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Mustang Mach-E电动车首家西安益田假日里城市店揭幕
12 月 8 日, 福特电动车首家西安城市店于益田假日里商场举行揭幕仪式, 众多福特 MustangMach-E 用户及社群粉丝齐聚现场, 共同体验福特电动车城市店的独特魅力, 零距离鉴赏先锋智能纯电 SUV Mustang Mach-E。
针对中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加速客户体验升级, 福特电动车城市店致力于成为 Mustang Mach-E粉丝打造的专属空间, 打造更具黑马精神的用户社群。 此次于西安益田假日里商场揭幕的福特电动车首家西安城市店中, 配有专属疾焰红车色的 Mustang Mach-E 无疆后驱豪华版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中心 C 位, 而入口处的斜向 LED 大屏、 遍及店内各处的电马 LOGO 等一系列的品牌元素都向用户展示着 Mustang Mach-E 所代表的自由不羁、 自我突破、 独特个性的黑马精神。 除了赏车和销售区域外, 用户还可在选配区的互动装置上自主订制 Mustang Mach-E 的颜色、 配置、 轮毂,还能在品牌体验区选购代表 Mustang 精神的周边精品, 让用户切身感受电动车的速度与激情。
此次福特电动车西安首家城市店的揭幕, 是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专属电动车销售网络建设计划落地的坚实一步, 也是与合作伙伴陕西中联实业集团的一次成功携手。 与其他任何传统厂商不同, 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采用直销模式并建立专属电动车销售网络, 以“用户为中心” 理念, 直接倾听用户声音, 以市场的直接反馈逆向管理业务伙伴和自身的运营。 在 2021 年内, 福特电动车将在全国 20 个城市开设 25 家城市店, 覆盖全国超过 90%的电动车销售核心城市, 截止到 11 月 20 日,已有 16 家城市店正式开业。 其中, 也有来自福特原有经销商网络中优质合作伙伴等参与建设的直销店, 此次与陕西中联实业集团携手的西安益田假日里城市店便是双方精诚合作的成果之一。
福特先锋智能纯电 SUV Mustang Mach-E 售价区间 265,000-379,900 元, 全系共有 5 款车型, 自今年 4 月开启正式预订之后, 已收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Mustang Mach-E 拥有专业赛道操控、 传奇动感设计以及智行驾驶体验, 将驾驶乐趣带回智能电动车。 作为首次被引进国产的传奇车型高性能版本——GT First Edition 还拥有超越同级的驾控表现, 其最大输出功率达 359 千瓦, 零百公里加速仅 3.65 秒, 在最新国标工况 CLTC 测试循环工况下, 最大续航里程可达 492 公里1。 不仅如此,在最新国标 CLTC 测试循环工况下, 长续航后驱 SE 版与长续航后驱版最大续航里程更达到 619公里 1, 为用户解决里程焦虑。
此次, 福特电动车事业部还正式发布面向 2021 年内支付定金且完成购车合同签署的 MustangMach-E 车主的购车权益, 首任车主将享受包括 8 年或 16 万公里整车及三电系统质保2、 不限次无忧道路救援3、 终身免费的基础流量4、 免费智能网联家用充电桩及配套安装服务5。 更有极具竞争力的零售金融与置换补贴权益敬请期待。
同时, 福特电动车事业部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理念, 针对新能源补贴的用户特别推出保价权益。 福特承诺, 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支付车辆定金且完成购车合同正式签署并于通知时间内完成提车的用户, 可按照 2021 年国家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标准享受车辆价格补贴, 切实保护用户利益。
俗话说:“金九银十”,每年的9月、10月都是传统的车市旺季,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众厂商冲量的关键时期,因此车企们更是毫不懈怠,纷纷做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搏的准备,与此同时,国内首个顶级大型车展也将在9月底正式开幕,届时还会有更多的车型带给我们惊喜,这也不禁让我们感到好奇,会有哪些重磅车型在今年9月推出呢?跟随我们今天的文章了解一下。
Jeep牧马人4Xe
推出时间:9月3日
推出形式:全球首发
首先,我们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第一位“出场选手”——牧马人4Xe,作为硬派越野的代表,牧马人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而在不久前我们也得到消息,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的牧马人将会在今年9月3日完成全球首发,预计今年年底在美国上市,并有望于明年年初引入国内市场,是不是充满了期待?
据相关报道,牧马人4xe将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工厂进行生产。动力方面,将会搭载由2.0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纯电续航里程或将超过31英里(约合50公里左右)。另外据Jeep品牌首席执行官Mike Manley透露,Jeep还计划于2022年对牧马人4Xe车型进行进一步的电气化改造,届时该车将至少配备双电机驱动系统,越野性能还将大幅升级。
荣威MARVEL-R
推出时间:9月6日
推出形式:开启预售
与牧马人相比,排在本月第二个发布的车型可能名气没有那么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出色的产品实力,因为科技新秀就是它的代名词。作为荣威R标系列的首款SUV车型,荣威MARVEL-R运用了全新集智设计理念,两侧的灯光犹如回旋镖一般,一条修长完整的灯带贯穿整个前脸。下包围形成一个大大的“X”字样,并带有黑色的装饰,配合上造型夸张的进口,辨识度极高。
此外,荣威MARVEL R还将搭载上汽最先进5G技术,首次在旗下车型运用了5G整舱交互技术,为用户带来多场景模式下的智能交互体验。同时,新车可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新车将具备停车起步引导、弯道智能减速、车速引导、交通路口提醒等功能。根据产品规划,荣威MARVEL最快将在2020广州车展上市,计划2021年开始交付。而在北京车展上,新车也会以参展的形式展出,感兴趣的朋友们届时可不要错过了哦。
奇瑞蚂蚁
推出时间:9月10日
推出形式:上市
预售价:16万元起
第一次听到“蚂蚁”这个名字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没错,奇瑞新能源旗下原本就有一款“小蚂蚁”,不过这款“蚂蚁”确实是一款全新车型,而且定位更高,该车将基于奇瑞新能源即将发布的全新超轻量化整车平台打造,有着高灵活性、空间最大化、高续航等诸多“天然”优势。据悉,该车目前已正式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为16万元起。
该车定位于一款中型SUV,轴距为2830mm,轴长比可达0.611,可以让新车在全新的整车平台让新车车内空间实现最大化,带来宽大舒适的空间体验,新车在车内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以及一块12英寸的中控屏,形成双联屏的设计,科技气息浓郁。另外,新车还更加注重车内的健康配置,搭载了CN95车规级空调滤芯、负氧离子净化器、远程一键热杀毒、车内香氛系统、以及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能给驾乘者带来更加舒心的驾乘体验。如果其在上市后能有合理的售价,相信必然会吸引大波消费者关注。
大众ID.4(首发)
推出时间:9月23日
推出形式:全球首发
大众ID.4同样是一位“重量级”选手,作为大众集团全球电动化战略下的重要一款产品,大众ID.4的亮相可谓是一波三折,原计划新车将于2020纽约车展亮相,但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拖再拖。不过,即便是这样,也难以掩盖消费者对它的好奇。根据最新的消息,大众ID.4将会在9月23日正式亮相,与此同时新车也将同步开启预订。此外,大众ID.4还将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国产,按照此前规划,上汽大众版本最快或在今年10月量产。
大众ID.4将基于MEB架构打造,此前,官方已经发布了新车的预告图,从中可以看到,新车采用跨界轿跑风格的车身造型,极具时尚气息。而在动力方面,ID.4将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50kW的永磁同步电机,峰值扭矩为310N·m,电池方面,ID.4将搭载一组容量为83kWh的三元锂电池组,其能量密度为175Wh/kg,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16.2kWh,可提供555km的工况续航里程,完全满足当下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标准。
福特Mustang Mach-E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国内首发
海外车型售价:43895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万元)
Mustang!看到这个字眼后,相信大家不假思索就能想起福特那匹奔腾的“骏马”。作为美系肌肉车的代表,大排量的Mustang在车迷心中有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在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的当下, Mach-E便扛起了Mustang的电气化重担。该车目前已先于美国市场发布,起售价为43895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万元),新车将率先于 2020 年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交付。而根据最新的消息,Mach-E将会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并预计会在2021年引入国内市场销售。
Mustang Mach-E基于福特全新纯电动模块化架构打造,除了强调低重心及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外,车身后轮拱的外扩线条也承袭了Mustang跑车外形特有的肌肉和力量感。动力方面参考美规车型,福特Mustang Mach-E提供了四种动力版本,其中GT版本的最大功率可达465马力,0-96km/h加速所需时间仅为3秒,表现十分出色。同时福特Mustang Mach-E还在续航里程进行了提升,NEDC续航力里程可达600km。按照此前的消息,早2019年底长安福特方面就启动了生产线改造项目,将投产一款代号为CX727的纯电动车型,而这款车型预计正是Mustang Mach-E,这也就意味着Mach-E有极大的可能会国产销售,还能省下一大比进口关税和物料成本,这次福特Mustang Mach-E登陆中国,会有怎样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领克DC1E(亮相)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首发
前段时间,网上一直流传着领克将打造一款全新的纯电轿车,而且媒体还陆续曝光出了该车的路试谍照,据报道,该车基于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推出的PMA纯电专属平台打造,内部代号为DC1E(D-segment+Crossover+No.1+EV,既D级跨界旗舰纯电轿车),其NEDC续航里程有望突破700km,因此对于这款车我们也是十分关注。而就在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消息,这款新车将会在本月底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并预计会在明年正式上市。
从目前的曝光的谍照来看,新车车身采用了轿跑式设计,且离地间隙较高,定位跨界车型。在动力部分,领克DC1E将提供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两个版本,百公里加速所需时间预计会在4.5秒到8.3秒之间(双电机版性能更为强劲)。另外,续航能力也是该车的亮点之一,据“小道消息”,领克DC1E将搭载是容量为100kWh的动力电池组,其NEDC续航里程预计会在637-725km之间,无论如何,这个数据都足以让领克DC1E进入第一梯队。当然,关于新车的更多消息官方目前并未明确透露,在北京车展上我们也将带来更加详细的报道。
高合HiPhi X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上市
新能源大火的当下,怎么会没有新势力的身影?根据确切消息,华人运通旗下的首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 X将会在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上市,首批量产车型将会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付。如今,随着车北京展将近,网上关于这款豪华纯电SUV车型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根据官方介绍,高合HiPhi X是一款基于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开发的新一代可进化汽车,可以实现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分离,能够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远程软件迭代,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性能和体验的持续进化,像展翼式车门、PML像素射灯、FOTA(云端升级)、L3级自动驾驶、610km续航,每一个都是高合HiPhi X的加分项,不过,尽管HiPhi X拥有着诸多的科技配置,但由于目前华人运通并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早期的量产车将由位于江苏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工厂进行代工,当然,这无可厚非,毕竟对于一家新势力车企来说,想要拥有生产资质还是需要很严格的审核,我们也期待着这款车能够在上市后取得一个好的表现,助力华人运通。
一汽奔腾E01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上市
新能源是大趋势,无论是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还是底蕴丰厚的传统车企,近些年来的大目标都是如何快速实现电动化。今年8月12日,一汽奔腾的首家新能源店则是在上海揭幕,一汽奔腾的首款电动车E01也在揭幕的同时开启了盲订。作为一家拥有雄厚技术力量的传统车企,为早日实现电动化的目标,一汽奔腾早在2019年的广州车展上就发布了第一款纯电动概念车——C105,也就是如今的奔腾E01。
据了解,一汽奔腾E01基于一汽FME全新电动车平台打造,智能科技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该车定位于中型SUV,将会拥有超过5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但该车的重点并不在于一般电动车所宣扬的超长续航上,而是将重心放在用户体验以及人与车之间的人车交互方面。一汽奔腾方面表示,奔腾E01的人机互动能够自动探知用户的需求,根据驾驶员行为和情绪变化推荐相应的音乐、气味儿和灯光等,营造出独特的人机交互体验。对于这款“人气味”十足的全新SUV,我们也是充满了期待,在北京车展上,奔腾E01有望正式上市,它会不会成为一汽奔腾的下一个“销量黑马”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
在本期的盘点中,我们共计为大家带来了8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每一款车型无论是对车企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今年9月推出的新能源车型绝不只这么几款,在北京车展上还会有一大波车型集中上市或首发,届时我们也会为大家带来第一时间的报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 | 李勤
编辑 | 杨轩
很难想象,2021年,产业链高度复杂、资金需求大的 汽车 行业,居然要掀起第二次“百车大战”。
2020年是两次大战的分水岭。蔚来 汽车 用一年时间,将市值从30亿美元左右拉升到了近900亿美元,逼近手机巨头小米集团。理想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上市不过半年,市值也从Pre-IPO的不到50亿美元,窜升至300亿美元左右。资本急剧涌入的上限则来自特斯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全球,特斯拉依然实现49.55万台交付量,首次录得全年盈利,这也将特斯拉股价一路推高,让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
第一轮造车大战的胜出者在2020年市值陡增,这无疑吸引了各路巨头。行业热潮持续高涨,以苹果造车的实际动作达到顶峰。国内的 科技 巨头也在入场,百度与吉利成立合资智能 汽车 公司,小米的造车传闻屡次传出。
与此同时,新造车浪潮的牵引之下,传统车企巨头也争相出牌,上汽、长安、东风、长城、吉利乃至比亚迪,无一例外,都成立了独立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而熬过2019年寒冬的新造车第二梯队,如威马 汽车 、零跑 汽车 、合众 汽车 等,也以科创板为筹码,及时获得资本粮草,向更下沉市场冲锋。甚至,据36氪了解,以产品嗅觉见长的第二波互联网跨界造车潮也在酝酿,传奇人物李一男的造车项目已经浮出水面。
毫无疑问,新一轮的“百车大战”将在2021年揭幕。特斯拉已经以50万辆的目标向中国市场发起猛攻,新造车头部阵营将在这一年要通过完善技术和服务等加固护城河,第二梯队造车项目也要在2021年角逐新的资本通道。传统车企的转型和后来入局的造车项目则必须抓住这至关重要的窗口期。
这是激流涌动的一年,是一场持续5年乃至10年的EV(Electric Vehicle)混战的前夜。
毫无疑问,蔚来,理想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已经站稳了新造车行业的头部阵营。三家公司各有价值主张和品牌特色,也各有自己的产品号召力,通过公开市场,已经募集到充裕资金,形成产业明星效应。而且,三家造车项目都选择了美股上市,老牌资本市场成熟的监管机制,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更强驱动。这相当于和在国内上市的造车项目之间划出一道天然鸿沟。
但三家公司也并非高枕无忧。从公开信息和产品节奏上看, 2021年是三家公司的产品空档期 ,除了小鹏 汽车 将推出轿跑P7的“缩小版”P5,理想 汽车 可能推出理想ONE的改款车型,三家的重磅技术和新一代平台产品都集中在2022年。而2021年,就成了地位巩固,拓展布局,以及聚拢资源的关键之年。
在过往的常态认知中,蔚来的优势是用户服务,小鹏 汽车 的切入点是智能驾驶自研技术,而理想 汽车 是运营效率和产品力,那么可以预见, 在2021年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三家公司将同时投入全盘布局。
1、蔚来:补足技术,提升效率
在 汽车 这个消费场景和链条都非常复杂的产业里,一旦蔚来的用户服务界面形成闭环,不管是技术还是运营效率都是可以嵌套在其中的单项能力。目前来看,李斌的战略方向也正是在这个路线上。
1月10号的NIO Day上,李斌曾向36氪在内的媒体表示,自己已经全面负责研发业务,10个研发线上的负责人,都向其汇报。而蔚来在2020年的一个主要战略,就是重新搭建智能研发体系,包括招募算法负责人任少卿,硬件负责人白剑,以及晋升老将章健勇担任系统集成负责人。而更底层整车OS和芯片,也都在其研发日程上。在运营效率上,李斌也有意强化,多位蔚来员工透露,李斌曾在内部号召,要学习理想 汽车 的研发投入效率。
2、理想:纯电动、智能化研发成为重点
除了蔚来在补技术课,有“抠厂”之称的理想 汽车 也开始大力度投入技术研发。就在2月2号,理想 汽车 宣布在上海设立规模2000人的研发中心,致力于高电压平台及超快充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下一代智能座舱 科技 等技术研发。如果除去理想 汽车 在北京顺义的研发中心,上海2000人的团队体量已经十分庞大,小鹏 汽车 智能化的研发团队也才刚过1000人。
刚刚过去的四季度业绩会上,理想 汽车 已经宣布将今年的研发投入从去年的11亿元,拉升到30亿元。而据36氪了解,上海团队以及理想 汽车 2021年的研发重心都是纯电动平台。
3、小鹏: 探索 用户服务和运营
如果2022年,蔚来轿车ET7“堆料式”的智能化平台顺利落地,理想 汽车 的自研自动驾驶能力也实现交付,那么小鹏 汽车 的企业轮廓不可避免,就会随之模糊。当然,在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看来,其从2017年就开始搭建的自研体系,依然具备先跑优势。“其他企业的自研想要成型,还需要2-3年时间。”去年9月的广州车展上,何小鹏告诉36氪。
在这个时间窗口期内,小鹏 汽车 势必要在用户运营、服务和社区层面做更多 探索 。例如,小鹏 汽车 已经重拾自营超充站的建设,目标是2021年覆盖全国200个城市,确保自家用户的充电品质。
同时,在渠道层面,小鹏 汽车 也向直营模式大幅切换。多位小鹏 汽车 人士告诉36氪,现在的策略是强化用户服务和触点,“之前开的加盟店比较多,现在第三方加盟店会慎重考虑,新增店面基本都是直营,2021年,小鹏 汽车 60%的销量都会来自直营。” 据透露,小鹏 汽车 已经效仿蔚来,在去年底成立了一级部门UDS(用户发展服务部),来统筹用户运营、销售、交付和服务体系。
4、电池和制造,抢占行业刚性资源
除了强化内功,新造车头部公司在2021年的另一个布局重点,是生产制造和产业链资源整合。从销量数据看,新造车三家单月都已卖到6000台以上,蔚来稳定超过7000台。36氪从产业链获悉,蔚来今年已经在按照10万台的销量备货。小鹏 汽车 和理想 汽车 都有改款车型推出,大概率也会向这个目标冲刺。这相当于各家要在2020年的成绩上翻3倍,制造、产能都需要扩容。
为匹配2021年的产能需求,蔚来已经启动二期工厂建设,而36氪从理想 汽车 内部获悉,其常州工厂二期产线建设也已经启动。
而对于重磅车型和技术落地的2022年,乃至角逐更激烈的未来5年,需要的另一个完整的制造基地。如今,地方政府对造车行业热情重燃,优厚筹码不吝抛出,新造车头部公司的第二生产基地也很有可能在2021年浮出水面,这会是一场能量巨大的产业资源聚拢。
当然,随着销量增加,行业最稀缺的动力电池产能也需要囤抢。36氪了解到,1月初,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曾到宁德时代驻留数日,为小鹏 汽车 争取供应保障。蔚来也在一条大电池产线的基础上,又果断包下宁德时代溧阳工厂的一条磷酸铁锂产线,用以生产100度电池包,而这条产线宁德时代原本要预留给特斯拉。
“现在新造车公司的资金储备都很充足,宁德时代如果不做好权衡,可能也会迫使新造车公司自己去做电池。”一位行业人士向36氪分析。
5、资本,无死角渗透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2021年,资本依然会是新造车行业的主题之一。
李斌在四季度业绩电话会上直言,电池和芯片已经成为限制期工厂产能的关键要素,这一状况可以持续到今年7月。2月份,小鹏 汽车 和理想 汽车 销量环跌,也不排除芯片因素制约。那么要在供应链上保证自身的”优先供应权“,充足的资金储备,以及能体现保供意志的出价,无疑是最有力的筹码。再加上持续的研发和服务设施投入,新造车头部公司依然会利用自身的产业明星效应,扩大资本视野。
因此,虽然威马 汽车 、零跑 汽车 以及合众 汽车 等,已经确定要在今年冲刺科创板,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他们的主场。
资本从来和市场紧密捆绑,不排除头部公司在2021年销量向好的情况下,启动回港或者科创板的二次上市,用资本大船绑定更多市场销量。至少在蔚来2019年的年报(20-F文件)里,披露了一则条款:合肥战略投资方向蔚来安徽实体完成投资后,蔚来安徽要在48个月内启动IPO,60个月内完成IPO。
2020年12月初,理想 汽车 宣布增发4700万股、最高融资16亿美元不久,小鹏 汽车 和蔚来 汽车 就紧随其后,增发募资。而就在半个月前的三季报电话会上,蔚来CEO李斌还告诉各大投行,短期内不需要融资。战略较量还会持续。
跟去年大刀阔斧的50万辆年销量指引不同,今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对2021年的交付和利润目标,只字未提。但以马斯克的风格,销量目标拉升到百万辆左右应该悬念不大。多家投行也将预测目标定在110万辆左右。
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特斯拉的交付体量将进入主流车企阵营。要知道2020年,宝马全球销量为232万辆,在华销量78万辆,而按照特斯拉2021年的产能分配,中国区销量要占到40-50万辆,已经逼近宝马在华10余年的耕耘成果。目前,34万元起售的国产Model Y已经亮剑,从火爆的市场响应来看,这款5座SUV车型已经顺利杀进主流的购车人群。
1、大建工厂+大建充电桩
销量压力聚顶,特斯拉最紧迫的布局是基建,产能、渠道和服务做全方面的配套。这从当下一系列的官方信息中,也能看出信号,2月3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环评报告已经获批,这意味着用于生产Model Y的二期工厂投产后,一期工厂也开始“扩容”。环评报告也显示,该工厂一期第二阶段的建设内容为提升已经国产的Model3车型产能,以及新增Model Y、Model 3及相关衍生车型生产。
充电补能被誉为电动 汽车 的“一日三餐”,特斯拉的动作很直接,已经在临港建立充电桩工厂, 2021年至少生产1万根V3超充桩,这个生产目标几乎是特斯拉入华7年建设的充电桩数量之和。 特斯拉的这一举措,势必也会引发蔚来、小鹏 汽车 等跟进,毕竟地面停车位资源有限,特斯拉的充电桩如果依然坚持不对外开放策略,那么各家车企在补能资源上将此消彼长。
2、销售门店下沉,口碑急需提振
除了充电设施,销售和服务门店同样需要快速扩张,特斯拉销售体系员工透露,2020年,特斯拉的销售门店已经扩张3倍多,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二线中心城市覆盖,接下来则会继续向下沉城市渗透。
基建只是特斯拉保证销量的硬件设施,在上层的用户服务和技术研发方面,2021年的特斯拉也需要提高其战略权重。毕竟在中国这个特殊市场上,有一批优质和顽强的本土竞争者,分别从服务、技术等方面进行包抄,而且分别手握超300亿资金,有足够的弹药支撑这场硬仗。 据36氪了解,特斯拉也已经在为中国的设计中心招募负责人,而这快业务将跳出大中华区的管辖范围,直接向美国的首席设计师Franz汇报。如果沿用这个架构,特斯拉本土化的自动驾驶团队组建或许在2021年可期。
2020年,特斯拉取得近50万辆交付成绩有其“代价”,其背后是中国制造带来的成本优势,接连不断的价格刺激,以及严苛到难以兼顾口碑的销售费用控制。而面对2021年百万级的销售体量,特斯拉急需在服务、产品质量方面有效改善,尤其是中国这个厮杀激烈的市场,特斯拉如果继续忽视用户价值,将很快陷入涸泽而渔的境地。
作为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代表,特斯拉已经进入市场深水区,它的技术研发体系、商业模式、服务体系建设、运营策略等等,都极具行业代表意义。虽然蔚来和理想 汽车 都在公关辞令上撇开特斯拉,列苹果为目标,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特斯拉以不断扩散的销量,让市场看到智能电动 汽车 的确定性前景。这家公司身上有行业的荣光,也有困境的烙印,都值得重视和深思。
2021年,对于新造车第二梯队以及后入局的造车玩家,都可能是做最后决策的窗口期。
理想 汽车 已经在内部信中明确,未来5年要进入15-50万元的广阔市场区间,力争实现160万台的年交付成绩。这无疑说明,智能电动车将很快进入爆发之年,以3年产品周期来看,那么在2021年-2022年,所有造车公司都需要开始对全品类的产品矩阵进行研发投入。
1、第二梯队公司“内卷”25万以下价位段
首先考验的是第二梯队的造车公司,过去5年长期挣扎在生死线上,研发投入有限,而在2021年借助科创板打开资本通道后,则需要对产品定位、技术路线以及渠道策略等进行果断决策。
头部公司的阴影之下,重新建立品牌认知已经很难。因此能看到,在产品线上,不管是合众还是零跑 汽车 ,以及天际 汽车 ,都将推出购买门槛更低的增程车型,以确保公司的现金来源。
而在市场定位上,25万元到60万元的市场区间,将被特斯拉、蔚来、理想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等充分瓜分,25万元以下的市场,会是零跑 汽车 、威马 汽车 以及合众 汽车 们角逐的主战场。在这个利润空间不大,价格敏感的市场领域,低毛利甚至放弃毛利的内卷打法会成为常态。
当然,有特斯拉的价格武器在,即便在中高端市场区域,蔚来和理想 汽车 都已经秀出了不俗的毛利水平,也不排除在后续调低毛利率,确保竞争筹码。正如何小鹏此前向36氪所言,“我认为 科技 型车企长期会有高毛利,但短期内追求太高毛利是错误的。”
2、百度、小米造车:now or never
除了第二梯队的造车公司,传统车企的高端电动车品牌,百度、小米等 科技 巨头的跨界造车,也都需要在2021年,完成组织架构重塑、产品定义、品牌策略、大额融资进项等关键动作。
这是一波以消费属性强驱动的造车机遇,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是产品定义和品牌价值重塑,这都与传统巨头们的职业经理人制格格不入。如果错过这个资金热情仍在延续、头部车企产品发力的间歇期,不管是 科技 巨头跨界,还是传统车企的高端化转型,都将在新一轮的厮杀中付诸泡影。
2021年无疑是波谲云诡的一年,全球 汽车 产业已经卷进变革旋涡,突围之路唯有新的价值创造。
车东西
文|Juice
车东西2月17日消息,据外媒insideevs报道,近日,豪华电动汽车品牌Karma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的全球总部揭幕了其最新的专用设计工作室。
▲Karma设计室揭幕推特截图
这个工作室的造价达到了数百万美元,将会成为Karma的独立业务部门。Karma方面表示,该工作室还将会向整车厂和其他初创公司提供设计服务。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经推出了豪华电动汽车Revero GT和Revero GTS,两款车的零售价都在25.5万美元~3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8万~218万)之间。除了整车研发,Karma还向合作伙伴开放其工程、设计、定制和制造资源,打造开放的测试与认证平台。
一、设计室耗资百万美元 将为其他企业提供设计服务
据外媒insideevs报道,这个新的设计工作室占地面积为12000平方英尺,共花费了数百万美元。该工作室将会成为Karma的独立业务部门,主要是为Karma的项目进行设计。
▲Karma设计室内景
其汽车装饰材料室及个性化定制室可以为客户自定义汽车内嵌装饰,车辆的内饰、车身颜色均可定制。
在设计室内部,设计师可以通过大屏幕以动态模拟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其设计理念及设计细节,同时也可以在测量平台上实现粘土建模。
新的Karma设计业务部门还会提供汽车之外的豪华生活方式的设计服务,并不断开发和创新独特的 Karma设计元素。
▲Karma设计室内景
Karma的首席执行官周亮博士表示,Karma的设计团队将会开放设计平台,将其专业知识提供给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初创公司、豪华汽车公司乃至对豪华生活方式有设计需求的个体及企业。
Karma 全球设计架构副总裁 Andreas Thurner也表示,新的设计中心可以为更多客户和商业伙伴提供豪华设计服务。
二、新车今年一季度交付 售价将在178万~218万之间
2014年,中国汽车部件巨头万向收购了美国电动车创业公司Fisker,次年创办了新公司Karma,定位为豪华电动汽车品牌。
目前该公司已经推出了豪华电动汽车Revero GT,该车是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129公里,车辆的总行驶里程为579公里。
▲Revero GT
该车还获得了美国《绿色汽车杂志》颁发的“2020年度最佳豪华绿色新能源汽车”大奖。此外,Karma Revero GT的性能版Revero GTS也将会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进行生产。
据了解,这两款车的整车设计与工程研发都在Karma的全球总部加州尔湾完成,车辆在加州莫雷诺谷的创新与设计中心打造。这两款车在中国也已经接受预定了,未来会在万向的杭州聚能城设组装线。
这两款车的零售价都在25.5万美元~3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8万~218万)之间。
除了进行整车研发,Karma还向合作伙伴开放其工程、设计、定制和制造资源,打造开放的测试与认证平台。其新的业务模式有助于帮助自身及合作伙伴共同获得新技术,加快产品开发,增强产品豪华性多元性。
结语:Karma专注挖掘豪华市场
Karma从成立之初就瞄准了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目前这家企业已经推出了豪华电动车型Revero GT,这款车已经在北美地区交付了,这款车的性能版将会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进行量产,这两款车的售价都将会在150万元以上。
其新揭幕的设计部门也主要提供豪华设计服务,将为更多的客户和豪华车企提供设计服务。
不过,这家公司的成立时间并不长,而且知名度不如传统豪华车企,至于其能否在豪华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2年1月18日,“烟云江西 宋驭山河”——宋Pro DM-i南昌上市发布会在八大山·个山园燃情登场。现场邀请了江西多家媒体参加此次发布会活动,近距离感受新车型在美学设计、豪华质感、智能科技、舒适操控等多方位的全面进阶
在全新的汽车消费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比亚迪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迭代,引来了超级混动DM-i,迎合了市场需求,带来销量增长的同时,让强大中国车的情怀落地生根。2021年,比亚迪DM-i一经发布便备受关注,多款车型上市即爆款,供不应求。而2022款宋Pro DM-i的到来,将重新定义主流SUV的新价值。此次2022款宋Pro DM-i的发布延续了超级混动的市场热度。
发布会开始,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中部战区江西大区的大区经理王青先生致辞,表示:今年是比亚迪厚积薄发的一年,在刚刚过去的12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破了9万台,再次斩获了新能源月度销量冠军,创下连续7次问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冠的奇迹。这一切,始于比亚迪对技术创新的坚守,更源于广大用户的信赖和选择。
优秀产品讲师对车型进行介绍时着重介绍了2022款宋Pro DM-i搭载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和比亚迪的一些黑科技:直流快充30分钟电量从30%-80%,全系搭载磷酸铁锂启动电池、VTOL对外放电功能在满油满电时可对外放电188千瓦等;2022款宋Pro DM-i以电为主的核心成功颠覆了混动汽车的油耗水平,低至4.4L的百公里超低油耗;7.9秒的百公里加速,109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超越同级,带来全新的体验。
随着发布会的进行,现场气氛逐渐进入高潮。在新车揭幕环节,古风古韵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的走秀为大家正式揭开了比亚迪2022款宋Pro DM-i的神秘面纱,惊艳亮相。
在价格公布环节,同样由比亚迪汽车王朝网销售事业部中部战区江西大区的大区经理王青先生,为大家揭晓新车的上市价格及各项车主权益。从13.48万元的51KM豪华型到15.98万元的110KM旗舰Pro,不同价格区间和对应的配置也满足不同用车需求的购车用户,除了竞争力的价格,尊享金融礼、尊享焕新礼、尊享无忧礼和尊享智联礼等四大礼遇也是让购车用户有了更好的购车服务保障,可谓诚意满满。
发布会上,江西交通广播刘跃老师以专业汽车媒体人的角度对比亚迪2022款宋Pro DM-i产品性能进行详细的分享,从多方面讲述了对比亚迪在新能源科技道路上的肯定及期待。
至此, “烟云江西 宋驭山河”——宋Pro DM-i南昌上市发布会也是完美收官。凭借”快“省”“静”顺“”绿“五大优势、国潮轻奢设计以及越级智能科技,2022款宋Pro DM-i颠覆而来,激发用户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之心,打破平淡生活的桎梏,不问经纬,宋驭山河。
(一)星途瑶光STELLAR首秀
"瑶光",取自中国古代天文星象"北斗七星"勺柄第一颗星之名。
瑶光STELLAR基于EXEED星途首个新能源架构打造,设计灵感源于宇宙空间星座连接的轨迹,全新的设计语言也将引领星途下一代产品设计方向。
瑶光STELLAR采用了高效能、低油耗的星核动力、超强四驱,具备L4级自动驾驶,同时还支持包括车机系统、DMC域控制器、EMS发动机管理模块等在线迭代升级的整车智能FOTA、可实现软件定义汽车,还拥有会议、娱乐、游戏模式等多场景自由切换的驾乘模式。
(二)TOYOTA bZ4X首秀
丰田面向全球首次揭幕了旗下全新纯电动专属系列"TOYOTA bZ",并展出了该系列的首款概念车"TOYOTA bZ4X CONCEPT"。
TOYOTA bZ4X是丰田与SUBARU共同开发的SUV EV车型,采用与SUBARU共同开发的全新4WD系统,同时还搭载了与CATL共同开发的电池,目前也正与众多中国企业协作,推进中国国产计划。该系列中与BYD联合开发的中国专属车型,也正在积极筹备。
TOYOTA bZ4X采用短前悬长轴距设计,保证乘坐空间;车内采用异形方向盘与线控转向系统,仪表设计独特,信息读取更易;安装太阳能充电系统,能够在停车时灵活充电。
TOYOTA bZ4X计划在中国和日本进行生产,预计2022年中旬之前实现全球销售
(三)小鹏P5开启预订
作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小鹏P5搭载的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正式进入XPILOT 3.5时代。
13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2个车规级激光雷达共32个传感器及1组高精度定位单元(GNSS+IMU),实现对环境的视觉+雷达的360°双重融合感知。对行人、静态障碍物、细小物体的检测能力全面提升,覆盖黑夜、弱光、逆光、隧道明暗交替等更多复杂场景。
除高速NGP外,小鹏P5新增城市NGP功能。
(四)上汽大通MIFA概念车
作为“MPV智能新物种”,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车整车采用未来太空舱的整体设计;内饰设计灵感来源于"太空舱"与古典"东方神韵"的交汇碰撞。
动力采用了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500kW、峰值扭矩900N·m,0-100km/h的加速时间仅为3.8s;此外,新车采用掺硅补锂技术的三元锂电池,以及未来固态电池,带来长达800km的续航里程。
(五)广汽埃安AION Y上市
AION Y是埃安品牌独立后首款车型,也是AION系列的第四款车型。补贴后的官方指导价为10.46万元-14.86万元。
自3月29日预售以来, AION Y以日均超400辆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95后Z世代预订客户占比超50%,女性客户占比达45%,同时有超60%的客户选择了AION Y悦享科技版,深受喜爱。
产品方面,全系搭载广汽埃安创新研发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可放开定制选装的前唇、行李架、D柱饰板等配件。
(六)威马W6开启交付
本次车展,威马汽车向W6首批车主代表吴先生交付了其订购车辆,标志着威马汽车在智能座舱、无人驾驶领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威马W6所搭载的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于行业率先实现L4级别无人驾驶。
其中,HAVP(自主学习泊车)适用于住宅、公司等固定车位场景。PAVP(高精地图泊车)将在年内通过OTA升级推送给用户。
与此同时,威马W6是国内率先实现SOA技术应用的量产车型。目前,威马W6已陆续开放25项能力,可对全车超200个功能进行任意排序组合。
(七)ID.6 X、ID.6 CROZZ
作为大众汽车ID.家族的旗舰SUV车型,ID.6轴距长达2965毫米,并采用灵活的6座或7座布局。提供两种电池选择,续航里程最高可超过580公里(NEDC)。
智能科技配置将提供增强现实抬头显示、ID. Light智能交互式灯带、新一代Travel Assist巡航辅助系统等功能的IQ.DRIVE系统等。
(八)梅赛德斯-EQ家族
在本次车展亮相的新生代纯电SUV——全新EQA和全新EQB,进一步壮大了EQ家族的产品阵容。
全新EQA和全新EQB将在北京奔驰工厂进行投产,二者续航里程在同级别中率先超过500公里(CLTC),并将搭载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作为奔驰首款基于豪华行政座驾平台打造的纯电车型,全新EQS拥有5216毫米车长,3,210毫米轴距,0.20的全球量产车最低风阻纪录。宽度超过1.41米的MBUX 超联屏由三块曲面屏无缝衔接,在迄今全球量产车型中无出其右。得益于容量最高达107.8千瓦时的动力电池,全新EQS的WLTP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70公里,CLTC工况续航可达800公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同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