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同煤集团在大同有多少个矿,分别叫什么,具体在哪?
我知道的给说 一下不知道全不:一矿煤峪口、二矿永定庄、三矿同家梁、四矿四老沟、五矿忻州窑、六矿白洞矿、七矿雁崖矿、八矿挖金湾矿、九矿晋华宫、十矿马脊梁矿、十一矿大斗沟矿、十二矿王村矿、十三矿云冈矿、燕子三矿、四台矿、塔山矿、同忻矿、同发东周窑矿、马道头矿、潘家窑矿、麻家梁煤矿、色连煤矿、铁峰煤矿、梵王寺煤矿、白家沟煤矿、北辛窑煤矿。我知道的就这些不知道满意不,呵呵。
大同同煤集团15个矿的名字分别是矿煤峪口(一矿)、矿永定庄(二矿)、矿同家梁(三矿)、矿四老沟(四矿)、矿忻州窑(五矿)、矿白洞矿(六矿)、矿雁崖矿(七矿)、矿挖金湾(八矿)、矿晋华宫(九矿)、矿马脊梁(十矿)、矿大斗沟(十一矿)、矿王村矿(十二矿)、矿云冈矿(十三矿)、矿燕子山(十四矿)、矿四台矿(十五矿)。
拓展资料
1、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煤集团,是仅次于神华集团和中国煤炭能源集团的第三大国有煤矿企业。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煤炭中心地区山西省大同。此前,该矿流经大同、朔州和忻州,占地面积6157平方公里,总储量892亿吨。随着企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煤炭、电力等业务已蔓延到山西、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的18个市(区)。同煤集团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大同矿业局,2000年改组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山西煤炭企业进行了重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新成立。该有限公司成立了。2005年实施股权改革后,公司由7名股东共同投资和经营。
2、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组成。碳、氢和氧的总和占有机物的95%以上。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是冶金、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它分为褐煤、沥青、无烟煤和半无烟煤。著名作家朱自清曾写过一首关于煤的诗,赋予它独特的象征意义。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煤是一种埋藏在地下的古老植物,是一种经过复杂的生化和理化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矿物。它是一种主要由植物遗骸的生化和埋藏后地质过程形成的固体易燃有机岩石。通常被称为煤炭。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煤炭的国家。
3、 企业团体没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在公司法中没有“集团”。只指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司。一些公司通过在多个领域设立子公司,使业务多元化。这种“血缘关系”将创建一个企业集团,就像军队中的一个集体军队一样。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集团公司的起源。“集团”是俗称“集团公司”,如“xx”集团,全名必须为“xx”集团有限公司或“xx”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的集团、公司是指投资多个子公司的企业。当然,我们通常将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称为“××”集团企业。一个团体不必是一个企业,但也可以是一个公共机构。例如,一些省级广播电视集团的英文名称只是集团,而不是有限公司。如果是一家严格的公司,公司法要求标明“公司”一词。
凉水井、牛家梁、鱼河、大保当四个集装站 神木火车站货场 神木县锦界集装站 绥德火车站杂货货场 牛家梁煤炭集装站 中能红石峡煤炭集运公司集装站等
神朔铁路线现共有煤炭集装站8个 新城川集装外站 大柳塔 榆家梁 孤山3个站属神华集团建设管理。燕家塔后站、燕家塔煤炭物资转运站、何家塔装车站 府谷县境内的新胜煤炭集装站
包神线上在榆林市境内只有两个集装站,都由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建设运营。
全程约61.9公里/54分钟 ,道路收费约20元(按小型客车收费标准计算)
榆林火车站显示详情
1. 起点到兴榆路
收起
1) 沿道路,行驶289米,右转进入兴榆路
2. 兴榆路
收起
1) 沿兴榆路,行驶504米,左转
2) 沿道路向东,行驶30米,左转进入兴榆路
3) 沿兴榆路,行驶约4.2公里,直行
4) 沿匝道,行驶914米,直行进入环城北路
3. 环城北路
收起
1) 沿环城北路向西,行驶约1.2公里,靠右朝包茂高速方向,
2) 沿道路,行驶约1.4公里,直行进入陕蒙高速
收费路段
4. 陕蒙高速
收起
1) 沿陕蒙高速向北,行驶约3.7公里,靠右
收费路段
2) 沿道路,行驶约1.3公里,直行进入榆商高速
收费路段
5. 榆商高速
收起
1) 沿榆商高速向东北,行驶约32.9公里,靠右
收费路段
2) 沿道路,行驶约1.1公里,左转
收费路段
3) 沿道路向西北,行驶531米,右转进入204省道
6. 204省道到终点
收起
1) 沿204省道向东北,行驶约13.8公里,到达目的地
榆林大保当煤炭集运有...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工作会议,部署了第一批国家煤炭储备工作计划,确定2011年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为500万吨,争取在5月底完成第一批实物储备。根据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下称方案),神华等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秦皇岛港、黄骅港、舟山港、广州港、武汉港、芜湖港、徐州港、珠海港等8个港口企业,成为国家第一批应急煤炭储备点。
此方案主要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固定资产投资司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牵头,意在通过建立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缓解高峰时的供需矛盾,同时预防各类天灾或突发事件。
“工作已经开始了,但是目前的储备方式对于缓解高峰时期的电煤紧张仅仅是杯水车薪。”进入试点的一家南方电厂燃料部负责人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目前需要我们储备的煤炭量仅够用三天。”
煤炭应急储备计划是否有助于缓和或解决电煤紧张,参与企业能否找到好的盈利模式,避免最后成为国家财政的长期包袱,这都是该计划面临的考验。
补贴方案胜出
早在2003年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就曾经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由于技术不成熟,这一计划迟迟未能实现。直到2008年,南方五省遭受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煤荒问题集中爆发,相关部门加快了煤炭储备体系的研究步伐。
也是在2008年雪灾过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开始思考并着手研究煤炭储备体系。2009年5月完成了草案,6月正式上报国务院。钱平凡专注于煤炭行业已有数十年。
“当时研究煤炭储备体系,国家发改委和煤炭运销协会都参与了。”钱平凡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钱平凡提出的方案是:借助数字化配煤系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煤炭储备体系。在这套方案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配煤,二是供应链管理。
配煤,是将不同热量的煤调配到一起,达到电厂所需要的不同热量值再提供给电厂。而且,要保证储备量在30天-60天,每天都要流动,保证煤质新鲜。供应链管理,是将煤电双方的买卖关系变成由第三方进行服务,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
“当时设想的煤炭储备体系和目前出台的并不一样。”钱平凡表示,配煤和供应链管理都能增加煤炭储备基地的附加值,有很好的盈利性,因此无需国家投资,可以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从目前出台的方案看,储备基地仅仅承担了简单的煤炭进出,是一个中转站。虽然可以实现战略储备的功能,但增加了运行成本,也很难形成盈利。”
为了弥补企业为战略储备增加的成本,现在的方案又明确表示,储备点新建、改扩建所需资金,可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投资补助;对煤炭应急储备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对场地占用费和保管费给予定额补贴。
公司发起成立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B股)、香港(H股)上市。伊泰集团在2018年度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14位,在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排名第16位,是动力煤“4+1”企业大型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协会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在内蒙古地方煤炭企业中排名首位。截至2017年底,伊泰集团共有直接和间接控股子公司74家,生产矿井11座,拥有500多公里自营铁路,过亿吨储运能力的煤炭集运站,总资产1100亿元,员工7000多人。产业分布已延伸至新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四川、辽宁、湖北等17个国内省区市,以及俄罗斯等国家。
企业经济贡献率连续多年位居鄂尔多斯市地方企业之首,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公司被原国家煤炭工业部评为“现场管理最佳企业”,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金石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联合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首批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五次荣获“中华慈善奖”,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主席质量奖”“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法定代表人:张东海
成立日期:1999-10-27
注册资本:125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50600116931886E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采矿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190)
英文名:Inner Mongolia Yitai Group Co., 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东胜区伊煤南路14号街坊区六中南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无 一般经营项目:原煤生产、加工、运销、销售铁路建设、铁路客货运输矿山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公路建设与经营煤化工、煤化产品销售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蔬菜、水果及生肉的零售农畜产品加工及销售购售电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2、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自然条件优良。
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由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上开创了极佳的品牌效应山西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二、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山西年生产原煤达3.5亿t,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外调全国26个省、市、区,外调量达2.3亿t,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总量的80%,供应煤炭出口达1700万t,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成为山西的主要创汇商品。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了一大批从事煤炭科研、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队伍拥有9条铁路出省干线,约220个发煤站,年发运能力在2.5亿以上,其中:晋北12个为大秦线配套的能力均在20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炭集运站,集中储装运输能力4750万t,吸引范围达12个县(区)全省现有50多个煤焦公路出省口,年出省运力达3500万t地理位置适中,距沿海省份平均400—600km山西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之一,发展煤炭工业有可靠的动力保障。
三、山西煤炭的开发现状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依靠国家投入,形成了10个大型或较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即八局二公司,地方煤矿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办矿的积极性,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资产原值占到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部门创造增加值的37%,实现利税占到全省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7.4%,如果把与煤炭相关联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一并计算,煤炭工业收入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不仅支援了外省建设,而切带动了兴晋富民的步伐。
乡镇煤矿作为我省煤炭工业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2亿吨的生产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客观估价乡镇煤矿在我省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煤矿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回顾我省乡镇煤矿发展的历史历程,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治理整顿三个阶段:
一、乡镇煤矿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根据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公私营煤矿暂时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3个法规和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公私营煤矿进行整顿,封闭小煤窑2000多处。1957年9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省政府作出了“放宽对小煤窑的开采管理,以解决群众的烧煤困难,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决定。从此,我省的小煤窑开始起步发展。
二、乡镇煤矿的发展阶段
1958年5月,山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执行了“中央办矿与地方办矿同时并举、在地方办矿中地方国营矿与社队集体矿并举、大型矿井与中小型矿并举”的方针,调动了社队集体办矿的积极性,到“三五”末期,全省新建小煤窑3000多个。此后,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社队煤矿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将山西列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全省大、中、小煤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80年末,全省新增社队煤矿1066个。主要分布情况是:太原市39个,大同市65个,阳泉市24个,长治市4个,雁北地区92个,晋中地区194个,忻州地区93个,吕梁地区73个,晋东南地区265个,临汾地区198个,运城地区19个。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自筹,少量通过农业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单井规模一般在1万吨/年左右,部分达到3—5万吨/年,少量部分矿井达9万吨/年。
1981—1985年,乡镇煤矿的名称有原来的社队煤矿演化而来。在这期间,根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贯彻“扶持、整顿、改造、联营”的方针,进行矿井改扩建。资金由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省计划委员会下达的贷款计划,按1.8厘利息发放贷款。不足部分,由办矿单位自筹或通过农业银行贷款解决。这是我省农村煤矿建设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国家安排的贷款。自1981年相继列入改扩建计划的矿井共146对,设计净增能力1747.5万吨/年,总投资4.323亿元。到1985年底,实际下达贷款2.743亿元,竣工投产矿井46对,净增能力489万吨/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占开工项目已下达资金的38%;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停建矿井23对,停建前共投入资金1145万元,占下达资金的4.2%其余77对矿井在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建成投产。
乡镇煤矿经过“六五”时期的整顿,部分单井规模较大的矿井改革了采煤方法。到1983年,在全省2787个乡镇煤矿中,改革采煤方法的矿井有230个。有单一长壁、刀柱、短壁等正规工作面20个,其中使用金属摩擦支柱的10个工作面,平均单产4093吨/月.个,比旧采面高66%。在80年代“有水快流”方针引导下,加之国家能源供应短缺,刺激了全省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到1997年,全省乡镇煤矿矿井发展到8113个,矿井生产能力突破了2亿吨,煤炭产量当年达到1.54亿吨。
三、乡镇煤矿的治理整顿阶段
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后,我省狠抓贯彻落实。1998年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2000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033个,压减生产能力1100万吨;2001年关闭布局不合理乡镇煤矿1034个(含矿办小井139个、取缔死灰复燃小煤矿65个),压减生产能力802万吨;2002年,按照国家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省乡镇煤矿进行了全部停产整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复产验收,全省彻底关闭未通过复产验收小煤矿矿井909个,关闭总数达到5929个。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到2003年5月末,全省已批准乡镇煤矿复产矿井4127个。其中:3万吨以下矿井342个,3万吨以上6万吨以下矿井1353个,6万吨以上9万吨以下矿井926个,9万吨以上15万吨以下矿井607个,15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矿井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5个,21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矿井138个,30万吨以上矿井51个。
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主要用作配煤炼焦。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粘结性和结焦性主要用作燃料。经低温干流可制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
贫煤: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无粘结性。燃烧时火焰短,延续时间长主要用作动力煤,也可造气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气体燃料。太原西山、阳泉、和顺、寿阳矿区有丰富的贫煤资源。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661.8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的58.1%;非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033亿吨、占全省的40.1%;其他煤种保有储量约46亿吨、占全省的1.8%。
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炭资源遍布94个县(市区)。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饮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