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为什么英国潮汐能将很快发挥更大的作用

沉默的水池
灵巧的饼干
2023-02-02 18:55:27

为什么英国潮汐能将很快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佳答案
爱笑的小蝴蝶
害羞的毛衣
2025-07-21 18:47:01

本文来自赫尔大学可再生能源讲师西蒙·沃德曼。

长期以来,潮汐能一直潜伏在英国可再生能源武库的后面,其地位超过了风能和太阳能同行,部分原因是早期的技术准备和高成本问题。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可以提供英国11%的电力需求——加上政府在英国项目管道上的大量投资——它的未来看起来越来越光明。

潮汐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推动的水在地球周围的大规模运动。在潮汐特别强烈的地区,我们可以利用涡轮机——类似于风力涡轮机,但在水下——在水流经过时转动,来获取一些这种能量。目前,这种方法比以前使用类似于水坝的潮汐拦河坝的想法更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其环境影响不那么严重。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潮汐能产业已经证明,从海洋中吸取能量是可以预测和可靠的。在苏格兰、威尔士、加拿大、中国、法国和日本,已经有十几种实验性涡轮机设计用于发电,其中许多为家庭和企业供电。

由开发商SIMEC Atlantis和Nova Innovation牵头的英国首个“商业”潮汐能项目在苏格兰的海水中都有多个涡轮机阵列。其中最大的一个目前可以产生6兆瓦的电力:这大约相当于两到三个陆上风力涡轮机,提供足够的能量来供应几千个家庭。该项目的扩建已经在进行中。在法罗群岛,潮汐开发公司Minesto刚刚宣布了一个120兆瓦的阵列计划,该阵列将提供岛上40%的能源需求。

潮汐涡轮机的设计趋势往往被一个大问题所分隔:它们是最好漂浮的,还是安装在海床上的。浮式涡轮机更易于维护,而且它们受益于地表附近流动更快的水。但那些在海床上的涡轮机受风暴影响较小,而且在足够深的水中,船只可以在其上方自由航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一种方法会胜出,或者选择是否取决于地点。

不管怎样,既然潮汐发电行业掌握了可行的技术,就需要证明它可以降低成本。幸运的是,海上风电的故事中有先例。在英国和其他地方政府支持的帮助下,世界各地的海上风电开发商在过去十年中将成本降低了近三分之一,由于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开发,预计还会进一步降低成本。

潮汐能的成本可能永远不会像风能那么低。这一部分是因为潮汐涡轮机不能像风力涡轮机那样按比例放大(在有限的水深范围内,你只能建造这么大的涡轮机),另一部分是因为在海底做事情通常比在海面上做更昂贵(这是一个更严酷、更难接近的环境)。但匹配成本甚至可能没有必要。

正如批评人士热衷于指出的那样,风并不总是吹来,太阳不总是照耀着,潮流也不总是在流动:因此,为了建立一个有弹性的低碳电力系统,我们需要使用一系列不同的能源,而不是只依赖最便宜的能源。

潮汐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优势,即虽然其输出会随时间而变化,但通过了解地球和月球的轨道,这种变化是可以提前几年预测的。这意味着电网运营商将能够规划潮汐涡轮机的不同输出,并安排其他来源来填补缺口。

幸运的是,英国政府似乎正在加紧帮助潮汐行业。英国最新一轮的“差价合同”可再生能源融资包含潮汐能的“部分”,因此目前它不必与海上风电等更便宜的技术竞争。最近公布的英国能源安全战略相当激烈地承诺“积极 探索 ”潮汐和地热能源技术。

潮汐能永远不会像风能或太阳能那样在全球范围内扮演重要角色,因为世界上只有少数地区有强烈的潮汐。不幸的是,它不会及时准备好帮助我们应对目前面临的能源价格危机。

但对于包括英国在内的那些涨潮强劲的地方来说,它有着巨大的前景,一些分析师估计全球市场规模为1300亿英镑。此外,还可能进一步开发涡轮技术,以利用更慢但更稳定的洋流,如日本沿海的黑潮洋流。

潮汐能技术是有效的,它将继续存在。现在,让它为我们的家庭和企业提供动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建造更多的潮汐能电站。

最新回答
等待的抽屉
欢喜的金针菇
2025-07-21 18:47:01

英国“零煤电”之路的开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网调峰能力充足。综观发达国家的电力供应结构,大力发展燃气发电是满足电力可靠供应,应对可再生能源随机性和波动性的重要手段。

到2015年底,英国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970万千瓦,今年英国将继续成为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市场此外,全英陆上风电装机总量1360万千瓦,英国风电贸易机构REnewableUK最新报告显示,今年英国陆上和海上风电也将迎来装机增长高潮,其中在建陆上风电装机将超过450万千瓦。英国燃气发电装机占比36%,发电量占比达到41%,保证了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和发电量稳步增长。

第二,电网互联程度高。欧洲电网是全球电源装机总量最大、互联程度最高的电网,欧洲各国借助互联电网实现发电能源资源的优势互补和电力供应的余缺互济。欧洲互联电网(ENTSO-E)已经覆盖了34个国家的41家输电网运营商,各国间的电量交换规模持续增加,由2013年的3900亿千瓦时增长至2015年的4880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比重由12%提高至15%。

英国电网通过法国、荷兰与欧洲大陆电网相联,为英国电网提供了足够的电力支援能力和备用水平。2015年,英国与周边国家交换电量260亿千瓦时,其中受入电量235亿千瓦时,输出电量25亿千瓦时,占本国总用电量的7.8%。

第三,成熟的电力市场机制。自1989年以来,英国的电力体制进行了四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改革中,英国将电力工业私有化,实现厂网分开,打破了电力工业的垄断格局,使电力具备了竞价上网的基础。第二次改革,逐步形成更加成熟的电力交易市场体系,包括远期市场、中期市场、短期双边市场和平衡市场。英国国家电力公司不再进行集中调度,只负责平衡市场的统筹。第三次改革中,为了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增强良性竞争,降低电力供应成本,建立了更加开放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近年来,英国以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旨的第四轮电力改革,将差价合约和容量市场逐步引入。差价合约逐步取代可再生能源义务配额制,为低碳电源投资商提供了长期稳定、可预期的收益,以缓解可再生能源投资压力。同时,保障了电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减少了消费者的电力支出。容量市场的建立为调峰机组提供了合理的收益,通过容量价格引导电源结构更加合理,是保障电力供应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的重要措施。

疯狂的麦片
高高的导师
2025-07-21 18:47:01
且看英国售电市场如何改革?

英国是倡导自由贸易的核心力量,市场开放程度极高,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开放的代表。英国一直是全球电力改革的先行军和标杆。

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同样陷入了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淖,零售价格同比一度飙至25%,GDP增速出现负增长。同时英国也面临工会力量庞大、国企过多、政府干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撒切尔强推改革,国企私有化增效。撒切尔1979年上任首相后,首先采纳了货币主义的观点,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胀。同时采用供给学派的观点,加速推进国企私有化、减税、废除物价管制等改革措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经济触底反弹,长期稳健增长。经过改革,恶性通胀得到控制,英国经济触底反弹,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波动率大幅减小。撒切尔的结构化改革被认为“挽救”了英国经济。

早在1926年,英国就公布了第一个电价政策,明确由中央部门负责全国电压输送。1947年,英国中央政府将电力供应统一集中管理,成立12个区域性组织,负责全国的电力供应。

英国从1987年开始酝酿研究电力体制改革问题,核心是私有化。

当时执政的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将电力视为可交易的商品,认为应当由市场力量决定电力价格及其供应。这次改革推进了英国电力公司的结构重组,把原中央发电局分成3个发电公司和1个输电公司,将原有的12家地区供电局实行了私有化,成立了独立的地区电力公司。

1988年11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电力私营化法案》1989年,颁布了新的《电力法》1990年3月31日开始,按新《电力法》着手进行改革。1995年,英国建立了一个电力市场交易机构,名为电力联合运营中心(称为PowerPool或POOL),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运行。配电部分由新建立的12家地区电力公司(REC)取代原来的地区供电局,完全私有化,主要负责配电系统,并将电卖给终端用户。部分地区性电力公司还有发电厂,具备发电能力。

2000年,引入了以双边合约交易为主,辅以不平衡电量交易的新电力交易制度,2005年4月,该模式又向苏格兰地区与全国推行,引入了英国电力贸易和传输机制,目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竞争电力市场,其中,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全国电力系统平衡,保障供电质量和系统安全运营。

2013年12月,正式颁布了《英国电力市场改革执行方案》,按照方案,现在已进入到容量市场化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起,英国就开始对电力工业进行结构重组,以私有化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执行交易库模式,改革一直在延续。

英国形成了电力市场的强制型电力库模式。电力库由国家电网经营,负责分销电力,每半小时会发布未来24小时的电力需求情况。根据电力需求情况,发电商之间会开始竞价,国家电网则会将最高价格作为后半个小时的分销电价。

所有的发电商就像批发商一样,把电送到电力库里,再通过12个区域组织将电力分配到各个地方。通过这种机制,发电商就可以根据需求情况预测和控制电价,十年间,英国的私营发电商就从1990年的6个增加到33个。

及至2001年,英国启用了新的电力交易制度。英国电力改革十年后,进行调查总结,发现在发电领域竞价上网、单一购买机制存在严重缺点,如电力库是强制成员制,电力库在定价过程中缺少用户和需求侧的参与,电力库的价格制定缺乏有效竞争,上网价格被人为操纵等问题。而且认为这些问题不是小修小改所能奏效的。所以英国政府决定抛弃竞价上网单一购买模式,从2001年初起采用新电力交易制度。

电力库模式被新电力交易合约(NETA)取代。新的政策不规定所有发电商都参与集合竞价,而是允许发电商与供电商直接签订合同。这样一来,发电商可以准确地预测发电供应情况。由于发电商知道自己能发多少电,而用户知道自己需要多少电,所以这样的合同通常会是长期且稳定的。

不仅如此,NETA还鼓励一家公司同时涉足发电和供电,实现电力的“纵向一体化”。

NETA的发展基础是发电商、供电商、中间商和用户自愿参与的双边交易市场。2005年,这一模式在被苏格兰电力公司与苏格兰南方能源公司两大公司垄断的苏格兰电力市场上得到推广,并逐渐建立起统一的英国电力交易和输电制度(BETTA),并于2005年4月正式实施。

国家电网会平衡供需。在需求的4小时前,发电商会告诉国家电网他们将用哪个工厂发电,而供电商则会告诉国家电网他们的需求量。

然而,尽管这样的模式有利地支持了化石燃料发电和核电,却制约了只能间歇性发电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如此,碳的排放成本也没有在市场价格和波动中反映出来。

鉴于如今英国的能源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安全、充裕、低碳能源”,BETTA模式难以适应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当下,第三次改革——电力市场改革(EMR)正处于进行时。

据了解,电力市场改革计划引入了容量市场和差价合同两大主要机制。容量市场可以通过给予可靠容量以经济支付,确保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市场拥有充足的容量从而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差价合同的设计是为了给予所有的低碳电力(包括核电、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捕捉与储存)最有效的长期支持。

目前,英国电力市场是世界上极少数私有化以及自由化程度较高的电力市场。目前英国的电力市场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发电、输电、配售电和供电。

至今,英国电力零售市场已经完全开放,英国政府通过建立竞争性的电力零售市场打破原来地区电力局对电力零售业务的地区垄断。

在电力零售市场上,配电商从电力批发市场批发电力,再零售给大小终端用户。其引入竞争的方法是:首先电力大用户有权选择自己满意的供电商,然后逐步缩小大用户的标准,最终过渡到所有用户都能选择自己满意的供电商。

通过分别申请、颁发配电和售电执照,英国电力市场目前已实现了配电、售电业务的彻底分开,出现了若干个地区配电系统运营商(DNO)和售电商(Suppliers)。所有的用户,无论其规模大小,均可自由选择售电商,从而实现用户侧市场的完全竞争。

粗心的花瓣
粗暴的白开水
2025-07-21 18:47:01

现在能源价格上涨到了容忍不了的地步,根本支付不起,普通人都用不起能源。这也让民众对此那是议论纷纷,纷纷走上街头,表示抗议。这种就是大家的态度,能源价格问题必须找到解决方案,否则民众根本支付不起。

英国能源价格高涨

虽然英国对于俄罗斯能源依赖性没有那么强,但是受到大环境影响,英国也受到不小“波及”。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进行各种制裁,造成后果,只有西方人自己清楚。原本想要制裁俄罗斯,结果反噬到自己身上。对于英国人来讲,通胀水平达到了40年来的新高,能源价格上限连续大幅上调。普通人都担心,支付不起下一个季度取暖费、燃气费等各种费用,家中经济条件变得十分困难。

盲目制裁俄罗斯造成危机

造成这种后果,很大程度就是英国不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盲目追随美国。导致俄罗斯天然气,以及石油到达不了欧洲,而欧洲各国根本没有找到替代国,造成后果只能是欧洲人自己买单。就是欧洲不少百姓一个“缩影”。因为能源价格不断高涨,英国政府只能把这些后果“转移”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特别是到了冬天。眼下天气逐渐寒冷,对于能源价格要求不断高涨,这种局面真的让普通百姓难以忍受。

不少民众纷纷抱怨,现在价格到了他们难以忍受地步,有些人根本不敢使用天然气。各种取暖设施都没有办法使用,让不少国家人民,似乎到了“原始时代”。政府面对这种情况,根本拿不出“有效措施”,反而有些“破罐子破摔”心态,只会留给下一任政府处理。想要解决这些能源危机问题,需要各方一起来努力。

寂寞的小蜜蜂
苹果音响
2025-07-21 18:47:01

这个问题本身比较复杂,同时也不仅出现在英国,因为能源危机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国家开始逐渐关注新能源技术的时候,这个问题本身就会让很多化石能源的供应变得紧张,很多化石能源的厂商也会选择进一步缩小产能。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新能源基础的转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国家本身也非常依赖各种化石能源,所以很多国家才会因此而出现相应的能源短缺问题,甚至有些国家会出现严重的能源危机。

英国的能源危机的原因本身比较复杂。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会跟欧洲国家的能源进口价格有关,同时也跟欧洲国家本身看待新旧能源的方式有关,更跟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复杂原因,英国地区的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都非常严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债务危机的问题,所以当地的经济形势也比较复杂。

英国需要尽可能降低能源进口的价格。

如果想要有效应对能源危机的话,英国最需要做的事情是降低能源进口的价格,同时也需要大量储备化石能源。事实上,因为英国本身存在一定的能源依赖的问题,很多能源出口国也没有降低能源的售价,所以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会遭遇到中长期的能源危机,这个问题也会深远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更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质量直线降低。

最后,对于我们国内来说,我们国内并没有遭遇到过于严重的能源危机,因为我们本身有着一定的能源储备,同时也有着比较廉价的能源进口价格。但对于英国来讲,英国可能会在能源危机中受到过多影响,能源危机的问题也会导致英国出现各种发展问题。

刻苦的鞋垫
冷艳的帅哥
2025-07-21 18:47:01
都说英国环境宜人,但为什么说这一切来的如此不易?

英国实现了一个在环保等方面的令人震惊惊喜:截止到5日,英国全国各地完成持续114小时无需煤发电,创下了科技革命至今的最高记录。但是要记住,2012年,煤化还占英国能源供应的40%,而2006年时,英国群众还几乎看不到太阳能光伏板。因而,英国的不断“无煤发电”无疑是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考试成绩。那样,上个世纪50时代以“雾城”闻名世界的英国是怎样在能源环境保护的途中狂飙突进的啊?

煤炭曾经是英国最主要的电力工程然料,又为英国增添了科技革命的第一缕曙光。但是煤炭需求量的剧增,也出现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机废气,让伦敦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激烈,最后引起了1952年导致12000人死亡的“伦敦浓烟事情”。经历过这一场可怕的灾难以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走向了提升能源结构的长路漫漫。

因此,英国依次出台了好几部绿色环保最新法律法规,涉及到大气污染控制与预防、公司和家庭节能降耗、能源合理安排等各个方面。如1995年,英国施行了《家庭节能法》,颁布了节能标准;2007年5月,英国政府发布了《英国能源白皮书》,为英国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制定了主要目标。

在确立法律的前提下,政府部门也用了气候变化税、排出商贸体制等政策工具推动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除此之外,英国还开设各种各样专项资金加强对翠绿色能源的投入,为此提升能源结构:2010年,英国政府就注资10万欧建立了翠绿色能源股票基金,提高低碳环保能源(如风力、深海波浪能和太阳能)使用率。

在这里一系列全力措施下,英国的煤炭消费市场急剧减少,太阳能发电量获得了普及化,海上风力发电兴起。现阶段,煤化在英国总发电能力的比重不够一成,煤化需求量比同期相比降低近三分之二,而据方案,英国将在2025年关掉最后一批燃煤发电厂。此外,再造能源发电量近年来占有率日渐提高,风速发电能力2018年初次提升150亿万千瓦。

能源结构的变化,让英国完全告别“雾霾天气围城”的噩梦,变成了最理想的自然环境适居的地方。这儿绿树成荫、碧空如洗的良好环境,深深吸引愈来愈多外国人在英国长期性居住。与此同时,英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性也成为诸多投资者眼里的“抢手货”: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为英国深深吸引高达150万欧项目投资。

潇洒的小蜜蜂
平常的保温杯
2025-07-21 18:47:01
很不错的,开设在曼大全英顶尖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下面是曼大官网上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Technology MSc(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硕士)的课程介绍:

The REaCT course will provide you wit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ir exploitation.

I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solar, wind and marin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lso the knowledg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renewablestheir integration into usage into zero carbon built infrastructure and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and climate issue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renew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