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有:宋MAX、秦、秦PRO新能源、比亚迪唐、宋和元SUV新能源、比亚迪e5和e6。可以说车型覆盖面非常全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新能源车型选择。比亚迪-宋MAX新能源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新车采用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同时是前后双电机的四驱车型。比亚迪秦和秦pro是完全不同的两款产品,秦PRO并不是比亚迪秦升级版这么简单,现在比亚迪秦在售车型供给了秦EV450纯电动和秦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种新能源车型,而比亚迪秦PRO供给了燃油版、插电式混动版、纯电动版三种动力选。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宋MAX插电式混合动力、秦PRO纯电动、比亚迪唐、宋和元SUV新能源系列等。
比亚迪品牌是1995年成立于深圳。主要业务有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个行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自2008年以来,陆续推车秦、唐、宋等多款车型。有普通轿车形态和SUV形态, 得到市场的极大认可。扩展资料:常规的汽车是以汽油或柴油燃料为动力。而新能源汽车是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推行是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的举措。绿色健康环保的出行,新能源汽车是首要选择。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百度百科-比亚迪
比亚迪电子6天涨近20%,这其实是由于比亚迪电子业务量剧增以及公司进行行业细分的优势导致的结果。
一、比亚迪电子6天涨近20%
按照目前比亚迪电子的表现来说,6天涨了将近20%是相当不错的数据了,毕竟国内的股票市场本来就不怎么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板块的公司更是举步维艰。由于比亚迪电子的表现实在是太过耀眼,这最终也就引发了市面上对于其发展这么快的原因的探讨,以下我们就进行简要的叙述以明白比亚迪的业务量剧增以及行业细分带来的优势。
二、这是由于业务量剧增导致的
如果很多人仅仅认为比亚迪电子只能拿得出刀片电池这种新科技,那么我们的观点大概就落后了,目前华为已经推出了自己的mate50系列,手机而且也宣布将会用到比亚迪电子公司的制造工艺,他们的手机都将由比亚迪电子公司进行组装。在比亚迪稳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提下,现在又搭上了华为公司这家大船,这自然也就让许多人对于比亚迪电子的形式看好。在目前业绩以及未来趋势普遍向好的前提下,比亚迪电子公司涨这么多是有迹可循的。
三、目前电子制造公司也在进行行业细分
其实目前电子制造公司也在进行行业细分,当下的市场不仅要靠着智能制造拉动,同时细分行业之间的利润和营销差异也是巨大的。目前比亚迪公司不仅在电子制造领域有自己独到之处,而且研发的汽车及锂电池用到了汽车行业和手机行业上面去,由于行业进一步精细化,这最终也就导致了比亚迪电子公司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之后的发展才是令人瞩目的,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郑州比亚迪新能源产业园建设项目如下:
比亚迪将进一步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电子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光储一体化、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化双方合作,加强在人才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协同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作出贡献。
比亚迪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优势明显,发展方向与河南重点培育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的工作重点高度契合。
新能源
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对于新能源行业而言,认为这为其提供了福音。综合观察中国的股市行业,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绿色能源类股票价格飞扬,更多的闲散资金纷纷投入新能源以及环保行业。同时,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
越来越多的国家计划禁止销售汽油车,其中法国和英国已经确认了汽油车的销售限制时间从2040年开始全面实行,我们国家也在研究制定汽油车的销售限制时间表。
一出这个消息,国内 汽车 行业的权威人士也纷纷开始响应,其中比亚迪的董事长希望能直接公开燃料的销售限制时间,比亚迪 汽车 的重心开始向新能源车倾斜。
据比亚迪发布的数据显示, 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比例达到45.59,这27.75大幅提高。
比亚迪是2019年发售的车型,以新能源车为中心,首先2月发售的是亚迪唐EV600。
首先,看看唐EV600的产品力。
新车在外观上采用全新的家庭式Dragon Face设计语音,前脸采用点阵形进气格栅,组合侧面镀铬装饰条,与两侧L型全LED前灯结合,整体造型霸气 时尚 。
腰身平稳,与现在流行的浮游式屋顶相连,强调了整个车身的运动感。
新车在内部装修方面和之前的家庭装修一致,三个平底手柄和全液晶仪表板组合,中控采用了可旋转的悬浮式大画面,下面是空调的出风口和精致的电子齿轮,另外,内部装修大多采用镀铬装饰棒进行装饰,提高了车内 科技 感。
新车在配置方面应更加丰富DMD,拥有前排电椅(加热、换气功能)、360度全景影像、前摄像头、全景天窗以及自主开发的Dilink智能网络连接系统,让您更放心地去旅行。
新车在动力方面最大搭载了180kw,最大扭矩330Nm前后的双重电机,具备全时电四驱,100公里的速度不超过5秒,等速续航距离达到600公里,综合工业区的续航距离是500公里,基本上可以解决续航距离短的问题,充电时间只有30分钟。
与其不知道
据悉,比亚迪唐EV600补贴后的官方价格为26-36万元,比亚迪唐EV600一直在与蔚来ES6竞争,蔚来ES6目前没有补助金之前的官方价格带是35.8-45.8万,补助金后的最低价格可能比唐EV600低。
荣威MARVELX也将其与蔚来ES6进行了比较,其补贴后的价格为26.8-30.88万元,因此,三方在纯电动 汽车 市场有着很强的竞争关系。
三者在空间上,蔚来ES6除长度外,在宽度、高度、轴上比其他两方长,比亚迪唐EV600是长度上最长的,除此之外都比荣威MARVELX长,荣威MARVELX是三者中空间最小的。
三者在动力上,蔚来ES6搭载了两个版本的动力,性能版是采用前永磁同步电费后,异步感应电动机,前电机160千瓦,后电机240千瓦,最大/综合续航距离510/430公里。
荣威MARVELX搭载了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37千瓦,100公里的加速时间为7.9秒,四个版本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2千瓦,100公里的加速时间为4.8秒,最大续航距离为500公里。
比亚迪唐EV600是一台前后双电机引擎,最大输出功率为180千瓦,100公里加速4.5秒,所以总体上三种车是在动力方面不输。
其他情报的补刀
比亚迪这次在唐EV上,一个是电机的效率达到97,NEDC的综合效率是94,据说特斯拉ModelX的交流感应电机最高也达到90,达到了业界最高水平。
首先,在新能源 汽车 的电气驱动系统上,实现了自主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芯片的量产使用。
三是采用镍钴锰酸锂电池组,可以大幅提供 汽车 续航距离,降低 汽车 电池的装载量,减轻 汽车 的整体重量,这些比亚迪 汽车 一直在纯电动 汽车 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
总的来说,比亚迪的唐EV600的产品力还是单杠,除了超长的续航,其自主的研发能力更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支撑国货自强的特殊时期,这一点充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所以,加上美观的外观和强大的功能构成,还是值得消费者的考虑。
【猎云网北京】4月10报道 (文/先声)
谈起比亚迪,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全球遥遥领先的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实际上,不为人关注的比亚迪电子,在低调中做出了惊艳的成绩。
在近日举办的媒体开放日上,比亚迪电子与外界做了一次“亲密接触”。比亚迪电子CEO王念强表示,比亚迪电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提供金属、玻璃、陶瓷、塑胶等全系列手机结构件及整机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且已经针对5G时代布局了大量的技术和产品。
猎云网了解到,比亚迪电子的合作伙伴包括了华为、三星、苹果、Google等全球逾百家知名品牌。其中,被称为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 科技 五巨头”已有4家与比亚迪电子建立深度合作,而全球出货量排名前10的Android手机品牌,比亚迪电子都是主力供应商。
比亚迪电子这一“隐形巨头”正在崛起。
1995年,进军手机行业的比亚迪电子见证并参与了手机主要发展历程,且成绩斐然。比亚迪电子表示,全球平均每10台手机即有2台应用了比亚迪电子的技术。
在3G、4G时代,比亚迪电子以PMH技术开创了金属手机时代,并引领了持续至今的金属手机潮流。
由于金属和塑料本身无粘结能力,因此需要对这两种基材进行数十道工序加工,技术要求极其严苛。依托1995年开始研发的电池外壳封装技术,比亚迪电子于2011年成功推出全球首创的PMH技术——将金属与塑料无缝结合。
2013年2月发布的The New HTC One首次应用了这一技术,成为全球第一款金属后壳的手机。PMH技术随后被应用在诸多一线手机品牌的旗舰机上。2018年,比亚迪电子金属结构件出货量约2亿件,约占全球Android金属手机总出货量的1/3。三星S10等一线品牌的旗舰机型的金属结构件均由比亚迪电子主力供应。目前,比亚迪电子已授权全球多家知名公司使用PMH技术,并向相关厂商收取专利费用。
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比亚迪电子投入巨资研发低介电常数PMH塑料、3D玻璃、陶瓷等关键材料,赋能5G时代。
信号传输是5G最大的瓶颈之一。应用了低介电常数塑料的PMH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宽5G信号传输的“血管”,让5G信号更通畅。
当3G还是主流之时,比亚迪电子已经预见材料的介电常数这一指标是制约通讯技术迭代升级的瓶颈之一。当业界大部分塑料的介电常数还处于3.6的水平时,比亚迪电子于2015年发布介电常数为3.2的低介电常数塑料。2019年,比亚迪电子预计发布第三代低介电常数塑料(介电常数2.7)。
由于5G普遍采用MIMO技术,需要在手机中新增大量的天线,而现在普遍使用的金属后壳对信号产生屏蔽及干扰。在手机后壳中使用3D玻璃等材质,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热弯工艺是制造3D玻璃的“卡脖子”环节,被公认为是3D玻璃品质的决定因素。
比亚迪电子自主研发了3D玻璃热弯机、石墨模具、贴合机等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在业内,3D玻璃曲面轮廓度的行业精度标准为±0.1mm,而比亚迪电子可以实现小于±0.05mm的精度,让3D玻璃品质更加优异。
2018年,比亚迪电子的3D玻璃产能达到1亿件,预计2019可实现2亿件的目标。Vivo X27等高端机型都应用了比亚迪电子的3D玻璃,比亚迪电子已跃居全球3D玻璃产业第一阵营。
而对于任何一个智能终端,人们都是通过材料来掌握和使用,掌握了材料也就掌握了智能时代。
一直以来,比亚迪电子将材料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发展的基石。目前,公司已拥有超过500人的材料技术团队,并拥有多个全球领先的实验室。
在基础研究和材料科学领域,比亚迪电子具备全球领先的材料研发设计、制备、测试、仿真等能力。比亚迪电子打造了由数万条参数曲线汇聚而成的材料数据库,具备强大的材料成型仿真能力。
检测实验室是进行材料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眼睛”,成立于1998年的比亚迪材料检测中心,配备了XPS、SEM-EDS、XRD、GPC、DMA等50余项大型、精密材料分析检测设备,检测范围包括微观结构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表面分析等综合分析项目。
猎云网了解到,比亚迪检测实验室已获得CNAS国家级资质认证,是业内少数具备国际公信力的企业实验室之一,并获得诺基亚、摩托罗拉、苹果等客户的认可。
除了手机领域之外,比亚迪电子的材料研发部门还深度参与到 汽车 零部件的研发中。
比如,针对电动 汽车 在保持动力的同时又要降低噪音的行业难题,比亚迪电子参考芯片制造技术,创造性地用既导热又填缝的塑胶把电机封闭,用芯片封装的技术实现降噪;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开发了高阻燃的电池材料。
此外,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宫清透露,碳化硅芯片是比亚迪 汽车 一直以来追求高效率、节能减排驱动系统的研发成果,搭载碳化硅芯片电控系统驱动的比亚迪电动 汽车 有望在2019年上市。
模具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材料又是模具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比亚迪强大的基础研究和材料科学实力,为模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部分中国企业仍依赖进口高端模具之时,比亚迪电子预见模具将是制约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组建了数百人的模具研发团队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2007年,比亚迪电子初次与全球模具强国德国的模具厂商展开正面交锋,最终以模具质量、交付速度、成本等综合优势赢得竞争。
比亚迪电子推出了比亚迪模具标准体系(BYD Standard Tooling),获得数十个全球知名品牌的认可,模具已经成功出口至德国、美国、捷克、西班牙、荷兰、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模具管理体系方面,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当时手机行业“霸主”诺基亚模具体系审核的供应商,标志着比亚迪电子成功迈入全球模具第一梯队。
智能制造是一个国家进军制造强国必经之路,自动化和信息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过去的四五年,比亚迪电子已累计投入超过6万多台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约9000台,并成立了专门的自动化团队。
比亚迪电子的信息化制造系统由MES信息化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商务系统模块及计划管理系统等模块构成,可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及生产决策智能化。
比亚迪电子智能制造蓝图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单机设备自动化能力阶段、产线半自动化能力阶段、车间全自动化能力阶段、车间全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和全流程信息化能力阶段以及超级智慧工厂阶段。
目前,比亚迪电子“无人化”车间已经落地,正在打造超级智慧工厂。超级智慧工厂整个系统具备“大脑”、“眼睛”、“四肢”,数万台自动化装备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 科技 结合,贯穿于设计、研发、制造等各个环节,实现智能生产、智能运营、智能决策。
在业务战略布局上,比亚迪电子从原来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业务”一大业务,已经扩展到智能手机/笔记本+新型智能产品+ 汽车 智能系统三大业务板块。
在王念强看来,未来5~10年,比亚迪电子三大业务领域均有望突破千亿元规模,而且突破的难度并不大。
即将到来的5G时代,或将是比亚迪电子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的起点。
【太平洋汽车网】比亚迪旗下的有些新能源汽车使用了三元锂电池,有些新能源汽车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处于汽车底盘位置,电池寿命在行业内是最长的,同时有比亚迪电芯终身质保服务,消费者就更加不用担心电池的寿命和使用问题。
很多了解比亚迪的迪粉都知道,比亚迪最开始是电池生产商,而且在电池领域是国内甚至全球是领先的,尤其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及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旗下的几款新能源车型在口碑及销量上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质量也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比亚迪视为新能源汽车选购首选品牌。
下面将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旗下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处于汽车底盘位置,电池寿命在行业内是最长的,同时有比亚迪电芯终身质保服务,消费者就更加不用担心电池的寿命和使用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全是重中之重,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三元(参数|图片)锂电池经历了火烧、针刺、撞击、短路等一系列严苛的极限实验,而且比亚迪还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通过针刺实验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参数|图片),电池安全性完全经得起考验;而且还配备了高压系统的多重保护,即使是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主动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不仅如此,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还具有漏电检测功能,即使在涉水情况下,也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漏电情况。即使是在极端情况下,也会启动自动断电机制来保护车内的驾乘人员安全。还会有很多车主担心,雨天室外充电会不会出现漏电情况。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还配备了电池智能温控管理系统,而且其防尘、防水等级达到了IP67,同时还具备多重高压断电保护功能,包括防撞、高压互锁保护、主动泄放、漏电保护,人身安全和产品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虽然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耐操性很强,但在使用中,业主还是应该多加注意电池的使用和维护,如果长时间不开车的情况下,要确保电池SOC(剩余电量)在40%≤60%,并且最好放在阴凉的环境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543.07亿元,同比增加21.98%;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27.5%。可以看出,让市场期待的比亚迪,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比亚迪第三季度财报,图源财报
从营收增速上看,比亚迪二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整体平缓。令市场惊喜的是,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表现不俗。根据海豚投研报道,2021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8万辆,同比增289% ,并带动公司整体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87%。
除了营收、利润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在建工程。财报中,比亚迪第三季度在建工程同比大增125%,主要用于电池及汽车业务。不难看出,比亚迪的汽车业务仍是其发展的重点。
比亚迪汉,图源比亚迪人公众号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手机代工业务(比亚迪电子)却不如预期。比亚迪电子公布的财报中显示,比亚迪电子前三季度净利润21.57亿元,同比减少50.25%。10月29日,瑞信发表报告认为比亚迪电子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下调目标价30.7%至24.6元。
因为手机代工业务的业绩严重不及预期,因此也拖累了比亚迪整体的业绩不及预期。
成立26年的比亚迪,从最初的手机电池业务起家,再到电子产品代工和动力电池研发等业务,又到之后布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俨然已经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比亚迪帝国。
如今,业务上“遍地开花”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利好,但电子代工业务却遇到了困难。作为仅次于富士康的手机代工厂,比亚迪电子产品代工生意为何不好做了?
1、比亚迪电子业绩远不及预期
如果用车企来定义比亚迪,那显然只能答对一半。
从2007年比亚迪电子拆分上市开始,比亚迪就是一个靠汽车、电子产品代工、电池等多条腿走路的企业了。正如比亚迪财报所示,比亚迪的业务可以分为三大块:汽车及相关产品、手机部件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
据Wind数据显示,从2020年比亚迪的收入构成来看,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38.34%,汽车业务占53.64%,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占7.72%。
换句话说,汽车和手机业务共同成为了比亚迪的营收支柱。但在此次公布的财报中,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表现不错,手机业务却不及预期。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比亚迪电子营收为659.35亿元,同比增加27.99%。从营收上看,Wind预测比亚迪电子2021全年预期营收可以达到990亿元。但就目前而言,在前三季度总营收为659亿的前提下,比亚迪电子今年的营收或许很难达到近千亿。
在营收增速方面,比亚迪电子也开始下滑。据海豚投研报道,2021年第三季度,以比亚迪电子为运营主体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微增5%,业绩增速呈明显下滑趋势。明显的对比是,去年同期,比亚迪电子的营收增速为33%,是今年的六倍之多。
此外,相较于去年同期,比亚迪电子的毛利率和净利润都有所下降。其中,据海豚投研报道,2021年第三季度,比亚迪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2%;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3%,同比也大幅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去年数据太过优异。
比亚迪电子在业绩报告中也表示,“由于芯片短缺而针对用户需求减弱、波动的局面依然持续,加之国家能耗双控政策对生产的制约,对本集团第三季度的经营和业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可以看出,受制于席卷全球科技企业的“芯片荒”问题的困扰,手机、汽车厂商似乎是受“芯片荒”影响最大的两个领域。以手机代工作为主业的比亚迪电子,业绩受到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关键的是,芯片短缺问题仍在蔓延。业内多数专家及报告指出,芯片极端缺货的情况将持续至2022年第二季度,缺芯危机仍将困扰着下游主机厂商,这意味着比亚迪今年四季度业绩压力仍然不小。
相比之下,据2020年报数据显示,比亚迪手机部件、组装等产品业务的营收约600亿元,同比增长12.48%,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8.3%。失去了去年大环境的利好影响,今年比亚迪电子要想实现全年破千亿的营收目标,压力实属不小。
总体来看,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比亚迪电子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机业务属实不及预期。拖累了比亚迪整体的财报表现。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比亚迪的手机代工生意依然压力很大。
2、手机代工生意不好做
在今年6月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几句话点明了其在电子产品代工行业的地位。
“我们代工很多手机,华为的手机大部分是我们造的”“华为的金属框90%都是我们造的,代工就是整个加工组装也是我们做的”。
追溯比亚迪做电子产品代工的源头,还要从当年王传福参观富士康说起。在参观了富士康后不久,比亚迪就上线了电子产品代工业务,并几乎复制了对方的生产链。到了2006年,比亚迪手机制造营收已经突破了50亿大关,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代工厂。
更早之前,比亚迪先后成为摩托罗拉、TCL、诺基亚等公司手机电池的供应商。到了2007年,比亚迪电子独立上市,电子产品代工业务正式成为比亚迪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而在2019年,比亚迪电子成为小米、华为两家公司的代工商。
但让比亚迪在电子产品代工领域“出圈”的事件,还是去年被纳入“果链”。去年,比亚迪电子成为苹果2020年新品iPad的代工方。与此同时,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手机部件、组装等产品业务的营收约600亿元,同比增长12.48%,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8.3%。
除了被纳入“果链”,今年1月,刚刚独立不久的荣耀宣布深科技和比亚迪电子为其手机代工生厂商,其中比亚迪电子的代工量超过5000万台。正如比亚迪电子在财报中分析那样,去年,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领域,由于主要客户份额不断提升,比亚迪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
显然,被纳入“果链”后,比亚迪再次分得了富士康的蛋糕。但面对“苹果御用代工商”富士康,比亚迪的代工生意好做吗?
首先从代工业务来看,比亚迪受制于所代工企业的业绩影响。去年限芯令的出台,华为P50系列难产,麒麟芯片在麒麟9000按下暂停键,这也直接导致今年三季度华为的收入和手机出货量都呈下滑态势。
华为刚刚公布的2021前三季度业绩显示,前三季度共实现销售收入4558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713亿元人民币,华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2.10%。而在手机出货量方面,2021年第三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为580万部,同比下降84.9%。
这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华为都是比亚迪电子很看重的大客户。以华为Mate40为例,Mate40、Mate40 Pro、Mate40 Pro+以及Mate40 RS保时捷版本的中框、组装后盖五金件等,都由比亚迪电子供应。即便现在有了荣耀,但如果华为这个大客户表现不佳,比亚迪的代工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华为Mate40 RS保时捷,图源华为中国官博
其次,电子产品代工领域的竞争压力并不小。比亚迪电子今年的中期报告中表示,受高端机型销量减少的因素影响,安卓零部件的收入减少。其中,零部件收入71.1亿元,同比下降17.47%。
此外,相比与苹果有着多年代工经验的富士康,所拿到的代工需求订单量超过比亚迪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从这一点看,比亚迪电子代工竞争力相对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疫情黑天鹅爆发时,比亚迪电子却收获了营收和利润的“高光时刻”。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比亚迪做起了口罩生意,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供应商。根据比亚迪电子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实现营收85.64亿元,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了69.44%。
彼时,疫情导致市场对口罩的需求激增,近而造成一“罩”难求的局面。制造业出身的比亚迪电子,踏上了口罩生意的风口。彼时,比亚迪用3天时间搞定设备图纸,7天就完成了口罩机的研发制作。同时动员了10万名员工,建成熔喷布生产线192条、口罩生产线2000条。
比亚迪生产的口罩,图源比亚迪人公众号
得益于口罩业务这一现金牛,即便在比亚迪主业汽车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去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口罩业务营收也达到了85.7亿元。但毕竟,卖口罩是个临时收入。今年疫情好转的情况下,比亚迪并没有再继续口罩业务,继而失去了这一业务带来的收入。
失去了口罩生意,比亚迪电子的本质问题在于,手机代工的生意并不好做。即便是手机第一代工厂富士康,其常年的毛利率也维持在5%左右。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报显示,比亚迪电子的毛利率为13.2%,高于富士康。
获取更多的利润是企业发展追求的第一原理,比亚迪电子此次的表现也拖累了其母公司比亚迪净利润的增加。再加上手机代工的毛利率本身不高,比亚迪做手机代工业务之路并非那么好走。
3、比亚迪还是要靠汽车撑起市值
在临近年底的黄金销售月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总销量增长迅猛。而在众多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不俗。
据比亚迪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3万台。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比亚迪是2021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国内第一,累计达33万辆,国内市场份额约16.8%。
事实上,不止是第三季度,比亚迪汽车的表现一直不俗。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则尤为突出。根据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今年9月,比亚迪旗下乘用车销量达7.9万辆,同比增长93.2%。1-9月累计销量达45.27万辆,同比增长68.3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万辆,同比增长276.4%,1-9月累计销量达33.75万辆,同比增长204.29%。
销量是资本市场衡量一家车企是否值钱的关键因素,今年比亚迪较好的销售数据,也让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其市值还超过了奔驰。据未来汽车日报道,今年8月,比亚迪总市值首次突破9000亿元大关。
截止发稿,比亚迪A股股价达302元,总市值达8640.65亿元;另一边,港股股价达287.2港元(236.3元),港股总市值达8217.2亿港元(6760.9亿元)。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赛场中,比亚迪能脱颖而出的另一因素在于自身的电池业务。
目前,比亚迪已经成为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早在1995年成立时,比亚迪便是个做电池生意的企业。到2000年左右,比亚迪的电池产量就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镍镉电池,产量全球第二,行业第一。
一直以来,比亚迪在电池方面的研发和布局的动作没有断过。去年,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问世,搭载了其王牌车型比亚迪·汉而量产。“刀片电池”通过了极端的针刺试验,在安全性能方面超过时下最热门的三元锂电池,成为比亚迪电池领域新的尝试。
比亚迪刀片电池,图源比亚迪人公众号
近期更有市场传闻称,特斯拉或已经与比亚迪敲定了体量高达10GWh的电池采购协议,产量足以每年装备20万块5kWh电池。如若属实,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或将成为安装在Model Y上的首款磷酸铁锂电池。此前,比亚迪还在美国宾州建造了一座LFP电池工厂,主要为其自有品牌的电动巴士车提供电池。
而在电池产业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中,比亚迪都有过布局。以光伏储能为例,比亚迪拥有硅片加工,电池片、光伏系统等全产业链布局。
另一方面,从电池的装车量上看,比亚迪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披露的数据,比亚迪在8月份的装车量为2.4GWh,市占率为19.1%。2021年1-8月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8.1GWh。
但比亚迪的市占率与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1-8月宁德时代的电池装机量达49.1GWh,市占达到30.3%。可以看出,即便比亚迪在电池上的成绩很亮眼,不过在坐拥万亿市值的电池老大宁德时代面前,比亚迪的电池业务难免逊色一些。
更不容忽视的是,电池原材料涨价直指比亚迪生产电池的成本上涨。
近日,一份比亚迪电池“抬价20%”的官方信函近日在市场上流传。其中提到,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今年锂电池正极原材料LiCoO2价格涨幅超过200%,电解液价格涨幅超150%,负极材料供应持续紧张。
对此,比亚迪表示正在内部核实消息准确性。但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上游原材料涨价潮主要由电池厂商自己硬扛。
与此同时,在此次公布的财报中表明,比亚迪应付款为266亿元,同比增长了186.72%。财报显示,这主要是动力电池业务增加所致。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电池主要厂商的比亚迪,势必会就此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
除了电池原材料上涨外,“芯片荒”也已经从手机领域蔓延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困扰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棘手问题。浙商证券发布的研报称,10月26日发布研报称:“受缺芯影响,9月乘用车终端零售同比下降13.68%。”
幸运的是,得益于在产业上下游布局多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还没有出现无芯可用的情况。据连线出行了解,比亚迪半导体的主业为车用IGBT芯片与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而IGBT作为汽车内部的第一大半导体零部件,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
在丰田、大众等车企都因芯片告急陷入停产窘境时,比亚迪凭自身的半导体业务度过难关。而就在一周前,比亚迪发表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同意分拆比亚迪半导体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将拥有除主公司、比亚迪电子外另一家上市公司。
除了在整车业务上拥有新能源汽车和油车外,比亚迪还布局了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在街道上,可以看到比亚迪提供的出租车、公交车等。相比之下,更受关注的还是比亚迪和滴滴联名的D1网约车的亮相。此前,连线出行在《网约车的蛋糕,比亚迪应不应该抢?》中有过详细阐述。
市场的共识是,尽管比亚迪研发能力、销量表现都依然不俗,但去年以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已明显下滑。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高达24.59%。而到了2018年,其市场份额降至20.05%,去年又降至到12.58%。这一点比亚迪也早就意识到了。
产品力方面,比亚迪择推出更多的车型以抢占市场。比如推出吸引年轻用户的“海豚”品牌、进军高端市场,这些都是比亚迪今年以来的新动作。而在产能上,在一份5月发布的对外对外声明中,比亚迪表示,承认由于订单太多,导致DM-i超级混动车型交付缓慢,新增订单的平均交付周期为3.5个月。
比亚迪唐DM-i车型,图源比亚迪官网
可见,一面是“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追赶,一面是传统车企的弯道超车,加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表现得越来越好,比亚迪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焦虑。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体手机市场已经处于负增长的前提下,比亚迪电子做代工的生意不仅利润低,很可能还有单量减少的问题。
而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表现不凡。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中,比亚迪已经从众多传统车企跑出来,并占领排头兵位置。未来,比亚迪集团的整体业绩和股价,还是要靠汽车业务去支撑。
比亚迪的新能源那套动力总体不错,其他方面就不清楚了。动力方面:比亚迪100百公里加速4.9秒,已经进入了超跑行列,这是法拉利、保时捷等才会有的成绩,就这一点可以称作比亚迪的黑科技;安全方面:不论是什么价格档位的车,安全都不能成为被妥协的那一项。比亚迪日前推出“智战略——智能安全”,主要体现在打造五星安全标杆。
您好,挺好的,比亚迪是唯一一个被巴菲特投资的中国企业,可见其潜力。尤其被巴菲特看中的就是他的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