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加强晋煤外运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哪个?
山西加强晋煤外运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大秦线: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神皇线:
神黄铁路自陕西省神木神东煤田大柳塔东至河北省黄骅市的黄骅港,全长815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由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所组成。全线地形复杂,桥隧相连,桥,隧、涵占线路总长的30%,神朔铁路自陕西神木县大柳塔镇至山西朔州市,正线全长266公里;朔黄铁路西起山西省神池县,东至河北省黄骅市。
神朔铁路从1996年7月1日开通,2002年11月1日全长588公里的朔黄铁路已正式全线通车。神黄铁路是I级干线,双电气化。全线共有桥梁356座(总长74257m),隧道129座(总长94023m)。输送能力为6800万吨/年,远期可达1亿吨/年。
焦日线:
焦日铁路由新月铁路和新菏兖日铁路组成:
新月铁路(新乡——博爱县月山站)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起自新乡站,东连京广线和新菏线,向西经新乡西、获嘉、修武、焦作,至博爱县境内的月山车站,最后与太焦线、焦柳线和侯月线连接。全长79.817公里,沿途经11个车站。重点控制工程为月山枢纽改造工程。
新月线、新菏线,贯通东西,是山西、豫北能源基地连接华东沿海工业区的主要通道。连接太(原)焦(作)、侯(马)月(山)和焦(作)柳(州)三线,是晋煤南运、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一。
新菏兖日铁路由新兖铁路和兖日铁路组成:第一段,新兖铁路西起河南新乡,东至山东兖州,全长305.303公里,其中在山东境内的长度为190.679公里。第二段,兖日铁路起于京沪铁路的兖州站,向东沿蒙山和沂山所夹山谷到临沂,与胶新铁路交汇,终于日照站。由于此前日照设市前,车站设在石臼所。
公元12世纪,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矿业,(煤矿,金矿,铁矿)都有了一定发展。人力推车开始用到矿道里。由于里湿滑、泥泞,人力推车非常困难。木板铺垫坑道,改善矿石的运输状况。木板路不算是轨道。直到公元16世纪中(1550年),使用了木制平板的“轨道”。 轨道车轮子是木制的,但车轴是铁的。有趣的是轨道车在两个轮中间,有一根与地面垂直的导向棒。这根导向棒置于左右两条木板轨道之间,这样引导推车沿着轨道前行,防护推车偏移,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在一金属矿区(Silver Gill) 位于 Cumbria, England。发现类似的轨道推车古迹。
在德国柏林技术博物馆,陈列了一辆原始的原木轨道车和用树杆制成的轨道。图中木制的轮子槽及轮缘,正好骑在原木上。
木制轨道的最大问题是磨损,轨道要不断的更新。人们发现,把木制轨道建成上下部分,下面是支撑部分,我们称之为枕木,上面部分木板轨面。这个结构,使得轨面板的更换容易多了。早期的木轨主要硬木 (jarrah 和 karri)。
早期矿道轨道的另一个问题是,矿道窄小,轨距不宽,据现有考察早起木制轨道轨距小于半米。运量不大。随着矿业的发展,矿石产量和运量的提高,特别是煤矿,不仅需求量大,而且需挖出煤后,还需运到其他地方,例如,运到河边码头装船。因此,为了来满足生产需求,人们开发更大的轨道车,更宽的轨距,应用更大的拉力,修建更长的线路。在以后两个多世纪,木制的轨道交通不断地发展。
2013年, 在英国东北部的泰恩河畔(Tyne river) 发现了一段18世纪的木制轨道。从这段木轨用来运送煤炭,从Wilmington Colliery 到 泰恩河。人们发现,这段木制轨道的轨距已接近标准轨距4英尺8.5寸(4’81/2) ,有趣的是,这公认的标准轨距是在19世纪由George Stephenson公布的。
当有了较宽的轨道,就有了较大尺寸的轨道车。在英国泰恩河北岸有个城市-新城堡(Newcastle on Tyne),陈列了一辆木制的轨道车。车辆变大了,就需要更大的拉力,于是牲口便用到了轨道运输中。称为马力轨道车(Waggonway)。
马力轨道车具备三个基本要素,马,轨道和车辆。德国人的坑道轨道技术,传到英国后被发挥到极致。马力轨道车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
1594 年 第一条路面木轨制轨道在英国诞生。业主叫飞利浦.莱顿 (Philip Layton)它位于 Prescot, Liverpool附近, 全场仅有半英里,用来运送煤。
1600年,第一绳索轨道车建在一Broseley Shropshire ,从山上运送煤到山坡下的河中(RiverSevern)的货船,并将舰中货物运回河边的镇上。
1604年, Huntingdon Beaumont和他的伙伴 Sir Percival Willoughby, 建造了两英长木轨运矿物 (Strelley to Wollaton in Nottinghamshire) 后来Beaumont先生 还建造了轨道用于煤和盐的运输。
1722年 – 伦敦YORK 建筑公司建造Tranent – Cockenzie 马力轨道交通,将Tranent的煤运到 Cockenzie 盐厂。1815 年,这段木轨在1815年被换成铸铁轨道。这也是苏格兰第一条铁路,这段线一直用到1962年。
1725 年– Tanfield 马力轨道线路的建造,它从Tanfield运煤到Redheugh附近的泰恩河。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修建轨道交通公程。5英里长,双向木轨,第一座轨道石拱桥(Causey Arch) 巨大的地基工程,2.5吨载重车辆,车轮有轮缘,高峰期,每小时60辆的通过能力。
第三百四十七条:煤矿井中使用机车运输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煤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可使用架线电机车,但巷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在高瓦斯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应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如果使用架线电机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沿煤层或穿过煤层的巷道必须砌碹或锚喷支护;
扩展资料: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矿
造成掉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轨道质量、装车封车、人为操作、巷道环境、车辆质量等。
1、轨道质量:轨道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造成的掉道在掉道事故中占85%甚至还要多。车辆在过轨缝、道岔、弯道等地点时,特别容易发生掉道事故。钢轨接头(轨缝)、鸡心(道岔)是轨道最薄弱的地点。轨缝的大小直接影响轨道质量,间隙过大,列车通过时冲击力和震动也大,也就容易掉道。车辆经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使钢轨接头和车轮的磨损加快,车辆不能平稳运行,降低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车辆在弯道运行时,横向力只有离心力,车轮轮缘压向外轨,轨道稍微超宽一点就容易掉道。为消除离心力的有害影响,将弯道外轨太高,使离心力和重力和合力垂直于轨道道面,确保车辆处于稳定状态。
目前井下轨道质量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轨道缺少扣件(道钉、夹铁、鱼尾板、滑床板、曲线段缺少轨距拉杆、弯道鸡心缺少付轨、特殊轨道缺少铁道板等);轨缝超标(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2mm,轨缝:井下≯5mm);规矩不合格,超宽或过窄(轨距: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偏差-2mm~+5mm);轨道阴阳(底板变形造成轨道变形;直线段两股钢轨水平误差≯5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5mm;);尖轨与基本轨贴合不严实,开程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与基本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开程:80~110mm;)。
2、装车封车。车辆超高、装车重心不稳,在车辆过弯道或斜巷打运容易造成掉道甚至翻车。(斜巷打运支架等头轻尾重大件车辆使用锚链背车方法);打运超重或超大物件不用手拉葫芦二次加固重物下滑造成车辆掉道。
3、人为操作。开快车、飞车掉道;急刹车、超规定数量挂车抵车、拉车、车辆连锁碰撞造成掉道;人力推车放飞车易造成掉道;不提前对轨道情况进行巡查,轨道上有杂物造成过车掉道;使用卸扣或三环链连车时,三环链拗劲或滑头使用一个卸扣造成钩头不活动大绳别劲掉道;钢丝绳与轨道夹角过大,车辆拉至靠近绞车时车辆横向受力容易掉道;使用对拉绞车时,绞车司机配合不到位,两个绞车钢丝绳同时带紧绷直造成车辆掉道;两部绞车同时牵引过弯道时,侧面绞车钢丝绳受力过大或没带劲造成车辆掉道。
4、巷道环境。在打运超长、超宽、超高(三超)物件时,由于巷道间隙(高度或宽度)不够及巷道有电缆及其他设备(如过风门)使车辆抵刮巷道或设备造成掉道;由于巷道原因绞车布置不合理,钢丝绳绕绳方向不能平行于轨道,钢丝绳角度偏离过大造成拉车掉道。
5、矿车质量。车辆长久失修造成车辆局部零部件损坏引发的掉道或翻车事故。主要有:矿车轮对磨损严重(俗称“三条腿”)及车轮大轴弯曲变形造成掉道;矿车轴承缺油,车轮转动不灵活(车轮有异响)造成掉道;缓冲装置碰头严重损坏,弹簧断裂,伸缩长度低于30mm,在抵车过弯道时容易掉道。
(二)斜巷放滑事故时有发生
什么是斜巷放滑。2014年安全一号文重大非死亡事故界定第九条:斜巷放大滑。斜巷因断绳、脱销造成跑车的带绳运行车辆以非控制速度下行距离超过20米的。斜巷放滑事故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
重后果,轻则损坏车辆、巷道、轨道,重则造成死亡、群死群伤。造成斜巷放滑事故有以下几种原因:
1、钢丝绳失检失修断丝变形超限或钩头绳卡子松动放大滑。 2、超保险长度挂车,违反规程措施超挂车等超载打运断绳放大滑。
3、超绞车能力打运放大滑;
4、闸皮磨损超限、闸间隙调整超出规定值(0.8~2mm)、液压油有杂质管路堵塞造成残压值大等因素造成车闸制动力不足放大滑。
5、脱销放大滑;不适用斜巷专用防脱销造成脱销;斜巷上口车辆未挂销链,把钩工不严格执行现场确认,直接松车造成放滑事故;插销没有放到位,轨道敷设质量差,行车中车辆在轨道连接处跳动引起插销跳动窜出。
6、斜巷上口挡车装置失效,人工推或绞车牵引未连挂钢丝绳车辆失控放大滑。
(三)摘挂销链伤人事故频发。摘挂销链挤手碰脚是运输队最为常见多发、易发事故。运输队职工普遍存在边动车边摘挂钩头的坏习惯,在动态中操作,极不规范,及其危险,等于是在“玩火”,稍不留神轻则挤到手,重则挤到身体其他部位,后果不堪想象;在斜巷摘挂钩头,不用木刹掩车,造成车辆自行溜车发生事故;在摘挂销链期间,电机车司机误操作动车,发生事故。在潘北矿运输会战文件中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摘死勾,摘挂钩头时,司机停好车后必须离开驾驶室。用连杆挂钩头时必须用架子(连杆附件)。斜巷不准摘挂钩头,上下平巷摘挂钩头时,主牵引钢丝绳不得有劲。
(四)绞车钢丝绳弹人事故时有发生。绞车钢丝绳弹人多发生在斜巷上口、绞车挂滑轮换向或使用绳轮改向及无极绳绞车使用过程中。当车辆刚过斜巷上变坡点余绳较多时,钢丝绳容易弹起;平巷绞车在巷道弯曲时需要使用滑轮或绳轮,钢丝绳的三角区域就是危险区域,一旦钢丝绳从滑轮或绳轮中脱离,钢丝绳绳劲全部释放拉直,一旦弹到人,后果不堪想象;无极绳牵引过程中,在巷道下变坡点处、副压绳轮处及梭车过道岔人工压钢丝绳进豁口作业时,钢丝绳容易弹起,人员一旦跨越绳道,碰巧钢丝绳弹起,必然酿成事故。所以为防止绞车钢丝绳弹人事故,必须严格执行封闭打运,在绞车钢丝绳三角区域严禁有人,在无极绳运行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跨越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