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规模

标致的鼠标
曾经的爆米花
2023-02-02 19:06:52

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规模

最佳答案
开朗的耳机
文艺的汉堡
2025-07-22 03:57:09

几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的锂电池出货量从2016年的64GWh增长至2019年的120GWh,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达157GWh。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投融资环境宽松

2021年上半年骨干企业公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投资项目近百个,总投资金额超过4900亿元,其中电池和四大材料投资额分别超过3100亿元、1800亿元。上半年20余家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申请上市,融资总规模近240亿元。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加快建立,国内龙头企业在海外重点地区投资建厂,国际资本及企业通过参股、长单等形式与国内企业加强合作。

2.光储端加快融合发展

在消费型锂电销量增幅超过10%、动力型锂电销量超过58GW的同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储能型锂电迎来爆发式增长。“光伏发电、电池储能、终端应用”融合创新的能源电子产业链逐步加快发展步伐,锂电、光伏等领域骨干企业加强合作,光储一体化建设加快,上半年全国储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5GWh,同比增长260%。

最新回答
殷勤的路灯
矮小的黑米
2025-07-22 03:57:09

目前来说,国内最大的新能源电池供应商非宁德时代莫属,而且近年也不断征战海外市场,加之不久前与特斯拉合作一事等因素,宁德时代总市值暴涨300多亿,近日,宁德时代又公开宣布计划募资200亿,用来提升3倍的锂电池产能。从中能够探知一二的是,锂电池的产能将提升,是不是也就意味着锂电池的需求是上涨的?不过,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背景,就单从疫情的影响来看,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55.4%,2月份前三周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跌93%,面对这样的环境,宁德时代为何有这么大的信心去再募资200亿,增加锂电池的产能?

宁德时代能如此大胆去布局,大多数人认为很大因素是因为与特斯拉合作,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建成投产能够为宁德时代带来新的市场,不可否认,宁德时代在这个合作上底气是很足的,宁德时代也因此成为继松下以及LG化学后特斯拉的第三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场的扩大是宁德时代的信心之一。

此外,由于疫情对车市带来严重的影响,国家政府已经针对这样的影响出台有利政策,目前部分地区也开始陆续出台有利政策,佛山此前就已经提供购车补贴,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并将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再有广州地区对二手车置换、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等政策已经出台,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在当前的情况下,无疑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惨淡的时候也曾有不少业内人士号召重新恢复新能源补贴政策,如此看来,对于国家政府以及地方补贴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地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简言之,政策刺激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的需求变大,宁德时代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自然而然地,未来的产销量将会增大。

另外,动力电池的需求变大更是未来趋势,不少企业逐渐推出纯电动车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愈来愈强烈,而且,有意思的是,前文所提的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确实是下滑不少,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纯电动乘用车购买交强险的数量情况并没有下滑很多,相对其他车型要好,甚至地,私人购买交强险的纯电车乘用车数量约1.88万辆,同比增长44%,也就是说,纯电动车型在1月份来说还是保持着不错的势头,而且,根据1月份新能源销量榜单看出,已经有不少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闯进了榜单前15名,如此一来,纯电动车型在整个车市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早已在国内市场为上汽、宇通、吉利、长安、广汽、北汽、东风、现代、本田、丰田以及造车新势力蔚来、威马、小鹏等配套动力电池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同比已增长不少,宁德时代在以上几大因素的促进下,没有理由不去继续募资提升产能,此外,宁德时代募资提升锂电池产能也是为了公司加强市场的开拓,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宁德时代总市值暴涨300多亿后还要继续去募资200多亿提升锂电池产能。

不过,所有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对宁德时代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近期来看,宁德时代的优势明显,市场趋势不错,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市场上总会有很多不定因素,政策、市场环境、管理模式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不过,从宁德时代募资一事中,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是自信,未来十分值得期待。

总结:通过探讨宁德时代为何有如此大的信心募资200亿增加锂电池产能,分析出来的因素展现出来的,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不错,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加上疫情的突发,但已经阻挡不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且,从宁德时代计划提升锂电池产能这一动作中,就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趋势是不错的,也许不久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生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醉熏的小兔子
难过的苗条
2025-07-22 03:57: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成为近期市场的热门赛道,大量资金涌入,推动相关个股股价屡创新高。机构认为,在新能源 汽车 高景气度持续下,国内外政策的明确支持以及最近市场情绪导致大量资金转移到新能源板块。与此同时,在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包括新能源整车、上游锂电材料在内的上市公司则正在加速扩张产能。

行业快速发展

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当前,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和渗透率均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中国市场新能源 汽车 销量131万辆,渗透率5.2%。2021年1-6月,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119万辆,同比增长225%,至6月底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提升至12.7%。此外,根据我国发布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2021-2035》,至2025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目标为20%。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国内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东吴证券分析指出,按照当前的增速展望,2025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年销量将超过1200万辆。华泰证券认为,在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竞争优势明显的新能源 汽车 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

二级市场上,受益于新能源 汽车 的高速发展,多家上市公司股价近日接连上扬。其中,比亚迪在上周收获两个涨停板,股价突破300元关口,并在8月6日盘中创下每股317.3元的 历史 新高。自今年5月以来,比亚迪区间涨幅已经累计超过90%。公司近日公布的7月份产销快报显示,当月新能源车销量为50057辆,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62.7%,占全系车型销量近87.95%。

另一方面,几家造车新势力近日陆续公布7月销量数据显示,小鹏、理想、蔚来 汽车 交付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机构表示,新能源 汽车 已从补贴驱动跨越至市场驱动,步入了高速成长阶段,全球景气度持续共振向上。

在新能源 汽车 炙手可热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也在加紧对新能源赛道的布局。基金二季报显示,公募基金二季度明显加仓新能源产业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股票成为基金加仓的重要对象。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宁德时代已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被多只明星基金重仓或者增持。

银河证券分析认为,在产销超预期增长和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景气度与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性不断提升。国盛证券认为,新能源 汽车 销量高增,产业步入加速渗透期。按照目前趋势,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加快。

市场供不应求

车企和锂电巨头纷纷扩产

在交付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扩产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7月31日,小鹏 汽车 宣布武汉一处规划产能10万辆的项目正式启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今年5月,蔚来 汽车 与江淮 汽车 也达成合作协议。8月7日,中概股开心 汽车 大涨近90%。公司此前宣布,在中国电动 汽车 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决定成立新能源 汽车 部门,组建新能源 汽车 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团队。

自今年二季度起,由于新能源 汽车 产销数据持续超出市场预期,上游电池和电池材料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卓创资讯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10日内,工业级碳酸锂上涨5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上涨4500元/吨。该机构认为,终端消费市场对于锂电池及上游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或将保持偏强运行。

基于此,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锂电巨头扩产动作不断。8月6日,蔚蓝锂芯在互动平台表示,张家港锂电池二期项目处于设备安装阶段,预计10月份投产。7月26日,国轩高科宣布在合肥庐江投建年产20万吨的动力电池高端正极材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此外,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码动力电池产能布局之后,赣锋锂业近日宣布拟84亿元投建年产15GWh新型锂电池项目。

此外,近日锂电上市公司接连登陆科创板。8月6日,芳源股份在科创板上市,截至收盘,该股报收于34.8元,相较于发行价格(4.58元)上涨659.83%,当日成交20亿元,换手率达80.17%。招股书显示,芳源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制造,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电动工具、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8月5日,厦钨新能也于科创板上市交易。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回顾上周A股市场,板块轮动频繁。其中,新能源、锂电池板块涨幅靠前。银河证券认为,下游即将进入三季度新能源 汽车 产销旺季,正极材料新增产能释放在即。

要减肥的导师
直率的大米
2025-07-22 03:57:09

有色金属行业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投资方向,尤其是锂电池概念的热度很高了,跟锂电池概念有关就有盛新锂能,这只股票怎样呢,下面大家一起来进行分析。

开始讲解盛新锂能之前,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名单被我整理好了分享给大家,想看的点这里:宝藏资料: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

深圳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从事的业务就是新能源材料业务,锂矿采选、基础锂盐的生产与销售以及少量林木业务这些是最主要的业务。公司主要产品有中(高)密度纤维板、林木、稀土、锂盐等。公司生产的"威利邦"牌中纤板产品在行业内广为人知,收获了大量赞誉,曾先后获得“美国CARB环保认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荣誉,公司的产品在消费者当中得到了认可,在市场上也得到了认可。

盛新锂能的公司情况简单的表明后,盛新锂能公司的优点,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我们投资的时候是否值得?

亮点一:公司产能快速扩张,锂矿资源布局加强,成本进入下行通道

公司产能一直在高速扩张之中,预计到2021年底公司将拥有碳酸锂产能2.5万吨,氢氧化锂4.5万吨,氯化锂产能0.2万吨,金属锂产能0.1万吨,锂盐总产能合计7.3 万吨。公司于2019年达成了对奥伊诺矿业75%股权的控制,从而获得业隆沟锂辉石矿的采矿权,该矿盘算产能40.5万吨/年,预估可供应1万吨碳酸锂,就成本而言,本土锂矿比西澳锂矿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亮点二:剥离人造板业务,聚焦新能源材料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致远锂业现有年产4万吨锂盐产能(2.5万吨碳酸锂+1.5 万吨氢氧化锂),属于锂盐供应商一线序列。另外,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遂宁盛新在射洪市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项目首期年产氢氧化锂2万吨,目前产能仍处于建设期,正在努力的把建设抓紧。盛威锂业是公司全资子公司,计划将要建设1000 吨金属锂项目,目前一期600吨金属锂项目首组150 吨金属锂生产设备已进入试生产的使用阶段。总的来看,公司锂盐产能已实现快速扩张。

主要是因为文章字数限制,余下的关于盛新锂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都在这篇研报中给大家描述清楚了,想查看点一下就行了:【深度研报】盛新锂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在锂资源紧缺与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的情况下,锂行业有着持续向好的景气度。疫情之后,新能源汽车在销售量方面不断地提高,将来,下游的新能车销量还会持续高增速,与此同时,两轮车和储能等对锂电的需求在市场上也开始增加,预计锂盐价格将继续回升。锂行业的景气反转让盛新锂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锂盐业务量价齐升的市场行情下,实现业绩的大幅度增长是很可能的。

总之,新能源的发展可以给盛新锂能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从长期讲,这个股票其实还不错。但是文章还是有滞后性,如果说,想要比较可靠的盛新锂能行情,点击这个链接可以帮到你,这上面都是些专业的投资顾问为你诊股,看下盛新锂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盛新锂能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繁荣的薯片
慈祥的刺猬
2025-07-22 03:57:09

?

3月29日,有媒体报道在西宁市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中,相关发言人表示,西宁市的锂电池产能已达到全国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值同比去年增长17%。一时间“西宁锂热”成为舆论口中的焦点,青海也被人们视作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区。

坐拥“盐湖提锂”的资源优势,让青海省成为世界范围内锂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从2015年开始,西宁就进入了锂资源开采、储能与锂电池生产的快车道。资料显示,截止到2020年,西宁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可达6万吨/年,配套相应的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集电材料产能;动力及储能电芯产能达到20GWh,并配套6万辆电动汽车。到今年年底,锂电全产业链条将基本形成,西宁市的锂电产业总产值将达到700亿元以上,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

不过,在这场用锂代替石油的能源革命中,锂的价值虽然得到明确,但“盐湖提锂”却因技术瓶颈制约行业多年。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再遇下滑,青海这座“白色石油王国”又该如何前行?

1

“西宁锂热”

不得不说,锂资源的备受重视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政策助推,带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数据显示,同年国内锂离子电池的年产量飙升至78亿只,同比增长高达40%。全球锂离子市场规模近也出现了持续上升的态势。截止2016年12月,全球锂电池产业的规模达2158亿元,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21%。这让诸多咨询公司将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目标定在了5年/4500亿元,在整体占比中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就接近3000亿元。

在对锂电池产业细分后,人们发现与其他能源行业的发展如出一辙,几乎都是围绕原产地进行布局的。据了解,锂电池上游是锂电池材料所需的矿产资源;中游为锂电池生产厂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导电剂和粘合剂的生产等;下游则主要是锂电配套应用领域,目前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与工业储能。

此时,为了助推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发改委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中,将18处产业规划与锂资源挂钩,并把锂作为9个需要“储备和保护矿种”之一、24种战略性矿种之一。

行业专家指出,全球汽车业的电动化大浪潮刚刚到来。如果按照各国的燃油车退出机制看,锂电池的需求量将会是目前市场预期的数十倍之多。按照2025年电动化率达到30%估算,设备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到7000亿元,年均需求1000亿元

作为我国锂资源的“根据地”,近水楼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青海被外界关注。数据表明:青海盐湖资源丰富。青海省储量超过100亿吨的特大盐湖有2个,10-100亿吨的大型盐湖6个初步探明盐湖氯化锂2400多万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已探明锂资源占世界盐湖锂资源储量的1/3,占据全国锂资源储量首位

为了发展该产业,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碳酸锂产能达到12万吨左右的规划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青海省“十三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响应上级政府,西宁市也在同一时间出台了《西宁市建设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希望通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增强锂资源优势转化能力。并将锂电产业生产、加工和应用的综合基地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

材料的地缘优势加上地方政策的助推,锂电产业的相关企业开始将布局西宁作为既定战略。一时间,比亚迪、宁德时代、长城、美都能源…上百家国内外企业相继在西宁布局。

短短两年,西宁就拥有了正负极材料—隔膜—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完整产业链条。这期间西宁还引进了比亚迪锂电、北捷新材料等12家正极材料生产、电池生产与上千家配套企业。“西宁锂热”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2

盐湖提锂终获突破

资源储备得天独厚,产业布局也逐年完善,然而青海的锂电行业发展却没有呈现出势不可挡的优势,这其中原因就与锂的提取过程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目前全球开发利用的锂资源分为盐湖卤水型和硬岩型两类,不过两者现阶段的占比却不是均等的。行业专家指出,硬岩开采的使用率比盐湖提取的方式高出4成。资料显示,全球锂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分布却不均匀,主要分以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为主,其中高度集中在智利、中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四国。

中国则是以卤水型锂矿著名,其中卤水锂矿约占国内总量的67%,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矿等硬岩型锂矿约占33%,锂辉石矿集中分布在四川和新疆,锂云母矿则主要在江西。

由于锂资源在自然界中常存在于锂矿石和盐湖卤水两种范式,所以相应的提锂工艺也就分成两大类,两者在提取过程与提取结果也各有千秋。锂矿石虽然杂质含量少,但是开采成本高,储量也少;而盐湖卤水储量大,但若是盐湖卤水中镁锂比含量一般较高,杂质多,不好提取。

吸附提锂

美国国家地理下属的研究机构就曾指出,全球锂资源约为 3950 万公吨,而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锂储备量则仅为 1351.9 万公吨。在目前的产业状况下,这样的锂资源用上超过 300 年不成问题,但如果出现爆炸性的需求成长,在一年 80万吨的使用情况下,17年内锂资源就会用尽。

锂矿石

因此世界范围内的锂行业都将锂的提取寄托在“盐湖卤水”上。不过,盐湖中的锂一般都是从生产过钠、钾以后剩下的老卤中提取。虽然不同类型的盐湖提锂步骤一致(经过蒸发、除镁、浓缩后提取锂离子制取碳酸锂)但由于中国的盐湖普遍镁锂比较高,需要额外进行锂富集步骤,这也让技术难度被大大升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和专家在前后30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寻求突破,甚至有企业不惜以公司股权为代价,掌握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希望能从中国青海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高纯度锂产品。

柴达木盆地盐湖

几经试验后人们发现,适用于国外盐湖卤水的提锂工艺,仍无法从高镁锂比的青海盐湖中成功分离出高纯度的锂制品。就在青海大力发展锂电产业的初期,由于低成本的提锂有一定技术瓶颈,让青海锂电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青海盐湖的锂资源当时也被人们比作成被埋藏在沙漠里的楼兰宝藏。

3

西宁的锂电春天还有多远?

好在盐湖提锂在去年迎来产业升级。2019年6月,青海省工信厅表示青海省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柴达木盆地盐湖镁锂比值普遍过高,镁锂分离技术难度大问题,青海省科研人员通过采用吸附法、萃取法、煅烧法等工艺,有效解决了从高镁锂比盐湖中提取高纯锂和硼的世界性难题,使得青海盐湖卤水提锂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液态锂在技术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随后,省内多家龙头企业的产品开始进入特斯拉、三星、大众、比亚迪等国际新能源产业厂商的供应链。为此行业预计,随着盐湖提锂技术的不断突破,碳酸锂的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到2022年,盐湖提锂的市场占有率将突破50%,行业产值达到千亿元以上。

然而,锂在此时的价格与产能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大波动。

2017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 12.6万元/吨一路上涨至10月的17.1万元/吨,最高涨幅达到了47.54%,工业级碳酸锂的涨幅也达到52.73%。但2018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一路下滑。截至2019年,国内碳酸锂价格均价为12.5万元/吨,较去年高点已下降26.9%。

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出现变化。受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不及预期让锂的需求也收到影响。

?

动力电

不得不承认,由于锂资源的需求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所以当车企相应地削减了对锂电池订单,上游锂资源需求的减少也就成为必然。毕竟锂资源供给端受到前几年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巨大释放的影响,导致产业链的最上游的锂精矿、原矿等锂资源大涨,加上产业资本加大投入,使得相应产能开始释放。如今需求降低,锂源头的利润也就出现了危机。

如果按照之前行业人士的预测,2016年全球汽车保有量11.2亿辆,如果到2025年10%的汽车为电动车,将有1.12亿辆,按每辆车50--70公斤碳酸锂计算,1亿辆电动车消碳酸锂500万吨到700万吨。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十年,汽车每年的增长率均会超过10%,到202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会翻翻到22亿辆,累计消耗碳酸锂1000万吨到1400万吨。可短期来看,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致使行业受挫、民众消费欲望下滑,加之补贴退坡、原油价格下跌等多种因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预期必将打打折扣,这也让青海渴望多年的“锂电春风”又变得遥遥无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