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炭自然属于什么自然

优秀的芒果
甜美的冥王星
2023-02-02 16:50:40

煤炭自燃发火的条件有三条什么自然

最佳答案
复杂的自行车
重要的洋葱
2025-07-19 08:28:07

煤有自燃倾向性、有连续地供氧条件、氧化生成的热量易于蓄积。煤炭自燃发火的条件有煤有自燃倾向性、有连续地供氧条件、氧化生成的热量易于蓄积。由于煤炭等易燃物质在空气中氧化发热并积聚热量而引起的火灾,称为自燃发火。

最新回答
舒服的大炮
秀丽的人生
2025-07-19 08:28:07

煤体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具有低温氧化性,即有自燃倾向的煤以破碎状态存在

②有大于12%氧含量的空气通过这些碎煤

③空气流动速度适中,使破裂煤体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

在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时间,使煤体可以达到着火温度,产生自燃。

煤的自燃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时期,即准备时期,又称潜伏期自热期最后进入燃烧期。

1.潜伏时期。煤自燃的潜伏时期即煤的低温氧化过程,潜伏时期即准备阶段的长短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和外部条件,如褐煤几乎没有准备时期,而烟煤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准备时期。

2.自热期。经过潜伏期,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的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T=60~80℃时,煤的温度急剧增加,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矸馏,生成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火灾气体,煤呈赤热状态,当到达着火温度以上时便燃着。这一阶段就是煤的自热阶段,又称煤的自热期。

3.燃烧期。这一时期是煤从低温氧化发展成自燃的最后的一个阶段。主要特征是:空气中氧含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数量倍增,同时由于燃烧不完全和二氧化碳的分解,而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巷道中出现浓烈的火灾气味和烟雾,有时还出现明火,火源温度达到1000℃左右。

坚强的小兔子
紧张的奇异果
2025-07-19 08:28:07
您好,空气对煤氧化的最初阶段的特征是氧在煤表面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在物理吸附时能放出与气体凝聚热相当的热量(即物理吸附热),空气中的氧分子与煤表面通过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吸附。其吸附时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化学反应执,比物理吸附热大的多。化学吸附是不可逆的。氧气在煤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并随之形成酸性官能团,如酚-OH,-COOH和CO。如有水存在或因煤的氧化除氢反应(即-CH2→CO-+H2O)而产生水,则同时还会有过氧化物、配合物等形式。后者浓度积累到一定值,且又达到一定温度时,氧化作用将自动加速,如果连锁反应不断进行,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一旦达到煤的着火点温度就会引起自燃。

欣喜的热狗
害羞的唇彩
2025-07-19 08:28:07
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是什么,其自燃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关于煤炭自燃的原因,有多种学说解释,普遍认可的是煤氧复合作用学说,其主要观点是:煤在常温下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产生低温氧化,释放热量和初级氧化产物,由于散热不良,热量积聚,温度上升,加速了低温氧化作用进程,最终导致自然发火。 煤炭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

关于煤炭自燃的原因,有多种学说解释,普遍认可的是煤氧复合作用学说,其主要观点是:煤在常温下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产生低温氧化,释放热量和初级氧化产物,由于散热不良,热量积聚,温度上升,加速了低温氧化作用进程,最终导致自然发火。

煤炭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

(2)连续的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地发展。

(3)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散失。

(4)以上两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且时间大于煤炭的自然发火期。

眼睛大的绿茶
心灵美的人生
2025-07-19 08:28:07
当煤在空气中长期堆放发生氧化时,由于氧化过程放出的热量不能很好的散失掉,煤堆温度就会愈来愈高,当达到该煤的着火点时,煤堆就发生燃烧,这种现象称为煤的自燃。

影响煤的自燃的因素有:煤质本身、温度、空气中的臭氧含量、粒度和煤中的水分。

纯真的电话
和谐的长颈鹿
2025-07-19 08:28:07
煤在堆放过程中发生"自燃"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是因为煤炭在常温下也会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氧化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来,热量在煤堆里聚集,温度就会升高,温度升高又加速煤的氧化作用,当温度高于60℃时会使煤的温度急剧升高,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引起着火,这就是煤堆只靠自身氧化作用不需外界火源而引起的"自燃"现象。容易受到氧化的褐煤和长焰煤更容易发生"自燃"。

为了防止煤炭"自燃",最有效的方法是尽量减少煤与空气的接触,例如把煤堆实,或在煤堆表面洒上一层覆盖粉。并定期检测煤堆的温度,一旦发现温度接近60℃,则及时做散热处理,例如把高温区域内的煤挖出来迅速散热等。注意,千万不能在高温区加水,这样反而会加速煤的氧化和自燃。

淡定的大炮
沉默的音响
2025-07-19 08:28:07
一级极易自燃 二级容易自燃 三级较易自燃 四级不易自燃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1.具有自燃倾向的煤呈破碎状态

2.连续供氧

3.氧化生成的热容易聚集

阔达的小松鼠
成就的橘子
2025-07-19 08:28:07
(1)潜伏期。自煤层被开采、接触空气起至煤温开始升高的时间区间称为潜伏期。在潜伏期,煤与氧的作用是以物理吸附为主,放热很小煤的质量略有增加,增加的质量等于吸附氧的质量,煤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煤的着火温度降低。

(2)自热阶段。煤温开始升高至其温度达到燃点的过程叫自热阶段。自热过程是煤氧化反应自动加速、氧化产生热量逐渐积累、温度自动升高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①氧化放热较大,煤温及其环境温度升高②空气中CO、CO2含量显著增加,并散发出煤油味和其他芳香气味③有水蒸汽生成,火源附近出现雾气,在支架及巷道壁上凝有水珠④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3)燃烧阶段。煤温达到其自燃点后,若能得到充分的供氧(风),则发生燃烧,出现明火。这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其中含有CO、CO2以及碳氢类化合物。若煤温达到自燃点,但供风不足,则只有烟雾而无明火,此即为干馏或阴燃。

(4)熄灭。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使煤温降至燃点以下,燃烧熄灭

爱撒娇的乌冬面
耍酷的墨镜
2025-07-19 08:28:07
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既是矿井防灭火的重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火灾的重要方向.煤炭自燃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可以从多角度来研究煤的自燃.1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关系的理论分析化学反应能够进行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之为活化能,煤炭自燃是煤与O2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煤的氧化反应能够进行所需的最低能量就叫做煤的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煤与O2反应的难易程度〔1〕.dadtk0e-E/RTf(a)(1)式(1)为煤的氧化燃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中a为煤炭氧化分解过程中的转化百分率,f(a)是1个能够反映煤炭氧化反应机理的函数模型.t为反应时间,T为反应温度,k0为指前因子,E为煤炭氧化分解的活化能,R是气体普氏常数.从式(1)可以看出,活化能越大煤的氧化燃烧反应就越不易进行,煤就越不易自燃,自燃倾向性就越小,反之活化能越小煤的氧化燃烧反应就越易进行,煤就越易自燃,自燃倾向性就越大.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活化能与煤的自燃倾向性二者之间可以通过活化能作为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指标而联系起来,即活化能可以作为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的1个指标.自然发火期取决于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