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喜获新能源大单签订4千辆电动车协议
东风汽车11月9日宣布签署新能源汽车大订单。该公司与浙江中电和北京钟瑞柯蓝签署了4000辆东风裕丰纯电动汽车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浙江中电承诺在2016年12月30日前向公司购买4000辆东风裕丰纯电动汽车并取得牌照,其中包括2000辆东风裕丰6.35米改装纯电动公交车和2000辆东风裕丰5.75米改装纯电动面包车。东风汽车近日披露了第三季度报告。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00万元,同比增长51.0%。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78.7%。其中,新能源业务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今年以来,公司频频拿下新能源汽车大订单,近期与昆山广德源电动车租赁有限公司签订了2000辆东风裕丰纯电动客车订单,还分别与上海北斗、浙江石狮空签订了1000辆纯电动客车、1万辆纯电动物流车采购合同。大量新能源订单表明,公司纯电动公交车、物流车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订单交付将促进公司业绩提升。
易车讯 我们从东风汽车官方获悉,东风M品牌豪华新能源越野车项目有了进一步进展,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猛士科技工业园区工厂的总装区第一根钢柱吊装成功,标志着该项工程正式进入土建、钢结构并行的全面建设阶段。
园区厂房项目钢结构复杂,其中总装厂房为两层钢框架加网架结构,涂装、焊装厂房为大跨度、大体积,现场吊装和加工精度要求高。建安周期比同类项目周期缩短3个月。
猛士科技工业园区项目占地485亩,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包括先进智造中心、越野基地、总部办公及商业展示中心三大板块;新建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试验中心及体验中心、越野体验赛道和测试跑道等配套设施。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拟于2023年投产。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东风汽车的日均关注度为2.40万,在新能源品牌中排名第31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襄阳经济上超越南阳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下面是我的观点。
2009年前
襄阳在经济上的超越南阳是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间完成的。我们看以看出襄阳2005年到2008年的GDP差不多只有南阳的一半。襄阳的固定资产也只有南阳的一半,差距还是比较悬殊的。
一主两副
湖北一主两副战略估计还是有些人没有听说过,我简单的说一下:2002年武汉为了防止武汉一城独大而制定的战略,武汉位于鄂东辐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两个二传手,分别辐射鄂西北和鄂西南,最终带动全省发展。武汉辐射武汉城市圈,襄阳辐射十堰和随州,宜昌辐荆门和荆州。所以湖北全力支持襄阳和宜昌发展。
四个襄阳建设
襄阳被选上省域副中心城市后,湖北开始建设四个襄阳及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襄阳发展开始加速,一方面是襄阳自己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湖北大力支持的结果。
南阳
现在湖北一主两副战略初见成效,武汉城市圈也已经成规模。有个好消息,现在南阳也是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未来的发展我相信也不会差的。希望对你有用。
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襄阳的经济改革力度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南阳的前头。曾记否?有两位在京城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南阳人利用春节探亲的机会,在宛襄两地进行深入调查采访,如实记录了在宛襄两地交界处的北与南两个孟楼的情况。
孟楼是一个河南与湖北两地共用的一个乡镇名称。本在一条街上,北边属河南管辖,而南边归湖北省所管理,当时南孟楼已经是蒸蒸日上,经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而一街之隔的北孟楼却死气沉沉,看不到任何发展的新景象。
春节过后,这两位南阳人返回京城之后,利用手中所采访到的资料经过加工、润色和取舍,为了真实反映南阳与襄樊之间的差距,将他们所见所闻所写的新闻稿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南阳地区的负责人刚刚接到调令,已经升至省委书记,(当时还有第一书记)。这位主政南阳地区多年的领导,看见《中国青年报》上所登载的新闻报导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此事按下不表。就说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为什么直到今天,南阳与襄阳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仍然还在扩大。襄阳市的各项 社会 事业、经济发展指标仍然跑到南阳的前头?
南阳与襄阳本是近邻,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究竟是在哪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题主问到这个问题,可能本博长期置身于南阳其中,见多不怪,也就麻木了。南阳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地理环境资源与襄阳相比,都有略胜一筹的资源优势。
南阳比襄阳人口多,人力资源充裕。南阳比襄阳的自然资源丰富,无论是矿产还是农村所产粮食,襄阳都比不上。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襄阳的发展已经将南阳远远的抛到了身后,南阳再不奋起直追,弯道超车,再想追赶上襄阳的发展,只能是痴人说梦。
胆子再大点,步子再迈大点,发展能不能再快点。南阳市的广大干部群众真该醒醒了,不要再坐盆地中央来观天,把眼睛放到区域、放到周边、放到整个国家和世界的大范围来谋发展,谋壮大,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的获得幸福感。
襄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期一直就领先于南阳,熟悉襄阳政坛的或许都知道该市为何突然间没落,这是一个负面话题,在此就不作说明了。最近一次经济超越南阳,实质上属于反超,也就 是2012年开始再次超越南阳,并迅速踏上了复兴之路;从这一年起,襄阳GDP一直高速增长,将差距拉到五百亿以上。
襄阳、南阳自古民间来往密切,两地通婚和通商程度很高。以新野、邓县、唐河为例,
每年大概有两万人次来往襄阳,农闲时期数量还会暴增,为襄阳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自2016年开始,襄阳经济持续好转。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40-80万人次的南阳人前往襄阳就业、旅行。其外还有进行许多人从事季节性农产品销售,小生意。
襄阳
、南阳间距只有一百公里,走高速公路才一个小时。为两地人民群众民间来往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襄、南二市也应携手并肩共同发展经济。
期望推行空间格局新思路,联合打造中国之中生态经济区,为两市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欢迎各位提出有利于两市的建设性建议!感谢网友们的信任并关注本人,我将一如既往地为襄阳南阳友好发展献出一份力……
主要是河南省不重视南阳,就想发展郑州周边的洛开许新焦,感觉河南省应该也是一主两副或者三副,两副应该是南阳周口,洛阳开封离郑州太近了,全都被郑州虹吸,南阳周口二市人口基数大,地域广阔,距离郑州有一定距离,
襄阳的财政收入主要靠二汽东风 汽车 集团,中航,中车,铁路十一局, 造船,纺织,扒矿机,骆驼电池,襄阳轴承等 汽车 产业以及重工业以及襄烟(黄鹤楼实业),古隆中酒业,隆中药业,还有诸葛亮核心 旅游 业,襄阳正大,保康矿业,万达,恒大,绿地,保利,民发,碧桂园,华为,等除了这些明星企业 社会 贡献值较高的产业外还有城市基本贡献的襄阳牛肉面早餐文化龙虾片片鱼等夜市文化和基本农业以及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流动人口文化交流和交通带来的GDP是南阳无法企及和比拟的!
可是襄阳人如果都爱自己家乡,全部买二汽的车,(比如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日产,东风银翡妮迪,东风御风,东风俊风,东风多利卡,东风科普特,东风天翼,东风新能源客车,东风校车,东风巴士,东风风神(神龙提供的主机厂在襄阳),众泰新能源等)襄阳产值还要自动增加1000亿!
可惜最近人们口味发生了变化,都去买长城,五菱,大众去了!!
作为襄阳市民应该大力支持本地产品,为城市出一份力,城市有了税收,城市才会发展更好,才有钱修桥,修隧道!
2011年,襄阳如马吃亱草,全年GDP比上年激增百分之三十九!20l2年,又比上年增百分之十七,达2501亿,一举超过了南阳的2380亿。参考数据:2007年,南1388亿,襄785亿2010年,南2065亿,襄1538亿2011年,南2300亿,襄2132亿2012年,南2380亿,襄2501亿2016年,南3118亿,襄3694亿。
在八九十年代,别说是南阳,洛阳的经济总量都没襄樊多,襄樊九十年代末直到零八年之前,经济增速几乎在湖北省垫底,宜昌也是在零四年超过襄樊的,直到今年襄阳才反超宜昌,南阳的话曾经有几年比襄樊总量大,也是在襄樊经济比较萧条的时候,邓州从南阳分出也有一定影响。
其实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襄阳经济超越南阳有几年了,但也不是超了好几个身段,这不今年上半年襄阳的GDP还差南阳一位呢,至于超南阳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汽车 工业的发展在邻居十堰二汽的影响下,襄阳的 汽车 工业从无到有,稳步向前发展,GDP也是逐年增长,并在2012年一举超过南阳,结束了多年被南阳压制的局面,相反南阳的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大型工业企业的入驻,发展相对缓慢。
旅游 业的发展
襄阳的 旅游 业本不是自己的强项,却通过一系列的人工景观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比如唐城、隆中等都是其代表作,虽然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游客趋之若鹜,但的的确确给GDP增加了筹码,这一点让南阳望尘莫及。
交通的快速发展
襄阳是湖北第二大城市,早早奠定了其湖北西北交通枢纽、湖北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这一点南阳也稍稍落后,南阳到现在也没有在河南挣到一个副中心城市,更别提交通枢纽了,就连高铁方面,襄阳的高铁站9台20线,南北郑万,东西汉十;南阳3台7线,只有郑万,“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方面南阳又略逊一筹。
总结:以上是我分析襄阳经济超越南阳的三方面原因,欢迎大家补充。其实,南阳仅在第二产业方面落后一些,只要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工业方面的投入,相信不久的将来,南阳一定会反超襄阳。
搞搞水 汽车 能超外星人
南阳一个干几把无水旱城,发展如白河无水断流,将来污染越来越重,往坏处发展快的很。
1.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合资,东风占股50%;
2.东风日产柴油汽车有限公司是与日本日产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共同投资,东风占股50%;
3.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与法国PSA共同投资建设,东风占股50%;
4.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是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共同投资,东风占股50%;
5.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是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共同投资,东风占股50%;
6.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共同投资,东风占股44%;
7.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集团间接方式持有东风汽车600,006股,占股30.1%;
8.东风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东风集团,直接和间接占股60%;
9.东风电动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是东风汽车公司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平台。
10.东风专用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用车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11.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外贸公司;
12.东风沈峰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13.东风汽车公司控股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200多个品种的重、中、轻型商用车和MPV旗下四个品牌:东风乘龙、东风霸龙、东风风行、东风龙卡。
14.东风汽车公司控股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是全力打造的自主乘用车品牌。
东风集团现为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三大产业之一,业务规模位列中国工业企业500强。该公司拥有42家子公司,员工超过12万人,产品范围涵盖重型、中型和轻型卡车及乘用车。
其中,东风汽车所有品牌为:东风、风行、风神、风光(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风度、启辰,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有纳智捷、日产、菲尼迪、雷诺、标致、雪铁龙、本田、起亚等。该集团拥有的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