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新能源客车摇号从2021年开始,没有参加摇号
新能源客车摇号从2021年开始,没有参加摇号是由于信用购买能力积分不达标。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新能源车辆摇号需满足以下条件:购买者购买前名下无新能源车辆、申报期内名下无其余车辆摇号申请、达到对于购买者信用购买能力积分的要求。
北京新能源指标2021年政策
购车针对大多数年轻朋友而言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而针对北京市这类限牌城市的消费者来讲也是十分困难,那麼我们就都把车牌号指标的期望寄予到新能源车型上,下边就来聊一聊北京新能源指标2021年现行政策。
一、2021年小型客车指标本年度配额为十万个,在其中一般指标信用额度4万个,新能源技术指标信用额度六万个。
二、2021年小型客车指标配置占比如下所示:
1.一般小型客车指标。本人与家庭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一般小型客车指标配额的95.5%,共计38200个,本人与家庭同池摇号申请;企业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指标配额的4%,共计1600个;运营小型客车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指标配额的0.5%,共计200个。
2.新能源技术小型客车指标。家中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新能源技术小型客车指标配额约54.2%,共计32520个;本人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指标配额约36.1%,共计21680个;企业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指标配额的5%,共计3000个;运营小型客车指标信用额度占本年度指标配额约4.7%,共计2800个。
因此 整体看来,针对2021北京摇号现行政策放开是真是假这个问题大伙儿心中也找答案了,实际上 北京市放开摇号申请现行政策的几率极低,终究北京的汽车销售量居于全国各地前端,一旦放宽政策将有可能造成 交通堵塞状况加重。
2021北京牌照新政策转变
1、提升以家中为企业申请办理指标配置方式。指标分成二种,一般指标:“无车家中”与本人同池摇号申请;新能源技术指标:“无车家中”以积分是多少排列。
2、指标配置向“无车家中”歪斜。新能源技术指标:2021年60%优先选择向“无车家中”配置、2022年70%优先选择向“无车家中”配置,2023年后80%优先选择向“无车家中”配置;一般指标:根据家中积分授予“无车家中”远超本人的新股几率。
3、指标配置次数转变 。由每月申请办理调节为每一年1月1日-3月8日,8月1日-10月8日集中化申请办理;由每一年配置6次改成配置3次,在其中五月份配置新能源技术指标,六月份、十二月配置一般指标。
4、激励总量车“油电路改造”。持一般小型客车指标购买的新能源技术小型客车在售卖、损毁后,依然能够申请办理一般小型客车升级指标。
5、撤销申请办理升级指标期限。车子售卖、损毁后不会再规定务必12个月内申请办理升级指标。
6、一人只有选取一个升级指标。户下多车本人在车子升级时只有挑选申请办理一个升级指标,不必要车子能够向其合乎一定标准的另一半、儿女、爸爸妈妈迁移备案。
7、增加制造业企业、信息内容传送、手机软件和信息科技服务业企业以“进行原有财产投资总额”为标准申请办理指标。
北京新能源指标配置家庭“分数线”揭晓
伴随着北京汽车销售量的持续提高,现如今要想摇到一张北京牌照毫无疑问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儿。殊不知就在2021年5月26日,北京市公布了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备家庭“录取分数线”,并发布了当期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积分排序入围名册。
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备家庭“录取分数线”多少钱?
在当期32520个排在新能源指标的家庭中,成绩最大的家庭为240分,成绩较低的家庭为50分。
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额制
截止到3月8日24时的申请办理,北京市当期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办理一共有153944个有效的编号,在其中本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办理一共有403129个有效的编号,企业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办理一共有11151家。
当期配备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32520个,本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21680个,企业新能源小客车指标3000个。
积分入围就可以立刻买车里牌吗?
并并不是,依据有关要求,家庭积分入围的客户还必须历经市相关部门对家庭申请者的家属开展审查,仅有审查根据的才可以得到指标确定通知单。因此我们在积分入围后也不必太心急,等取得指标确定通知单后再购买车子,以防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损害。
为何家庭积分做到了50分却没有入围?
做到了录取分数线并不意味着入围,由于北京市新能源小型客车配备指标是依照家庭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序开展配制的,针对总积分一样的家庭,会以家庭申请者中最先在小客车指标管控信息管理系统申请注册时间的依次开展排序配备,因此 排序靠后的家庭很有可能就没有入围了。
家庭积分入围后还能摇一般指标吗?
不能,尽管以家庭为公司递交申请办理是还可以另外挑选申请办理一般指标和新能源指标的,可是同一个家庭申请办理只有得到一个指标。假如早已以家庭为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指标,那麼该家庭申请者在10年之内都没法再申请办理小客车指标。
小型客车配备指标确定通知单领到方法
1、大伙儿还可以登陆“北京小客车指标管控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地址:https://www.bjhjyd.gov.cn)自主下载打印出小型客车配备指标确定通知单。
2、除开在网上免费下载打印出以外,大伙儿还能够带上有关流程及其本人身份证件前去各个区对外开放办公室对话框,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申请办理领到小型客车配备指标确定通知单。 北京新能源指标2021年政策 北京新能源指标配置家庭“分数线”揭晓@2019
但除了纯电动 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 (PHEV)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去年一年,理想、宝马、比亚迪、大众的产品在PHEV领域均收获了破万台销量。一款PHEV车型年销量破万,在当下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它比同款的燃油车售价要高出不少。
如果说2020年是新能源 汽车 的元年,2021年就是新能源 汽车 发力之年。这一年,新能源市场的玩家有哪些,将聚焦哪些领域?
我们盘点了截止到2021年2月,全球车企发布的2021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车上市计划。整理出22家车企的新能源产品计划,其中有10家合资/外资品牌,12家中国品牌。在它们已公布的计划中,目前已有58款新能源车型将在2021年上市,其中包括33款EV车型、25款PHEV车型。
在这些新车计划的背后,我们试图找寻:2021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中,纯电阵营和插电混合动力阵营下,都有谁在站位?
核心观点:
1、2021年,PHEV和EV领域均有新入局者,两条技术路径下的新车数量平分秋色。
2、全年新车计划中,自主品牌更倾向推出纯电动 汽车 ;合资品牌的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势均力敌。
3、对传统车企而言,主流车型“PHEV化”趋势明显。即便是声称要“All IN EV”的大众,也将继续推出PHEV车型——那是由其市场基盘带来的增量。
4、豪华品牌中,奔驰在2021年更聚焦纯电动领域。宝马依然强调“选择的权利”。奥迪的纯电动车布局更偏向于“打品牌”。
5、 丰田、本田在2021年将继续扩大自家混动阵营,两品牌新车布局对标明显。
6、 自主品牌中,长城和比亚迪在2021年将凭借全新混动架构平台主攻PHEV市场。
7、无论是PHEV路径还是EV路径,已有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构建全新平台生产新能源 汽车 。
8、中国车企倾向通过打造新品牌进入新能源市场。国外车企倾向将重点车型电动化。他们都将面临特斯拉的威胁。
一、大象转身何其难,合资品牌在发展纯电动车型的同时,仍需要兼顾混动车型——那是由其市场基盘带来的增量。
总体来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型上的布局比较均衡。从车型规划上看,SUV车型数量略高于轿车数量(SUV:17、轿车:15)。从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车型的数量略高于插电混动车型(EV:19、PHEV:14)。虽然大部分车企都进入纯电动车的赛道,但是绝大部分厂商并没有放弃发展混动车型。
豪华品牌对新能源赛道也各有态度。
2021年是奔驰EQ车型发力之年。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奔驰计划推出4款纯电动车型,包括高价位车系EQS、EQE,和低价位车系EQA、EQB。高价位大型车使用EVA平台,低价位车型将使用BEV平台,两个平台都是全新的电动车平台。
宝马公司进入电动车领域时间较早,在2013年就推出纯电动车型i3,2014年推出i8混动车型。在2021年,宝马将推出i4和iX两款电动 汽车 ,覆盖轿车和SUV车型,持续完善i家族车型。
相比宝马、奔驰在电动车市场的积极且全面的布局,奥迪则显得“从容”很多,其2021年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偏向于小众运动车型,或许是以打响品牌为目标。而作为奥迪的母公司,大众 汽车 早就喊话要“ALL IN”电动车,旗下大众品牌在2021年要推出使用全新MEB平台的ID.4和ID.6等多款车型。
大象转身何其难,即便是“ALL IN”电动车的大众也没有完全放弃插混车型。在去年推出了迈腾混动版之后,2021年大众将推出探歌混动版。BBA在今年也选择了继续对自家的高销量车型混动化。
和德系车企不同的是,日系车企目前给出的2021年新车计划以插电混动车型为主。不管是丰田还是本田,都是把销量较好的燃油车型改成插混版,扩大自家的插混阵营。日本车企混动技术成熟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
丰田混动车型采用的技术是THS二代,这套系统的核心为E-CVT变速箱。工作时,行车电脑会根据工况条件调整变速箱内两个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纯电行驶或混动行驶。2021年丰田推出的RAV4插混版和IZOA插混版采用的都是这个系统。
本田推出的皓影插混版和CR-V插混版采用的是i-MMD系统,这套系统和丰田的混动系统类似,只不过在设计上更为激进。i-MMD混动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具有发动机驱动功能的增程式 汽车 。在一般工况下, 汽车 都由电动机驱动,发动机的作用就是发电。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实现节油的目的。
日产目前的混动技术为e-power动力系统,和丰田、本田的技术都不同。其系统设计接近增程式,全车的驱动全部交给电动机,发动机的作用就是发电,给电池充能。和丰田、本田不同的是,日产也推出了一款采用全新CMF-EV平台的电动 汽车 Ariya。因此2021年日产或许会电动、混动双线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和现代也要在2021年进军电动车领域。福特在2021年会推出Mustang Mach-E车型,作为福特图腾级车型,这款车型的发布除了试水电动车赛道之外,也代表了福特电动化的决心。现代 汽车 则选择推出一款纯电动轿车和MPV车型,用意或许为 探索 电动 汽车 市场。
作为电动车领军人物的特斯拉,2021年会推出改款的Model S和Model X。根据现有的资料,新车型并不会采用矩形方向盘,但是会取消换挡拨杆,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会根据导航信息和车辆周围信息选择前进或者后退。这次的改款或许是为了加速推广特斯拉的FDS系统而准备的,而特斯拉这次的改款也势必会在2021年推动自动驾驶系统的新一轮发展。
二、自主品牌在纯电动领域竞争激烈,长城、比亚迪推出新平台发展混动车型。
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2021年推出的纯电动车型更多,但多数为造车新势力推出的产品。
2020年,比亚迪、长城都推出了全新的混动平台,吉利也推出了全新的电动车平台。2021年这些车企都将在新平台上发力。总体来说,比亚迪、长城 汽车 站位插混阵营,上汽和吉利则是两手抓,小鹏、智己、广汽新能源、零跑和威马等新生品牌则站位纯电动市场。
长城 汽车 在2020年推出的三大技术平台,包括柠檬混动DHT、咖啡智能和坦克平台。2021年,长城旗下高端 汽车 品牌WEY推出的第一款 汽车 会使用柠檬混动DHT和咖啡智能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长城 汽车 WEY在在2021年的站位和走向。
如果说长城和比亚迪站位混动,那么吉利和上汽就是两手抓。
2021年,吉利集团除了旗下的领克品牌会推出纯电动车型ZERO Concept之外,几何 汽车 也将推出纯电动车型几何A pro。吉利发布的SEA浩瀚架构也会在2021年应用在新车型上。在混动车型上,除了领克已经推出的混动车型Q1 PHEV版之外,还会另推出领克EX11和EF1E两款混动车型。两款新车型计划搭载的混动系统由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该系统通过电机与双离合变速箱的配合实现各种混动模式,结构相比丰田THS和本田i-MMA更简单。
上汽乘用车目前给出的计划是在2021年推出三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混动车型荣威RX5 ePLUS和MG领航PHEV版以及全新纯电SUV MARVEL R。值得注意的是,混动车型都是由现有车型改进的,纯电动车则是全新车系。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路线上走得更坚决。 广汽新能源 汽车 总经理古惠南曾介绍,其新能源工厂在施工建造时, 连加油库的预留管道都没留,就是要彻底聚焦纯电动路径。2021年,广汽新能源计划推出三款纯电动 汽车 ,其中包括埃安Y和两款其他未透露名称车型。
和自主传统车企竞争的不止有合资品牌,还有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其中小鹏、智己 汽车 、赛力斯、零跑、ARCFOX极狐和威马都会在2021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囊括了三款轿车和两款SUV。
在造车新势力中,岚图 汽车 推出的新车比较特别。2021年岚图将推出首款SUV产品岚图 FREE,但是这款 汽车 搭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动力组成——纯电系统和增程系统。这也就意味着FREE既可以是纯电车型,也可以是插混车型。岚图在未来究竟会如何站位,就需要时间和市场来考证。
总体来说,目前自主车企期望通过建立新品牌进军新能源市场。吉利推出了几何品牌,广汽推出了埃安品牌,东风推出了岚图品牌,北汽也推出ARCFOX极狐。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上汽乘用车,在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R之后又推出了智己 汽车 。其实这种决策可以让人想到互联网公司的赛马文化,也就是内部竞争,成功者会留下,失败者出局。
传统 汽车 推出的新品牌在面临国内造车新势力竞争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国外 汽车 势力的竞争,这些新品牌未来会如何,2021年将成为关键的一年。
车子的选购也应该缴纳税金,在我国的税种有很多种多样。税款关键特点有强制,无偿性及其变动性。相关税收的事情也是由税局开展专业的管理方法的,只需归属于缴税新项目就需要缴纳税金。下边就由笔者为各位梳理的相关资料。期待对各位有一定的协助。
新汽车车辆购置税怎么计算
机动车辆?2021年1月1日起?车辆购置税将由7.5%修复至10%
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有关减免1.6升及下列排气量新能源客车车辆购置税的通告》里明文规定:2021年1月1日起,修复按10%的法律规定征收率征缴车辆购置税。
换句话说,从2021年逐渐,1.6升及下列排气量的新能源客车的车辆购置税将由7.5%修复至10%。购置税增涨,购车会贵要多少钱?
现阶段购置税的测算形式是:汽车销售清单的价钱÷1.17(所得税)×购置税百分数(今年是7.5%)=车辆购置税额度。
十万元的车贵2137元
例如买车人购买了一辆十万元的国产汽车,按2022年10%的购置税交税,就是100000÷1.17×10%=8547元。
而一样一辆十万元钱的车,放到2021年得话,购置税为7.5%,那麼应当缴的购置税为:100000÷1.17×7.5%=64十元,二者相距了8547-6410=2137元。
汽车价格越高购置税越高
这并且也说明:
买十万元的车,要多掏2137元
买十五万元的车,要多掏3205元
买二十万元的车,要多掏4274元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怎么计算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减
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工业生产和信息化管理部、国家科技部公布《有关免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示》,公示表明,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采购的新能源汽车免税车辆购置税。
2021年1月1日起纳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须另外合乎下列标准:
(一)得到批准在我国国内市场销售的 纯电动 车汽车、通电式(含增程式)油电混合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
(二)合乎新能源汽车商品技术标准。
(三)根据新能源汽车重点检验,做到新能源汽车商品重点检验标准。
(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或进口新能源汽车代理商(下称公司)在产品品质确保、商品一致性、售后维修服务、安全性检测、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合乎有关规定。
比亚迪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8%
比亚迪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8%,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比亚迪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突破了60万辆,实现新能源车连续9年国内销量第一。比亚迪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8%。
比亚迪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8%13月29日晚间,比亚迪(002594.SZ)发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4.67亿元,同比增长44.22%。
全年新能源销量破60万台,将拓宽高端市场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
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比亚迪迎来了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突破60万台,同比增长218.30%,新能源车连续9年国内销量第一。
其中,比亚迪汉全年销售约11.77万辆,去年8月底上市的比亚迪海豚,于12月月销破万,跻身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单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比亚迪还推出了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等多款DM-i超级混动车型,带动DM车型全年累计销售约27.29万辆。
威尔森数据显示,比亚迪乘用车的单车均价已突破15万元。据悉,2022年,比亚迪还将进一步拓宽高端市场,推出高端品牌,价格区间预计在50~100万元以上。未来,比亚迪汽车业务将由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及高端品牌四个版块构成。
全产业链优势凸显,布局海外
得益于研发上的不断加码,目前比亚迪已拥有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IGBT4.0等核心技术。在全球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手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是比亚迪的底气所在。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
电池业务方面,刀片电池加速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渗透。据了解,随着不断扩大开放共享,全球众多汽车品牌都在与弗迪电池洽谈合作。
半导体业务方面,比亚迪半导体汇集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等全方位解决方案,覆盖车规级、消费电子、家电等领域,芯片产品在多个关键性技术指标上优于市场主流产品。目前,比亚迪半导体拆分上市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另外,比亚迪电子于安卓大客户的业务份额持续提升,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布局持续加强;新型智能产品板块快速铺开,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等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汽车智能系统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商用车方面,2021年全年销售破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实现销售5772台,并迅速出击7米及以下小型客车市场,取得该细分领域销量第一、市占率第一的成绩。放眼全球,比亚迪斩获英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大量订单,相继为日本、新西兰、德国、瑞典等国家带去纯电动出行新体验。
与此同时,比亚迪乘用车正式布局海外市场。2021年上千台唐EV在挪威完成交付,旗舰轿车汉EV抵达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拉美各国。
据券商测算,2020-2030年,中美欧三大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年复合增速分别可达22.5%、36.7、19.7%,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的比亚迪,有望迎来销量和业绩的持续突破。
比亚迪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8%2因原材料涨价,比亚迪(002594.SZ)去年的“钱包”被压扁了。
3月29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比亚迪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
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比亚迪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突破了60万辆,同比增长218.30%,实现新能源车连续9年国内销量第一。今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15万辆,同比增长494.28%。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攀升,与多款车型热销有关,其中包括去年推出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等多款DM-i超级混动车型。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近日在百人会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超预期,未来行业变革的速度可能更快。过去一年来,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迎来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
同时,他认为,也要清楚看到,行业仍面临疫情加剧、原材料价格暴涨、供应链不稳定等严峻挑战。行业越是高速发展,越要居安思危、稳中求进,坚持用技术创新解决发展难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和营业收入大涨,但是比亚迪去年净利润下滑近三成,被认为与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有关。面对诸多挑战,比亚迪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
然而,面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攀升,比亚迪仅靠技术创新还难以招架,今年以来已经两次上调新能源汽车价格。今年 1月21日,比亚迪宣布新能源汽车涨价1000~7000元不等。不到两个月时间,比亚迪又于3月15日发布了价格调整的信息,宣布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官方指导价上调3000~6000元不等。
不仅是比亚迪,特斯拉、小鹏汽车等约20家新能源车企都纷纷上调价格。新能源汽车集体调价,主要是锂、镍等核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锂为例,锂价在2021年初价格大约为5万元/吨,而今年3月一度突破50万元/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十倍增长。
不过,当前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状态加剧,碳酸锂价格上涨势头出现放缓。无锡盘碳酸锂 2204 合约上周下跌 1.5%至 46.7 万元/吨,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随着碳酸锂产量的逐渐释放,市场供需关系得到缓解,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将止涨维稳。
比亚迪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8%32022年3月29日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1年全年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 2021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4.67亿元,同比增长44.22%;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元。
对于利润下滑的原因,比亚迪曾在2021年中期报告里称,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集团整体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小幅增长3.4%和3.8%。2021年比亚迪产销量分别为74.75万辆和72.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06%和82.8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约1.6倍。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0.71万辆和56.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3%和245%,市场占有率达17.1%;公司2021年新能源补贴收入合计58.67亿元。
财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总收入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1124.89亿元,同比增长33.93%;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864.54亿元,同比增长43.99%;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164.71亿元,同比增长36.27%。三大业务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04%、40%和7.62%。
研发方面,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2%。研发人员数量约4万人,同比增加31.52%。
研发上的不断投入,使得比亚迪已拥有超安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DM-p技术平台、e平台3.0等核心技术,推出了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等多款DM-i超级混动车型。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近日在百人会论坛上表示,汽车行业仍面临疫情加剧、原材料价格暴涨、供应链不稳定等严峻挑战。
只不过,在2010年,我国开始加大力度扶持补贴新能源 汽车 ,导致很多人错以为新能源 汽车 是这个时期才出现的产物。与此同时,新能源所面临的充电难、续航短等市场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即便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充电变得不再困难,续航也已经达到了一般燃油车的续航水平。但仍然有人不看好新能源 汽车 ,觉得后期换电瓶的成本会高于一辆燃油车的燃油成本。甚至,亏电情况始终存在。那新能源 汽车 到底能不能买呢?听听第一批买新能源 汽车 的车主怎么说的!
首先,要知道,现在可是2021年了,即便是大众认知,那新能源 汽车 发展至今也有“十余年”,更何况远远不止这个时间。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最开始新能源推向市场的时候,都是政府在积极参与、扶持。不仅如此,最开始接受新能源 汽车 的并不是个人,而是以出租车公司这类机构为主。比如2016年前后出现的新能源网约车。
恰好,今天因为限号,正好叫到一辆新能源 汽车 。听司机说,这辆车已经开了四年,目前续航方面没有多大衰减,还是能续航200多公里,接近300。补充一下,这款新能源 汽车 是吉利帝豪EV,算是吉利最早的新能源轿车。
另外,司机也说道,充电难题基本没有,至于长途行驶也还好,高速跑两百公里到服务区快充半小时又继续行驶,还能防止疲劳驾驶。当然,这可以当做是司机的自我安慰,但可以确定的是,续航300公里的新能源 汽车 也是可以跑长途的,因为,现在基本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
另外,新能源 汽车 在冬天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开空调续航会衰减50%。但是,夏天开空调却不怎么耗电,对续航影响比较小。司机还说道,其实,新能源 汽车 在特性方面大都与燃油车相反,比如,燃油车堵车更耗油,但新能源 汽车 却是拉高速的时候更加耗油。但是,对于车主来说,充一次电也就十多块钱,就能跑200多公里,还是非常经济的!
听到这,作为一个燃油车车主真的有些羡慕,要知道,近期油价上调可是非常频繁的。加200的油能跑500公里的车都算省油了,大都家用车200汽油也只能跑400多公里。如果是新能源 汽车 ,只需要40块钱就能解决。如果再换成现在长续航的电动车,甚至十多块钱就能解决!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就说新能源 汽车 值得购买,有人会说我被充值了!
纵观近几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情况,可以发现,占比是越来越高。而且,各大车企都在往新能源 汽车 转型过渡。这说明,新能源 汽车 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之前,国外一家 汽车 研究报告公司做过一次调查,报告指出,有9成以上的新能源 汽车 车主表示换车还是会买新能源 汽车 。这说明一个问题,对于使用过的用户,新能源 汽车 已经得到了市场认可。至于那些不敢买新能源 汽车 的车主,个人认为,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1、预算不够;要知道,同级别车,燃油车会比新能源 汽车 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简单来说,就是没钱。
2、对新能源 汽车 的认知仅仅是缺点;近几年,关于新能源 汽车 弊端的帖子、新闻多不胜数。但是,新能源 汽车 发展非常迅速,你今天看到的弊端,或许明天就不存在了。
3、继续上面的话题,那就是新能源 汽车 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更新迭代较快,贬值率是所有 汽车 中最快的一类 汽车 。导致很多人成观望状态!
4、新能源 汽车 成了”割韭菜“的代名词;这里不得不提到特斯拉,官方降价比女人翻脸还快,也让很多想买新能源 汽车 的停下了脚步。心里不得不考虑,自己会不会被”割韭菜“。
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新能源 汽车 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地步,如果有条件还是可以选择的。不仅享受了很多便利,还为环保做了贡献。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看看现在出租车就知道,难道别人都傻吗?为啥会大范围大规模地换成新能源 汽车 ,说明这其中觉得有值得换的理由!
2021上海新能源汽车牌照政策:
一、上海新能源牌照是随车一起报废的,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且个人消费者名下无在本市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的,上海市市在非营业性客车总量控制原则下,继续免费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
二、对使用专用牌照额度的新能源汽车,实行一车一牌制度,新能源汽车报废,以及办理辖区外转移和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失窃手续的,专用牌照额度自动作废,不再发放额度凭证,同时三年内不可转让过户。
根据上海发改委的声明:为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支持上海市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经研究,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上海继续免费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所以混动新能源车依然能够免费获得车牌指标。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号牌申领需具备如下条件:
1.本市户籍居民;
2.在本市服役的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
3.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且最近24个月内连续在本市缴纳社保满12个月的非本市户籍人员;
4.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并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华侨及外籍人员;
5.名下无上海牌新能源车;
6.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
7.有固定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