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三井集团,和韩国的三星集团,哪个综合实力更强悍一些?
一部人认为三星是绝对可以碾压三井的存在,毕竟好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三井。你可能知道三菱,却鲜有知道三星。 可一部人认为三井才是真正的帝国形式的存在,三星在它面前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了解三井
可能你知道三井寿,但是你知道三井吗?三井集团是日本的四大垄断财阀之一,是由三井家庭统治的财阀而发展起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一直是日本四大财阀之首。
如果说几个名字,你可能知道三井的厉害之处,丰田、东芝、索尼、樱花银行等等。从金融——化工、重型机械—— 汽车 ——半导体等等,都会涉及。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曾经在1993年三井物产位居世界500强首位,如今它位居157位:
而旗下的丰田公司,目前的排名为第十:
东芝为371名:
三井的强大,并非是所有企业的集合,而是它的企业是分散的。为什么分散,因为树大招风呢,为了 隐藏实力,各子公司财务都是独立计算。
三星和它相比,怎么样?
实际上,如果单纯的比较三井目前的一些三井企业,可能与三星相比比不过。三星更被称为韩国GDP的五分之一,三星是韩国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企业。
而三星目前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所有企业:
营收加起来,可能只和丰田集团相当,可见如果不拆分的三井,并不是三星可以比拟的。三星虽然厉害,却没有闷声发大财的三井厉害!
说到三星集团估计大家都知道,目前三星集团业务遍布世界各地,不论是手机业务还是芯片业务都是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大家使用的电子产品很多都是跟三星集团息息相关,即便没有直接使用三星品牌的产品,但是很多电子产品上可能使用的是三星集团的芯片或其他零部件。
但是说到日本的三井集团,估计很多人都不怎么熟悉,但这并不妨碍三井集团巨无霸式的存在,目前三井集团是日本最大的财阀之一,其业务非常广泛,业务同样是遍布世界各地。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三井集团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集团组织,而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它由关相关利益和财务结构的大企业的非正式组织。
如果非得拿三星集团去跟三井集团对比,那三星集团肯定不是三井集团的对手,我们通过两者的产业和成员就知道。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财团,旗下拥有85个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20余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下:
1、三星电子,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2位,营业收入2119.42亿美元,利润365.75亿美元,三星的支柱产业是半导体和只能手机,只能手机销量全球第一,芯片销量也是全球第一。
2、三星人寿,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第421位,营业收入282.72亿美元,利润10.31亿美元。
3、三星物产,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第458位,营业收入259亿美元,利润5.66亿美元。
此外三星还其他企业,2018三星集团的整体营收大概是在3200亿美元左右,利润在300亿美元以上。
三井物产目前的业务范围包括 汽车 、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内贸、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1993年,三井物产排名世界500强第一,在其后的10年间也都基本排名500强前10位。2003年以后,三井物产将能源部门等重要产业机构独立核算,并且在全球设立独立法人公司,随后三井集团在世500强的排名当中的排位迅速下降,但是实际它的产业很大,随便拿出几个企业合并财务报表都可以成为世界500强第一,只是它比较低调而已。我们来看下三井集团的成员就知道它由有多牛叉。
先说下真正意义上的三井集团
大家所理解的三井一般指的是三井集团,其资产总额为至少36万亿日元,雇员近24万人。核心成员有24家大垄断公司,其中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工矿企业15家、商社1家、大百货商店1家、房地产行业1家和运输企业2家,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
1、三井物产,三井物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经营范围包括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内贸、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2017营业收入441.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246位。
2、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这是由住友集团的中核银行住友银行与三井集团的樱花银行合并而成,目前是日本第三大金融机构。2017年营业收入520.26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192位。
再来看下三井财团的其他成员
上面我们所列举的是从法律意义的组织所看到的三井集团,但实际上三井集团的产业并不这么简单,目前三井集团旗下还有很多独立运营的成员。
1、丰田集团。很多人都知道丰田很牛叉,目前是世界最大的 汽车 制造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丰田集团也是三井财阀的一个成员,2018年丰田集团旗下有4家500强企业,其中丰田 汽车 汽车 营收265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丰田通商营收585.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65,电装公司营收46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29,爱信精机营收352.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329。也就说光一个丰田集团的营收就达到4000亿美元以上,可以完胜三星集团。
2、索尼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 游戏 、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 游戏 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2017年营收771.1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97位。
3、东芝,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其业务业务覆盖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 社会 基础设备、家电等,2017年营业收入356.3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326位。
4、松下集团(旗下还有三洋),松下集团目前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90,493人,其业务涵盖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2017年营业收入720.4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114位。
三井财团旗下还有很多企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三井财团的产业非常庞大,三星集团跟三井财团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个企业!三井物产旗下有一千一百多家知名企业,经营理念都不一样!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三井物产吧!稍后做一下对比就一目了然啦!
三井的经营理念不是制造业,它经营的是人,当然价值无法用财务报表去衡量,1979年时任三井物产社长的八寻俊郎推进“rds”运动主要是把三井经营恢复到“人”,消除官僚主义,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组织“人的三井”!
93年三井物产世界500强排名第一,其旗下有总多成员子公司有丰田,东芝,索尼,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石川岛播磨重工,三越百货等等大批重量级企业,三井对500强不屑一顾,三井财团体系内的500强企业众多,旗下企业参股的关联的企业延伸到西门子,通用,爱立信全球顶级阵营!
三井高利于1711年创建三井物产。1868年三井家族为倒幕势力提供资金,是明治维新大功臣成为了政商三井。三井家族与明治政府互相支持互相利用,推动日本的经济和 社会 发展,1876年三井家族开设了第一家私人银行三井银行,并成立了全日本规模最大的三井物产公司!
在抗战时期三井物产旗下公司都参与了为侵华日军提供物资支持,曾积极推动日本侵略中国的三井物产发迹史和中国所遭受哪些血泪屈辱灾难密不可分的时候,三井旗下哪些一千多家企业还能不能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呢,这就是三井把旗下子公司单独合算分离的根本原因吧!
国外都惊叹国人对 历史 的遗忘和对祖先的背叛,哪些惊叹着根本不知道不是中国人遗忘 历史 而是接触不到 历史 !同一家日本企业侵华时期生产坦克,打炮,飞机,毒气弹,生化武器,等等!三井把自己藏你起来也不是没有这个因素吧!论实力三井很牛!
下边介绍一下三星公司旗下企业众多多达44家之多,公司成立于1938年最初是做蔬菜水果生意的!
1950年扩展制糖,制药,纺织,确立为家族企业!53年成立第一家制糖公司,58年成立三星保险,68年成立三星医院,69年成立三星电子,80年以卖冰箱为主,78年三星半导体成立开始出口彩电业务,83年开发出64K动态随机储存器,只为韩国本国服务!三星世界500强排名第十五位!总资产为1739.57亿美元
数据可能不准确,仅作为对比参考!
您好,首先我来给您介绍一下您所提及的两家财团的大致情况:
三井财团: 目前有25家大企业组成。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索尼、三洋、NEC、丰田 汽车 、三越、东丽、三井不动产等。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电机、 汽车 制造、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公电子设备等行业拥有优势。从摩根大通数据了解到,旗下的大型企业估值大约是4226亿美元(当然,其中还不包括丰田集团旗下的各大公司市值)。
三星集团: 是大韩民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旗下各个三星产业均为家族产业,并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管理,目前的集团领导人已传至李氏第三代。其所有大企业的市值总和约3200亿美元。
所以,单从两家财团旗下的各大企业市值粗算来比较,是企业 历史 更悠久的三井财团占优,而从对国家所产生的GDP比重来看,毫无疑问,三星占了韩国四分之一的GDP产值。有一句话说的好,为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韩国是不会让三星集团倒闭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满意,谢谢。
三星集团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家非常厉害的企业,因为它韩国有庞大的影响力,因此被称为三星共和国。它旗下有很多子公司,最为知名的就是三星电子。当然,除了三星电子,三星集团旗下还有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是三星物产和三星人寿保险。
三井集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和三星集团不一样,三井集团并不是一家正式的企业组织。简单一点说,三井集团并不是一个法律实体,只是一些有相关利益和财务结构大企业的非正式组织。
在日本有很多以三井命名的企业,包括三井住友金融、三井物产。但他们并不是三井集团的子公司,而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刚才说过三井集团并不是一家正式的法律实体,只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日本和韩国都一样,在经济发展中壮大起来很多财阀集团。在韩国,三星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财阀。在日本,三井集团则是四大财阀之一。
在二战之前,三井集团确实是一家企业。是在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改造,将三井集团予以拆分,因此就有了很多独立的公司,包括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等知名公司。
韩国的财阀这没有被拆分,反而在战后不断壮大。目前三星集团下属85个子公司,以及数不胜数的孙公司,曾孙公司。
但实际上三星集团和三井集团是有 历史 渊源的。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将其经资本主义制度移植到了朝鲜半岛。三星集团是模仿三井集团而创建的。否则这两个国家怎么在财阀经济上那么相像呢?
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你说谁的实力更强呢?当然是三井集团的实力强于三星集团。
有人说韩国的三星已经超越了三井财团,可能是因为近年三井财团过于低调了吧。
三井财团是日本最大的财团之一。资产总额为占了日本GDP 总额大头,重点在于持有24家大垄断公司注意是垄断,其塑造的综合商社形态(经营从核电到鸡蛋...)
三井旗下的主要公司大多数人都耳熟能祥:
丰田 汽车 新日铁 索尼 东芝 爱普生 奥林巴斯
三井造船 三井银行 三井xx...等等
三井凭借对产业链最上游资源类企业一般不超过10%的参股、入股作为润滑剂,取得资源品的长期价格控制优势,同时借助庞大的物流和 贸易网络,三井把这种优势进一步巩固。这样的路径,在三井帝国的版图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复制,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想象的产业。
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 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三井的经营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业背后,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发达的贸易体系以及 占有的丰富资源,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向着世界微观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渗透。通过化整为零隐藏于大小各类企业背后的三井帝国。
再说韩国三星集团,三星真正能看家的产业也就三星电子,而三星电子真正看家的是半导体和显示器
至于其他零零碎碎的——什么物业、大楼、、军工、家电、保险之类的更是笑话完全不值一提,它只是徒增了三星集团的营收体量,对三星的强大没有什么助力。一个集团的强大在于强而不是大。保险、矿业、房地产、物业等一些服务业。这些产业只是充当了三星集团营收体量的赘肉。
我们在谈谈三星集团强的部分,那就是尽人皆知的三星电子了,其中真正看家的又是三星半导体和显示器,至于手机那确实是厉害,世界上唯一军工品质的智能手机,手机用起来跟手雷似的,note 7爆炸事件让全世界看到你韩国企业的吃相不要太难看。资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像韩国这样功利到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真是不知脸为何物。三五年内衰落是可以预见的。
总结来说,三星集团在韩国是天,在世界上算个消费电子巨头,在信息产业算个一流尾,二流头的公司吧
人们总是浅薄的认为多和大就一定强,而三星集团这种靠美国扶持的子公司竟然也成了信仰?
两国贸易战,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能成为你母国要挟对方国家的筹码, 不用讨论,你肯定是强大的。
相反,你成为了对方要挟你母国的人质,何来强大一说呢?
三星是一家韩国跨国集团公司,总部位于首尔三星镇。它包括众多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其中大多数是三星品牌联合,并且是韩国最大的财阀(商业集团)。
三星工业子公司包括三星电子(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按2012年收入计算,市值排名第四),三星重工(按2010年收入衡量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和三星工程和三星C&T(分别是全球第13和第36大建筑公司)。其他值得注意的子公司包括三星人寿保险(全球第14大人寿保险公司),三星爱宝乐园(韩国最古老的主题公园爱宝乐园的运营商)和Cheil Worldwide(按2012年收入衡量的全球第15大广告代理商)。
三星对韩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媒体和文化产生了强大影响,并成为“ 汉江奇迹 ”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其附属公司的产量约占韩国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一。三星的收入相当于韩国的10.82亿美元GDP的17%。
三井集团是由独立的日本公司组成的松散财团,由巨大的家族企业三井业务合并而成商社,包括水泥,石化,商业,建筑,能源,工程,金融和保险,食品,机械,采矿,有色金属,房地产和航运业。所有主要公司都是大型跨国公司,总部设在东京或Ōsaka,并在海外设有办事处和子公司一些人与外国公司合资。
主要成员为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井化学,三井工程与造船,三井不动产,三井矿业冶炼有限公司,三井OSK系列,三井住友保险集团,三井人寿保险公司,三井植索控股,三井矿业和冶炼,Nihon Unisys,JA三井租赁,伊势丹三越控股,化工业,王子制纸公司,住友三井金融集团,住友三井信托控股,三井住友建设,三井住友银行,新日本空气技术公司,札幌啤酒厂,Sanki工程,目的服务有限公司,东丽工业,东洋工程公司,东芝,日本钢铁厂。
其他和三井有密切关系的是,索尼,伊藤洋华堂,相模铁路,东京广播系统,嘉娜宝(花王公司),东方之地,丰田集团,小松有限公司,淡水河谷(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必和必拓,雅马哈,洋马,模拟金属管理公司 - 三井公司拥有该公司18%的股本,并在其董事会中有代表,哥伦比亚亚洲,IHH Healthcare Berhad - 三井拥有该公司20.5%的股本,并在其董事会中有代表。它们是因为商业合作进行交叉持股。
三井财团的成员大多都是独立的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因为商业合作组成一个商社,更好的进行商业合作。论总量的话一定三井财团大,但是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无法进行比较。
三星作为韩国第一大财团,近年来伴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在 气势上压过了传统的日本电子巨头索尼,松下,佳能等企业,尤其是三星财团的旗舰企业三星电子在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视,半导体等领域已经占据了第一的宝座,三星电子作为亚洲第一 科技 企业的名头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因此就说三星已经超过了日本企业集团,就言之过早,估计三星自己也不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日本财团背后的实力深不可测,六大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劝银控制了日本国内总资产的60%和营业收入,这一点韩国四大财团比较类似。不过毕竟日本财阀有上百年的 历史 ,产业布局之广,影响之深远都远超韩国财阀。以三井为例,表面上看不出它的影响力有多大,不过掀开三井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这家财团的真正实力。
日本都有,三菱财团 、三井财团 、住友财团 、三和财团 、第一劝银财团、索尼、丰田、松下电器、三井物产、马自达汽车 。
1、索尼
日本索尼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
2、丰田
丰田汽车是丰田汽车公司的简称,公司成立于1938年,是日本汽车厂商之一。该公司在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第5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3、松下电器
松下电器于1918年由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创业时做的是电灯灯座。1927年制作自行车用的车灯。1951年松下幸之助到美国,打开了松下电器在美国的市场,因此让松下电器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有突破性的成长。
4、三井物产
三井物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成立于1876年,目前三井物产已成为日本最大的一家综合商社,经营范围包括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内贸、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公司简介三井物产的标志公司发展历程管理成员。
5、马自达汽车
马自达汽车公司创立于1920年,1931年正式开始在广岛生产小型载货车,60年代初正式生产轿车。在九十年代之前,马自达汽车公司始终在日本国内排名仅在丰田、日产之后,也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汽车品牌之一。最初马自达汽车标志图案中的“m”就是松田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采用英文拼音“mazda”为其标志。
据外媒报道,一份新的报告显示,日本仍然是电池技术创新强国,松下、丰田等其他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超过三分之一。
欧洲专利局和国际能源署的一项联合报告显示,2018年,日本申请了2339项与电池相关发明的国际专利,这一数字几乎是排名第二的韩国(1230项)的两倍。在争夺电池主导权方面,东亚两个经济体陷入了激烈的竞争,而这对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至关重要。
根据这项研究,中国在专利申请中排名第四,美国排第五,而欧洲专利公约的38个缔约国排名第三。
在2000年至2018年间,日本公司占据了申请主体TOP10中的7名,但韩国三星电子则以4787项发明位列第一。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以4046位居第二;其次是LG电子,专利申请量为2999;丰田排在第四位;日立、索尼和其他日本公司在前10名中排名较低。
在过去的20年里,电池的创新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8年,共有7153项国际储能发明专利申请,较2000年的1029项大幅增长,其中大部分专利是电池。就2018年情况而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创新占总电池专利的45%。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110万辆,占据全球一半份额。相比之下,日本这一份额却仅有2%。
此外,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也不是日本厂商。根据能源市场追踪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LG化学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占据24.6%的份额,升至第一位。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为23.4%,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三,占比约为20.4%。
本月中旬,韩国LG化学已通过董事会批准了电池业务的剥离,在电池部门分拆之前,相关的业务板块已在全球电动汽车驱动电池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并带动了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涨。
文/孙莉莉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汽车 汽车
日本电报电话 电信
本田汽车 汽车
日立 电子,电气设备
日产汽车 汽车
松下电器 电子,电气设备
索尼 电子,电气设备
日本生命 保险
东芝 电子,电气设备
东京电力 天然气与电力
新日本石油 炼油
第一生命 保险
三菱商事 贸易
日本电气公司 电子,电气设备
富士通 计算机办公设备
永旺 食品、药品店
三井物产 贸易
Seven&Eleven 零售
住友生命 保险
新日铁 金属
佳能 影象器材,办公设备
明治安田生命 保险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银行
三菱电机 电子,电气设备
瑞穗金融集团 银行
千禧控股 保险
电装 汽车零件
丸红 贸易
JFE Holdings 金属
KDDI 电信
马自达汽车 汽车
出光兴产 炼油
夏普 电子、电气设备
三菱重工 工农业设备
普利司通 轮胎橡胶
铃木汽车 汽车
新日矿 炼油
富士胶片 科学、摄影设备
JR东日本 铁路运输
住友商事 贸易
关西电力 天然气与电力
T&D Holdings 保险
三菱化学 化工
三洋电机 电子、电气设备
伊藤忠 贸易
日本航空 航空公司
Cosmo Oil 炼油
中部电力 天然气与电力
爱信精机 汽车零件
三菱汽车 汽车
三井住友保险 保险
日本烟草 烟草
住友电工 电子、电气设备
日本财产保险公司 财产意外保险
日本邮船 海运
日本邮政 邮递
理光 办公设备
日本通运 邮递
野村控股 证券经纪
鹿岛 工程与建筑
大成建设 工程与建筑
小松 工农业设备
大荣 一般商品零售
神户制钢 金属
东北电力 天然气与电力
五十铃汽车 汽车
旭硝子 化工
住友化学 化学
财团:东棉商社、日棉商社、三菱商社、丸红商社、野村贸易、日商岩井株式会社、伊藤忠株式会社、长濑产业株式会社、住友商社、三井物产。满意请采纳
从去年开始,全球能源行业已经发生大逆转。 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美国NextEra能源公司市值飙升至1500亿美元,一度超越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能源企业。 到了年底,随着油价有所回升,埃克森美孚才勉强挽回了些许尊严。
在与气候变化的对抗中,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开始行动起来,努力修复几个世纪以来对气候的破坏。 全球最大的几个经济体都做出了净零排放、碳中和的承诺。
这一年,传统能源巨头在对新能源的态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01
传统能源巨头蜂拥进新能源领域
2020年,全球化石能源巨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痛苦的一年。
油价暴跌,巨额亏损。以往,他们总能在低谷后再次攫取复苏后的暴利。与往年不同,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周期性经营亏损。他们 必须面对一个新的残酷现实—— 承诺大幅甚至全部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这种要求下,未来石油需求和煤电需求都将大幅下降。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传统化石能源巨头转型最为清晰的发展路径。
我们看到,过去一年,全球化石能源巨头不约而同的疯狂涌入新能源领域,并斥以数以万亿的资金。这几乎颠覆了想象。
美国能源巨头杜克能源欲斥资4000亿砸向风电、光伏等领域。 杜克能源去年宣布,未来5年计划斥资560亿美元(折合392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投资计划, 希望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翻一番,设定的目标是自行投资或购买16000MW可再生能源装机量 。 并计划到 2050年,新增40000MW太阳能和风电装机量,这将占到杜克能源公司2050年夏季总装机 量的40%。
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计划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大五倍。 去年底,雷普索尔宣布,在未来十年内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大五倍,并从石油业务中筹集资金,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从目前的2.95吉瓦扩大到15吉瓦,包括风能和太阳能。
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计划未来十年内,每年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30亿美元。 道达尔未来10年能源产量将增长三分之一,其中大约一半将来自液化天然气,另一半来自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增长。
英国石油巨头BP将可再生能源产能从2019年的2.5GW拉升至50GW。 BP打算在2030年底前,将在低碳能源的投资总额拉升10倍达到50亿美元,并将可再生能源产能从2019年的2.5吉瓦拉高至50吉瓦。
葡萄牙石油巨头GalpEnergía计划到2030年,将其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扩大到10吉瓦 ,计划将集团10%至15%的投资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
欧洲最大电力公司之一Enel拟投资700亿欧元扩大太阳能、风能业务。 去年底,Enel宣布2021-2030年的战略重点是加速能源转型。其中,约700亿欧元用于扩大其风能和太阳能业务,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将从目前的45GW增至120GW。
西班牙最大电力公司Endesa拟在未来三年将太阳能等发电总容量增加50%。 Endesa表示将在2021-2023年期间筹措79亿欧元投资用于脱碳,新可再生能源产能等。其中,可再生能源将获得33亿欧元,用于投资约3000MW的太阳能和900MW的风电。
西班牙电力巨头Iberdrola计划5年投入760亿欧元,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60GW。 去年底Iberdrola公 布了调整后的新5年投资计划,将在2021-2025年间,投资750亿欧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从去年的32吉瓦增至60吉瓦。
以上只是我们列举的部分化石能源巨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计划,更多的案例不胜枚举。
颇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吸引的不只是能源巨头。 越来越多非能源企业也开始蜂拥而入。
比如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FMG,去年底就宣布2022年或2023年开始生产风能、太阳能、氢气和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终目标是达到236吉瓦的清洁能源产能。又比如 日本电信巨头NTT宣布,到 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从现在的300兆瓦提高 到7.5吉瓦。
02
技术创新的力量
从目前公开资料统计,未来5年时间,全球至少有万亿美元以上资金将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
相对于未来更为庞大的体量,目前投入的资金还只是冰山一角。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为了实现碳中和,全球需要在清洁能源领域累计投资130万亿美元。
这些资金大部分将投向风电和光伏相关 领域 。
十年前,这简直无法想象。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宝押向新能源,除了情怀,更多的因素是源于以风电、光伏为首的新能源竞争力越来越强。
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推动下,风电和光伏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能源。
以风电为例,十几年前,陆上风电单位千瓦造价高达12000元,如今已经下降到7000多元。国内上网电价已经下降至0.29元/千瓦时(I类区域),部分地区成本已经下探至0.15元/千瓦时。
十几年来,风电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进化到第四代风机——人工智能风机,这种风机为全球新能源加速开发创造了契机。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观看B站上一条爆红的 讲述风机进化史的科普视频,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们将视频上传至此。
远景能源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推出的伽利略超感知风机就是人工智能风机。 在前三代增加偏航、变桨、独立变桨基础 上,工程师们在风机中创造性融入了人工智能元素。
这种风机能够利用传感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实时还原所在机位的风信息,并对比实际运行情况与设计的差异,进行不断的精细调整。 这样一来,风机不再是按照预设好的场景程式化的变桨,而是依据实际的气流特性求真务实的变桨。 就和伽利略一样,能够用实例来验证固有理论。
当成千上万台伽利略超感知风机遍布群山、平原、海洋,大量的实例验证信息将在云端刻画出风机该有的样子,然后传回每一台风机,进而使风机不断进化,将潜力发挥到极致,再次提升发电能力。 而且,这种进化不仅可以体现在某一台风机上,也体现在整个风电场上。 依托边缘计算技术,风电场集群的人工智能,可以回顾和预测数十台风机已经和将要经历的风况,协调各个风机的运行,实现风场整体发电能力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伽利略超感知风机还有很多进步,比如可以借助先进的趋势感知能力,在线规划风机的寿命策略,找到最优的运行模式,从而降低运维成本。可以通过大量结构受力样本,知道风机哪一部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哪一个部位可以优化减少材料,再运用到新风机的制造上,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和度电成本。
风电如此,光伏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光伏转化率已经从十几年前的14%左右,上升到了目前的23%以上。晶硅组件价格从十几年前接近40元/瓦下降到目前1.4元/瓦左右。
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让光伏成为近十年内降本速度最快的能源之一。 根据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数据,全球光伏LCOE (平准化发电成本)由2010 年的0.378$/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048$/kWh,降幅高达87%。
今年开始,不仅是风电, 国内大部分地区光伏项目都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在海外一些国家,由于非技术成本占比较低,一些光伏项目度电成本已经低至0.1元人民币以下。
虽然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是新能源未来却是确定的。
在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驱动下,一个全新的时代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 END /
1、索尼
是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索尼排名第100位。
2、三菱汽车
是日本的一家跨国汽车制造商,总部在东京港区,在1970年从三菱重工业的自动车制造部门独立。从产量上来看,在2009年是第五大日本汽车制造业者,全球排名第十五大汽车制造业者。
3、丰田汽车
公司成立于1938年,是日本汽车厂商之一。该公司在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第5 。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4、东芝
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公司创立于1875年7月,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
2018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东芝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行第326位。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东芝排名第316。
5、松下电器
1918年由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创业时做的是电灯灯座。1927年制作自行车用的车灯。1951年松下幸之助到美国,打开了松下电器在美国的市场,因此让松下电器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有突破性的成长。
松下电器的产品线极广,除了家电以外,还生产数位电子产品,如DVD、DV(数位摄影机)、MP3播放机、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还扩及到电子零件、电工零件(如插座盖板)、半导体等。间接与直接投资公司有数百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百度百科-东芝
百度百科-丰田汽车
百度百科-三菱汽车
百度百科-索尼
百度百科-日本六大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