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于明年1月上市 上汽大众ID.4 X正式下线
10月27日,上汽大众首款MEB车型ID.4 X在上海安亭MEB新能源工厂正式下线投产。新车是首款国产的ID.车型,基于纯电模块化平台MEB打造,定位于紧凑型SUV,有望于2021年1月正式上市。
ID.4 X的车身外观与ID.初见基本保持一致,外观延续了全新家族化设计风格,只在前保险杠、尾灯造型等细节部分稍作调整。车身的长宽高分别为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
新车基于MEB电驱动平台打造,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最大扭矩310N·m永磁同步电机。配备一块82kW·h的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NEDC工况续航可达555km。
上汽大众安亭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大众历时两年建设、股东双方投入超过170亿元的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新建的工厂,预计年产30万辆整车。
写在最后
在燃油车领域,传统合资品牌在销量上占据着压倒性胜利;但在纯电动车领域,传统合资品牌始终没有一款真正的爆款。基于全新MEB平台,加上大众的品牌光环,ID.4 X是否能延续大众品牌的销量上的神话,很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月27日, 上汽大众ID.4 X于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MEB新能源工厂正式下线。新车定位于紧凑型SUV,工况条件下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6.2kWh/100km,工况续航可达555km,预计2021年3月上市。
ID.4X量产下线,意味着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新建的工厂正式投产。这也意味着这家传统汽车巨头在汽车电动化领域在中国市场上与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展开正面对决。作为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的首款量产车型,ID.4 X也是上汽大众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的第2300万零一台整车。
在过去中国市场上,大众品牌的纯电动车型主要以上汽大众朗逸纯电,一汽-大众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这三款车型为主。但三款车型在市场中表现平平,一方面因为基于油改电而来,没有值得称道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不足300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仅能满足城市代步的需求,与主流的纯电车型相比毫无优势。而ID.4 X是上汽大众首款基于大众汽车集团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的ID.家族纯电车型。
MEB平台采用全新的电动车专属设计,创新平板式的电池模组布置方式使车辆具有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前后悬,相比传统燃油车,在空间上更具优势与舒适度。同时,位于车辆中部的电池位置使车辆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与低重心,从而获得动感而均衡的行驶表现。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动力方面,ID.4X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为310N·m的电动机,最高时速为160km/h,电池能量密度为75Wh/kg,每百公里综合电耗为16.2kWh,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555km。
外观方面,ID.4 X延续了ID.车系的简洁风格,车头封闭式设计、线条流畅的头灯为新车塑造出一种时尚感。全封闭式进气格栅配合可点亮的大众logo以及贯穿式灯带,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保险杠营造出“X”的轮廓,使整个车型增添运动气息,非常具有辨识度。
侧面来看,线条同样展现出简洁科技的风格,后半段的腰线则有一个明显上扬,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车身采用双色设计,腰线与门板下方修饰线均以流畅的姿态贯穿车身。
官方表示,ID.4 X的空气阻力系数为0.28,尾部强调层次感,尾灯的设计与前脸相呼应,依旧采用了贯穿式LED造型,整体感突出。尾灯内的构造也相当精致,点亮之后视觉效果很突出。因为是纯电,尾部下方也没有排气口,固定式扰流板和底部的菱形装饰框让整车层次感很明显。
在内饰部分,ID.4 X的中控造型设计非常简洁,超薄的悬浮式中控显示屏提升了内饰的科技感。屏幕下方为多媒体系统、空调以及部分主动安全性配置所保留了触控按键,更便于对应功能的直接操作。位于仪表右侧的独特电子怀挡设计,在提升换挡便捷性的同时,也为ID.4 X的车内中控部分提供了更多储物空间。
上汽大众拥抱汽车“新四化”技术浪潮,向智能与电动化转型,步伐坚定。近年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和高端品牌方面的合作持续深入。此次ID.4 X的投产是股东双方精诚合作的成果之一,开启了上汽大众全面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新篇章,向着“共创2025”战略目标不断迈进。我们期待大众品牌在纯电领域也能获得目前在燃油车市场的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2月23日,大众安徽宣布其MEB工厂全新车身车间完成建筑施工。农历虎年的首个里程碑,标志着大众安徽朝向建成集团全球电动出行中心又迈进了一步。车身车间内的各项设备将于三月份开始安装。同时,该MEB工厂将于2022年中整体落成,首款新能源车型将于2023年下半年量产投产。
大众安徽CEO葛皖镝博士表示:“大众安徽是集团电动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实现纯电动、全面互联的未来出行蓝图注入强大动力。我们正在快速推进MEB工厂的建设,持续提升研发能力,积极拓展产业价值链,并广泛吸纳人才。在项目团队与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仅用六个月就完成了车身车间的建筑施工,这一成绩令我倍感骄傲。”
大众安徽首席制造官施耐德先生表示:“由衷感谢合作伙伴们的长期支持和紧密协作,使大众安徽能够以创纪录的‘安徽速度’建设世界一流的工厂车间。我们期待在未来几个月里共同庆祝MEB工厂建设更多的里程碑。”
大众安徽MEB工厂于2021年4月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70%以上的建筑施工。在建造过程中,仅土地平整工作就调配了约4万辆卡车,转移土方约72万立方米。全新车身车间的建造共使用约1.6万吨钢铁、5.6万立方米混凝土,厂房的地面承载力达每平方米5吨。
大众安徽MEB工厂厂区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车身车间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厂区还涵盖总装车间、喷涂车间等设施。此外,加上正在建设的电池与零部件供应商园区,项目总面积93万平方米。整座MEB工厂将于2022年中全面竣工,首款新能源车型的预量产车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下线,并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投产。工厂最大年产能预计可达35万辆新能源汽车。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大众安徽将在推进践行集团脱碳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工厂将在投产伊始即使用绿色能源进行生产,并通过一系列节能措施减少整体碳排放。
大众安徽汇集研发、质保、预生产和测试等多个部门,将以集团最佳实践经验和严格标准,助力未来移动出行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ID.4X绝非一小步。对于中国市场来说,ID.4X绝对是一大步。
投资总额高达170亿元人民币,建设耗时长达2年之久的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工厂终于正式投产。10月27日,上汽大众首款ID.家族车型——ID.4 X正式批量投产,这也是上汽大众累计生产的第2300万零一台整车。而根据此前的规划,ID.4 X将在明年3月与消费者正式见面。
“ID.4X是基于MEB纯电动车平台打造的ID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首秀,它不仅仅是一款新车,同时也向大家展示一个全新的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汽大众总经理陈贤章在新车下线仪式上表示:“我们也期待,ID.4X能成为上汽大众把电动汽车从小众带向主流的成功开端,成为大家的日常交通工具。”
官方数据显示,ID.4X的长宽高分别为4612、1852和1640mm,轴距为2765mm,最高可实现550公里以上长续航里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大众ID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其实ID.4早在今年9月就已经在美国开启预售。新车共有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4.3万美元和3.9万美元。ID.4的预售引起了美国消费者极大的热情。预售当日,大众官网一度崩溃。最终,价格更贵的1ST版ID.4当天售罄,但这依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追捧,ID.4在美国市场的订单增速依然非常快。
市场不会说谎,ID.4在美国市场的热销足以证明这款车的受欢迎程度,而这也让ID.4X在华前景备受期待。
在大众品牌之外,上汽大众安亭MEB新能源工厂还承载着更多使命。
“2021年,基于MEB平台,我们还将在这个新工厂陆续投产多款大众品牌、奥迪品牌的纯电动汽车,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陈贤章表示:“在主流电动车市场上,我们将展示上汽大众在创新、技术和质量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打造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据悉,安亭MEB新能源工厂的一期规划年产能超30万台,除了大众品牌的ID.4X和一款代号Lounge SUVe的车型之外,还将生产奥迪A SUVe和斯柯达A SUVe Derivat。
而在这之中,奥迪品牌的出现最受外界关注。因为缺少豪华品牌,上汽大众近年来错失了豪车市场的增长红利。更让上汽大众心有不甘的,则是一汽-大众凭借奥迪品牌的优异表现拿下了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冠,而在此之前,上汽大众已经完成四连冠。因此,不论从电气化变革还是完善品牌矩阵的角度来看,安亭MEB工厂的正式投产对于上汽大众来说都可谓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6月22日,大众安徽首台白车身于其MEB工厂的全新车身车间下线,标志着大众安徽首款新能源车型的试制生产取得重要进展。大众安徽正在全速推进生产工作,预量产车将于今年下线,2023年下半年实现量产投产。
今年2月,大众安徽宣布其MEB工厂全新车身车间完成建筑施工,同时还表示车身车间内的各项设备将于三月份开始安装,车身车间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此外,工厂还有总装车间和喷涂车间,预计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全面建成。
大众安徽MEB工厂车身车间在大众汽车集团内首次采用了“In-line measurement 2025”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所有白车身的生产线在线测量,从而提升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和精度。此外,车身车间共有约900个机器人,并在50个机器人工站采用前沿的视觉补焊技术,这在集团位于中国的MEB工厂中亦尚属首次。
另外,根据此前获得的消息,大众安徽正在扩展现有研发设施,以提升本土研发能力,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级研发测试场聚焦车辆硬件的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以及软件应用的开发,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相关测试。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显示的数据,大众·新能源在新能源品牌中热度排名第58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易车讯 大众汽车集团官方表示,其正在研发MEB+平台,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
2019年底,首款MEB平台的大众ID.3全球首发,截至目前ID.3车型已交付超过50万辆。MEB平台车型涵盖多个品牌、10余款车型,全球累计交付超过67万辆。
现有MEB平台车型具有技术领先性,达到了研发目标且销量优异,推动了大众汽车集团的电气化转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未来,大众方面将集中研发MEB+平台。随着电池容量的提升,最大续航将升至700公里,快充速度也将达到175-200千瓦。同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将得到重大突破。
此外,基于MEB平台的车型还将进一步拓展,至2026年时还将推出10款新车。比如,一款售价在25000欧元左右的入门级车。
根据易车App“新能源热度榜”数据,大众新能源(进口)在同级别竞品中排名第50,日均关注度9669。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作为国内 历史 最悠久的 汽车 合资企业之一,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成绩斐然,旗下桑塔纳、朗逸、帕萨特、Polo等经典车型,成熟而有口皆碑,有着极大的市场保有量。上汽大众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德系机械工业带来的优秀制造品质之外,大众MQB模块化平台的建立,功不可没。
大众尝试模块化平台建立始于80年代,从PQ系统平台技术进行改进提升到MQB、MLB等模块化平台。与传统平台技术不同,模块化平台使得 汽车 制造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平台出色的延展性能满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品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进一步缩减。据了解,从2012年至2019年,MQB平台上生产的车型从1款增至11款,这种1年1-2款的速度,为上汽大众的燃油车市场带来了不少红利。
就在上汽大众燃油车之路高歌猛进的时候,2009年,国家为进一步节能减排,密集推出一系列新能源 汽车 扶持政策,新能源 汽车 市场悄然崛起。为了能早早地分到“蛋糕”,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企业,纷纷入局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此刻的景象就如同当年的国内燃油 汽车 的红利期,只要进入就能分到一杯羹。可就是如此的诱惑下,不少人发现上汽大众并没有入局?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嗅觉敏锐的上汽大众会没有发现?一时间不少人哗然。
难道上汽大众不想抓住机遇吗?其实不然,在上汽大众眼中,大机遇也面临着大挑战,新能源 汽车 电池安全问题频出,如何提升质量的同时确保用户用车安全 and 用电安全? 这 是一个比市场互相竞争分羹更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根本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即便是短时间能获得红利,未来如何发展之路上也会碰壁。而且上汽大众不像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在电池技术上有着自己的专利,想要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杀手锏”。这个时候,“模块化”概念再次成为上汽大众发展新能源车型之路上的重头戏。
有句老话叫“术业有专攻”,攻克燃油车模块化平台的大众集团,在新能源模块化平台的建立上更加得心应手, 2015年 就打造出全新的新能源模块化平台,称之为MEB平台。据悉,MEB平台采用专门针对电气化动力系统的设计理念,一切都环绕电池而造,同时又抛弃掉内燃机与油路,带来更加宽敞和灵活的全新空间布局,还可复制传统车领域研发造车的优势与市场基础。一方面,通过采用平板式电池模组布局方式,使车辆拥有更长轴距与更短前后悬尺寸,轴距和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相比有很大提升,内部空间更加宽敞。同时,纯平的设计使得原来的中央地台从此消失,后排中间乘客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腿部空间。另一方面,电池包完全嵌入车底,显著降低车辆重心,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
这种突破传统燃油车内部空间使用限制,又能将电池安全摆在第一的平台,真正打开了大众的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上汽大众国内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大门。
好的工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上汽大众新能源造车又何尝不是呢?有了MEB纯电模块化平台的支持,2020年大众在海外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量产车型ID.4,作为ID.家族首款车型,新车也肩负着开启大众 汽车 电动化新时代的 历史 使命。此后,上汽大众在国内建立属于自己的MEB工厂,并推出旗下全新纯电SUV车型ID.4 X,吹起向国内新能源市场进军的集结号。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ID.4 X是颠覆性的。首先是命名方式,这种字母+数字的简单搭配,紧紧贴合新能源车型“减”字当头的主题,也跳脱出上汽大众传统 汽车 的命名方式,富有独特的意义。其次,ID.4 X有别于传统的“油改电”车型,是真正意义上的100%纯电动 汽车 ,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ID.4 X颠覆传统新能源车型以“里程”为核心的主攻方向,将电池安全摆放在了第一位。得益于上汽大众MEB平台自身优势资源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优势,ID.4 X车型的电池包在设计时,仿若拼凑乐高一样,在底盘中间位置留有一个安放电池包的位置。而周边框架则采用铝合金进行打造,底部则由高强度的铝冲压底部装甲构造,内部使用高压横排连接设计,可谓将电池包进行分割后,再重重包裹在“装甲”内。而在电池包上部,线路版上除了安装有智能操控芯片外,还设有2毫秒级高压切断机关,可在突发状况下,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电池包覆盖的上层盖板,上汽大众使用三重密封壳体包覆,并加以三重防护呼吸阀,保护好座舱内部乘员的安全。对于这样的设计,上汽大众将其称之为360 全方位保护装甲。
电池本身,上汽大众ID.4 X的电池包由宁德时代提供,这是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型的供应商,也是全球顶尖的电池供应商。为了让电池能承受极端情况下的各种环境压力,其本身经过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338 项电池安全测试项目,超过国标 285 项(国标仅 53 项)。 在电池包的封装工艺上,上汽大众还采用铝材MIG焊接、RIVTAC铆接、Micro-Mig焊接等全新工艺加强电池包的强度。
在电池安全技术中,我们常常听说电池中置技术、电池智能冷却系统等等,可真正能保证100%电池安全的技术并没有,只有为了加强安全防护等级而做的多重措施。不过,“起步容易,精品难”,为了提升那一丝安全概率,车企都在细节上下狠功夫,而上汽大众基于MEB平台,从安装位置、封装工艺、电路控制等多方面来进行保障,致力解决新能源车型电池安全矛盾为用户带来的困扰。 这足以看出 上汽大众在打造新能源车型时想要颠覆安全防护的决心。对此,2021安行中国在各大城市宣传安全行驶重要性时,最主要的目地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上汽大众算是以身作则做到了这一点。
其他产品层面,ID.4 X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传统燃油车的进气格栅不再占据车头多余的面积,封闭简化后的单横条格栅,将两侧车灯进行相连,既拉宽了整个车头的视觉效果,又不再累赘。而横条与“VW”车标上新增设灯带,随着大灯将会一同开启,视觉效果更加出众。同时下方的格栅变得比以往厚重,主要用于凸显其SUV的身份,增加运动效果。
车身侧面,上汽大众特有的高腰线设计得到保留,但为了增加 时尚 元素,ID.4 X采用上下两侧撞色搭配,车顶又采用黑色,这种多层次颜色的不同叠加,打破以往大众燃油车传统的风格,尤其是尾部贯穿式的尾灯,与车头一样,logo上也设有灯带,用以彰显品牌情调。车身尺寸 方面 ,ID.4 X的长宽高分别为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虽然是紧凑型的车身,可是其轴距却超越以往燃油车,这里面MEB架构特有的空间优化能力功不可没。
车辆内部,ID.4 X将颠覆效果进一步扩大。这种与以往上汽大众截然不同的内饰风格,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车内采用简练的横向线条构造出整个中控造型,悬浮式的中控液晶大屏变得尤其醒目,而一侧的5.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不再镶嵌在中控内部,采用的是与中控屏一样的悬浮式设计,搭配车内心情炫彩氛围灯,以及取消挡把后更简洁的操控台,未来感极为浓厚。按键布局,半触控式按键取代了以往的实体物理按键,弹指间的操作或许就能感受到ID.4 X的 科技 感。另外,车辆还将配备AR-HUD增强抬头显示功能,全面提升车辆的 科技 感。至于车辆的换挡按键到底在哪?ID.4 X选在了仪表盘的右侧,这是基于国人操作习惯进行设计,比较方便。
配置部分,ID.4 X将搭载上汽大众打造的IQ.Drive系统,全新的车载辅助系统、舒适系统、信息 娱乐 系统、控制和显示系统,都在这个系统内都有所继承。与此同时,在主动驾驶安全层面,诸如ACC全速域自适应驾驶、车道偏离预警等达到L2+级别的高阶ADAS驾驶辅助功能都将出现于ID.4 X车内。
然而,上汽大众ID.4 X仅仅是个新能源开始,随后在2021年6月17日,上市推出的ID.6 X智能纯电SUV,将目标放到二胎家庭,7座大空间的布局以及更大里程的续航标定,进一步扩大上汽大众在新能源 汽车 各大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根据大众未来的战略计划,上汽大众还将基于MEB平台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届时ID.家族的阵容会愈发强大。
或许在不少人眼中,上汽大众入局新能源市场较晚,竞争优势并不大,可上汽大众当的并不是“搅局者”,它更像是一个“终结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像是一个“先驱者”。“终结”的是大众以往单一燃油车战略的时代,“先驱”的是品牌新能源未来的发展之路。而且在上汽大众看来,竞争只会徒增市场内耗,在这个能源革新的时代,引领新能源市场共同进步才是关键。
上汽大众一直以来都在讲求如何充分地融入中国本土市场,MEB模块化平台的到来,使得国内多款国产车型有了更好的发展,随着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开疆拓土”,或许在燃油车市场上汽大众“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新能源市场也能重现。
写在最后:
新能源 汽车 将是未来国内 汽车 市场的重要发展领域,也是众多车企看重的核心竞争之地。上汽大众带着MEB模块化平台入局,不以竞争者的身份去抢占市场,相反却想的是如何优化电池安全,带领新能源 汽车 市场向上发展,这是开启市场良性竞争的开端,也是上汽大众作为龙头传统 汽车 企业的责任感。
或许上汽大众入局晚了,可它带来的MEB平台技术以及产品却并不“晚”,ID.4 X出色的品质与安全性能,向众人展示了品牌想要做好车的自信,或许在不久,我们能看到上汽大众在新能源市场厚积薄发,书写企业新篇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