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煤一般能烧多长时间?
蜂窝煤(煤球)一个能烧多少个小时。
燃烧需要一定的环境:可燃物、氧气、温度。单独的一只煤球由于无法保持温度所以无法燃烧。
煤球在炉子中才能正常燃烧,且炉子中至少需要两只煤球,一般家庭用的火炉需要同时放三只煤球才能烧水做饭。
煤球的燃烧时间和用法密切相关,如果只是保持煤球火不灭的燃烧,把煤球的通风口仅仅留一个小孔,一只煤球可以燃烧12个小时左右,一天需要换两块煤。
如果用来烧水做饭,一块煤球前后能燃烧6个小时最多,一天需要更换4块煤球。
一般情况下
煤直径应为100毫米,高度为75毫米,孔径为14毫米,孔数为12个;
每块煤的湿重不得低于1235克;
每块蜂窝煤的燃烧值应该达到4700大卡(对于普通家用,相当于燃烧约1.5小时左右).
沼气热值按照6000大卡/m3算
一块蜂窝煤热值相当于0.78方沼气
蜂窝煤主要用于家庭生火、取暖,是用无烟煤制成的蜂窝状的圆柱形煤球。由原煤、碳化锯木屑、石灰、红(黄)泥、木炭粉等混合物基料和由硝酸盐、高锰酸钾等组成的易燃助燃剂所组成。用上述材料制成直径100mm的易燃蜂窝煤试烧,其着火快、火苗高达140mm以上,燃烧时间长达1小时,无烟无味,燃烧完全。蜂窝煤原料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达到省料省时节能节资的目的。
1、水分蒸发阶段当温度达到105℃左右时,水分全部被蒸发;
2、挥发物着火阶段:煤不断吸收热量后温度继续上升,挥发物随之析出,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挥发物开始燃烧。挥发物燃烧速度快,一般只占煤整个燃烧时间的1/10左右;
3、焦碳燃烧阶段:煤中的挥发物着火燃烧后,余下的碳和灰组成的固体物便是焦碳。此时焦碳温度上升很快,固定碳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煤的燃烧速度和燃烬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
4、燃烬阶段:这个阶段使灰渣中的焦碳尽量烧完,以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效率。
南北方天气原因差异这里就取中间值,一斤煤可以燃烧3小时那么一天没24小时,也就是需要燃烧8斤煤炭。那么5100斤煤炭就可以燃烧12.5天,这里考虑到南北气候差异就取了一个范围值55到65天。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①具有低温氧化性,即有自燃倾向的煤以破碎状态存在
②有大于12%氧含量的空气通过这些碎煤
③空气流动速度适中,使破裂煤体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
在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时间,使煤体可以达到着火温度,产生自燃。
煤的自燃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时期,即准备时期,又称潜伏期自热期最后进入燃烧期。
1.潜伏时期。煤自燃的潜伏时期即煤的低温氧化过程,潜伏时期即准备阶段的长短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和外部条件,如褐煤几乎没有准备时期,而烟煤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准备时期。
2.自热期。经过潜伏期,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的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T=60~80℃时,煤的温度急剧增加,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矸馏,生成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火灾气体,煤呈赤热状态,当到达着火温度以上时便燃着。这一阶段就是煤的自热阶段,又称煤的自热期。
3.燃烧期。这一时期是煤从低温氧化发展成自燃的最后的一个阶段。主要特征是:空气中氧含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数量倍增,同时由于燃烧不完全和二氧化碳的分解,而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巷道中出现浓烈的火灾气味和烟雾,有时还出现明火,火源温度达到1000℃左右。
1、在火炉里放入煤炭,其下面要留有空间,塞一些碎木刨花进去。用点燃的纸张烧木刨花,不停扇火,直到煤炭开始燃烧即可。
2、在有风的情况,助燃剂中加入酒精或者油等易燃物质帮助快速点燃。关闭炉子的风门,使火持续燃烧的时间更久,等待煤炭燃烧即可。
3、用刚烧过一半的煤,放在煤炉的新煤炭下面然后扇火,便可将煤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