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吗?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更环保的汽车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时间在不断发展,技能也在不断发展,新型能源的汽车的应用将受到广泛关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1.加强新能源开发的管理工作
目前在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研发方面存在一些恶性竞争,例如技术采用后各制造商之间的利益竞争,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的不完全竞争等,这些竞争后果就是制约了农业中所用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汽车的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而是开发应用本身,科研人员要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与策略,综合利用各项生产要素,完善各项制度,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效率,达到实现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应用的目的。
2.加强对汽车节能产品的开放以及改进工作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技术及系统零件还需借助其他国家,在对汽车产品的研发方面更是如此。农业中所使用的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探索是建议在基础汽车制造技术之上的,如果连基础技术都掌握的不够成熟的话,更不能做到能源技术的研发。因此,我国的汽车工业首先要进行改善的是自身的制造基础,从传统技术上寻找突破口,同时实行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传统汽车产品的“两手抓”政策,从里到外的促进我国汽车节能的进一步发展。
3.鼓励国产企业自主研发
发展农业汽车的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终极目标是为了解决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的现状,为我国居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发展农业所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长远的发展项目,需要长时间不断的投入,并且具有极高的投资风险。这种特点导致我国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新能源技术开发产生怯步的心理,造成技术研发,创新止步不前的困局。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应该尽快采取相关政策改善,通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科研人员,整合国内科技、资金和人力资源,采用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直接投人资金鼓励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的零部件,并且形成标准化和产业化。
易车讯 近日,商务部等22部门制定了《“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主要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国内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促进传统消费提质升级领域,《规划》提出要将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积极发展汽车后市场。
此外,在提升流通绿色发展水平领域,《规划》提出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和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推广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应用,鼓励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合理组织、配置物流配送路径,提高车辆利用率。
易车讯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能源电子企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其中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智能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广基于优势互补功率型和能量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混合储能系统。支持建立锂电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开展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
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
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智能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广基于优势互补功率型和能量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混合储能系统。支持建立锂电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开展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
锂离子电池。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从材料、单体、系统等多维度提升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经济性。推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全气候电池、固态电池和快充电池等研发和应用。
锂电材料及装备。保障高性能碳酸锂、氢氧化锂和前驱体材料等供给,提升单晶高镍、磷酸铁锰锂等正极材料性能。提高石墨、锂复合负极等负极材料应用水平。加快电解液用高纯碳酸酯溶剂、高纯六氟磷酸锂溶质等产业化应用。提升高破膜高粘接性功能隔膜的性能。突破搅拌、涂覆、卷绕、分切等高效设备。
钠离子电池。聚焦电池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加强硬碳负极材料等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主材和相关辅材的研究,开发高效模块化系统集成技术,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液流电池。发展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安全环保的全钒、铬铁、锌溴液流电池。突破液流电池能量效率、系统可靠性、全周期使用成本等制约规模化应用的瓶颈。促进质子交换膜、电极材料等关键部件产业化。
氢储能/燃料电池。加快高效制氢技术攻关,推进储氢材料、储氢容器和车载储氢系统等研发。加快氢、甲醇、天然气等高效燃料电池研发和推广应用。突破电堆、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膜电极材料等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支持制氢、储氢、燃氢等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及应用。
超级电容器。加强高性能体系、高电压电解液技术、低成本隔膜及活性炭技术的研发,提高超级电容器在短时高功率输出、调频稳压、能量回收、高可靠性电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研发新型环保、长寿命、低成本铅炭电池,开发高导电的专用多孔炭材料。推动正负极板栅的塑铅复合化,减少用铅量,提高电池比能量。开发新型空气电池,加强金属负极保护、枝晶抑制、选择性透过膜、电池结构设计等基础研究。鼓励开发规模储能用水系新电池。推动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热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突破。
电池系统集成、检测评价和回收利用。开发安全高效的储能集成系统,针对电芯衰减、不一致性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储能系统高效温控技术,提升电池管理系统性能、可用容量及系统可用度。开发电池全自动信息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加强储能电池多维度安全测试技术、热失控安全预警技术和评价体系的开发与应用,突破电池安全高效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等技术。
储能系统智能预警安防。开发基于声、热、力、电、气多物理参数的智能安全预警技术,以及高效、清洁的消防技术。建立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发展基于运行数据驱动和先进人工智能算法的储能系统安全状态动态智能评估技术。
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电动机械工具、电动交通工具及充换电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终端应用,开展能源电子多元化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提供光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标杆企业。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培育形成一批能源电子产业集群,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特色光储融合项目和平台建设,推进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模式先行先试,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和消纳利用水平。加快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面向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力传输、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推广。提高长寿命、高效率的LED技术水平,推动新型半导体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发展绿色照明、健康照明。
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
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面向“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提升能源保障供给能力,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储能系统,促进数据中心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开发快速实时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和多元用户友好智能供需互动技术,加快适用于智能微电网的光伏产品和储能系统等研发,满足用户个性化用电需求。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本条例所称新能源开发利用,包括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科研、实验、推广、应用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第四条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应当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宣传群众,典型示范,效益引导,实现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一项产业,加强对新能源工作的领导,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综合运用税收、价格和信贷等手段,扶植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新能源开发利用所需资金应当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第六条 对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或者有重大发明创造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新能源管理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职责与管理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能源管理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有关新能源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编制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计划,报新能源建设项目,组织、指导新能源的科研、实验、推广和应用工作;
(三)上报、审查、监督大中型新能源建设项目专业技术的设计、施工工作;
(四)协助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地方标准,监督检查新能源产品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
(五)负责新能源的行业管理、业务指导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组织新能源科技开发、专业培训、知识普及、咨询服务和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六)负责乡镇企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能节约的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完善新能源管理机构,保持机构的相对稳定。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应当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工作。
新能源管理部门的培训、试验、服务基地及其财产,任何部门不得侵占或者挪用。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和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宣传、推广和科技知识普及工作。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经贸、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支持新能源管理机构做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第三章 科研与实验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积极参加新能源科研、实验活动。对民间组织和个人从事新能源科研、实验项目的,应当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第十二条 新能源管理机构应当对新能源重点科研、实验项目组织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确认其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后,方可付诸实施。第十三条 新能源管理机构设置的质量检测单位,应当经技术监督部门认证后方可承担质量检测工作。
新能源产品和农村用能节约产品研制完成后,必须报新能源质量检测单位检测合格,方可生产和销售。第四章 推广与应用第十四条 各级新能源管理机构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措施,普及新能源技术知识,推广新能源产品,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新能源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信息,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服务。第十五条 下列新能源技术应当重点推广应用:
(一)户用沼气池综合利用技术,工农业有机废弃物和城镇生活污水厌氧净化处理及供气技术;
(二)秸秆等生物质气化、炭化技术;
(三)太阳能热水、采暖、种植、养殖技术;
(四)风力、太阳能发电技术;
(五)利用地热资源种植、养殖和集中采暖技术;
(六)其他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第十六条 从事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推广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推广技术成熟、性能先进、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技术、产品,对用户实行建、管、用跟踪服务,传授安全操作知识,防止造成人身伤害和主体工程损坏。
“过去一年,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快速’,即产销规模快速增长、质量品牌快速提高、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说,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新能源 汽车 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但产业发展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等挑战。如何推动新能源 汽车 发展再上台阶?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是关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说,工信部将继续加强产业链系统梳理,特别是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协调解决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短缺问题,推动提升芯片全产业链的供给能力。
“我们将制定支持新能源 汽车 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体系有效衔接,统筹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与青海、四川、江西等地沟通,协调推动加快国内锂资源开发。”郭守刚说。
加快配套设施完善,推动新能源 汽车 下乡很重要。2022年,工信部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 汽车 比例。
“我们也将加快5G信息通信、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应用,开发更多功能,并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让消费者更喜欢买、更放心用。”郭守刚说。
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着眼长远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郭守刚说,工信部正组织编制 汽车 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明确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 汽车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验收,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一、新的能源政策与目标
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的能源对策报告就俄罗斯新的能源政策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指出:俄罗斯在新形势下的能源政策和目标有以下方面:(一)可靠地保障社会的需求。目前,政府给居民提供的能源不超过能源总产量的3 0-35%,其余的有相当一部分被“自噬型”经济所消耗。因此俄罗斯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并可靠地保障社会对能源的合理需求.俄罗斯燃料动力资源的总消费量仍将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或略有增长(6-1O%)。工业能源用量比重将从现在的60-65%下降到50%,但与此同时公共生活领域、农工综合体以及公共运输等部门的能源用量比重将有所增加。(二)提高能源生产的效率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目前,俄罗斯未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能原是能源综合体和整个经济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通过对燃料动力部门和能源用户进行改建和技术改装的途径,来提高能源生产的效率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将开发的重点从发展大型动力综合体转向分散供应,其具体措施是建立小型动力企业,使其接近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资源。(三)综合发展。在互利和有效利用能源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使俄罗斯的能源短缺地区和能源过剩地区得到综合发展。(四)保持燃料动力综合休足够的出口能力。关于这一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燃料和能源部副部长布舒耶夫认为:俄罗斯除了增加出口没有其他出路,即使到201。年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总量也不会达到1988-1989年的水平,将比这两年的水平低20 %.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开采业生产力下降,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盘正在逐渐丧失.今后,对独联体国家的供货将保持稳定,不会增加,而对独联体以外国家用外汇结算的出口将增加。
达到这些目标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将采取应急措施保障燃料动力综合体的财政稳定,使能源危机不再继续加深。第二阶段(到1997年)形成新的、市场型的经济关系,进行结构改造,运用法律、经济和组织机制来改组综合体。第三阶段(到2000年以及更远时期)将建立面向社会的能源经济,依靠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部门的结构改革,来保障有效的能源供应,并使俄罗斯纳入世界能原系统.新的能源政策与以前的指令性能源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把重点放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数量指标上并为此拨出资金,而是把重点放在形成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上。
二、实施新能源战略的措施
为实施新能源战略俄罗斯将采取以下一系列具体措施:(一)制定相应的法律为使政府制定的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应为能源战略的实施奠定法律基础.俄罗斯政府官员认为,能源供应问题、地区和中央、消费者和生产者以及居民和国家的相互关系问题并不次于刑法伺题.但目前在这一领域尚无任何法规,任何 事情的解决不能靠强制命令,而是要依靠法令和法规.目前,俄罗斯正在制订一系列用于调节能源市场整套法律相互关系的法令,如《能源政策法》,这是一部基本的框架法律,《节能法》、《石油和天燃气法》、《电力法》等。
(二)建立可调控的能源市场这首先需要改革价格,形成经济自主的市场主体,以及建立起市场关系的经济机制。俄罗斯实行经济政策的社会化的方针,这就意味着要使公共生活领域的能源消费量从目前的人均1. 6吨增加到2010年的1. 9至2吨,电力消费量从人均1, 05兆瓦增加到1, 7至1.8兆瓦.这符合人均居住面积从目前的16, 1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20至29平方米的要求,并使居民热水供应量和管道长度增加1倍.同时完善运输结构,使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更合理的分担货运量—这也是节能的一大潜力.经济面向社会的方针将提高农业和公共生活领域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根据各企业和单位的效益提供方便和利益。如规定,任何一个没有开采石油的企业都无权向国外出售石油,任何一个不加工柴油机燃料和汽油的公司无权出售这些燃料。今年石油价格对所有的进口国都是一样的,无论其远近如何,石油开采企业得到出口额后,在国家确定的范围内,自己确定卖给谁。
(三)加强对出口的管理,提离出口的效益俄罗斯的天然气部门的生产比较稳定,每年开采天然气为640。亿立方米.自己消费量为380。一3900亿立方米.近几年,为欧洲非互易出口定额为1000一1050亿立方米.其余的天然气则向邻国出口。
今后的任务是:首先,要提高加工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俄罗斯出口的最大缺陷是出口的大部分是原油,而不是石油加工产品,解决问题的方案之‘是在外国伙伴的工厂里净化石油,按照条约的规定,获取石油加工产品的利润.最为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加工工艺.目前,更新整个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巨大工作已经开始,其任务是提高石油加工产品的比例。俄罗斯工厂的汽油、润滑油、柴油、重油及其他石油产品的出产率为65呱,而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出产率高达85-90肠,即他们从每吨石油中提练出的石油产品约等于俄罗斯1. 5吨石油中获得的产品。俄罗斯今后将大力提高出产率,正加紧与德国、瑞士、土耳其等国的公司进行谈判,准备同外国的工厂合作加工石油产品,还准备投股建厂,共同参与加工、销售石油产品并获得收入.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俄罗斯将大力改造出口结构.使其有利于销售石油加工产品,而不是有利于出售原 油。
第二,改变按义务提供能源资源。主管对外经济联系的燃料和能源部副部长沙塔洛夫称,俄罗斯的天然气对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颇有诱惑,但它们并没有支付能力.目前,俄罗斯几乎是世界上唯一按义务提供能源资源的国家,前苏联的联系有一些还没有完全消失。没有俄罗斯的燃料、能源,我们的邻居的日子就难乎为继。同时,我们与乌克兰人昨天还是一家人,今天怎能不给他们提供燃料呢?但今后,俄罗斯要逐步改变这种根据义务提供能源的方法.俄罗斯可以支付天然气的方法从乌克兰获得部分项目.可以支付天然气的办法赎买天然气管道系统,或以此为代价,使石油加工工厂变为两国共有。
第三、开通新的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据最新出刊的《俄罗斯报》反映,1993年,关于经乌克兰领士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问题争论不休,但毫无结果.主要问题是两国间的财政摩擦。俄罗斯每年向欧洲出口11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有9J肠是通过设在乌克兰境内数千公里长的管道输送,每年要向乌交纳大量运输费用,乌还常以要切断输气管道相威胁,而且乌还常常截留俄罗斯过境的天然气。乌克兰本身每年需要从俄罗斯和土库曼进口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且,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使用天然气的水平要比俄罗斯高得多,通过格鲁吉亚其流量为每天6-8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又被破坏,每昼夜流量为1500万立方米的主干道巳被阿塞拜疆关闭.目前,亚美尼亚的处境最为艰难。所以修建新的运输管道已刻不容缓.去年,俄罗斯总统同波兰总统签署了手于联合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的协议,乌克兰对俄、波将要建立天然气走廊有不满.目前,大量的天然气是通过白俄罗斯运往波兰的,每年运输量约有15亿立方米。最近10年期间,由于欧洲某些国家天然气开采水平下降,俄罗斯可向欧洲市场提供的天然气1400万立方米.俄罗斯近年将建设经白俄罗斯、波兰通向欧洲的第二走廊,并将此项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四)鼓励投资.首先是大力吸收外国投资。
广泛引进外资,同外国人建立合资企业,向外国伙伴提供某些产地的开采许可证,使其用所生产的一部分产品作为租金,也可采取其他方式引进外资,以利于油气综合体的发展。目前,俄罗斯对外国的投资者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每个投资者来到俄罗斯都要开辟新的路子。据了解,美国的一些公司已决定到俄罗斯大量投资.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政府需要制定有关决定,有时甚至需要颁布总统令。原 来的最高苏维埃曾通过了许多决定,但没有关于原子能、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决定.有关部门曾向原议会提出了17项法律文件,新的联邦议会也不可能立即通过,这样一来,拥有巨大燃料资源的俄罗斯却很难吸引外国投资者.但是俄罗斯参加了反映世界50多个国家间燃料一能源方面的相互关系的欧洲能源宪章,今年将签署这一宪章的主要条款.俄罗斯担心的是,如果投资者不来,不对他们的工业投入大量资金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水平将继续下降.俄罗斯认为,科威特阳阿曼的经验值得重视,在科威特和阿曼投资者几乎掌握了矿区资源,科威特和阿曼则制定了 法律和税收体制,使自己从中得到利润,井以此为生和促进发展。合理分配和掌握从国际金融组织得到的对石油天然气综合体数目可观的贷款,对这些贷款的使用制定最佳计划方案,使俄罗斯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这是今后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国内投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燃料动力综合体的非垄断化和股份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将把统一的电力系统和天然气供应系统改组成为国营股份公司,其股份在联邦ri7地区机构之间分配.地方上的能源系统f[l企业也将实行股份制并引进私人资本,但应由国家掌握股票控制额。
深圳特区报上海7月6日电 (特派记者 孙锦)从半导体照明到太阳能发电,从电动汽车到风能发电,世博园成为全球领先新能源技术的示范应用区,第八届中国-欧盟能源合作大会今天在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拉开帷幕。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欧盟委员会能源委员衮特尔・厄廷格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新能源利用是未来城市发展一个重要战略,中欧双方也将加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我国最大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
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时代,也就是城市能源逐步实现多元化,将由单纯的依靠化石能源向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各种节能新技术的转变。
我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场全部机组今日并网发电,上海世博园第一时间用上这一绿色新能源;新能源电动汽车如此大规模运营在历届世博会及全球性大型活动中尚属首次;世博会中国馆和主题馆建设的太阳能系统,发电总功率达到3.12兆瓦,目前这套光伏发电系统已顺利并网;世博会在中国馆、世博轴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等场馆区域使用了半导体照明,这是LED照明首次在中国城市街区大规模集中使用,整个园区成为世界上最集中的半导体照明技术示范区。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列举了世博园内种种新能源的利用,他表示,这都是未来中国城市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和目标,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需要吸取和学习欧洲在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样化方面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