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三整ID.销售模式,难掩车企渠道焦虑 | 汽车产经
撰文 | 黄持
编辑 | 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在尝试过代理制,之后回到批售制后,大众又想建直营店了。
近日,汽车产经了解到,大众正在考虑为纯电动车ID.系列建设直营门店,作为渠道的补充和加强。
从去年上市之初坚定推行代理制,到之后全面放开授权,终端价格松动,恢复经销商批售,大众重整渠道的决心与迟迟未达预期的销量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
如今,随着大众ID.家族月交付量攀升到万辆台阶后增速再次放缓,大众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寻找一种更有效、合适的渠道体系。
而大众一路走来,三整ID.渠道,也折射了传统车企在这一轮新能源转型下的深深焦虑。
代理制,和它的局限
当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说要“改变(行业)玩法”,但一年多以后,随着ID.销量始终无法再上一层楼,以及对价格失控的焦虑,让大众只能多次“改变(自己)玩法”。
冯思翰无数次说过代理制的好处:“可以同时满足消费者满意度、经销商利润、品牌价值等多方面要求。”
但他也留了一点余地:“在代理制模式下,主机厂将承担更多压力。”
这也意味着,一旦ID.系列的终端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缺少中间经销商蓄水池的代理制,就会将问题传导到上游生产端。
大众希望通过新模式在电动车领域取得成功
一位曾在主机厂负责生产流程的工程师告诉汽车产经,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销售公司根据前期市场情况,将生产要货发给工厂,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每个月的排产,车辆下线后根据销售公司需求批发给经销商。
而直销模式下的订单化生产,理论上是根据终端市场的每一张订单来安排生产。但实际上,受限于生产工序的技术要求和上游供应链,订单与生产的关系也并非完全一一对应。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上游零部件厂家有着自己的生产节奏,它们并不会为了主机厂今天俩订单,明天仨订单的,改变自己的供货流程。
因此,这个模式的顺利运转,需要建立在足够多订单储备的基础之上,而核心逻辑其实就是稳定二字。
这位工程师说:“以前公司也想搞过订单式生产,也不知道领导哪听来的理念,结果根本推行不下去。啥都按用户需求来,那生产不干了,何况采购、物流、质保、技术也都反对。”
但ID.系列的订单显然无法满足稳定的需求,那么从上游开始的压力就会逐级传导到市场终端,再加上南北大众的暗中较劲,降价内卷也就不奇怪了。曾有销售顾问说:“我们还在送电卡送保险,谈置换补贴,对面就直接开始放价了,马上要签的客户临到头被截胡。”
在销量和库存压力下,就有了经销商宁可冒着违规被处罚的风险,也要主动降价卖车的故事。而那些相信大众ID.统一售价的“韭菜”消费者,如今也成为警示后来人谨慎购车的案例,这些失去的信任都远非一纸处罚公告就能换回。
车企与经销商的“渠道对抗”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曾在《how we transform volkswagen》一文中写道:“大众汽车的规模,历史,其品牌的价值以及经典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专业知识在急剧的动荡时期无法得到保护,甚至可能成为负担。”
这也是所有传统车企所面临的挑战。
一位行业专家说:“传统车企看似庞大的渠道网络,实际上车企的掌控度是非常低的,而这些4S店里到底有多少愿意在智能电动时代与品牌共同转型和成长,其实要打一个问号。”
而新的销售与服务模式,需要厂家对渠道有更强的控制,但经销商从某种意义上讲,天然就是要反抗厂家的控制。
两者关系一直都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而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像当年奔驰国产进口渠道打架,或者奥迪经销商在上汽奥迪合资问题上挟渠道以令厂家的问题。此外,很多大经销商集团在当地市场的渠道垄断,让车企不得不为了保证销量稳定而“屈服”。
有些车企仍然佛系,把“油改电”的电动车产品放到传统渠道里,卖多卖少无所谓。
也有像大众这样憋足了劲儿要“改变玩法”的巨头,但奈何有太多的牵绊和历史遗留,即便从一开始就希望取得多赢与平衡,但最终也被现实打败。
当然,市场上还有另一种案例,比如福特和凯迪拉克,决心从零开始搭建直营新模式,而远比大众小得多的体量,也让试水的压力也更小。
汽车产经近日探访了一家凯迪拉克IQ空间,当问到其销售模式的时候,服务顾问主动和我们聊了起来:“你看我们之前都是在各个新势力品牌,有小鹏的、特斯拉的、蔚来的,所以不会有4S店那种习惯。”
事实上,全程体验下来,我们也能感受到很强烈的“新势力风格”,双方可以真正地交流,而并非单向的广告输出。
由上汽通用直营的凯迪拉克IQ纯电空间
为此,上汽通用单独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未来三个品牌基于奥特能平台的电动车,都会由事业部独立运作。相似的,福特Mustang Mach-E背后,也是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的身影。
而两个品牌的传统经销商网络,都只会负责用户的售后服务。
但直营门店也意味着,在品牌起步初期无法利用现有渠道,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布局新体系,叠加持续的芯片供应短缺、疫情反复,也让凯迪拉克LYRIQ和福特Mustang Mach-E在高调发布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开启大定和交付,其市场热度被时间稀释。
直营店的“锚点”价值
事实上,用户已经用脚投票,证明了在新能源领域,主机厂直连用户,从批发管理转向零售管理的趋势不可逆转。
那么对于习惯了把车发给经销商后就坐等数钱,但又被传统燃油车体系与经销商渠道束缚的车企,该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呢?
直营店便是一个重要的“锚点”。
而所谓“锚点”,也意味着他是关键一环,但也并非全部。新势力发展数年至今,也明显可以看到最初直营的它们,也开始寻求代理合作,而渠道模式的选择,也从来不是单选题。
其实所谓的商超店、4S店只是形态的差异,商超门店的背后可能还是那个跟你“斗智斗勇”的销售顾问,而坐落在4S店园区里的特斯拉,却仍然是直营。
而真正的差异,在于渠道模式。
在直销模式下,分为直营店和代理商,而直营店又有全直营和托管直营两种,前者的团队与门店都属于主机厂,而后者可能是团队属于主机厂,或者只有管理层属于主机厂。
大众在最初布局代理制时,其实是带有直营的影子的,比如负责销售的“ID.天才”理论上由主机厂支付薪酬,并且和传统4S店销售不同,拥有很高的底薪,只是很快便“名存实亡”。
汽车流通行业专家安阳在撰文中描述了,对于传统品牌而言,直营店的5大价值:
· 作为实验田,帮助主机厂熟悉to C的打法,需要摸索和尝试新能源市场下的新零售模式和新业务形态;
· 赋能代理商,辅导运营;
· 掌握门店和财务数据,评估代理商运营状况;
· 提升重点城市销量,降低代理商投资风险;
· 维系品牌形象,贯彻服务标准。
显然,这也符合大众考虑建设直营店的原因。
在传统车企中,渠道管控与转型比较成功的比亚迪,除去其新能源产品强势的因素外,其厂家直营店也在各地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比如在北京地区,就有盛世路骐的两家门店分属王朝网和海洋网,其控股方就是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而天眼查数据显示,比亚迪的这种直营门店,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区域市场。
这些直营店的存在,保证了主机厂在区域市场的渠道触角,也对其他经销商起到制衡作用,使得主机厂对经销商的管理可以更为有效。
“我有直营店,我就不担心其他经销商‘不听话’,消费者不去你家买可以来我店里买,这是一种兜底。” 一位行业人士向我们举了这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而这种兜底不仅仅体现在销量上,同时也让主机厂可以直接获得消费终端真实的数据与反馈,学习直接与消费者对话的方法。
在推广ID.的过程中,大众一直都是跨国车企中最为“激进”和努力的,无论是品牌层面的传播,还是像48小时深度试驾这样的落地推广。实际上,在最近一波新能源车的热潮下,大众ID.系列的关注度和成交量也在走高。
其实并非大众做的不好,而是新势力做得太好。而如今考虑建设直营渠道,也是大众在短期无法快速提升ID.产品力的情况下,寻求一个更好的渠道组合与管理方式的探索。
毕竟,没有什么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
大众卫兰新能源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配备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大众的ea211系列。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是6速动力换挡。大众卫兰新能源是大众旗下的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大众卫兰新能源的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50 Nm。这款发动机配备了缸内直喷技术,采用了铝合金气缸盖。这台发动机匹配的电机最大功率为85kw。这辆车是单引擎汽车。这款车的电机是前置的,这款车用的是锂离子电池。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更长,燃油合理性也更好。普通混动车不能用外接电源给动力电池充电,插电式混动车可以用外接电源给动力电池充电。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必须比普通纯电动汽车长。大众蔚来新能源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架。这款车的悬挂类似于纯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类似于纯电动汽车。两者基本都能使用绿色新能源车牌。
我觉得不值得购买,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新能源车,因为电动车的成本非常的低,能帮助车主节省不少钱,而且新能源车非常的环保,政府也在大力的推行,所以购买新能源车不会受到牌照限制,但是我觉得现在购买大众新能源车还是太草率,毕竟如果我们想要长途自驾,那么新能源车在中途充电是非常麻烦的。
大众新能源车价格并不便宜,其实新能源车的品牌有很多,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等,这些新能源车的性价比都要比大众新能源车更好,所以想要买新能源车,我不建议考虑大众这个便宜,其实大众在汽油车这方面做得更好,不但省油,而且安全性能也高,但是在新能源这个板块发展并不是很好,所以不建议购买大众的新能源车。
新能源的里程续航并不是很好,毕竟电价要比油价便宜很多,所以持有成本并不是很高,但是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并不是很好,虽然有的公司说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但是实际上续航里程只有400公里,而且随着年限越久,续航也在不断的衰减,如果是用来跑网约车,我觉得还是可以购买新能源的,如果是用来日常通勤的,我建议可以购买燃油车。
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都会受到影响,而且电车充电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想要把汽车充满,基本上要一个多小时,非常耽误时间,但是我相信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新能源车会在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他更加的节能,而且也更加的省钱,在未来续航里程也会不断的增加,也能满足我们短途或者长途的用车需求。
一汽大众暂时没有新能源车,但一汽大众很快会推出一些新能源车。
上汽大众拥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上汽大众旗下拥有帕萨特新能源、朗逸纯电动版等车型。
帕萨特新能源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搭载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16马力电机。
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 Nm,最大功率转速5000 ~ 6000 rpm,最大扭矩转速1500 ~ 3500 rpm。这款发动机搭载缸内直喷技术,采用铝合金气缸盖和缸体。
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电机最大功率85kw,最大扭矩330 Nm。
这辆车使用6速动力换档装置。
帕萨特新能源车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续航时间比纯电动汽车长,油耗比纯汽油车低。这种车辆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这类汽车可以使用绿色新能源车牌。
在一些限牌城市,绿色新能源车牌不用摇号。当然,很多消费者基本都会买插电式混动车。
边肖的介绍到此结束。对于“一汽-大众有新能源车吗”这个问题,我相信我有一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到你。阅读边肖的文章是我的荣幸。()边肖会不断告诉你更多更好的汽车知识。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关照。
1000万元作为汽车促消费补贴资金,市与区按4:6分担。购买新能源汽车5万元以下每辆车补贴金额为2000元,5-10万元每辆车补贴金额为4000元,10万元以上每辆车补贴金额为6000元。
限制条件为:
凡在安阳市市辖区内注册登记的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4S店、直营店)购置新乘用车的消费者均可参与补贴活动。
大众探岳自上市以来,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一度成为合资SUV的中流砥柱,一汽大众在近期也乘胜追击,推出了探岳GTE插电混合动力车型。
外观
探岳GTE同样属于新能源车型,外观延续了探岳R-Line的设计风格,加入了大众新能源的标志性属性。
内饰
探岳GTE的内饰全部采用全新的设计,包括方向盘按键、空调面板都升级成了与全新迈腾一样的设计风格。
动力系统
探岳GTE的动力系统由1.4T EA211发动机和HEM80驱动电机组成,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达到400牛米,1.4T的动力参数上和燃油版380TSI动力相当。
探岳GTE在传动系统方面,搭载的是最新DQ400E六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完美的动力搭配下,让它在理想工况下,工信部给出的百公里油耗仅2L。
驱动方式
探岳GTE提供5中驾驶模式,分别为纯电、混合动力、充电模式、电量模式、电量保持模式,并且单独配备GTE电动模拟声浪的运动模式。驾驶模式可以自动切换,也可以通过按钮即可实现手动切换。
探岳GTE在纯电模式下的续航为54公里,它在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完全使用纯电驱动。长途时可切换燃油系统,在充电模式下利用发动机多余的动能对电瓶充电,以备后期再次使用纯电模式需求下的正常运行。
?值不值得买
政策方面,探岳GTE在部分城市依然可以获得新能源牌照,在“限牌”和“限号”双重压力下,新能源牌照会有很多优待,甚至不用认缴购置税,这也是很多用户非常看重的。
续航方面,如果生活在充电桩布局不足的城市里,使用混合动力系统,也不用担心电力不足造成的续航焦虑感。
用途方面,经常把探岳GTE作为长途使用,在电能不足的情况下,发动机可以产生多余能量进行回收,大量摊低它的油耗;如果仅仅作为短途使用,身边又有很多充电桩,探岳GTE也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全文出台,战略方针已定。在全文中,“绿色”被提及19次,“能源”“新能源”被提及11次,能源结构体系优化是中国能源战略改革的方向,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与“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因如此,电动 汽车 产业作为绿色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未来五年最大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电动 汽车 、新能源 汽车 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2001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新能源 汽车 方面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指导开始,我国新能源 汽车 行业已经经历了二十年坚定不移的创新转型工程。
而作为国内最早的现代化乘用车合资企业之一,一汽-大众在近30年的发展中建立了行业领先的生产、研发、质保、采购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强大体系能力,并成为国内乘用车合资企业的典范。如今,面对新能源浩大变革中的机遇和挑战,一汽-大众在今年迈出了电动化发展中坚实的一步:“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4CROZZ亮相”“基于MLB evo平台打造的奥迪e-tron投产”让大众和奥迪双品牌电动化战略得以全面落地。
在一汽-大众持续落地精品产品间,行业也在频频发问,为何一汽-大众能够在短时间缔造如此成果?为何一汽-大众能够成为新能源变革中的佼佼者?对于以上“灵魂拷问”,一汽-大众在此前于佛山举办的“电动化、数字化”高峰论坛给出了完美解答。论坛上,一汽-大众从技术到产品,从制造到绿色生产,从未来布局到体系构建,针对电动化布局进行了全维度解析,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提供了一整套值得借鉴的行业范本。
自ID.4CROZZ正式与市场见面,消费者在最容易接触品牌的产品端首次体会到一汽-大众在电动化上的硕果。作为MEB平台下的电动化产物,ID.4CROZZ充分展示了MEB平台具备的真实续航、长轴距短前悬带来的大空间等绝对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规划,未来三年一汽-大众将推出四款MEB车型,这似乎传递出一个信号:一旦一汽-大众开始在电动赛道上全速冲刺,大量新能源精品将在短时间内占领各大细分市场。而在一汽-大众奥迪这一边,MLB evo平台下的当头炮——奥迪e-tron已成为豪华品牌中实力最为突出的纯电车型。
两款里程碑式产品的亮相与投产,标志了一汽-大众双品牌在电动化发展中势如破竹的姿态,而除了产品端,一汽-大众自2017年开始着力布局新能源领域后,其打造的摩斯智联和摩捷出行双“摩”并进,车联网自主研发进展顺利;与华为、阿里、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发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构建NEV生态系统。这些领先行业多个身位的动作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汽-大众,一个将电动化真正融入品牌发展脉络的一汽-大众。
据了解,预计到2021年底,超充桩规模将超过3000个,超过6000个车位。覆盖25个城市,并饱和覆盖7个电动车核心城市,实现5公里内必有一个超充站。在应急充电方面,用户可通过一汽-大众超级APP进行一键加电操作,实现上门充电或者上门取送车充电,满足用户应急充电需求。
从这些成果和规划中不难看出,如果说以特斯拉为首的新造车企业是当下金融市场对标电动化时代的风向标,那一汽-大众无疑是 汽车 工业在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中的压舱石,一场真正发源于传统 汽车 强企内部的革新与布局,才可能从根本上重塑中国 汽车 工业电动化蓝图的主线,作为全面贯彻电动化战略的合资巨擘,一汽-大众无疑是自我变革最为彻底的劲旅。
在电动化制造方面,随着华南基地佛山MEB智慧工厂以及长春基地MLB evo平台的投产,一汽-大众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电动化制造体系。
其中,MEB平台是德国大众面向未来开发的,专门用于生产智能化、网联化、纯电动 汽车 的模块化平台,整合了大众 汽车 的所有先进生产技术,旨在为用户创造全新的用车体验。作为一汽-大众全国五大基地“智慧工厂”担当,华南基地率先引进了MEB平台,从精益工艺、智能制造、严苛检测三个角度打造全新的MEB工厂。
在高度智慧化的基础上,佛山MEB工厂对生产技术与工艺进行了革新升级,其中,新能源车间是佛山MEB智慧工厂领先全行业的亮点。
据悉,该车间包含壳体焊装线与电池装配线,采用IVTAC 高速冲铆、免对比在线测量、视觉引导系统等先进技术,确保电池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焊装线是基于VASS 06最新标准设计的高智能化自动生产线,整线自动化率达到85%。大量采用高精尖新技术,真正实现了高水准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而装配线是按照康采恩集团最新标准规划的高自动化、高智能化、高柔性化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80%;电池车间采用机器视觉系统,获取图像并进行数字化分析,其高精度测量确保了产品高质量的稳定性。
作为一汽-大众电动 汽车 战略样板工厂,佛山MEB智慧工厂目前年产能超过60万辆。到2024年,佛山MEB智慧工厂的生产能力将达到77万辆。结合一汽大众未来三年四款MEB车型的发展规划,强大的制造能力将成为高速推新的有力保障,而也正是因为有佛山MEB智慧工厂作为背书,一汽-大众的电动化产品攻势才能真正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成为拉动中国 汽车 电动化变革的引擎。
从现有的 汽车 行业生态圈到未来新能源 汽车 生态圈,对行业中每一个利益相关方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 汽车 主机厂必须决定其是否要从一个以固定资产、产品一次性销售的商业模式中跳脱,转型成为向消费者提供“零死角”新能源服务的服务商。
而当一汽-大众迈入电动化时代后,其考虑的不仅仅是“进入”电动化领域中来,更是“拓宽”电动化领域的更多可能,这也是一汽-大众再次与其他传统车企拉开差距的关键点。
为了构建全维度的新能源 汽车 生态圈,一汽-大众从研发体系、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体系等多个维度发力,持续完善NEV生态系统,促进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研发体系上,除了佛山MEB工厂外,一汽-大众还规划了占地总面积9500平方米的新能源中心,并且已经逐渐形成覆盖整车特性各个领域的研发能力体系,具备了整车本地化开发的能力,这也帮助一汽-大众能够打造超越中国用户期待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大众建立了“全员全过程”的质保体系,组建了超过2000人的质量保证团队,以强大的体系力和深入血液的质量意识,确保新能源产品的高品质。这就是说,消费者所购买到的一汽-大众新能源产品不光强于产品力上,更稳于产品质量的保障上。
更重要的是,针对新能源产品,一汽-大众对营销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近年来,一汽-大众通过渠道下沉、销售网络深耕细作等方式,建立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伙伴实现发展、合作、共赢。并且,通过开发精细灵活的网络模式、打造整合的线上数字化营销平台等方式,一汽-大众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不断进化。在推出年轻化、个性化的产品,丰富品牌内涵的同时,一汽-大众还借助文化、 体育 等多领域跨界营销展现出品牌亲和力。这为一汽-大众新能源产品获得销售、服务高满意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一汽-大众所构建的NEV生态是融合新能源 汽车 各支链的集大成者,此举在目前合资品牌市场中,是绝对鲜有的。从生产端到营销端再到服务端,一汽-大众的革新在中国 汽车 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路上
全体系的迸发成就了一汽-大众在新能源变革中的领先性,而作为一家深耕中国车市多年的车市领航者,一汽-大众在创领变革的同时,依旧将“绿色制造”定为发展第一准则。
可以看到,为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一汽-大众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goTOzero”,聚焦气候变化、资源、空气质量和环境合规四大行动领域。基于此项战略,一汽-大众开展 汽车 行业规模最大的减碳计划, 汽车 、工厂、经销商、办公室和供应商网络,都将达到100%的绿色环保。
一汽-大众(技术)副总经理迪亚德在“电动化、数字化”高峰论坛上对外宣布,一汽-大众将制定一个明确的规划,所有工厂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的目标。这一点在一汽-大众佛山MEB工厂中就有明显体现,其是国内 汽车 行业首个获得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的“绿色工业建筑”三星认证工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一汽-大众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目前,佛山MEB工厂已实现了绿色能源转换,所使用的电能都来自清洁能源。
结语: “创新”二字,各主机厂在当下中国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皆在不断提及,的确,唯有创新才能应对飞速变革的市场,才能踩准国家发展的节奏。但“创领”对于很多主机厂而言,是望尘莫及的,想做到对市场的引领,并推动市场进入新能源时代,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款高续航的车型,或单单一个技术平台,更应该是一套全维度的发展架构,而能够构建如此架构的,有且仅有一汽-大众。
一方面,一汽-大众是当下车市的领头羊;而另一方面,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一汽-大众不光在发展,更成为了车市的观察者,其更懂得如何能帮助行业转型,这也正是一汽-大众不遗余力打造智慧工厂、建设NEV生态的原因所在。
今年是一汽-大众的“创变”之年,更是而立之时前的关键蓄力,其在电动化上所埋下的伏笔以及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在即将迎来的“十四五”中得到全面释放。市场有理由相信,这家在燃油车领域的引领者将以新的面貌去撬动中国新能源车市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T-ROC探歌2021款是一款大众旗下的紧凑型SUV,其官方指导价为158900元-204900元。我们以T-ROC探歌的最低配2021款280TSIDSG两驱精英智联版为例,其官方指导价为158900元,据了解目前安阳市最高优惠幅度为25000元左右,所以这款车的终端价格为133900元;如果选择以全款方式来购买的话,商业保险6044元,购置税11850元,上牌费500元,车船使用税350元,交强险950元,最终的落地价是153594元。
T-ROC探歌车头呈现出大气的设计风格,加上较大的多边形格栅,让车头整体显得较为稳重。
T-ROC探歌2021款280TSIDSG两驱精英智联版内饰呈现出简约的设计风格,配合银色饰板。配合非对称式中控台很符合该车气质。
动力方面,T-ROC探歌配备了1.4T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kw,峰值扭矩为250牛·米,匹配了双离合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5.9L/100km。底盘方面,该车悬架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并采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
总的来说,T-ROC探歌的综合表现还是比较符合其市场定位的,屏幕前的你觉得这款车的售价合理吗?快到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