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蓝海”中闯出了新天地 比亚迪纯电动渣土车在引领一场变革
“新能源商用车的数量在整个商用车市场的占比在2%-3%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希望也呼吁用户可以把步子迈大一点,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性能优异的产品。”比亚迪商用车市场兼公关部总监王瑷珲在中国卡车网举办的第四届发现信赖活动论坛上讲到。
正如王总所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还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面对这片“蓝海”,比亚迪身先士卒,率先开启了纯电动重卡规模化生产与商业化运营的 探索 之路。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近年来,比亚迪纯电动卡车全系列产品在不断丰富,新能源卡车产品布局也在不断延伸,新能源事业多点开花。其中,全球首批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开启规模化示范运营在引领全球新能源重卡产业变革、助力“深圳蓝”的同时也成为了比亚迪2018年“高光时刻”中浓墨重彩的一页。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伊始,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即荣获“值得用户信赖零排放车型”奖。
成绩与奖项的背后是比亚迪作为行业引领者,对泥头车纯电动化的不断 探索 与积累,也证明了比亚迪在加速推进泥头车纯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为什么是比亚迪?
伴随着“蓝天计划”、排放升级等利好因素,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中并不缺少“入局者”。在王瑷珲看来,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领先于竞争对手并引领泥头车向纯电动方向变革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比亚迪掌握了纯电动卡车的核心技术,二是比亚迪在纯电动卡车方面长于竞争对手的运营经验,三是比亚迪集团的强大支撑。
比亚迪对新能源的 探索 之路始于2012年,卡车及专用车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更是在2015年便确立了建筑物流重卡产品为“7+4”战略中7大常规领域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研发纯电动渣土车早已存在于比亚迪纯电动卡车产品的“版图”中。
纯电动渣土车由于使用条件苛刻,是重卡发展的制高点。面对技术及品质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比亚迪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令竞争对手望其项背。据了解,比亚迪T10ZT纯电动泥头车采用全球首创电动集成桥总成技术,兼具驱动效率与经济效益采用行业首创六合一集成控制器,集驱动电机控制、高压配电、转向电机控制、制动空压机控制、双向DC逆变器功能于一体采用高安全标准电池包,能够确保车辆全生命周期运营品质。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无论是比亚迪纯电动洗扫车T8SA成功参加9·3阅兵还是与北京环卫集团等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中,都可见其“领先一步”的优势。
如何让纯电动泥头车之花开得更“艳”?
也正是因为多个“领先一步”的优势,在纯电动泥头车并无先例的情况下,比亚迪凭借自身优势与创新精神率先将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商业化落地,并收获了首批用户的认可与信赖。
深圳正堡实业有限公司是深圳市运营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的首批企业,正堡实业的总经理余道洋从事渣土运输行业近20年,是行业内的资深“老人”。在采访中,余道洋表示:“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的运营状况远远超过了预期,为我们企业节省了近70%的运营费用,也为深圳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非常乐意把这个车型推荐给同行。”
在提升产品的同时,增加作为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充电桩的数量尤为重要。对于广大用户十分关心的充电桩问题,比亚迪给出了多个解决方案。一是提高城市现有充电桩的利用率,减少投入成本二是新建充电桩三是建设可移动的充电设备。在这三种解决方案之外,比亚迪仍在 探索 新的充电解决方案,以便于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的上市是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剂良药,对于疲于应对排放升级的用户来说是一颗定心丸。除此之外,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智能化等设备的加入,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渣土行业发展的难题。2019年,国三车淘汰、国六排放标准实行,智慧物流与降本增效在物流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这对于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乘着多个利好因素,新的一年里,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将会加快布局,打造出样板范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用这句话形容比亚迪再恰当不过。正是有了多年的技术攻关与前瞻性战略,比亚迪才得以感受到来自于市场与用户的“温暖”,并加速推动渣土车纯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惠州泰丰金丰花园位于大亚湾西部龙山六路与新河大道交汇处,由惠州市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建筑面积16909_,总建筑面积72843_。规划4栋高层住宅,538户,452个车位。将推出1号高层一期,建筑面积86_-95_。 位置值 惠州泰丰金丰花园位于大亚湾西板块,毗邻香港深圳,陆上与深圳坪山接壤,海上与深圳大鹏相望。根据百度地图显示,大厦与深圳直线距离约4公里,导航距离约7公里。是“深圳东进”的第一站。 ①【区位发展前景】2019年4月,《深圳国家高新区拓展规划》出台,坪山公园成为深圳高新区“两核”之一。在坪山“高新区+大学城”的双轮驱动下,坪山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融合性影响。凭借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土地资源三重优势,大亚湾西区将成为坪山经济、人口、产业外溢的重要场所。 ②【多维交通顺畅】该楼盘位于龙海三路旁,位于城市发展主轴的宜居区;通过南屏快速三期(在建),可到达深圳福田、南山等重要行政区。 根据百度地图,大厦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北京中央御园(比亚迪南门)、世纪城、茶山村路口(福新购物广场)、秋谷南帝元台、嘉瑞科技园、半山花园、百汇花园等多个公交站点。距离深圳地铁16号线(在建)田心站约10km,距离深圳地铁14号线(在建)沙田站约11km。 生活经历 ①【五大商圈环绕】楼盘商业体量约2700_,以商业为基础,打造配套丰富、充满活力的青年时尚社区。根据百度地图,1km左右导航距离内有世纪城百货、好又多百货、京华购物广场、东升购物广场、福鑫购物广场(龙海三路店)等;通航4.5公里范围内,18公里范围内有大亚湾万达广场、坪山新天地商业广场、坪山益田假日世界等大型商业综合体。 ②【产业发展配套】该楼盘所在的大亚湾西区南部区域,与深圳坪山接壤,定位为“深惠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基地”。目前,比亚迪、洪光科技等。聚集在一起。 ③【丰富的休闲娱乐资源】距离楼盘约70万m2的半张岭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有“城市天然氧吧”的美誉。是登山和茶余饭后娱乐的理想场所。此外,该建筑距离大亚湾儿童公园约3.3公里,集户外拓展、健身娱乐、科普教育、邮轮观光、植物采摘等功能于一体。作为一个综合性公园,非常适合节假日和亲子游乐。 泰丰金丰花园在售公寓: 综上所述,惠州泰丰金丰花园位于大湾区重要战略位置万惠,是泰丰地产在大亚湾打造的住宅新格局,享受大湾区的利好发展。地处城市发展主轴的宜居区,加上深惠桥头堡的同城地理优势,交通网络发达,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所以非常适合想在深圳工作,在大亚湾定居的买家。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0901/202dc854dbb84966a3781fa3736677f7.jpeg
日前,北汽蓝谷在“新能源 汽车 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沙龙上表示,年内将建设换电站300座,加速换电模式布局。
北汽集团一直坚持对新能源上游的充电产业布局,已在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187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1.8万辆。如今整个换电模式面临的问题是,目前的可换电新能源 汽车 绝大多数都是公交车、出租车或者物流车,范围十分有限。
能否借助政策的优势,将换电模式从固定应用场景中解放出来,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中。这才决定着能否站在新基建的风口上起飞。
今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新能源 汽车 充换电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七大领域,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也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而采取换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可不受价格条款的约束。这无疑更加增加了换电的热度,被认为是新能源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其实,在中国,政府曾给予换电模式很多的利好措施。例如:2008年奥运会电动公交车采用的就是换电模式;再到2010年世博会上,换电型公交车也服务其中;地方政策也对于换电模式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倾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换电站有430余座,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及新能源 汽车 推广较好的省市。除了北汽新能源外,蔚来 汽车 、浙江时空电动等车企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能源企业均在积极布局。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 汽车 研究所所长陈全世所说:“换电模式在to B方面是成功的,是可以持续运营的,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等。”但是,B端市场是有限的,广阔天地其实集中于C端,换电模式要想发展,必然要走出企业圈,走到市场中。
政策虽然重要,但很多时候还是要交给市场的选择。换电站的需求必然与可换电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相匹配。
结合新基建,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换电模式的重大利好。无疑政府这只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对于换电模式来说,这不是政府第一次力推,如今的应用还是集中于B端的企业。推向C端的路上,政策只不过是发令枪,能否跑到终点,还得市场说了算。
在苹果还没有推出不能换电池的iPhone之前,很难想象自己的手机不能抠开后盖,取下电池。到现在,换电池和快充的电池底座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回忆了。
来到新能源 汽车 领域,顺序就反了过来。即使充电续航里程已经从开始时的一二百公里,逐步增长到如今最高突破六百公里,充电还是换电?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
对于电动车慢充动辄几小时、快充也要30分钟来说,几分钟甚至90秒就能更换一块电池,这个吸引力可以说是巨大的。难怪当年连马斯克都入了坑。
只不过,电池能量密度的极限又摆在那里,商业化的电池能量密度已经逐步接近这一天花板,但仍有很多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时长有顾虑,这才导致了充电和换电之争一直存在。
因为这些商业化的换电电动车有固定的充换电地点,可以解决使用中的顾虑,但在乘用车领域,这件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
换电必然涉及标准化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电动车都是使用同样的电池,北汽的换电站没有办法兼容蔚来的电动车,只能自己用自己的。
试想我们当年的手机电池,有多少种型号,放大到 汽车 这种商品上,一个品牌对应自家的换电站,这似乎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每个品牌都建设自己的换电设施,那么路上将会多了多少活动板房。(目前大多数换电站都是移动板房式的临时建筑)
换电还需要保证电池的一致性和同质量。电池成本占电动车总成本的一半,要把价值车辆一半的资源拿下来替换,谁来保证换上去的产品与原本的是一致的?执行中的监管是否也要重视?
充电还是换电?成年人不做选择,只想都要。不论哪种模式,消费者做出决定的根本是不变的:既要续航里程长,又可以方便充电或换电;既要在各个场景下都可以安心使用,又必须安全可靠。抓住了核心,充换电不过是一种方式上的选择。
写在最后:
关于充电和换电的讨论,始终伴随纯电动车的发展路程。直到今天,两种模式的battle都没有决出输赢,只不过充电模式的应用范围更广。这背后是因为并没有哪一种,可以完全满足各种用车场景下的需要,也能看出,新能源 汽车 完全取代传统燃油车中间还有一道“鸿沟”。
政策对于换电模式的利好,肯定会让很多 汽车 制造企业及供应商一拥而上,资本或许也会倾向于这一领域。只不过,越是热度高的时候,考虑问题越是要谨慎。
如果给你一辆电动车,你更倾向于充电还是换电呢?欢迎评论区里讨论。
各大新能源龙头都已经等不及了,在2021年即将来临之际,大招都得先酝酿起来。
在短短一个月内,LG化学、比亚迪、宁德时代三家新能源企业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接连爆出产业布局的新动作。看这势头,像是要《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生效前首先摘得头筹。
在各家新能源业务板块纷纷独立的风潮下,未来,等待着新能源产业的是什么呢?是日趋成熟广泛的新能源消费市场?还是更疯狂的资本浪潮以及伴随的泡沫呢?
2021前的大招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12月16日,福建宏大时代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敏,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充电桩销售;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销售;新能源 汽车 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该公司大股东为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4%,宁德时代持股26%,为第二大股东。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即将出跳出单一的动力电池业务,奔向新能源 汽车 产业更广阔的天地。
而这已经不是本月内宁德的唯一一个产业布局动作,12月15日,据外媒报道,印尼海洋与投资事务部副部长Septian Hario Seto表示,宁德时代计划投资50亿美元在印尼建设锂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头号大佬。宁德时代若是占领全球镍探明储量第一的印尼,接下来的动力电池产能将会进一步爆发。
而另一边厢,比亚迪也是深谋远虑。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弗迪实业有限公司12月1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何龙(亦为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电池制造、电池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等。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独立的弗迪品牌,并将弗迪系公司扩充为5家: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 科技 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上述5家弗迪系公司均为比亚迪股份子公司,主营业务分别对应动力电池、车用照明、 汽车 电子、动力总成和 汽车 模具,几乎涵盖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的全部环节。
至此,比亚迪已经悄悄从一家整车厂,分化出一个供应
商(参数|图片)企业的分身,接下来,两条粗壮的大腿走路步伐自然也会更加稳健;而弗迪实业的成立也意味着弗迪系企业或将完全独立,未来很有可能会作为一家产业布局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独立上市,正面对阵宁德时代的新公司。
而在半个月前,12月1日,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正式从母公司LG化学剥离,成为子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并由原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
LG化学表示,LG新能源的独立是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事业部门的专业性,以实现高效的决策和灵活的组织运营,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帮助提升母公司的企业价值。
无论是考虑企业的管理效率还是资本环境,动力电池业务的剥离,对于LG化学而言有利无弊。
LG 新能源表示今年预计销售额为13 兆韩元,计划在2024 年实现销售额30 兆韩元以上,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
在2021来临前的一个月内,三大新能源企业龙头接连成立新公司,显然大家都是看准了2021年新能源 汽车 产业爆发的势头。这也是龙头之所以为龙头的原因。
利好与泡沫
翻过2020年这一页序章,2021年新能源即将迎来跨时代的变化。
再过12天,国务院通过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要正式启动。
除了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新《规划》还鼓励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意味着当前充电桩的用车模式并未成为定局,接下来换电基建的进一步投入将不断对充电桩基建发起挑战,新能源 汽车 配套基建即将迎来一轮增长潮,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要成立独立的新能源 科技 公司。
就连特斯拉也计划2021年向上海超级工厂附近的一家新工厂投资4200万元(约640万美元)以生产电动车充电桩。新厂预计明年2月建设完工,每年能生产10000个充电桩。
《规划》还指出: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单看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的涨势已经十分可观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 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新能源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增量空间,各自增长15万辆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非限购城市主流市场的电动车将逐步启动。新势力造车企业也进入稳定发展期,由于走高端化线路,销量小幅稳步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未来,鼓励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导致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爆发,必将创造一波新能源 汽车 产业风口。 无论是换电还是超充,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新能源 汽车 相关元件,当前若是不能及时上马,当别人在风口起飞时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随着2021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小型井喷的来临,相关产业的资本暴涨是必然事件。
但是在终端的消费者是多数理智的,毕竟钱包不会随着市场利好暴涨,而利好消息下的资本浪潮却容易陷入狂热。 在明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进一步成熟进一步扩张的同时,像比亚迪、特斯拉这样股价一年翻N倍的案例必然不会缺席。
但是个中有多少技术的真章,多少可靠的市场实力,还需投资者和政策的推动者细察真相,别让技术的进步泛滥成了利好政策下的虚假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