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炭里面怎么有骨头

还单身的飞鸟
懦弱的中心
2023-02-02 17:01:09

山西煤矿发现14个“万人坑”,埋着6万白骨,罪魁祸首是谁?

最佳答案
无私的世界
潇洒的小蘑菇
2025-07-19 12:34:07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对中国的老百姓进行了惨剧人寰的大屠杀,在14年的抗战中,共造成中国3500万人的伤亡。在山西大同就有日军制造的万人坑,据统计那里被日本杀害的中国人就多达6万人,看后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说起山西大同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煤矿,和山西很多城市一样,大同的地下也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日军侵华时期,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从中国掠夺资源,以支持他们继续对外扩张。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军就进入了山西并占领了大同这座重要的能源城市。为了开采煤炭,日军从山东、江苏、河南和河北等地抓了很多壮丁到煤矿做矿工。

日军占领了大同长达8年的时间,这期间他们从未停止开采煤炭,日本为了尽量多的开采煤炭,居然实行了“以人换煤”的政策,毫不在意中国矿工的生命,用数万人的死亡换取了1400万吨煤炭!据统计在日军占领大同期间,每开采230吨煤炭,就有一个中国矿工死亡,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惨痛了!

被日军抓到这里的矿工生活也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完全被日本人当成了奴隶,每天要在矿井下工作12—16个小时,甚至经常吃不上饭。倘若他们有半点懈怠,就会遭到日本宪兵的毒打。日本对于矿工的管控非常严格,周边都是日本宪兵队拿着枪巡逻,想要逃走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日本人想要的仅仅是煤炭,他们才不在乎中国人的生命,即便是矿井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仍然逼着矿工下井工作!

1938年一个矿井出现了渗水,矿工们知道非常危险,都不愿意险境,但是日本宪兵却拿着刺刀和鞭子把矿工赶下矿井。他们下去不久果然就发现了事故,120多名矿工被困在了里面长达15天,最终只有8个人活了下来!1941年一个矿井眼看着就要塌了,日本人仍然逼着矿工进去,最终矿井塌方,进去的矿工无人生还……很多生命或者失去劳动力的矿工会被日本人丢弃甚至是屠杀,日军在矿井制造了数个“万人坑”!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便对万人坑进行了研究和勘测,现如今已经发现的“万人坑”就多达14个,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白骨,看后令人不寒而栗。据专家统计,其中埋着遇难矿工最多的一个万人坑居然有6万之多,在万人坑中发现的器物基本可以推断他们就是当时被日军抓过来的矿工!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最新回答
拼搏的荔枝
拼搏的野狼
2025-07-19 12:34:07

是煤块的杂质,因为我们所烧的煤都不是100%纯净的,所以在煤中肯定是有杂质的。而这些杂质通常是碳,碳中的石墨就有金属光泽,且这种煤是含煤量较高的煤,越光亮,煤的纯度越高。还有煤是矿物质,有金属光泽可能是其他的矿物质,具体分情况,但大多数是是碳中的石墨。

煤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在历史上,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并且也可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

内向的月亮
潇洒的砖头
2025-07-19 12:34:07
你好

回答问题前,我们要先来看看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虽然它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为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然化石,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所以,煤炭本身就是一种化石。

而且,只要你仔细观察一下煤块,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能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组织和构造,而且有时在煤层里还保存着像树干一类的东西,有的煤层里还包裹着完整的昆虫化石。

所以,煤层中有时是会有动物化石的。

其实化石是有许多种类的,呵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贪玩的煎蛋
结实的茉莉
2025-07-19 12:34:07
煤的成分

通常说煤炭,有的地方习惯叫石炭。但煤不是碳。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煤的结构复杂。视频(煤的组成和分类)

无烟煤

(含碳量95%左右)

煤的主要成分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

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烟煤的碳含量为77~92.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88.98%。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2.1%降到1%以下。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即在烟煤的气煤、气肥煤段,氢含量能高达6.5%。在碳含量为65~80%的褐煤和长焰煤段,氢含量多数小于6%。但变化趋势仍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大而氢含量减小。

三、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有机氧主要存在于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等中;无机氧主要存在于煤中水分、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中等。煤中有机氧随煤化度的加深而减少,甚至趋于消失。褐煤在干燥无灰基碳含量小于70%时,其氧含量可高达20%以上。烟煤碳含量在85%附近时,氧含量几乎都小于10%。当无烟煤碳含量在92%以上时,其氧含量都降至5%以下。

四、煤中的氮

煤中的氮含量比较少,一般约为0.5~3.0%。氮是煤中唯一的完全以有机状态存在的元素。煤中有机氯化物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杂环和复杂的非环结构的化合物,其原生物可能是动、植物脂肪。植物中的植物碱、叶绿素和其他组织的环状结构中都含有氮,而且相当稳定,在煤化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成为煤中保留的氮化物。以蛋白质形态存在的氮,仅在泥炭和褐煤中发现,在烟煤很少,几乎没有发现。煤中氮含量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它与氢含量的关系是,随氢含量的增高而增大。

五、煤中的硫

煤中的硫分是有害杂质,它能使钢铁热脆、设备腐蚀、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煤中含硫量的多少,似与煤化度的深浅没有明显的关系,无论是变质程度高的煤或变质程度低的煤,都存在着有机硫或多或少的煤。 煤中硫分的多少与成煤时的古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内陆环境或滨海三角训平原环境下形成的和在海陆相交替沉积的煤层或浅海相沉积的煤层,煤中的硫含量就比较高,且大部分为有机硫。 根据煤中硫的赋存形态,一般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各种形态的硫分的总和称为全硫分。所谓有机硫,是指与煤的有机结构相结合的硫。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和微生物的蛋白质。煤中无机硫主要来自矿物质中各种含硫化合物,一般又分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种,有时也有微量的单质硫。硫化物硫主要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白铁矿、磁铁矿((Fe3O4)、闪锌矿(ZnS)、方铅矿(PbS)等。硫酸盐硫主要以石膏(CaSO4·2H20)为主,也有少量的绿矾 (FeSO4·7H 20 )等。

辛勤的小笼包
听话的鸵鸟
2025-07-19 12:34:07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所以,你所说的像树叶一样的纹路,那可能是树叶的化石。

开朗的纸鹤
成就的耳机
2025-07-19 12:34:07

煤炭里面出现金灿灿的东西,并不是黄金的,这只不过是琥珀岩而已。煤炭资源的形成都是经过古代的各种植物在死亡之后归于地下所形成的一种大自然特有的资源,这种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是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很多国家的发展都是靠着煤炭资源。在大型树木死亡之后,就会随着地表的运动而埋入地下,在地下是没有任何的空气和温度的,经过几千年的变化这些树木就会形成煤炭资源,这种金灿灿的东西其实就是琥珀岩。

金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第一个渠道就是来自于地球之外的星球碰撞地球所携带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而且数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地球上金子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另外一种形成金子的方式就是在地球几千米的地下经过各种高温以及无氧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方式形成的金子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地球自身的可循环特性。

琥珀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只不过这种物质的颜色和金子的颜色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这种颜色可以作为金子的替代品,往往会在假冒市场上出现,这也是人们非常痛恨这种物质的原因,而且这种物质在形状上是非常小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这就更有利于作为劣质品的存在了,混淆金子和其它的物质。

黄金是目前为止最珍贵的一种金属,这不仅仅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它的稀缺性所决定的。黄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物,而且作为货币流通在市场当中,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冷艳的砖头
诚心的橘子
2025-07-19 12:34:07
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碳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水分”对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煤炭中的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以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灰分”是煤碳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是重要的煤质指标。灰分主要来自煤炭中不可燃烧的矿物质。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灰分越高,煤炭燃烧的热效率越低;灰分越多,煤炭燃烧产生的灰渣越多,排放的飞灰也越多。一般,优质煤和洗精煤的灰分含量相对较低。

义气的酒窝
火星上的苗条
2025-07-19 12:34:07

拓展:应该是由清朝徐宗干的一幅咏炭的对联演化而来的

原文是“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一味黑时说的是在入炉子之前,还有点骨气,十分红处便成灰,虽然红极一时但不久就会变成灰烬。讥讽官僚主义,一个人,在进入官场之前,一身骨气,慷慨激昂,想要施展一身的抱负,但进入官场官运亨达,就变得狡猾多端,丢弃了原有的骨气,变成灰!

搞怪的发卡
痴情的蛋挞
2025-07-19 12:34:07
您的问题,在煤炭里烧出一块石头,比一般石头重...

根据您上传的图片

这是块石头上的金粒

是黄铁矿

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

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您的采纳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第一时间回复,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