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北汽新能源规划出炉8款新车涵盖全车系

完美的戒指
端庄的灯泡
2023-02-02 14:52:14

北汽新能源规划出炉8款新车涵盖全车系

最佳答案
糟糕的冰棍
欢喜的鞋垫
2025-07-16 07:17:22

近日,记者从北汽集团获悉其新能源汽车项目未来两年的总体规划。目前,BAIC新能源共有4款在研新能源车型、3款规划车型、1款预研车型、1款规划车型,共计8款新能源车型,涵盖大、中、小系列产品规划。BawEV200据悉,正在开发的代号为C30DB、C33DB、C70GB、M30RB的四款车型,主要针对现有产品的技术改进,改进方向为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轻量化、智能化。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从60mA提升到80mA,整车续航里程提升到200km。安全方面,新动力电池达到IP67防护等级,轻量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动力电池盖减重20公斤,减重率超过30%。此外,代号为C10IB、C50EB、C71GB的都是新产品开发,其中C10IB为微型车,C50EB为紧凑型车,C71GB为中型车。这三款车型有望在2015年面市。代号为C80GB的中大型轿车计划于2016年上市。目前,北汽集团已生产销售纯电动汽车5000辆。

最新回答
完美的火车
专注的帆布鞋
2025-07-16 07:17:22

2020年已经到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逐渐迈入成熟阶段。除了造车新势力外,合资与外资品牌的加入也让国产新能源自主品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北汽新能源作为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却早已蓄势待发,在刚刚召开不久的2020年北汽新能源大会上提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那么北汽新能源发布的未来10年战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又能给其他新能源自主品牌带来哪些启发呢?

首先,这次北汽新能源提出的10年规划主要包括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和四个体系。其中“一个目标”是企业愿景,希望北汽新能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坚持“一个蓝梦,两个世界级”的目标。近年来,北汽新能源的迅速发展与世界范围内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政策指引和补贴下,北汽新能源才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并且走向国际。因此必须坚持蓝天之梦,不断精进技术,发展创新才能够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品牌。

其次,想要实现这个企业愿景,两大路径和三大举措是非常重要的。两大路径主要是指希望建立新能源企业合作命运共同体并且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主要包括建设数字化的研发能力,丰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融合后的产品序列以及打造AI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在新能源产业竞争压力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有实现企业之间的联合与技术共享,才能够整合最优质的资源和最顶尖的技术,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据优势。而除此之外,产品的序列和生产链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北汽新能源为丰富产品序列,预计将会于未来10年打造三个以上的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并且推出40余款全新的产品。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四大体系的构建。四大体系主要是针对用户体验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第一个体系即为能源驱动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打造更加多元化的能源驱动系统,其中以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以及燃料电池为主,丰富了用户的购车选择。第二个体系则是打造数据管理中心,其中涵盖了以5G技术为基础的数据采集与通信以及智能化分析。而第三个体系则更加注重消费者的购车体验,打造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营销网络与购车平台。最后一个体系主要是构建新能源网与汽车之间的智能生态体系,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补充能源的问题。

综上来看,北汽新能源发布的未来10年计划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有着诸多亮点。除了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全面布局之外,北汽新能源未来也将更加注重构建智能生态系统,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应用网络。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繁荣的小鸽子
认真的小刺猬
2025-07-16 07:17:22
年初定下22万辆年度销售目标的 北汽新能源 ,截至7月的完成率为35.3%。其中90%的销量占比,来自售价12万以上的EU5、EX5、EX3等中高端车型。同比去年,北汽新能源已完成向高端化产品的转变。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的产品矩阵已拥有包括 LITE 、EC3、EC5、EU5、EU7、EX3、EX5,正在逐渐完善覆盖各细分市场。其中作为本届成都车展的重磅车型,北汽EU5R600的上市,也将进一步增强EU5车系综合实力。

日前,针对北汽新能源目前的发展态势、产品规划,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尹颖、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执行副总经理兼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主任王春风,为"E车汇"在内的多家核心媒体进行了解答。

破局

电动车进入私人市场初期,因续航恐惧、充电恐惧、安全恐惧,纯电动车型的推广举步维艰。在新能源市场成长初期,北汽新能源承担了宣传、引导、普及消费者的重任,并用实际行动、产品性能、配套服务等,助推加速新能源市场发展。伴随新能源市场的逐渐成熟,续航里程的增加、充电网络的完善,北汽新能源也逐渐成为行业领军者,旗下车型从仅有的北汽 EV系列 ,拓展至如今的强大产品矩阵。

连庆锋表示,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与行业高速发展紧密相关,北汽新能源是行业的探索者、实践者,部分领域中视为创新者。回顾发展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3年积累,实验储备各项相关技术阶段;第二阶段:2014年破局,电动车第一次进入私人市场;第三阶段:2017年转变,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从目前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占比来看,北汽新能源的销售主力,已从2018年的 EC系列 ,转变为更加高端的EU、 EX系列 车型。在连庆锋看来,北汽新能源从2019开始,围绕着产品线、品牌线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在北汽新能源的产品矩阵规划中,从LITE、EC3、EC5、EU5、EU7、EX3到EX5,每个价格区间以及细分市场,北汽新能源均有涉及。未来,将借助强大的矩阵,实现更大的突破。

针对爆款车型北汽EU5的再次升级,王春风表示,目前EU5R500被称为"神车",针对用户很多基础需求,北汽EU5都可以满足。在这个前提下,北汽EU5R600在电控、电机,还有智能仿生温控系统,都进行了大幅度提升。升级过后,EU5R600可以更好的满足家庭及工作用车的需求,更满足对超长距离的用车需求。

尹颖也提到,北汽新能源已建成国际一流的汽车试验中心拥有88个实验室,400多套实验设备,可以覆盖从整车到系统、零部件、再到整个性能和功能的所有测试项目。依托于汽车试验中心,北汽新能源拥有足够的技术开发、验证保障能力,作为核心产品,EU5将继续针对消费者进行持续升级。

突破

针对北汽新能源未来的规划布局,即将迎来的非补贴时代,换电业务将成为北汽新能源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王春风谈到,目前北汽新能源换电车型,销量已接近1.3万辆,全国已建成154座换电站。从实际需求来看,300公里续航已经基本解决大多数用车需求。EU5换电版车型已在开发计划之内,后期对其他车型进行拓展。

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中的三个里程碑,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又完成了从国民到精品的转变。作为行业的引导者,北汽新能源发展自身的同时助推了行业发展。至于未来北汽新能源将换电模式视为全新突破方向,力争在非补贴时代,全力抗衡燃油车型,以及进口品牌。@2019

无辜的蜗牛
传统的樱桃
2025-07-16 07:17:22

当前正处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锤炼下,该公司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

《投资时报》研究员 周运寻

新能源 汽车 作为长期增长趋势明确的产业赛道,一直为资本市场投资者所看重。自2020年3月末起,A股新能源车指数(399417.SZ)逐级攀升,一举从1763.28点大幅上涨至2021年1月27日的3860.75点,增幅达119%。

产业链上诸多公司同期股价也大幅走高,如比亚迪(002549.SZ)、长城 汽车 (601633.SH)期内股价上涨超三倍,江淮 汽车 (600418.SH)、长安 汽车 (000625.SZ)、北汽蓝谷(600733.SH)等整车制造企业股价涨幅亦接近翻番。

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和公司,将在2021年全球电动化同频共振的背景下,跟随产业链进入新一轮成长。

然而,正如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在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所言,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更需要创新思路、持续推动。而这正暗合北汽蓝谷目前的发展阶段。

2021年1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年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亿元到-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亿元至-67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北汽蓝谷方面表示,2020年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叠加补贴持续退坡,加重了公司的业绩压力。面对消费升级,公司提早规划、主动应对,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新产品,并加大对私市场营销力度,市场转换短期带来公司业绩下滑。同时,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保持大力度研发支出,导致2020年研发费用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又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作为一家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企业,亏损已在意料之中。

上述一系列运作,在帮助北汽蓝谷整合产业链的同时,也可促进成本端的降低并提升该公司的竞争力,这无疑为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行业政策利好 研发成果显著

近期,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 历史 新高。

同时,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 汽车 消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极大的支持。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亦提出,电动化是 汽车 动力百年来的重大技术变革。在种种技术突破的助推下,新能源 汽车 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以电池应用为例,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北汽新能源50kWh级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180Wh/kg以上,已经实现能量密度提升100%。2020年10月,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ARCFOX极狐αT正式上市,其电池系统最大容量为93.6kW·h,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的194Wh/kg,NEDC综合工况续航达到653km,彻底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应对冬季续航的问题上,北汽新能源也跑在行业前列。2020年1月,北汽新能源成功完成极寒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关键技术验证工作,让我国新能源 汽车 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无疑为新能源 汽车 突破严寒禁区、加快推广普及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尽管现阶段面临经营挑战,但该公司仍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保持了较高的投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

事实上,北汽蓝谷的研发成果已经开始“走出去”。

2021年1月13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拟就其基于BE21纯电动 汽车 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 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与斯太尔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斯太尔美国使用E/E架构知识产权。据悉,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技术许可费的固定价款为1.92亿人民币。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次知识产权技术许可,标志着北汽新能源电动 汽车 相关技术得到了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认可。这也有助于北汽蓝谷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推进,利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共享及深化发展。

牵手行业巨头 转型中急流勇进

新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互相联动、共同发展。而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也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对于处在急速转型中的该公司来说,业绩压力不容忽视。

2016年北汽蓝谷就已坚定不移地走上高端化发展路径,虽然要经历战略升级、产品迭代的痛苦蜕变,但急流中勇进,北汽蓝谷已与麦格纳、华为、宁德时代等建立深度合作,为公司实现质的飞跃提供支撑。

为了对标国际一线标准、打造世界级的电动车平台,北汽蓝谷选择麦格纳,成立了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

该基地是麦格纳在全球布局的第二个工厂,基于北汽镇江工厂升级改造而成。基地全面导入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制造体系,可通过标准化流程及目标管理,将欧洲百年制造核心工艺与管理技术进行100%复制,在硬件层面充分保障产品的世界级品质。

整车制造牵手麦格纳之外,软件方面,北汽蓝谷亦与华为合作,深度 探索 自动驾驶领域。在电池技术方面,北汽蓝谷则与宁德时代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围绕行业痛点打造高性能高安全动力电池产品。

上述一系列运作,除了可以帮助北汽蓝谷实现产业链整合外,也可助力公司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持续贯彻落实“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目标的北汽蓝谷,聚合全球优质资源打造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品牌ARCFOX极狐,自“出生”就已自带光环。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前述提到的极狐品牌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已于2020年10月底正式上市,目前正处交付后销量爬升阶段。该车型搭载了全球首个商业5G技术架构—IMC架构,拥有653公里超长续航、4.6秒百公里加速、哈曼4K超大屏影音系统以及华为5G 科技 互联等配置。

北汽蓝谷总经理刘宇表示,“伴随着ARCFOX等新产品陆续投放,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会有所回升。而在2021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旗下又一款新车ARCFOX αS即将上市,两个产品先后推出可有效衔接拉高销量。”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当前处于企业战略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重构核心业务为的是谋求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的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的锤炼下,北汽蓝谷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向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企业迈进。

欣慰的老鼠
美丽的老虎
2025-07-16 07:17:22

北汽新能源EC系列一直是国内纯电动轿车市场中的佼佼者,2019年累计销量第一。在纯电动轿车产品受到认可的同时,北汽新能源希望在纯电动SUV市场也取得突破,接下来,北汽新能源将对SUV产品进行全面升级。网上车市从北汽集团官方获悉,北汽新能源将在2021-2022年将陆续推出3款SUV,分别是一款全新车型EX7(中型SUV),两款换代车型EX5(紧凑型SUV)和EX3(小型SUV),覆盖“大中小”三个级别。

北汽集团在去年10月份推出BEIJING品牌,分为燃油车(X3、X5、U5、U7)和纯电动车(EX3、EX5、EU5、EU7)两大产品线,EU7成为采用全新“BEIJING”标识的首款车型,接下来这些产品均将采用新logo。

2020年是北汽新能源开启卫蓝之旅2.0时代的第一年,通常会为接下来的发展定调。就在今年1月15日举办的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北汽新能源公布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企业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

近日,BEIJING燃油版X7出现在了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目录中,该车采用最新设计语言,内部代号为C62X,基于illuminate概念车打造而来,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上市。新车动力上采用的是北汽自主研发的1.5T发动机,未来有望推出2.0T版本。目前有关北汽新能源EX7的信息比较有限,不过可以确定的是,EX7整体设计风格有望于燃油版类似,新车将于明年正式推出。

此外,北汽新能源目前在售的两款主力纯电动SUV车型EX5和EX3,两款车型续航里程分别是415km和501km。现款EX5补贴后售价为16.99万-19.99万元;现款EX3补贴后售价为12.39万-16.39万元,两款车型将陆续迎来换代,预计售价仍在12万-20万区间内,产品力将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柔弱的唇膏
靓丽的白羊
2025-07-16 07:17:22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取到了一组关于BEIJING北汽新能源的新车规划。在2021-2022年将陆续推出3款SUV车型,分别是一款全新车型EX7(中型SUV),两款换代车型EX5(紧凑型SUV)和EX3(小型SUV)。

EX7

EX7为X7的纯电动版,其概念车“耀”在2019年10月15日晚的北汽集团在BEIJING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并且在最新一批的新车申报中,燃油版X7也已现身。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家族式最新设计语言,看上去和之前的概念车极为相似,大嘴式进气格栅显得运动感十足,大灯组采用贯穿式设计,提升了一定辨识度。

车身尾部采用贯穿式尾灯组,黑色的下包围,搭配上双边共两出排气布局,营造出了不错的运动氛围。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9马力。预计EX7的造型与燃油版相差不大,并会在明年最先推出。

EX5

EX5是目前旗下的主力紧凑型纯电SUV,补贴后售价为16.99万-19.99万元,NEDC续航里程415km。

EX3

EX3是旗下的小型纯电SUV,补贴后售价为13.39万-16.39万元,NEDC续航里程501km。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害怕的草丛
踏实的牛排
2025-07-16 07:17:22
上任一年多的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辞职出乎市场预料。

6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公告,由于个人身体及年龄等原因,马仿列已向北汽蓝谷董事会提出辞去董事、经理的申请,且不再担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并获得批准。

作为北汽集团创新主力——北汽新能源一直秉持创业精神,年已60的马仿列在长期高负荷运转和工作强度下,近期身体 健康 状态不佳,提前退休属情理之中。

北汽蓝谷董事会在同意马仿列的辞职申请的同时,并将以专家顾问身份聘用马仿列。

2020年初,马仿列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谋定下一个十年。

随着马仿列的离任,谁能带领北汽新能源走好“卫蓝之旅2.0”?

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出行一客表示,新继任者信息仍需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宣布。另有接近北汽集团的行业人士告诉出行一客,马仿列的继任者为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目前正在走流程中。”

马仿列是北汽电动化转型中的一员老将。2014年3月,马仿列入职北汽新能源,时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分管经营工作,为北汽新能源构建了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2017年3月,马仿列任职北汽集团,主持新能源 汽车 管理部日常作,主导编制了北汽集团“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战略,打造了整个集团的新能源业务战略体系,进一步夯实了集团全面新能源化的战略基础。

2019年2月1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郑刚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经理、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九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本次辞职后,郑刚不再担任北汽蓝谷的任何职务。

关于离职原因,郑刚在致员工的告别信中解释称,因为身体和家庭的原因不得不告别。就在宣布郑刚辞职的同日,北汽蓝谷宣布,北汽集团新能源 汽车 管理部副部长马仿列将接替郑刚出任北汽蓝谷董事、经理。

马仿列的工作并不好干。2019年之前北汽新能源已连续六年蝉联中国纯电动 汽车 销量第一。2019年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加上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遭遇波折。如何把好北汽新能源的舵将它完好地交给下一位大将,是马仿列的重要使命。

过去一年里,马仿列带领下的北汽新能源大力推进“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北汽新能源以2.0阶段市场为导向,推出EU5、EU7等中高端车型,同时也对EC系列国民车进行了迭代升级。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一如既往推进。北汽新能源三大专属纯电动平台正在打造,将覆盖未来5年的30余款产品。

北汽新能源 汽车 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军告诉出行一客,Arcfox高端纯电动平台开发已无问题,今年年初已经进入生产首款车的状态。Arcfox平台发布后,再沉淀两三年,北汽新能源再打造Be11和Be22平台,北汽新能源的集成能力、工程水平肯定要比以前更好。

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2019年,北汽新能源跟宁德时代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了首款CTP无模组电池包,联合设立创新实验室。北汽新能源与SK、北京电控合资成立的北电爱思特也已正式竣工投产。

北汽新能源2019年在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发展。2019年北京市采购了6250辆北汽新能源 汽车 用作出租车,投入运营超过4000辆,在五环内及重点地区建成投运90座充换电站,形成城区平均服务半径2.78公里、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有力保障。

受大环境影响,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出现下滑,但还是守住了中国纯电动 汽车 销量第一的皇冠。

步入2020年,马仿列1月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

“一个目标”是坚持“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两大路径”是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一是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二是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 汽车 产品型谱,三是打造AI工厂,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

北汽新能源并将从动力电池、智能互联、客户服务、能源生态等方面入手,构建四大体系:一是以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三位一体”的能源驱动系统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二是基于5G/6G构建采集、通信、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三是线上线下、体验交付一体化的无缝隙全新营销网络体系,四是建成车与车、车与能源网互通互联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

随着马仿列的离任,未来十年规划将交给下一位。

北京现代的常务副总经理刘宇或将成为北汽新能源新掌门的消息在6月9日盛传。

2018年7月,时任北京 汽车 副总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采购中心主任的刘宇接替陈桂祥,出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一职。

在此之前,刘宇曾在北京现代和北京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担任要职,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特别是在2008-2009年任职北京现代销售本部南区事业部部长期间,刘宇曾率领销售团队成功南下破局,为北京现代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由于与北京现代颇有渊源,且在采购、研发、营销等层面对中国市场都非常熟悉,刘宇搭档北京现代总经理尹梦铉,成为了北京现代新一任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

彼时,北京现代希望组建新的领导班子将公司的规划、采购、研发、销售等环节打通,并能够“重回赛道”。任职北京现代期间,刘宇针对北京现代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形象与市场认可度并不匹配的难题,通过打造“技术现代”的标签,来扭转消费者对北京现代的品牌印象。

不过,刘宇继任的消息仍需等待北汽蓝谷公告确认。

可以肯定的是,接任马仿列,新继任者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面临着 汽车 行业下行、竞争加剧、补贴退坡等压力。虽然北汽新能源销量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目前也面临着“破局”压力,且公司运营仍处于调整状态中。

据了解,与合资板块相比,北汽集团的自主板块发展相对薄弱。2019年10月,北汽集团旗下两大重要板块北汽新能源和北京 汽车 共同推出了BEIJING品牌。北汽集团方面希望,“BEIJING”品牌能够集合北京 汽车 和北汽新能源的优势,加快自主品牌体系重塑和整体营销业务能力提升,重新规划集团品牌架构。

在推出新品牌BEIJING的同时,北汽新能源和北京 汽车 也从营销体系进行整合,并成立了北汽营销业务委员会。2020年5月15日,BEIJING品牌正式定名为“BEIJING 汽车 ”,同时宣布北汽营销业务委员会正式实体化为北京 汽车 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营销公司)。

出行一客了解到,北汽营销公司成立之后,北汽自主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即将实行并网销售,BEIJING 汽车 品牌形象也将全面焕新。

目前,BEIJING 汽车 在全国已经超过了700家销售和服务商,包括BEIJING-EU5、BEIJING-EU7、BEIJING-X7等在内的BEIJING 汽车 全系8款产品的2020款车型均已升级“BEIJING”LOGO,换标新车陆续到店。

同时,全国各地的店面升级工作正在进行中,BEIJING 汽车 的4S店会陆续升级为新BEIJING品牌店,店面展示也会同步更新。

虽然从2019年开始,北京 汽车 和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始整合,但是与马仿列时期不同的是,新继任者还将面临着整合完成后的BEIJING 汽车 油电并举、协同发展的问题,以及协助团队将BEIJING 汽车 的业务链和价值链全面打通。

此外,北汽新能源在北汽集团“高、新、特”战略转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高”是指高端制造、高端产品、高端品牌。“新”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特”是差异化发展优势。

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是“高”的主力军,而北汽新能源也是“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的重要抓手。

按照规划,从2020年开始,北汽新能源将在未来10年推出40余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在全新阶段,如何带领北汽新能源继续向上“破局”,同时推动BEIJING 汽车 完成向中高端化进化的重任,也成为新继任者的一大看点。(责编/杨佩谦)

靓丽的小丸子
粗暴的蚂蚁
2025-07-16 07:17:22

电车汇 消息: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在亦庄蓝谷基地举行了成立十周年发布会,发布会上北汽新能源披露了诸多正在进行中的战略布局,其中包括与比亚迪等同行 探索 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和比亚迪的电池合作正在探讨和评估中。”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表示。最近比亚迪新推出的刀片电池产品颇受关注,也让比亚迪能否以电池供应商的身份与车企同行展开更多合作受到关注。

北汽新能源的隐忧

2020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出、特斯拉国产都被认为将改变现有竞争格局。作为电动 汽车 领头羊,北汽新能源虽然在2019年完成了全新品牌和产品阵营的梳理、升级,但压力值仍然较高。

电车汇依据北汽蓝谷公布的产销快报统计显示,北汽新能源2018年的累计产量为110069辆,当年的销量为158012辆,产销量差别并不大,但是2019年的数据却让人颇为意外,2019年北汽新能源累计产量为44337辆,当年的累计销量却是150601辆,产销量之间的差额超过了10万辆。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汽新能源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产能过剩的迹象。

在此次庆典上,北汽新能源发布了“2029年计划”,其中就包括未来十年的电池规划——以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三位一体”的能源驱动系统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

虽然大部分整车厂商强调“术业有专攻”,要专注于整车技术开发,但在国内整车厂商中,除了比亚迪,长城过去两年也开始高调打造自己的电池产业板块,同样推出了新的电池技术概念。国际上,大众等主机厂也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领域展开研发,通用、宝马都进入了电芯材料的研发领域。这使得这些主机厂同时具有了动力电池供应商的角色。

马仿列表示,与比亚迪的合作 探索 不仅仅在电池领域,运营、技术等方面都有涉及。随后他还补充说到“我们和长城也在合作”,马仿列认为,在共同做大新能源 汽车 蛋糕这个共同目标上,国内车企同行的合作共赢是大趋势。

北汽新能源与比亚迪之间的“恩怨”

电车汇依据2019年上险量统计的结果显示,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分列第一和第二,两家车企占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的31%,如果比亚迪能够成为北汽新能源的电池供应商,极有可能改写动力电池行业格局。

虽然此次北汽新能源提及与比亚迪的合作,但实际上,北汽新能源与比亚迪的互动并不是第一次,2018年2月,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亲自率队到访比亚迪,双方团队就三电系统、 汽车 电子、新能源车底盘等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展开交流,且就合作方向达成了高度共识。并称比亚迪方面希望与北汽新能源在一站式服务、三电系列产品、智能化 汽车 电子等方面建立更深入的合作。

一个月后,北汽新能源-比亚迪 汽车 零部件展主题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新能源 汽车 科技 创新中心(中国蓝谷)举行,此次交流会上,双方团队就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 汽车 电子、元器件、车身附件、新能源车底盘等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展开深入交流。除了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到场以外,采购中心的部分管理人员一同参加了交流会。

在电池供应领域,北汽集团目前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供应体系。据电车汇数据智库统计,2019年1-11批新能源 汽车 推荐目录中,北京新能源车型电池单体供应商主要是宁德时代、孚能 科技 、国轩高科、力神这几家。

而北汽新能源想要抛弃这几家电池供应商寻找“新欢”也并不容易。以孚能 科技 为例,其动力电池不仅专供北汽新能源,并在2017年9月与北汽集团联合投资80亿元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而国轩高科更是北汽新能源B轮融资的投资方。只不过是北汽新能源“专属”电池pack厂近段时间陷入风波,不过双方的合作仍然保持,并无退出迹象。

同时与韩国SK合资的电池工厂也已于2019年12月竣工投产,后者生产的锂离子软包电池将为北汽集团高端品牌ARCFOX提供配套。但与众多厂商一样,由于电池是电动 汽车 核心零部件,而其技术的提升以及成本瓶颈的突破正在以多种路径展开,且主动权并非掌握在整车厂手中,因此,多元化的电池技术应用和合作成为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内的整车厂商的共同选择。

对于比亚迪而言,近两年除了发展新能源 汽车 整车业务外,也在推动核心零部件外供,尤其是动力电池外供,据电车汇统计,目前比亚迪已经给长安新能源的乘用车提供电池配套,给中联重科、蜀都、东风等企业的商用车提供电池配套。倘若比亚迪动力电池能够进入北汽新能源的供应体系,对于比亚迪的电池业务而言,也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文章摘自 电车汇 20200116 发自北京

俏皮的小熊猫
平淡的蜜粉
2025-07-16 07:17:22
在新能源领域北汽集团可以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通过加速发展智能网联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北汽集团打造了多款新能源汽车明星产品。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北汽集团就展示了许多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技术融合的新成果。比如:北汽旗下智能纯电动SUV ARCFOX极狐 αT,就是全球首款商业搭载5G技术的汽车产品;还有BEIJING-EU5,也被称作“人工智能轿车新典范”,通过搭载百 度DuerOS人工智能系统,可实现语音交互等等。这些技术都非常先进,可以看出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

舒心的寒风
超帅的黑米
2025-07-16 07:17:22

中国汽车工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入场”绝对是最早的。很多业内人士也将其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而作为领军者的北汽新能源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年,从2013-2014年的真正“破局”;到2018年再次进阶,北汽新能源目前累计产销已经突破50万辆,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1月15日,在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马仿列宣布:正式挥别卫蓝之旅1.0时代,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他还表示,在未来的十年中,北汽新能源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1个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

1、连续7年位列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榜首

过去10年,北汽新能源用太多的第一来诉说它的辉煌:第一个独立运营的新能源车企、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首个登陆A股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获得首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销量的第一,而且是连续7年位居第一。

作为北汽集团“高新特”战略的关键一环,北汽集团给与了北汽新能源强大的助力。斥巨资建设了目前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以试验中心为例,其一期工程就注资22亿元,拥有88个实验室,二期项目也在建设中。

以此同时,北汽新能源还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西门子等全球企业的合资合作,并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企业联手,推动新能源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打造符合心意的纯电动汽车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尽管市场下行依旧在持续,但北汽新能源仍然取得了出色的销量成绩。其中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90%,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向上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按照北汽蓝谷发布的产销快报,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为150,601辆,其中EU系列占整体销量近80%,稳居新能源车销量榜首,并且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元EV)近3万台。要知道,近期最为火热的特斯拉Model 3 2019年全年交付量也仅为92,550辆,不及北汽EU系列。

2、发布“2029计划”

从燃油车改装起步,到目前构建起全新平台正向开发的体系能力,北汽新能源形成大中小、高中低的产品矩阵,并率先布局了出行服务、能源管理、大数据平台等领域。

在北汽新能源看来,下一个十年,人类将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迈向万物互联。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加速汽车的智能化与电动化。所以2.0时代,北汽新能源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构建数字化的研发能力,聚集全球优质资源、顶尖技术人才,建成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第二就是丰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也就是上述的40余款新车。

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共有EX3、EX5、EU5、EU7四款车型,根据官方公布的规划来看,北汽新能源产品端将在2021-2022年陆续推出EX7、换代EX5和换代EX3。其所打造的BE22纯电专属后置四驱平台,可生产轴距从2700mm-3000mm的车型,覆盖A-C级产品,NEDC工况续航范围达到400km-650km,并且可实现自成长ID-Pilot2.0自动驾驶,并且预留自动驾驶至L4等级软硬件。

第三是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建成集成客户、供应商、工厂和环境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模式,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个性化生产制造服务。

另外,北汽新能源还将打造涵盖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为主的“三位一体”的能源驱动系统,并成立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打造“融合式”全生命周期的客户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体验、交付一体化。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还要打造能源网与车、车与车、车与能源网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智能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