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中国煤炭工业的历史

单身的香氛
柔弱的蛋挞
2023-02-02 12:27:33

中国煤炭工业的历史

最佳答案
可爱的西牛
悦耳的蜻蜓
2025-07-13 16:15:30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煤矿企业。1896年中美商人合办门头沟通兴煤矿(后改为中英合办)。1898年德国根据不平等的胶州湾租借条约,取得胶济铁路沿线两旁15公里内的矿山开采权,首开攫取中国矿权的先例,1901年德国人成立华德公司开采山东坊子、黉山煤矿。继后,英商福公司(ThePekin Syndicate Ltd.)于1898年取得河南焦作煤矿开采权,1902年正式施工开采(见焦作矿务局)。1898年曾由李鸿章派员创办于1882年的直隶临城煤矿,因连年亏损,向比利时借款,全部资金由比国供给,采矿权乃属比国,至1920年华商还清借款,收回矿权,官商合办,年产煤20多万吨。1936年矿井被水淹没报废。1898年清朝铁路督办盛宣怀委派张赞宸创办萍乡煤矿(见萍乡矿务局)。1899年张连芬集资恢复一度停办的山东枣庄煤矿,取名中兴公司,它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开办的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近代煤矿,年产煤100多万吨。1931年该矿从德国购买两台割煤机,在薄煤层中试用,每台日产能力160吨左右。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之机,骗买开滦煤矿(见开滦矿务局),后又与滦州煤矿公司合并,改名开滦矿务总局,由中英合办。20世纪30年代开滦煤矿年产煤400~500万吨,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煤矿之一。1903年中国商人集资开采六河沟煤矿,后因连年亏损,于1911年借德款办矿,聘德人为顾问,受制于德人。1914年该矿主持人以矿产向华比银行抵押,借比款偿还德债,又为比国人所控制,直到1919年还清比债,收回矿权,成为华商自办的煤矿,最高年产70多万吨,1946年后因战争破坏,矿井遭水淹没报废。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中俄合办的抚顺煤矿,后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直至1945年。抚顺煤矿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法。其露天开采规模,是20世纪初世界上比较大的。从1914~1945年,抚顺露天矿采煤7700万吨,剥离土石量18921万米3,其剥离量等于世界有名的巴拿马运河土石挖掘量的2倍。抚顺煤矿的产量在当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煤矿,在东亚也首屈一指(见抚顺矿务局)。1908年山西省官绅成立保晋矿务公司,赎回英商福公司在山西的开矿权,开采阳泉、大同等地煤矿。1910年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矿(见本溪钢铁公司)。

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 (1937年改为商办,主要投资者是宋子文经营的建设银行公司),日产能力700吨。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日产300~400吨。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吨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其中年产60万吨以上的煤矿8个(开滦、井陉、中福、淄博、中兴、抚顺、本溪、西安煤矿)。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吨。平均效率每工0.3吨。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率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 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从“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华北、华中(从“七七”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抢走原煤41950万吨。

日帝侵占的煤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帝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帝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吨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吨。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吨以下。从 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吨。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10月,中国解放区约生产原煤2000万吨。中国1912~1949年煤产量见附图。 1949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在原来破落不堪的基础上,经过30年建设,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勘探、设计、施工、生产、洗选加工、机械制造和科研、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工业体系。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垂深1500米(南方1000米)以内的预测储量为32000亿吨,1982年末累计探明储量 7527亿吨,保有储量7418亿吨。煤种齐全,有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主要是烟煤。在烟煤中,气、肥、焦、瘦等炼焦煤和非炼煤约各占一半。成煤地质条件较好,有一定储量可供露天开采。到1982年,拥有407个统配煤矿、2333个县营以上地方煤矿、101个选煤厂、84个建井工程处、34个重点煤矿机械厂、131个煤田地质勘探队、29个煤矿设计院,另有为煤炭工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术储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12所,中专36所,煤炭科学研究机构34所。共有职工447万人,其中省属以上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3万余人。1949~1982年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6%,1982年生产原煤66632万吨,比1949年的3240万吨增长19.5倍。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也有一定发展,洗煤厂设计处理原煤能力11699万吨/年。

最新回答
耍酷的雨
激动的铃铛
2025-07-13 16:15:30

我是1957年来到抚顺的。抚顺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是在抚顺度过的。我对抚顺怀着深厚的感情。

长期以来,抚顺盛产煤炭,以“煤都”闻名于世。

抚顺的煤炭工业历史悠久,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的地方之一。早在明代以前,就巳有手工开采煤炭的历史。但到了清代,由于抚顺地近“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即新宾的永陵,沈阳的东陵、北陵),清朝统治者深恐伤了“龙脉”,严禁开采煤田。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清皇朝内外交困,国力日衰,财政奇绌,才不得不取消开发抚顺煤田的禁令。

1901年,当时的民族资本家王承尧等人上书清政府,申请开发抚顺煤田,获得批准。王承尧筹集股银十万两,建立了华兴利煤矿公司;翁寿、朱化乐等人筹银4.5万两,建立了抚顺煤矿公司。从此就揭开了近代抚顺煤矿开采的历史。

为了展示抚顺煤矿一百一十年历史的壮丽篇章,抚顺矿业集团公司,于2011年12月,在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的西露天矿参观台原址,建成了“抚顺煤矿博物馆”。

“抚顺煤矿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6630平方米,突出百年、煤都、领袖、独有、珍贵、领先六大特色,整个展馆分为物华天宝、百年回眸、熔铸辉煌、亲切关怀、矿山脊梁、美好未来、乌金墨玉、煤海之珠八大部分。从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介绍了煤、抚顺煤矿的衍生过程,抚顺煤矿整整百年起伏跌宕、化蛹成蝶的难忘岁月和新世纪以来抚矿集团的恢宏进程,以及与百年煤矿相伴的深挚的领袖风采、和谐的家园风貌。”(见2011年12月16日《抚顺日报》)

2012年6月、7月,我两次参观了抚顺煤矿博物馆。抚顺煤矿的苦难的历史、奋起的历史、英雄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抚顺煤矿资源丰富,质量优异,埋藏条件好。有些煤层埋藏不深,可以露天开采。抚顺煤矿的四大矿(胜利、龙凤、西露天、老虎台)中的西露天矿,就是当时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大露天矿。抚顺煤矿煤层厚度为8~130米,平均厚50米,为世界上罕见的特厚煤层。在博物馆展示的一块完整的重达十六吨的煤,就是2010年从西露天矿挖掘出来的。这是名符其实的“煤王”。

1903年,王承尧等人创办的煤矿公司落入沙俄手中。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侵略者又顶替了沙俄,霸占了抚顺煤矿。

日本侵略者霸占抚顺煤矿,就揭开了抚顺煤矿的血泪史。“日本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用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等手段,和名目繁多的条例和法规,对工人实施超经济剥削。抚顺煤矿工人最初劳动时间为每日11个半小时,后来改为12小时,有时竟达16小时。在不改进设备条件下开采同等数量的煤炭,用工数量却不断减少,据“满铁”统计,每百吨煤用工人数,1908年为95.7个,1921年为89.1个,减少用工6.6个”。

“工人们不仅工资极其低微,劳动条件也极为恶劣,毫无人身保障。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工人死于瓦斯、塌方、冒顶、跑水等各种恶性事故。从1907年到1926年的20年间,抚顺煤矿累计采煤5738万吨,而矿工伤亡人数高达121242人,平均每年伤亡6000人以上。换句话说,即每采470多吨煤,就要死伤1名矿工”。(引自抚顺新闻网 王平鲁文)

从1905年到1944年,日本从抚顺掠夺了:煤炭二亿二千三百万吨,生铁1100万吨,钢580万吨,却留下了三十多处“万人坑”,死亡的中国矿工在三十万人以上。

当时矿工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述说着抚顺工人的苦难生活:

来到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换麻袋。

一条破麻袋,能铺不能盖。盖上前胸脯,露出两膝盖。

北风冒烟雪,无米又无柴。天冷肚子饿,小鬼来讨债。

冻死路边倒,阎王脚下踩。一把尸骨扔关外,悔不该来到千金寨。

灾难深重的抚顺工人,受压迫之深,被剥削之重,几近当时东北之最。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不屈的抚顺煤矿工人,奋起反抗。

随着抚顺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和矿属工厂的建立,抚顺煤矿工人的队伍不断扩大和增强。1901年王承尧建立华兴利煤矿公司,雇佣工人最多时达600多人;翁寿等人开办的抚顺煤矿公司,也雇佣了一些工人。他们是抚顺历史上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沙俄、日本霸占抚顺煤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927年,全矿产业工人已由1907年的1143人发展到42179人,几乎是当时全中国煤矿工人(220260人)的五分之一。

抚顺煤矿工人队伍的不断扩大,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罢工斗争。

1916年1月11日,抚顺东方坑采炭所500多名煤矿工人,为了要求提高工资,率先举行了罢工斗争;1917年6月,西大井1000多名矿工举行大罢工,老虎台、万达屋、北大井、大揭盖、杨柏堡等矿的工人迅速响应,罢工人数增加到2000多人;8月22日,老虎台采炭所300多名工人,因实际收入下降而罢工;1918年春,古城子露天矿工人举行了上千人的大罢工;同年4月,杨柏堡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所有这些罢工斗争,有的取得了胜利,迫使日本当局接受了工人的要求;有的即使没有取得成功,但也打击了日本当局的嚣张气焰。

特别要提出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杨靖宇将军,也曾到抚顺煤矿组织领导过罢工斗争。

杨靖宇将军,河南确山县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曾领导数万农民,举行确山农民大暴动,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革命政权。1927年11月1日,又指挥了河南刘店秋收起义,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1929年,中共中央派杨靖宇到东北工作。杨靖宇化名“张贯一”,到抚顺煤矿当了一名工人。这个身高一米八几的河南大汉,很快就和煤矿工人打成一片,工人们亲切地叫他“张大个子”、“山东张”(煤矿工人中山东人不少,杨靖宇为了拉近关系,自称山东人),有事愿意找杨靖宇诉说,请教。杨靖宇在抚顺煤矿发动了罢工斗争,两次被捕。敌人用酷刑折磨杨靖宇。杨靖宇在监狱里,法庭上,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出狱。然后杨靖宇到北满参与组织领导抗日联军,同日寇顽强战斗,最后壮烈殉国。

还要提到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也曾经在抚顺生活过和工作过。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岗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从小就从事劳动。抗日战争时期,家庭生活困难,父亲上吊自杀,他也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并且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历时两年,直到1943年秋,才逃出虎口。

还有林仲丹(林彪堂兄)等多位领导,也在抚顺煤矿生活过、工作过、战斗过。林仲丹后来在延安病逝,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抬棺送殓(毛泽东主席唯一一次抬棺送殓)。

杨靖宇等英烈在抚顺煤矿生活、工作、战斗,是抚顺人民的光荣,是抚顺煤矿的光荣。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踏着他们的足迹,为建设美好的明天,奋起、奋斗、奋进吧!

东北解放了!中国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抚顺煤矿获得了新生。

建国以后,抚顺凭借着资源优势,凭借着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工人阶级队伍,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第一桶油母页岩炼的油,第一吨煤,第一吨特殊钢,第一吨铝,第一台挖掘机,……都是来自抚顺。

抚顺煤矿在日寇统治时期,最高年产量达到924万吨(1936年),占全国煤产量的30%。解放以后,抚顺煤矿大展雄风,在60年代,最高年产量达1832万吨,是当时全国最大煤田,被誉为中国的“煤都”。60年来,抚顺煤矿累计生产煤炭,近20亿吨,上缴利税200多亿元。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抚顺视察,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抚顺人民和抚顺煤矿工人。

经过一百一十多年的开采,抚顺煤矿资源已接近枯竭。抚顺煤矿的现有煤炭地质储量为5.2亿吨,可采储量为1.3亿吨。四大矿中的胜利、龙凤两大矿已经停产,剩下的老虎台、西露天两大矿,将分别于2017年、2030年关闭。另有东露天矿,主要以开采油母页岩为主。

但是,抚顺煤矿并没有在资源枯竭和各种困难面前低头。

2001年9月29日,由抚顺矿务局改制组建的“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

在党中央的统一号令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抚顺矿业集团公司走上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产转型的道路。新成立的矿业公司,主要生产气煤和长焰煤,生产页岩油、火工产品、木材,新制、大修电机车、准轨车辆和电铲,加工制造机械配件、专用设备,开发房地产、承揽大型工民建筑施工,经营电铁运输、供电通讯、医疗卫生、供暖、宾馆旅游等。

“抚矿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深化改革,从严管理,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全面实施转产转型战略,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效益大幅攀升,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尽管受“保城限采”政策影响,煤炭产量逐年递减,但企业总收入却以每年数亿元的速度递增。从2001年成立之初到2010年末,经营总收入由23.9亿元增加到68亿元,增长了185%;资产总额由48.7亿元增加到120亿元,增长了146%;净资产由20.2亿元增加到70亿元,增长了247%;上缴税费由2.4亿元增加到11亿元,增长了358%。处理历史债务30多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公司成立前下降了15个百分点。对重点工程建设和老旧杂设备改造投入的资金累计达70多亿元。今年经营总收入将突破70亿元,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转产转型突飞猛进,非煤经济快速发展。抚矿集团立足现有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推进以油母页岩综合利用为核心的转产转型工作,实现煤与非煤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非煤经济比重已由过去的不足20%达到现在的70%以上,在全国煤炭行业100强中位居前列。抚矿集团公司正逐步发展成以煤炭和油母页岩开发为中心,以油母页岩炼油、造纸、煤矸石发电、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为重点的同心多元化能源企业”。

全矿上下,全体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新业绩。公司曾两度入围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奖状”、“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国煤炭企业100强”、“中国企业集团纳税500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五一奖状”等荣誉称号”。(以上节录自抚顺矿业公司报告)

………………

整个抚顺煤矿博物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抚顺煤矿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人们为之骄傲的英雄史。让我们祝愿抚顺煤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我们祝愿抚顺煤矿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愿以抚顺煤矿博物馆展示的两位作家的两段描写抚顺煤矿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

“这是中国人民底(的)宝藏,也是人民劳动光荣的标志――它是曾被付出过可观的劳力、血汗和生命。”

萧军:《五月的矿山》

“这里的英雄们并不沉湎过去,他们的心,向着伟大的明天!”

潇洒的小熊猫
昏睡的白羊
2025-07-13 16:15:30
(一) 古代煤矿业简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1973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北陵附近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下层发现了为数不少的精煤制品。其中有:圆泡形饰25件,耳(王当)形饰6件,圆珠15件,和这些煤制品同时出土的还有碎煤精、精煤半成品和煤块97块。这些煤制品,经过前辽宁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科研所鉴定,“呈弱油脂光泽,均一状结构,硬度、韧性均很大为其特点”,很容易用火柴点燃,燃烧时发出明亮而带黑烟的火焰,并发出一种烧橡皮的气味。经过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证明,其原料就是烛煤。这是世界上用煤最早的确凿证据,也是说明我国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发现并开始利用煤炭的历史见证。

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陕西省4处西周墓中出土了煤雕制品,其中,宝鸡市茹家庄一处就出土了200余枚之多。据此可以判断,早在西周时期,作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陕西地区,煤炭已经被开采利用。

战国时期,除继续利用煤炭雕刻生活用品外,还在当时的著作中出现了关于煤的记载。先秦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就有3处有关石涅的记载:一处见于该书的《西山经》,“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另二处见于《中山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据有关专家考证,女床之山,女几之山,风雨之山,分别位于今陕西凤翔、四川双流、什邡和通江、南江、巴中一带。古今对照,以上各地均有煤炭产出,证明《山海经》的记载基本是对的,同时,说明当时这些地方的煤炭已被发现,而且已积累了一些找煤的初步地质知识。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煤井和相应的采煤技术,煤的用途,不仅用作生产燃料,而且还用于冶铁;不仅能够利用原煤,而且还把粉煤进行成型加工成煤饼,从而提高了煤炭的使用价值。煤的产地不仅在北方,而且在南方,甚至新疆也都有了产煤的记载。同时,煤雕工艺在这时已初步普及。

隋、唐至元代,煤炭开发更为普遍,用途更加广泛,冶金、陶瓷等行业均以煤作燃料,煤炭成了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地位日益重要,人们对煤的认识更加深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唐代用煤炼焦开始萌芽,到宋代,炼焦技术已臻成熟。1978年秋和1979年冬,山西考古研究所曾在山西省稷山县马村金代砖墓中发掘出大量焦炭。1957年冬至 1958年4月,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河北峰峰矿区的砚台镇发掘出3座宋、元时期的炼焦炉遗址。焦炭的出现和炼焦技术的发明,标志着煤炭的加工利用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明朝到清道光20年(1840年)的时间里,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比较重视煤炭的开发,对发展煤炭生产采取了一些措施,矿业管理政策也发生了某些利于煤业的变化,煤炭行业的各个环节,比以前都有较大的进步。煤炭开发技术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尽管当时都是手工作业煤窑,但因其开采利用早于其他国家,因此,17世纪以前,中国煤炭技术和管理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但是,日益衰败腐朽的封建制度终于阻碍了古代煤业的继续前进,这就导致了中国近代煤矿的诞生。

(二) 近代煤矿业简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迫开放,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出现近代航运业和机器工业,需要大量煤炭,而旧式手工煤窑生产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因此,清廷洋务派积极酝酿引进西方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于是近代煤矿开始出现。近代煤矿的主要标志,一是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二是在提升、通风、排水三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通风机和排水机,其他生产环节仍然靠人力和畜力。这种技术状况差不多一直延续到1949年,其中即或有所变化,也只是局部的、微小的。这是近代煤矿区别于古代手工煤窑和现代机械化矿井的主要技术特征。

我国最早的近代煤矿是台湾的基隆煤矿和河北的开平煤矿。基隆煤矿是清政府两江总督沈葆祯雇用英国煤师开办的,1876年兴建,1878年出煤,年产量约3~5万t,因经营管理不善,投产不久产量就日渐下降,1884年中法战争时,矿井被炸,停止生产。开平煤矿是直隶总督李鸿章1876年命唐廷枢等筹建的,1877年筹办,1881年建成唐山矿,以后又建成林西、西山等矿,到1894年,平均日产达到1 500t,最高日产达2 000t。这期间还先后开办了规模大小不同、寿命长短不一的近代煤矿14个,或官办,或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都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因管理不善、资金不足、规模很小,大多数都归于失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国势益衰,列强乘势接踵而来,外国资本大量侵入中国煤矿。1898年4月,中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德国在山东境内自胶州湾修筑南北两条铁路,铁路沿线两旁各三十华里(15km)以内的矿产,德商有开采权。”此后,英、俄、法、日相继攫得了类似的权利。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1912年间,帝国主义攫取中国煤矿权的条约、协定和合同共42项(包括其他矿藏),涉及辽、吉、黑、滇、桂、川、皖、闽、黔、鲁、浙、晋、冀、热、豫、鄂、藏、新等19省。开办了开平、滦州、焦作、孟县、平定州(现平定县)、潞安、泽州、平阳府属煤矿、本溪湖、临城等规模较大的煤矿。外资煤矿的产量占中国当时近代煤矿总产量的83.2%,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煤炭工业。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从1903年起,掀起了收回矿权运动,1911年达到高潮。中国的爱国绅商,不满利源外流,在人民开展收回矿权的斗争的运动中,集资开办了一批煤矿。官僚买办见开煤矿有利可图,不愿坐失良机,亦想方设法开办煤矿。于是,从1895~1936年中国近代煤矿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包括外资经营的,都陆续被其霸占,开采方式完全是掠夺性的。从1931~1945年,日本共霸占我国大小煤矿200多处,掠夺煤炭4.2亿t,被其破坏的煤炭资源不计其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煤矿29处,还采取资助经费等办法,鼓励私人开办煤矿,共59处,年总产量约为600多万t。在解放区,也办了一些小煤窑,供当地军民作燃料。据战后统计,晋、察、冀边区共有小煤窑473个,日产煤炭共计2 739t。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霸占的煤矿小部分由解放区人民政府接管,大部分被国民党政权接管。解放战争初期,受政治、军事形势多变的影响,有些煤矿几经易手,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94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步崩溃,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些煤矿才陆续回到人民政府手中,但已遭到严重的破坏。

(三) 现代煤矿业简史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国时,各地人民政府从旧中国共接收了约40个煤矿企业,200处矿井和少数几个露天矿。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山东、安徽两省,除少数几处外,规模都很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加上长期战争的破坏,已是千疮百孔,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例如,山西大同煤矿9对矿井全部被水淹没,机器设备破坏无遗,井下没有一个完好的工作面,地面没有一间完整的厂房,没有一部机器可以正常运转,没有一条巷道可以正常通车,生产完全停顿;辽宁抚顺煤矿的西露天矿和龙凤矿井已被水淹,基本停产;河南焦作煤矿18个坑口中11个完全破坏,7个仅剩井架,已完全停产;山东淄博、枣庄,山西阳泉等较大的煤矿也是一片废墟。新中国的煤矿业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上起步的。

建国伊始的头3年,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抓了恢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煤矿生产,并进行必要的改造。

1953年,我国开始了发展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保证钢铁基地炼焦用煤,解决华东地区缺煤和逐步改善煤矿布局等的需要,“一五”期间,重点扩建了15个老矿区,同时开始了10个新矿区的建设。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3 243万t上升到1957年的13 073万t,提高4倍以上。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煤矿设计、建井施工等配套的专业队伍。1955年7月又正式成立了煤田地质勘探、设计管理和基本建设三个总局,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技术和队伍的培训工作,为以后煤炭工业的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五”期间,由于“大跃进”的失误,给煤炭工业造成了严重后果。采掘关系失调,巷道和设备失修,煤炭产量大起大落,基本建设浪费很大,不合格的煤田地质报告占60%。后来,经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生产建设才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

10年动乱期间,国家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煤炭工业也经历了一场浩劫。72个矿务局相继下放给地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被废止。

在国家统配煤矿受干扰,煤炭不能满足地方工业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时候,地方小煤矿自发地有了较大的发展。1971年,全国地、县、队小煤矿的产量比1965年增长了1.35倍。为了使地方小煤矿得以巩固和发展,当时提出了“全党动手,各级办矿,多搞中小,以小为主,由小到大,由土到洋,成群配套,形成矿区,选择重点,建设基地”的40字方针。这些方针,既促进了小煤矿的发展,也为以后乡镇集体煤矿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为了贯彻“扭转北煤南运”,加快“大三线”建设的决策,从1966年起,陆续集中了全国煤田地质勘探力量的40%,共37支勘探队奔赴江南各省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同时,又从北方抽调主要力量,加强了对西南、西北和江南煤炭新基地的建设工作。1973年,面对煤炭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北方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的如山西、山东、河北等省,因缺少力量虽有优势而难以发挥的现实,煤田地质勘探和煤矿基建队伍先后又从江南和西南回师北上。

总之,10年动乱给煤炭工业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是严重的。10年间,虽然原煤产量增长了92.2%,建成了720处新矿井。然而,却留下了不少长时间难于消除的后患。不少矿井为要产量,不择手段,重采轻掘,吃厚丢薄,忽视安全工作,留下种种恶果;打乱了地质勘探生产秩序,质量、效率急剧下降,而且“南征北战”延误了建设时间;矿井建设违反程序,忽视技术要求,降低工程质量,简易投产,留下许多后遗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煤炭工业也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先是恢复和建立了良好的煤炭生产秩序,使采掘关系走向正常,同时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了稳产调整,到1982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6.66亿t,较好地满足了发展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煤炭行业经过多方面探索,提出了一条发展煤炭工业的新路子。其主要内容包括四项基本要求、实现五个转变和12条具体方针。

矮小的老虎
光亮的小松鼠
2025-07-13 16:15:30
黑龙江有四个万人坑。

1、哈尔滨五老屯万人坑,五老屯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正黄旗,东北沦陷后,日本人在平房区修建了七三一细菌部队,从全国各地抓来了数万名劳工。

2、齐齐哈尔查哈阳太平湖万人坑,查哈阳位于齐齐哈尔甘南县,黑土地肥沃,是黑龙江主要的水稻产区。

3、鹤岗东山万人坑,东北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为了从中国掠夺重要战略物资,在东北黑龙江进行了疯狂的煤炭开采。

4、鸡西滴道区河北万人坑,鸡西自从上个世纪发现煤炭开始,一直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开采历史有近百年。

专注的糖豆
甜甜的黄蜂
2025-07-13 16:15:3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煤都”之称已数易其主。最早的煤都是辽宁抚顺,随后是河北开滦;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新煤都又在山西大同崛起。2003年,蒙古鄂尔多斯市以8103万吨的产煤量跃居全国地级产煤大市之首,超过老牌的“中国煤都”山西省大同市。

中国目前没有铁都这个称号,有钢都辽宁省鞍山市。

所谓钢都,是政治地位的体现,也是经济地位的体现。解放前,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半年后,鞍钢开工。东北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基地为国家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50年代初,鞍山等辽宁几个大城市被直辖中央管理,可见一斑。

再说经济地位,中国铁矿方面是贫矿国,铁的地质储量低,含量低,而鞍山的铁矿石地质储量占全国储量近四分之一。

扩展资料

1901年,抚顺开始了煤炭开采。从那时起,抚顺就成了世人瞩目之地。抚顺煤炭以产量高、质量好著称,黑黑的“乌金”给抚顺带来了财富与辉煌,仅建国以后就为国家贡献煤炭10亿吨。

抚顺是中国最早告别农业社会的地区之一,“煤都”之美誉曾叫响全国乃至全世界。抚顺的煤炭资源已濒临枯竭,煤矿在抚顺GDP所占比重正逐年减少,有人说“煤都”早已名不副实,但抚顺作为唯一一个国家命名的煤都的事实不变。

地理知识里,“抚顺”永远是“煤都”的标准答案。“而钢都是硬的,煤都是黑的”这一笑话,在慨叹共和国长子威名不再的同时,也是对鞍山、抚顺等经典重工业城市的历史地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