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的设施有哪些亮点?
第一个是赛事全部长款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第二,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第三,低碳交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八成。第四,雪上项目赛区主要分布在山区,从设计源头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因为环保,同时福田的氢能源汽车的品质更好。
本次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由丰田汽车和福田汽车提供。作为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企业,福田汽车提供的氢燃料汽车以欧辉客车为主力,福田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福田欧辉氢燃料客车配载全气候耐极寒动力电池、双电机无动力中断驱动系统,具有绿色环保、性能卓越、多重安全、智能操控等特点。
此外福田汽车专门为冬奥会研发了最新一代氢燃料客车欧辉BJ6122,一次加注氢气仅需15—20分钟,即可续航600公里以上,可为赛事提供长时间、多频次的接驳服务。
福田氢能汽车详细介绍:
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福田汽车早在2003年就开始聚焦新能源发展, 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参与行业政策标准制定,全力配合政府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从核心技术、技术路线、新能源产品三方面进行了创新升级。
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福田汽车先后在新能源领域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亿元,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获得专利1000多项,已完全具备了自主研发实力。产品也涵盖了重、中、轻、van类、客车等类别,包含福田欧辉、欧航、欧马可、奥铃、图雅诺、时代、智蓝汽车等品牌。
1、利用旧场馆
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是北京冬奥会重要的避免温室气体排放措施。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国家体育场等奥运场馆创造性地通过“水冰转换”“陆冰转换”成为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根据初步计算,5个场馆改造工程产生的碳排放相比重新建设场馆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空气源热泵
采用智能造雪,控制最大出雪量,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提高造雪能源利用率,相对于传统造雪,智能化造雪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精准投放,可节省水资源消耗约20%。同时,采用移动式针对性造雪,补充不同赛区内不同区域用雪,减少用水浪费。造雪机的核心组件采用无油压缩机,在实现高效造雪的同时,不向空气中排放油燃烧废气,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
3、采用新能源车辆
综合考虑三赛区、长距离、低气温、山区路、雪天地面湿滑等车辆使用环境,以安全为前提,北京冬奥会最大限度应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减少碳排放量。赛时将使用赛事交通服务用车4090辆,其中氢燃料车816辆、纯电动车370辆、天然气车478辆、混合动力车1807辆、传统能源车619辆。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4.9%。
4、新能源发电
作为冬奥会3个中心之一的张家口市安装了占地数百英亩的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达1400万千瓦,可提供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发电量。中国政府还在山区安装了太阳能电板。这些太阳能电板可带来700万千瓦的电力。此外,中国修建了一座专门的发电厂,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电力,将其储存并传输到所有场馆,以此确保电力供应不会间断。
中国碳排放目标
2021年12月3日,中国工信部发布通知,正式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目标是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以及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中国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氢能源的冬奥会来了,氢能源未来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主要是在冬奥会中运用了很多的氢气元素,比如说火炬的燃料就是采用氢气自己燃烧的,燃烧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含碳气体。这样的话就减少了碳排放,而且整个燃烧的过程释放的热量也很高,并且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只要能够合适的去控制氢气的使用量,并且也能够及时的让氢能源进行市场化的推广,那么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也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欢。
氢能源的发展其实和很多人所想象的清洁能源相比,氢能源是最容易被忽视掉的一个,但实际上也是最好的一种能源。主要是氢气也中只含有氢元素,那么再和氧元素结合之后,燃烧就形成了水分子,并不像其他的含碳物质。比如说石油或者说一些电池,在供能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或者是二氧化碳,最终会导致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和碳排放量过高。所以说氢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能量的转化,另外的话就是及时的把氢能燃烧的热量转化为电能,这样的话才能够实现长期的供能。所以使用新能源是没有任何理论问题的,关键的话还是要将这个技术进行推广,才能够让新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氢能源的投资热情虽然说氢能源还没有全面的铺开,但是投资热情是非常高的。很多跟氢能源相关的概念股都在不断的走高,如果相信氢能源的未来并且相信价值投资的话,倒是可以去参与这方面的投资,从而也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收益情况。
总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并且通过自身行业的参与,从而能够帮助新能源的发展,而且也能够积极相关的研发。
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冬奥,感受拼搏奋进的竞技魅力,围观“一墩难求”的顶流萌主,同时见证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盛会。从氢燃料火炬到多种氢能车辆,再到加氢站及氢能供应,氢能示范应用更是获得世界瞩目,氢能已经成为本届冬奥会绿色能源的主角之一。
北京冬奥大规模使用氢能等清洁能源,积极的示范应用成果,再次加深“氢能是21世纪理想能源”的观点。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交通运输领域大放异彩,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共计投入超过1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展运营服务,打破了历届冬奥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的记录。作为直接参与主运力车辆服务的客车品牌,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亮相冬奥崇礼赛区,承担接驳运动员、媒体记者、志愿者等运营工作。
38万公里护航,星际“氢力”闪耀冰雪赛事
在本届冬奥会崇礼赛区,共有80辆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C12F提供接驳保障服务,主要行驶线路途径冬季两项运动员综合区、越野滑雪综合区、冬奥村等站点。赛事服务车辆C12F单车每天运行8小时,日行驶里程260-300公里左右,每车每日平均接驳人次350人左右,奥运会期间运营里程累计将达38万公里,累计载客人次将达47.6万,保障运动员、记者与志愿者的出行顺利。
在接驳服务中,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C12F展现了低氢耗、高安全、低温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产品品质在赛区超低温、长距离、高频率的环境得到验证。C12F采用了国际上顶尖的氢燃料电堆技术,百公里耗氢仅为6.5kg,续航超过500公里,同时氢燃料系统融入7项氢气安全预警,极大程度确保用氢安全。整车通过严苛的“三高”验证,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服务冰雪赛场自然游刃有余。
24时精品服务,专属保障方案使命必达
目前,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C12F还将继续参与冬季残奥会出行保障工作,继续助力绿色奥运增添科技光彩。这份荣耀不仅来自整车品质的底气,更来自于专业、可靠的冬奥专属“精品服务”。冬奥专属服务保障团队由研发工程师、服务工程师、供应商工程师等16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工作人员组成,为期两个月驻扎在张家口崇礼赛区场站,全程提供“保姆式”现场服务。
在赛事开始前,服务车辆C12F陆续抵达张家口,进行多次试运行,对驾驶员平均每日两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提供充足的客车易损件储备,确保赛事期间车辆零故障、零投诉和零抛锚。在赛事期间,保障团队每日早晚2次点检,检查各项功能与关键零部件情况,做到对车况了如指掌,时刻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确保运行车辆顺利完成接驳任务。“最早到达,最晚离开”,护航赛事出行,就是护航冬奥顺利。
六城高效运营,久经考验圆梦绿色出行
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大规模投入,已经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作为参与服务品牌,这无疑彰显了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的产品实力与品牌影响力。实际上,2021年,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已在6座城市实现“破冰之旅”,吉利星际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武汉、马鞍山、淄博、湖州、嘉兴、张家口上线运营,全年氢燃料电池客车销量排名第三,持续发力氢能市场趋势强劲。
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下,氢燃料电池客车大规模亮相冬奥,借助此示范应用的契机,氢燃料电池客车展现了强大的“零碳”优势,为我国氢能产业、新能源客车行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从筹备到运行,吉利星际客车以强大的产品与专业的服务,为冬奥贡献了高水平的出行服务保障,“氢”尽全力,不负重托!
财政部2022年新规划,中华新能项目即将落地、此项目由国家能源局发起、财政部兜底、由中国银监会监督资金安全、深入贯彻新能源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赋能“绿色冬奥”。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在世界各国处于领先地位做出强大贡献为愿景、
使追梦人不伤心、不寒心、打造健康金融体系,倡导全民参与、全民共富!
项目(一)
全国19522县14677个乡镇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转运服务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网上下载。本项目不发放纸质文件,供应商可自行在“中华新能”平台下载招标文件(操作路径:登录“中华新能”平台-项目采购-获取采购文件-找到本项目-点击“申请获取采购文件”),电子投标文件制作需要基于“中华新能”平台获取的招标文件编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5月01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项目(二)
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开幕。“绿色冬奥”作为本届冬奥会的主打理念,氢能正在迎来高光时刻。
本次冬奥会手持火炬“飞扬”采用绿色环保、燃烧性好的氢气作为燃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
此外,北京冬奥组委相关数据显示,本次冬奥会赛事中将运营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包括816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参与交通服务保障。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业内普遍认为,北京冬奥会的示范应用,将会提升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氢能应用的信心,氢能的利用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项目(三)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电站(下文简称“储能电站”)主要是指功率等级较大、综合性能优越的非抽水蓄能储能电站,对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推动储能电站商业化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共同探索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完善政策机制、营造健康市场环境提出具体要求。储能电站如何参与电力市场并盈利成为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
项目(四)
南部风力发电项目
我国南部、区域风、光资源丰富,电力送出及电网消纳条件便利,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区域内新能源发电项目可开发装机容量为900兆瓦,其中风电项目5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400兆瓦。
根据政策指导,中华新能秉承“促民创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力争实现我国南部在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上逐步向“零碳”转换,致力打造“低碳中国,绿色中国”,助力我国西南部节能减排,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南部风力发电项目以每日保底收益+分红的机制、股权将在中华新能项目落地之际在中华新能APP同时售卖。
项目(五)
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2022年,工信部将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