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2021-08-24 部分能源公司的企业使命和愿景

欢喜的康乃馨
务实的西牛
2023-02-02 16:29:48

2021-08-24 部分能源公司的企业使命和愿景

最佳答案
缥缈的小馒头
精明的缘分
2025-07-19 01:36:21

国轩高科:让绿色能源服务人类 ;专注技术驱动,成为全球能源存储产业的领导者。

宁德时代:让能量转换高效,让世界更清洁;成为世界知名的永磁电机与磁电解方案的提供商。

亿纬锂能:为社会提供可靠性的电池;打造最具创造力的锂电池龙头企业,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蜂巢能源:让人类可以轻松获得和使用可持续能源;致力于推动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智能生态的出行和能源社会变革。

中航锂电:持续创新,造福人类。

欣旺达: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成为受人尊重的世界级新能源企业。

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最新回答
如意的草莓
缓慢的手机
2025-07-19 01:36:21

常州蜂巢能源文化要求是:

1、普通操作工,中专以上学历,懂简单英文即可。

2、技术类人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所需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自动化、车辆工程类。

3、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

不安的猫咪
娇气的钥匙
2025-07-19 01:36:21

摘要:各大电池厂家跃跃欲试,都不愿错过HEV的 历史 性发展机会,而电池新势力领军者蜂巢能源出手快准狠,迅速研发推出首款HEV电芯,本届展会上首次亮相即实力圈粉。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3月19日讯(张倩 宋蜀伟 广东深圳报道) 3月1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行业创新标杆蜂巢能源继续为行业带来惊喜,首次亮相了软包HEV电池、圆柱电池和储能产品(柜式产品模型),同时展出的还有包含无钴电池、LCTP电池包在内的系列产品,涵盖电芯、模组、电池包、BMS,充分显示出领先行业的系统化实力。

出手快准狠,抢抓HEV市场 历史 性机遇

展会现场,蜂巢能源展台的技术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了首次展出的这款HEV电芯,在RT 3C/3C 30-80%SOC条件下循环寿命可达40000次。短期性能表现方面,高低温性能、充放电倍率性能、DCIR及功率性能等均优于行业其它同类产品,比如25 ,50%SOC,10s峰值充电倍率和功率分别可以达到54C和1150W,而峰值放电倍率和功率分别达到85C和1260W。-35 ,50%SOC,10s 峰值放电倍率和功率分别可以达到20C和248W。冷启动功率(-35 ,30%SOC,2s)BOL可以达到150W。长期循环性能和日历寿命方面更是达到目前行业的最高水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比行业其它HEV产品,蜂巢能源软包HEV成本优势明显,电芯外型尺寸灵活,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综合来看该HEV是一款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高、成本低,即“三高一低”特点的优秀产品。

此外,基于该电芯的HEV电池包采用软包无模组集成技术,相比行业同类产品,系统集成度更高;采用低散热设计,风冷冷却,可明显降低整车系统成本;还可满足-35-60 全地域温度范围使用,极寒条件下冷起动无需热车,远超燃油车客户体验。电池包采用一体化集成BMS,SOC精度达到3%,可实现ASIL C功能安全等级,具备UDS、OBDII、FOTA升级等功能。

众所周知,HEV在我国的发展“几经波折”,曾经被认为是成本高、利润率低的过渡性产品,电池企业对此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但经过多年的市场实际验证,包括消费者和市场主管部门都逐渐认识到:混合动力是既能有效降低油耗,又便于进行市场大规模推广的成熟技术路线。

数据能更直观地说明问题。2019年HEV全球销量约307万辆,同比增长18%。2020年仅中国市场HEV销量就高达41.4万辆,同比劲增40%。行业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HEV车型销量将超过106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其主要增长地区为欧洲和中国。HEV车型的强劲发展将带动HEV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机构预测2025年HEV电池市场空间可达600亿元。

2020年11月,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分析显示:“2025年HEV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50%以上,2030年占75%以上,到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将100%混动化。”一度被雪藏的混合动力技术不仅再度翻红,而且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机遇面前,谁不心动?各大电池厂家跃跃欲试,都不愿错过HEV的 历史 性发展机会,而电池新势力领军者蜂巢能源出手快准狠,迅速研发推出首款HEV电芯,本届展会上首次亮相即实力圈粉。

科技 研发绝非朝夕之功。事实上,面对HEV市场的巨大潜力,蜂巢能源早有洞察并果断布局。2020年9月18日,蜂巢能源HEV电池包就一次性顺利通过了ECER100.02标准工厂审核,为后期产品顺利获得E-Mark认证,进入海外市场,夯实了基础。当前HEV市场爆发趋势已经呈现,蜂巢能源在该领域的发展快马加鞭,显示出蜂巢能源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精准研判和实力应对。

装机量攀升 务实发展直追行业前三

此外,蜂巢能源还同步展出了应用于轻型电动车市场的圆柱电池产品。技术人员介绍说,蜂巢能源要将车规级品质的电池应用到轻型车上,提升车辆安全性。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8年2月的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的发展速度可谓迅猛。不仅研发方面快速推出各类新品,在生产和市场落地方面同样务实高效。2020年4月,蜂巢能源开始装机配套,8月就冲进了动力电池装车排名的TOP20,此后更是连续5个月位列前十榜单。在刚刚出炉的2021年2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榜单上,蜂巢能源已跃居第6,说明其已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其实,蜂巢能源的野心远不止此。公司掌舵者杨红新曾表示,蜂巢已经将2021年的目标锁定为成为国内装机量TOP5,即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同列头部阵营,随着遂宁、湖州等新基地开始筹建,未来5年内,更是要将总产能规划翻番至200GWh。

幽默的抽屉
缥缈的裙子
2025-07-19 01:36:21

是的,蜂巢能源“600”战略提出2025年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

日前,我们从蜂巢能源官方获悉,蜂巢能源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领蜂“600”战略及四大支撑战略,宣布公司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同时在产品方面推出系列短刀片电池新品类,未来将推行电动全域短刀化。

蜂巢能源“600”战略提出2025年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及电力领域储能对锂电池的总需求量将超过1.8TWh。蜂巢能源的目标是要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按照75%产能利用率来计算,挑战600GWh的全球产能目标。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短刀电池将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代表性产品,蜂巢能源将重点布局电动全域短刀化,涵盖从L300-L600的全尺寸短刀电池产品,覆盖从1.6-4C全域充电范围,覆盖从乘用车到储能、商用车、工程机械、非高速电车等全域使用场景,覆盖从无钴、三元到磷酸铁锂全域化学体系。”

在乘用车BEV领域,蜂巢能源将推出L600和L300两大系列产品,L600 LFP体系可覆盖主流500~600km续航车型;同时,通过果冻电池0热失控技术,拓宽L600应用领域,使L600-NCM果冻体系实现800公里续航。

L300产品则主打2.2~4C快充体系,适配800V高端车型,未来通过低镍高锰5V尖晶石体系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在乘用车PHEV领域,蜂巢能源将推出L400系列产品,主打PHEV长续航低成本,采用能量功率兼顾的LFP体系,打造高安全、长寿命。

此外,在储能领域,蜂巢能源将推出L500系列产品,在商用车领域,蜂巢能源将推出L500系列产品。非高速车领域,蜂巢能源将推出L4000,共享乘用车成熟的LFP和无钴E平台体系,用车规级的品质标准,为非高速电车领域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高标准的系统解决方案。

故意的日记本
美满的发卡
2025-07-19 01:36:21
自从在去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高调亮相之后,长城 汽车 集团旗下的零部件板块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动作不断。继蜂巢易创发布了全新一代的2.0T涡轮增加发动机,九速双离合器变速箱、电驱动桥总成等全新产品之后。

日前,蜂巢旗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蜂巢能源,也正式发布了两款全新的前瞻性的无钴电芯,按照计划,蜂巢能源的首款量产化无钴电池将会为明年六月正式实现量产。

从蜂巢能源发布的信息来看,此次发布的两款无钴电芯容量分别为115Ah和226Ah。前者的外廓尺寸为33×220×101.6mm。能量密度为245Wh/kg,或575Wh/L。后者的外廓尺寸为575×21.5×118mm。能量密度为226Wh/kg,或590Wh/L。

从单纯的物理数据来看,这两款无钴电芯的的能量密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622型三元锂离子电池和811三元锂电池。而通过一系列的矩阵式组合之后,搭载这一技术的某款在研新能源动力车型,可以在有限的车身电池布局空间内,实现880公里的续航里程。结合此前蜂巢能源发布的叠片电池技术来看,这很有可能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蜂巢能源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这两款无钴电池可以被运用到目前绝大部分的纯电动车型平台上,并且得益于无钴化的设计架构,其还具备了出色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在整车端可实现15年或120万公里的质保。最重要的是,这两款无钴电池已经不再是概念化的产品,它已经具备了量产化的基础。

从这几项基础性能来看,似乎,蜂巢能源此次发布的两款无钴电池,将会掀开纯电动动力车型的新的一页。没错,一直以来,制约着纯电动动力车型发展的短板,或者说,让新能源车产生续航里程焦虑,难以在市场范围内自发普及开来的短板,就是电池技术而电驱动以及能源管理系统,其实现在已经很成熟了。电池技术的短板也使得纯电动车的电驱动桥可以提供的更好的驾乘质感,被短接了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看到了诸多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从最遥远的燃料电池,再到中长期的固态电池,再到现在的基于传统三元锂离子电池进行的改进。都在围绕着动力电池的密度提升,加快充放电速度以及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在做着努力。

就眼下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无钴化或者少钴化,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

原因很简单,钴,太贵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钴在地壳中的丰度仅为0.0025%,据此推算,全球陆地的钴储量大约为710万吨,而且这其中52%的钴,都集中在刚果(金)。而被挖出来的钴,又有50%都消耗在了锂电池上。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储量集中,最近几年里,钴矿的价格一路飙升。照这样下去,马上就要飙到电池企业不可接受的地步了。

再加上现在新能源动力车型在全球 汽车 产业内的蓬勃发展,以及个人电子消费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26年以后,钴矿,就要供不应求了。再要找钴矿石,怕是要到月球上去了。

所以,动力电池的无钴化技术转型,单纯的就是为了降成本。不过,不要认为降成本就一定是个贬义词,相反的,降成本的落地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比如说,燃料电池技术就是因为早年间质子交换膜一定要用到铂,没错,就是结婚钻戒的那个铂,成本高昂才难以得到量产化的普及,一直到丰田找到了一种碳。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

从传统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发展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动力车型开始使用了811三元锂离子电池,比如说广汽的Aion系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所谓的811电池,其实就是其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含量,按照80%:10%:10%的比例构成的三元锂电池。

据此往前追溯,三元锂电池还被分为523、622等型号。目前,在新能源动力车型市场中占主流地位的型号,是622型。而特斯拉所采用的动力电池,则是镍钴铝的结构。

在三元锂电池的三种正极元素的构成里,镍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电池组能量密度的大小,但是,镍含量过高会导致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稳定性变得很差。而锰和铝则是起到一个提高电池循环化学稳定性的作用,其中,镍钴锰的晶体结构又比镍钴铝的晶体结构稳定一些,不容易出现什么胀气或者是过度发热的情况。对,手机电池经常鼓包就是因为用的镍钴铝的晶体结构不稳定所致的。所以,现在的绝大部分新能源动力车型,都是用的镍钴锰的构型。

那么,钴在这其中是干什么的呢?这事还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介于镍和锰之间,用来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同时提供镍钴锰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又不能没有的角色,占掉了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绝大部分成本。

作为一种全新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除了蜂巢能源之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传统的电池企业都在摸索动力电池的无钴化架构。在国际市场上,LG化学、松下等动力电池供应商也都在着手研究四元锂电池的架构,以尽量减少钴元素在电池中的使用量和依赖程度。

比亚迪早年间推出的磷酸铁锂电池,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无钴电池,在整个大趋势的推动作用下,比亚迪也在今年推出了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架构,进一步优化结构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大幅度的提升了其能量密度。而特斯拉也在不久前宣布,将会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基于磷酸铁锂技术打造而来的单芯电池。

从目前蜂巢能源所公布的NMY无钴电池的名称来看,它应该是采用了镍锰钇的材料,钇是一种稀土金属元素。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同样不高,但是40%的钇都集中分布在中国。

所以,这也是一种资源优势。而根据蜂巢能源的信息显示,全新的无钴电池也实现了高续航能力和安全性的提升,尤其是在安全性上,完全优于三元锂电池。

那么这样一来,蜂巢能源的这一波操作,可能真的要开创电动车的2.0时代了呢。

勤恳的水池
专注的康乃馨
2025-07-19 01:36:21

在刚刚开幕的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车展上,蜂巢能源宣布其开发的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搭载长城欧拉首款SUV车型樱桃猫,实现量产装车。动力电池行业也由此进入了无钴时代。

务实研发 突破资源卡脖子难题

在发布会现场,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向与会者分享了公司关于无钴电池的研发初衷、主要历程、本次发布的产品性能特点及未来规划。

杨红新表示,动力电池无钴化一直是锂电行业备受关注的话题。业内皆知钴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全球探明的储量仅有710万吨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有机构预测在2026年后钴资源就将供应不足。近年来钴价已经多次上涨,持续推高的成本严重影响行业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钴产品消费国,中国已探明的钴储量仅为8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14%,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想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如果没有解决钴资源的有效方案,就只能依赖进口,这也是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最大的资源“卡脖子“难题。

事实上,为了解决钴资源不可持续的难题,全球的科学家们在锂电池去钴化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20余年。作为一家全方位创新的能源高科技企业,蜂巢能源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研发经费,1200余名研发人员,120名材料、电芯专家,历时数年深入研发,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难题,掌握了无钴电池的核心技术。

在无钴正极材料基础研发方面,蜂巢能源经过200余次中试调试,3000余次电性能验证,研制出世界首款无钴正极材料,成功获得69项中国专利和46项国际专利。

基于无钴材料的特点,蜂巢能源进行了全面的体系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高速叠片制造工艺,按照车规级AI智能制造标准,研发出世界首款真正意义的无钴绿色电池,并且顺利通过了150℃的热箱、140%SOC的过充等系列安全测试,还获得EC62660-3/GB T31486-2015/GB 38031-2020/ UL2580等多项权威认证。

量产装车 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无钴时代

据介绍,本次量产装车的无钴电池包的总电量82.5KWh,系统能量密度170Wh/kg,采用标准平台化MEB模组,应用航空级隔热材料和轻量化设计,经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和严苛的零部件安全测试,热失控等测试数据远超国家标准要求。搭载在紧凑级SUV车型樱桃猫上,常温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性能强劲,5秒内可实现整车百公里加速;防水性能达到IP67;低温情况下,能量保持率高,加热速度快。

无钴电池包优异的性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实验验证,从2020年开始搭载欧拉样车路测,通过涉水实验、强化路试、整车充放电性能、急加速、减速电池性能、全车电池包绝缘检查等多项整车性能测试,累积测试里程80万公里,测试数据表现优异。

关于无钴电池的后续产品规划,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无钴电池目前共规划四款量产产品,分别是无钴H 系列115Ah电芯,155Ah电芯,H Plus系列157Ah电芯,和无钴E系列115Ah电芯,覆盖全部车型超长里程。其中无钴H系列115A电芯和155Ah电芯能量密度为240Wh/kg,115Ah产品已经率先实现量产装车。

业内专家表示,蜂巢能源无钴电池量产装车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锂电企业在材料基础研发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随着无钴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行业也将正式步入无钴时代。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黑马企业,蜂巢能源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在技术研发上,蜂巢能源在保定、无锡、上海、深圳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内外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其独特的高速叠片工艺、高安全性无钴电池、长寿命固态电池、车规级AI智能制造等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目前累计申报专利超过2500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超过800项,申请PCT国际专利超过50项;全球产能规划方面,蜂巢能源在德国斥资20亿欧元建设欧洲工厂,国内则在长三角、华南和西南三大区域快速布局,仅 2021 年上半年就在四川遂宁、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南京溧水等多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智能化工厂,预计2025年全球总产能将突破200GWh。

如意的巨人
文艺的哈密瓜,数据线
2025-07-19 01:36:21
伴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接踵而至。比如,针对电动车的电池安全性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从此前特斯拉充电时的直接爆炸,再到后来蔚来ES8接连起火,以及最近广汽新能源Aion自燃,似乎电动车总难以彻底撇清与“自燃”的关系。

此外,加之现在的车用动力电池存在的充电时间过长,续航里程衰减等等的问题,让纯电动车这种本来可以提供更好驾乘质感的产品变得极具有争议。

从新能源动力车型的发展趋势来看,所有的技术路线,都是围绕着动力电池的进步而展开的。在可见的未来里,燃料电池必然是解决这些所有问题的关键,并且还将会催生一个更大的氢燃料制备产业和燃料电池车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对于燃料电池技术,丰田已经在质子交换膜的领域里取得了突破,而长城企业也在氢能源的制备和存储层面上有了进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成本与配套基础设施的掣肘,大规模普及燃料电池尚需时日。而在在燃料电池技术实现真正的大规模普及之前,固态电池又将会取代现在的以电解液为主的液态三元锂离子电池的架构形式,来压缩充电的时间。

与此同时,马自达一直在搞的大容量超级电容也有望实现突破,用电容的快速充放电原理和电池组的储能特性相结合,来弥补新能源动力的短板。

是的,未来是美好。不过,技术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跨越式的。因此,就当下而言,提升电池安全性似乎更为实际与紧迫。

近日,长城控股的蜂巢能源发布了两款全新无钴电池;这也是在传统三元锂离子电池的构型下,全球首个发布的无钴电池。

重要的是,蜂巢能源发布的无钴电池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产品,而是能很快实现量产的“产品”。按照蜂巢能源发布的信息显示,这两款无钴电池的电芯,将会在2021年6月正式出现在量产化的无钴电池组中,实现正式量产。

蜂巢能源表示,目前搭载这套无钴电池的某款新能源动力车型已经正在处于研发中,结合此前发布的叠片电池技术,这款新车将有望实现一次充电880公里的续航里程,并将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通过单晶无钴材料技术、叠片电芯设计技术、矩阵PACK设计技术和车规级AI制造方式,实现整车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

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

与此同时,无钴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也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将提供15年或120万公里的质保。在安全性的层面上,在经过欧标、国标以及一系列的测试后,无钴电池组也会全面的优于现在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

可以使电动车安全性更高、续航里程更长,那么,蜂巢能源的这两款全球首发的无钴电池电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根据蜂巢能源的信息显示,此次发布的两款无钴电芯为NMY无钴电池;从名称上可以看到,它的正极构成是由镍、锰、钇三种元素构成的三元素电池架构,不过这三者的占比,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从元素的配比上来看,和现在业界常用的NCM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特斯拉采用的NCA镍钴铝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用钇取代了钴。换句话说,从本质上来讲,蜂巢能源发布的这两款无钴电池,依旧是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一个类别。

钇矿石

三元锂离子电池组是这样一个结构,以镍钴锰或者是镍钴铝,当然现在还有镍钇锰三种元素,按照不同的配比来构成正极,之前我们讲到的811电池,622电池就是镍钴锰在正极的元素配比。而它的负极是锂,通过电解液里的锂化合物,实现的充放电。

在这样一种构成里,镍的含量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而锰或者是铝的作用,则是决定了电池在充放电时的稳定性。其中,锰又会比铝稳定一点。

而钴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作为一个稳定的基础结构,让其他的元素附着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化学肽。简单点说,钴就是作为一个基础,来把其充放电作用的镍和起稳定作用的锰,连接在一起。

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钴的产量很高的话——但问题就出在产量上。目前,全球陆地的钴储量大约在710万吨,其中有52%都集中在刚果(金)。

按照目前新能源动力车型的这个产量预估,以及个人电子消费的需求来看,现在储备的钴用不了几年,大概到2026年,就要枯竭。而这也是现在推动新能源动力产业实现无钴化转变的关键——打破对某种不可控资源的高度依赖。

蜂巢能源的这两款无钴电池里用到的钇,同样是稀土元素,同样储量不高,但全球40%的钇元素是在中国。

蜂巢能源推出的这两款无钴电池容量分别为115Ah和226Ah。前者是基于590模组的电芯设计,电池能量密度为245Wh/kg,或575Wh/L,外廓尺寸为33×220×101.6mm。后者基于L6薄片电芯打造,能量密度为229Wh/kg,或590Wh/L,外廓尺寸为575×21.5×118mm。

从性能上来看,这两款无钴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已经超过了目前主流的622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目前备受争议的811三元锂离子电池。这样一来,即便是唯能量密度论,也是不输于业界平均水平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高能量密度下,蜂巢能源也已经表明了这两款无钴电池的安全性是超越传统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以热稳定方面为例,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轻松通过150℃的热箱实验

显而易见的是,蜂巢能源此次发布的无钴电池对于市场而言是意义重大的;由于其摆脱了对于钴的依赖,以及其已经明确的量产化节奏,在正式发布之后,国际上的钴期货价格也有了一定的波动。

而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蜂巢能源在无钴电池领域所取得的突破,也获得了在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话语权,甚至是定价权。

蜂巢能源无钴电池技术的发布,将对“传统三元锂电池”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作为长城控股旗下的子公司,蜂巢能源在电池技术领域的突破,也将直接提升与强化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注: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