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头牌专业是哪个?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目前主要的学科建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教研室、水文水资源教研室、风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水科学研究所、水电与岩土工程研究所、风能研究中心。
其中水利水电是其中师资最强的,有硕士点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为实现能源、电力的国家战略提供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支撑。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水电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可再生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7个研究中心,即风力发电研究中心、水电能源与工程中心、太阳能研究与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新能源与城市环境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教职工86名,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98%。拥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学院设有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本科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有3个方向,即风力发电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和生物质能方向。2014学院在校本科生1147人,硕士生298人、博士生23人。
学院在电气工程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博士学位点下,设置了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二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部级奖3项,出版教材10部,获批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EI收录300余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973计划”1项,国家863项目5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等,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2亿元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马拉达伦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斯莱斯克莱德(Strathclyde) 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克兰菲尔德(Cranfield) 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奥尔堡大学,法国电力集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SL)、韩国浦项工业大学、成均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德国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IWE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Follow-Heart
的帖子我是华中科技的,考华电的研究生,还没去呢所以不是很清楚。不过联系的导师,这边师资不错。华科的工程热物理有太阳能的研究。如果你对此很感兴趣,建议你找一下老师的研究经历,有相关内容的,你可以直接邮件联系他们,他们会很高兴答复你的。
这个学院是2007年才成立,算是比较年轻的学院,所以跟那些老学院相比实力上相对弱一些。
不过考虑到再生能源有广阔发展前景,所以还是大有前途的。
推荐重点考虑:太阳能、生物能这两个发展方向,
风能应用范围有限,将来就业面较窄。
水能就算了,毕竟华北电力在这方面起步晚,跟河海、武大这些搞水利发电的资深院校相比差太远。
1重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电气工程(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
2华北电力大学所设专业
学院 专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工业工程
产品设计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金融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学
工程造价
可再生能源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及水资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法学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广告学
汉语言文学
数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
翻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能源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
国际教育学院 ---
电力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农业电气化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业工程
产品设计(艺术类)
自动化系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经济管理系 会计学
工程造价
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
数理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法政系 法学
社会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英语系 英语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