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坦率的花卷
疯狂的百褶裙
2023-02-02 13:48:14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最佳答案
开朗的猎豹
善良的鸡
2025-07-15 05:28:20

丝绸之路经济带履行如下的职责(打造方案):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紧扣实际科学规划,按照“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要求和目标,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为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通道经济带。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必须加快完善通道功能。目前在三条大通道上,铁路只有中通道经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实现了对外连通,南北铁路通道尚未打通。当前要重点加快南通道铁路项目建设,积极通过外交途径与相关国家做好工作,协调推进双边铁路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开工建设中巴铁路,尽快打通我国直抵印度洋的铁路通道,畅通中巴经济走廊同时积极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

加快完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功能,促进航空市场对外开放,增加国际航线。通过交通大通道和枢纽项目建设,构建联通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国家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和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能源大通道。

加快建设国家确定的“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有效提升“三基地一通道”能力。当前要着重抓好能源通道建设。

在管道建设上:

①规划好从国外到疆内的油气管道建设,

②抓紧新疆到我国内地的油气管道建设。

在电网建设上,

①要加快“疆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

②要结合资源战略规划与周边国家的电网设施建设。

抓住上海合作组织组建“能源俱乐部”的机遇,争取国家在新疆设立“能源俱乐部”驻中国办事机构,巩固提升新疆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地位。

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出口制造业基地。

瞄准中亚、西亚、南亚等周边国际市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科学布局、加快建设七大加工制造业出口基地。

①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形成可再生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等产业集群。

②轻工产品出口基地,重点建设食品产业体系。

③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基地,使新疆成为我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服装生产基地和向西出口的集散中心。

④建材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发展传统建材、化学建材和金属建材等产品。

⑤化工产品出口基地,抓好大型炼油、乙烯等生产,使新疆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基地。

⑥金属制品出口加工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形成钢铁、电解铝等冶金工业体系。

⑦加工贸易基地,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商贸中心。

依托已初步建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国际商贸物流体系,尽快建设和形成面向周边国家和国内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在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伊宁等地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发展适应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要求的国际物流。

充分发挥新疆现有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作用,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大型国际会展。积极搭建新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办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境外展会。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各专业市场交易信息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成覆盖中亚和内地、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网络。

5、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

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推进金融创新,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政策探索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实现政府资源、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完善证券和保险市场,提供基金、债券、股票、保险、金融租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服务。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石油、天然气等有利条件,积极研究设立国家能源交易所,建设立足新疆、辐射中西亚、欧洲地区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6、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

要充分发挥新疆一体多元的文化优势,以文化、教育、科技、医疗、旅游等为重点,开展与周边国家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开展与周边国际体育竞赛等项目,推动更多广播电视节目落地中亚国家等。构建面向中亚国家的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建立集科技、科研、环境监测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及数据产品为一体的网络。加强新疆高校与周边国家高校的合作,扩大孔子学院规模和影响。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阿勒泰四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充分依托口岸优势开展跨境旅游。

最新回答
酷炫的西装
现代的犀牛
2025-07-15 05:28:20

双方的合作成有很多,中国和坦桑利亚上的合作很多,包括各种领域,和基础建设。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坦桑尼亚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了坦桑尼亚中线标准轨距铁路第五标段的合同。合同标段从坦桑尼亚北部重要城镇伊萨卡到第二大城市姆万扎,全长249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运力2万吨。

铁路线是连接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等邻国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东非中央走廊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该铁路将增强坦桑尼亚的运输能力,大大降低内陆运输成本,并将对周边国家的铁路升级改造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地球集团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对坦桑尼亚的旧铁路系统进行了维护和改造,迄今已完成15个阶段。去年9月,中土集团和中铁十九局联合修建的坦桑尼亚乌本格立交桥成功通车,这是坦桑尼亚第一座多层多跨立交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达累斯萨拉姆港改扩建工程进展显著,港口吞吐能力增加500多万吨。中方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坦桑尼亚重点项目建设,帮助其升级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能源等基础设施,为坦桑尼亚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在中国科技企业的帮助下,坦桑尼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库不断扩大。三年来,华为在坦桑尼亚10所大学建立了信息通信技术学院,近600名学生获得了华为颁发的技术认证,3000多名信息通信工程师获得了技术支持。

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坦桑尼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中坚光缆网到提供一站式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高坦桑尼亚信息化水平,从加强卫生合作,共同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到可再生能源合作,实践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坦科技合作取得显着成绩。

由达累斯萨拉姆往西行驶300多公里,广阔的剑麻田在莫罗戈罗省广阔的原野上呈现在眼前。中非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剑麻农场内,各种生产井然有序,仓库里光洁如丝的剑麻成品堆积如山,等待出口。

剑麻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船用电缆和电梯绳芯。坦桑尼亚素有“剑麻王国”之称,但近年来剑麻产业遭遇困境。"中国的投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剑麻农场经理Akri Mali表示,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剑麻资源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从坦桑尼亚进口芝麻、木薯、大豆等农产品,积极探索向坦桑尼亚开放蜂蜜、葵花籽饼等农产品市场。中国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投资坦桑尼亚的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矿业和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加快坦桑尼亚工业化进程,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隐形的水蜜桃
明亮的老虎
2025-07-15 05:28:20

应对气候的变化,中国是认真的!联合国:中国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国家。

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中国提倡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抓手、注入动力。中国也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上升到近15%,可再生能源装机已占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占比4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赞扬中国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带头人”。

我们国家在清洁能源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何我们要使用清洁能源呢?

一、保护环境。清洁能源也称为绿色能源,通常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等。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

二、减少污染,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混合着粉尘、水气,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比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三、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节约传统能源的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由于早期工业革命的大量消耗,使得这些传统能源只够我们使用几十年,所以只能大力发展电能、核电、风电、水电、潮汐、太阳能等等这些可再生能源。

明亮的小鸽子
碧蓝的冥王星
2025-07-15 05:28:20

一带一路方针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两者合称为“一带一路”方针。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之得以丰富、发展与完善,其基本内涵包括:

1、“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

2、“一带一路”是务实合作平台,而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3、“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而非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

4、“一带一路”是和现有机制的对接与互补,而非替代。

5、“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而非触发文明冲突的引线。

扩展资料:

“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和使命:

其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它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

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的三大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带一路

碧蓝的日记本
潇洒的蜜蜂
2025-07-15 05:28:20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大使命:

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呆萌的可乐
暴躁的发卡
2025-07-15 05:28: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中国正以自己的理念和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开拓一条道路”

荒漠变绿洲的库布其,是中国近年来持续造林固碳、恢复生态努力的一个缩影。国际科学界注意到,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促使全球植被覆盖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6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植树造林行动卓有成效。该研究负责人安德烈斯·维纳说,中国的植树造林计划非常有效地配合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方案,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植树造林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让人印象深刻”。

同年6月,由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认为,中国的生态保护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对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领导这一研究的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教授格蕾琴·戴利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正在开拓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国际能源巨头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说,3年前全球碳排放每年增长2.5%,而近3年碳排放几乎没有增长,这意味着我们离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目标更近了,中国在这一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已经启动,中国团队已与27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清洁能源转型“全球领跑”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造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源头。如今,从电动车到智能电网,从先进核电技术到煤炭清洁化利用,中国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带动了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经过持续多年的科技创新,中国的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已经居世界前列。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16年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40%,超过经合组织的总增量,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5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1万辆,如今可达50余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领跑者。”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丹·阿明说。

与此同时,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所长蒂姆·巴克利说:“清洁能源市场正在繁荣发展。在夺取这一市场更大份额的比赛中,美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能源专家乌尔夫·莫斯勒纳也认为,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的世界领头羊”,与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明显优势。

“绿色丝路”从畅想变为现实

安全、舒适、美丽,是肯尼亚民众对蒙内铁路的印象。蒙内铁路不仅是一条节能、高效、低污染的交通大动脉,考虑到东非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铁路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也格外注重与动物和谐共存。

肯尼亚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玛格丽特·瓦基玛说,监测显示大象可以非常轻松地沿着铁路行走,甚至在大桥下休息,“从大象的行为来看,铁路对它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对此称赞道:中国企业已证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做到环保。

不光是蒙内铁路,中国邻国塔吉克斯坦的瓦亚铁路沿线,只要跟随“一抹绿色”,就能识别出哪些路段是中方负责的。

瓦亚铁路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方在塔吉克斯坦的首个铁路项目。由于塔吉克斯坦地处帕米尔高原,植被以草本为主,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中方建设者进场后就提出质量与环保并重的要求,对铁路沿线的自然边坡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对隧道排水也采用以排水导管暗排的方式,以减少对地面的冲刷。

因为坚持环保理念,中方负责路段的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持明显好于其他路段。

随着更多“一带一路”项目落实,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一带一路”合作,分享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最新理念、技术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