、用车端,在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路权等层面,增强新能源车用车便利性。除对充电桩、换电站 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外,后续政策有望在牌照发放、停车收费、公交车道占用权等层面针对新 能源车推行差异化政策。差异化的路权政策,长期来看有望成为最主要的政策抓手。
综上所述,坚定发展新能源车已成全球政策层及企业层的共识。政策组合拳明确,企业电动化战略明朗,新能 源车在购车、用车环节的消费者接受度有望持续提升。行业驱动力将完成从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的 转变。在政策、供给、需求三个环节的共同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有望维持长期、确定的高速增长。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的,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生产规模较小,使用范围较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1981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
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拓展资料:
会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资料参考:人民网 国务院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