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的缺点
首先,市场水泥需求支撑不足。水泥的需求变化主要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为0.9%(2019年为3.3%),房地产投资增速为7%(2019年为9.9%),我国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4.2%,较前值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从5月当月的两年复合增速看,房地产投资从10.3%下滑到9.0%;基建投资从3.8%下降到3.4%。
整体上我国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都面临着一定的增长压力,基建方面主要是受市场信用偏紧,以及开工进展趋缓的影响。房地产方面则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高压下,房企的融资端受“三道红线”限制,后续房地产行业投资将进一步回落。
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22亿吨,同比增长19.2%,较2019年同期增长10.7%。其中5月单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43亿吨,同比下降3.2%,比2019年同期增长7.3%。基于未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将逐步回落的逻辑,预计后续水泥需求将被压制。
其次,成本上涨压力。动力煤价格从去年底开始上涨,今年5月12日,主要城市动力煤期货价格达到943.8元,达到历史高位。
煤炭占据水泥生产成本的30%,今年1季度受成本上升影响,海螺水泥毛利率同比下降8.08个百分点至26.85%。目前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公司成本端将持续承压。
中部地区,是指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区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被认为是“中原逐鹿”之地。
“这个规划既然是一个发展规划,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规划,而是涉及到每个省的建设任务和发展重点,是具体到产业布局等的细化政策。”行业专家表示。
与之前透露的消息相比,《规划》重新强调了中部“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
“三个基地”是摆在桌面上的优势资源。中部有肥沃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能源原材料方面,山西、豫西,湖北、安徽等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区域也有在全国而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在装备制造方面,有很多叫得响的重工业城市,如武汉、长沙、株洲、郑州、太原、合肥、南昌等。
《规划》中首次提出了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这与该区域“交通枢纽”定位直接相关。江西省发改委人士认为,虽说是第一次提出,但区域内依靠铁路大动脉本身已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带,“比如江西已经相对成熟的昌九工业走廊就是京九经济带的一部分”。
据笔者多方了解获知,由于该计划获批不久,各省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政策配套。即便如此,通过对上述6省的资源优势、经济特点及国家扶持重点综合分析来看,各省几乎已经出台相应配套政策,迅速启动由此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山西:安全环保的“新型能源基地”
“优化布局、集中开发、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安全环保”,《规划》中的20字原则,即将成为山西未来的发展方针。《规划》中巩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被认为是对山西的明晰定位。
山西近年来的GDP增长在中部6省始终徘徊在末位,多年的环保欠账和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令山西“步履维艰”。
而按照规划,中部地区要推进大型煤矿建设,加快电力和电网建设,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这些都是山西所长。而2006年山西省提出要打造“新型能源基地”,标志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将开始走上洁净、节约、细加工新型工业化之路。
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的研究,项目带动战略将是山西在本区域“后发优势”战略的关键。山西提出,到2010年将在国家鼓励支持的六大领域安排投资6500亿元,并确定了2009年15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由此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万亿元。
河南:城市群登台,农业唱大戏
在河南政界、学界人士看来,《规划》对河南省最大的两个影响是:中原城市群建设正式获得国家认可,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
此前,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交叉口所在地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早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但一直未能进入国家的相关规划。《规划》出台势必为城市群发展提供新空间。
此外,按照河南省之前的规划,地处京九和陇海铁路交界处的商丘地区被纳入了黄淮海四市(商丘、周口、信阳和驻马店)的统一发展规划,这也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参与发改委《规划》制定调研的河南省农科院农村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建明告诉记者,《规划》将会对这一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规划》提出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对河南的指向意义尤其重大。
之前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田建明告诉记者,这是河南省在此前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划》势必对这一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实施方案也将成为落《规划》具体措施的一部分。
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达1073.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突破1000亿斤。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达613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河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安徽:沿江起舞承接长三角
安徽省政府下属一家研究机构研究员告诉吧笔者,对安徽最大的影响,“就在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上,《规划》和皖江城市带的目标完全一致,将加快沿江地区发展。”据悉,皖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确定被列入《规划》中,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中区也已基本敲定,长江北岸的巢湖市会入选。
安徽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程必定告诉本报记者,在农业方面,安徽方面已向国家建议,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资料显示,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其中河南、湖北、安徽均为中部省份。
江西:循环经济试点环鄱阳湖
上述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说,《规划》关于城市带的内容对江西来说“实际上能带来有利的要素最多”,而循环经济对于环鄱阳湖经济圈以及武汉都市圈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据江西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相关人士透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最终方案正等待国务院批准。
江西省一位政府背景人士告诉笔者,考虑到环鄱阳湖地区为了长江下游生态保护所作的巨大贡献,因此《规划》细则中的循环经济方面,国家有可能将水资源税先行放到环鄱阳湖地区进行试点,有望税收减免或优惠。这位参与了国家税务总局在南昌进行的相关座谈会的人士表示。此外,环鄱阳湖地区将有可能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湖北:科教高地上建“两型社会”
作为六省通衢、工业基地、文化中心,湖北占尽“天时地利”。而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自2007年末获得国家批准后,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更是在中部区域内有了“先试”特权。
据湖北省发改委人士透露,目前武汉已经形成了大致的综改框架。“以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推动区域产业优化整合;以完善快速通道为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为重点,推动城市群基本工作;以农业板块机制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以实施连锁经营为重点,推动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如武汉都市圈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花山生态新城等一批重大的项目建设,也会随《规划》出台而落地。
而在区域专家看来,武汉拥有的国内排名前5位的教育资源,既是《规划》中优先发展教育的落点,更是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新天堑通途”。
湖南:文化产业成奇兵
“中部崛起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问题,一个是环境保护问题。希望中部地区在工业化早期就能走出一条新路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是总结了中部崛起的要诀。
而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和新兴工业省份,其高层早已注意到这两个问题。用省委书记张春贤的话说:“湖南要发展就要做到三个统筹:统筹城乡,在农业大省搞好工业化;统筹区域,让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统筹人与自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而由“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组成的“文化湘军”现象背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则是湖南发展的一只轻骑兵。也是《规划》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的新体现。
据湖南发改委的统计显示,目前,湖南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和京广线、潇湘片、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一个以旅游业、会展业为两翼,广电、出版、报业、娱乐为四轮的湖南文化产业航母在全国率先崛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5%以上,正成为湖南的新兴产业支柱。
中部6省水泥发展情况
中部六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在这一区域内,分布着我国水泥产业中几大巨头,如河南的天瑞、中建材,山西的冀东水泥,安徽的海螺水泥、亚东水泥,湖北的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等。
可以说,我国中部6省地区是除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以外的第二个水泥产业稍显成熟的地区。
山西:
山西水泥工业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发展速度虽滞后于全国水泥工业平均发展水平,但整个行业仍有了较快的发展。
近几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从2001年以来山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平均在20%以上,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促进了水泥工业的不断发展。2001年以来山西水泥工业累计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8亿元,其中2008年完成投资20.03亿元,比上年的15.75亿元,增长了27%。从去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有4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使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超过40%。目前全省各地已建成4条日产5000吨和3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总投资超过35亿元,目前已投产,根据这个发展形势,预计到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将达到70%以上。
与此同时,山西水泥市场的发展格局却很明朗。资料显示,去年年底,山西交城县人民政府与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就建设2×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暨冀东水泥交城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正式签约。根据协议,该工程一期新建项目位于交城县覃村,二期项目位于交城县西社镇。协议签署之后,7个月内完成在建的日产18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新建的一期日产4500吨生产线在得到核准证书后14个月内竣工投产,二期项目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熟料402万吨、水泥551万吨、发电1亿度。
至此,冀东水泥在山西筹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达8条,预计水泥产能逼近2000万吨,与目前山西省全部产能1800万吨相近。
由此判断,冀东水泥与山西省达成了相关排他性协议,而其他水泥巨头多年均未进入山西市场,在冀东水泥大手笔挺进山西水泥市场后,进入的希望已接近渺茫。冀东水泥大手笔的在山西攻城略地,可以将内蒙、山西、山西、河北四省的水泥版图彻底连为一体。
安徽:
2008年安徽省水泥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态势,产能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08年年底,安徽省总计水泥产量6005.5万吨,同比增长11.17%;水泥商品熟料8811.1万吨,同比增长14.78%,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7763万吨,同比增长13.09%。
在全国水泥产量排名中,安徽水泥产量位居第10位;水泥商品熟料产量位居第2位,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位居第1位。资料表明,至2008年底,安徽全省累计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70条,形成水泥熟料生产能力8309.4万吨。仅在2008年一年中,安徽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就达到9条。2008年新开工项目包括:海螺集团世界首条特大型日产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铜陵开工,18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各市陆续开工建设;我国最大的白水泥项目安庆阿尔博白水泥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
依据目前的发发展情况,海螺水泥在省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08年12月底水泥净销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003亿吨,水泥、熟料汇总销量达1.2886亿吨。
江西:
数据显示,江西水泥龙头江西水泥目前水泥产能约为800万吨,不过,该公司号称2010年将达到3000万吨产能的目标。其次,海螺水泥在江西在建和已投产的水泥产能也已超过1100万吨,亚东水泥已投产水泥产能390万吨、在建产能为130万吨。以上数据表明,如果以该三家水泥企业占江西水泥市场总份额的40%计算,江西水泥市场09年产能共计约8000万吨。
笔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省加大了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建设速度,该省相关部门要求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例2010年要达到80%以上的目标。
依据目前的发展态势,江西省水泥市场格局呈现以海螺水泥、中建材及亚东水泥为主的竞争格局。2007年,江西水泥引进中国建材集团作为战略合作者,出资1.4亿元参股南方水泥公司。此外,江西水泥还与南方水泥合作成立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南方万年青目标直指江西省及邻近区域水泥市场的行业整合,进一步突出公司的产能优势和市场控制权优势。江西水泥已完成在江西大部分重要地区的产能布局。公司最近刚完成对赣南4家公司的收购,有力控制了赣南市场。
江西是较典型的半封闭市场,地形复杂,两点间直线距离短,实际运输距离长。省内水泥企业多分布在省份边界附近,水泥出省容易进省难,有效地保护了江西市场。作为江西省的水泥行业区域龙头企业,背靠江西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支持,并借助南方万年青这一强大平台,江西水泥在江西省及邻近区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将更为巩固和突出。
河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国内目前最大的两家水泥企业——中建材和海螺水泥,不久前几乎同时对外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对河南水泥市场的投资力度。
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同样拥有强大市场号召能力的河南本土水泥企业同力水泥、天瑞集团和孟电集团等。
08年河南全省水泥产量达到了1.03亿吨,同比增长9.95%,位居山东、江苏之后,排名全国第三。目前河南全省拥有日产1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近64条,熟料产能6494万吨,水泥产能在1亿吨以上。在2008年全省水泥产量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到了98%左右,落后产能已接近完成淘汰。
目前河南水泥以天瑞、同力、中联、孟电、湖波五大家为主,这5家水泥企业的产能已接近5000万吨,占据了河南水泥的半壁江山。五大家中最大的是天瑞水泥,年产能为1700万吨,最小的是湖波水泥,年产能420万吨。加上华新、义煤、千业、新登、登槽、锦荣等几家拥有5000吨生产线的企业。
湖北:
目前湖北规模以上水泥企业185家,共生产水泥5109万吨,全国排名第七,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6家,新型干法生产线25条,产能3000万吨,新型干法占比为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08年将淘汰600万吨、09—10年淘汰800万吨产能。
目前湖北水泥市场主要以华新水泥和葛洲坝水泥为主。
湖南:
当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大干快上时,湖南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却相对滞后。事实上,即便到了2005年底,湖南全省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企业仅8家、新型干法生产线9条,生产规模在日产4000吨以上的仅1条。
抓住这一市场“空当”,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纷纷入湘,攻城略地。
号称亚洲最大水泥生产企业——海螺集团,先后在湖南建设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除此以外,国内水泥生产巨头中建材、中材集团也不甘落后,在风起云涌的湖南水泥市场排兵布阵。此外,台湾一家实业公司在涟源也将建设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
外来资本强势进入,湖南省水泥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湖南省已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32条,水泥熟料产能达3500万吨。预计还将有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新增熟料产能约1882万吨。到“十一五”末,湖南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将超过七成。
中部6省基建投资计划及水泥需求
河南:公路建设:笔者从河南省交通厅获悉,2010年河南省公路建设计划投入245亿元,开工建设焦桐高速等10个409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和6个249公里一级公路项目,还要改造县乡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1000公里。如前所述,虽然高速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单位里程水泥需求有较大差异,但从单位投资额的水泥需求来衡量却差异不大,大致都集中在1.5万吨/亿元,因此估算河南省245亿元公路投资大致需要368万吨水泥。
铁路建设:笔者从郑州铁路局了解到,2009年铁道部下达郑州铁路局建设投资计划达364.7亿元,包括郑徐客运专线等项目也将于年内陆续开工。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不仅将进一步巩固河南铁路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枢纽地位,还将大幅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河南省铁路投资共需水泥485万吨。
湖北:公路建设:据湖北省主管部门透露,未来几年,湖北省计划投资2090亿元加快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建设,到2020年,将高速公路网络覆盖全省。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湖北省公路建设投资共有3135万吨水泥需求。
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建设分两阶段实施:2010年,完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500公里,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武汉市和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到2020年,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全面建成,通乡公路路面全部达到硬化标准,全省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
此外,湖北省还将新开工高速公路13条,共计778公里。全省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1.2万公里。
湖南:公路建设:根据湖南省交通厅公布的《湖南省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该省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61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00多公里,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
根据规划,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目标是形成横穿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密度适当、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由5条南北纵线、7条东西横线构成“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达5615公里。据称,实施方案为近期建设总规模2623公里,总投资1010亿元,新增里程2184公里,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87公里;中期建设总规模1402公里,总投资574亿元,新增里程1402公里,202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989公里;远期建设总规模626公里,总投资350亿元,新增里程626公里,203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15公里。
去年湖南省新开工建设1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2135公里,投资1485亿元,全年项目建设完成计划投资193.53亿元。
到去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达2001公里。据称,今年湖南省将实现国家公路网湖南段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衡炎、长株、邵永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今年开工14条高速公路后,湖南省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将达到42个。
根据以上数据,如果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未来几年,湖南省完成公路建设规划大致需要5129万吨水泥。
铁路建设:根据湖南省铁路发展规划,湖南省3+5城市群(即由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已经接受专家评审。按照两个评审规划,未来五年,湖南将启动投资近三千亿建设23个铁路项目。根据湖南省铁路区域发展规划,投资近三千亿的铁路项目竣工后,湖南的铁路里程将翻一番,由现在的2968公里,增加到近6000公里。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湖南省3000亿元铁路投资大致将带动约4200万吨水泥需求。
山西:公路建设:根据山西省交通建设要求,2009年山西省全年将完成公路建设投资700亿元,主要是加快推进目前100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并新开工1000公里里程,使今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完成1.5万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建设;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县乡公路改造提升和运输站场建设。虽然高速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单位里程水泥需求有较大差异,但从单位投资额的水泥需求来衡量却差异不大,大致都集中在1.5万吨/亿元,按此计算,我们估算山西省09年700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大致有1050万吨的水泥需求。
另据介绍,山西省近期将掀起规模庞大的一次公路建设高潮,今后两年山西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中,其中涉及公路交通项目总投资2,500亿元,建设规模达48,000公里。如果再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大致有3750万吨水泥需求。
机场建设:机场方面,据山西省相关部门介绍,未来山西省机场投资达50亿元,新建、改扩建和异地搬迁六个机场。新建吕梁机场、五台山机场、临汾机场,改扩建大同机场、运城机场,异地搬迁长治机场。如果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山西省机场建设投资大致有75万吨的水泥需求。
铁路建设:
据山西省相关部门介绍,山西省2009年铁路重点工程项目大致包括太中银铁路、大同至运城至西安客运专线等18个具体项目。据统计,以上铁路建设累计投资2360.86亿元,扣除部分已在09年5月之前完成的投资,山西省近几年铁路建设投资共计近2000亿元。如果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2000亿元铁路建设投资供需水泥2800万吨。
江西:公路建设:就江西省高速公路而言,高速公路网形成由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西境内段(即“三纵四横”主骨架,五条环线、二条联络线)和地方加密高速两部分组成,总规模约为4650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西省境内里程3286公里,地方加密高速公路里程1358公里。
铁路建设:根据江西省新一轮的铁路建设规划要求,未来江西全省铁路密度将达到每万平方公里370公里至400公里,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县有铁路。
据笔者了解,新一轮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到2012年,铁路运营里程实现3500公里,2015年实现4000公里,2020年跨越4500公里。在铁路路网布局上实现三个“基本”,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县有铁路,基本实现主要旅游景区有铁路,基本实现主要工矿区和经济重镇有铁路。
安徽:公路建设:据安徽省国资委透露,安徽省2009年将分别投资58亿元、28.79亿元建设高速公路项目,也就是说,安徽省属企业建设高速公路的投资总计达到了86.79亿元。
据称,2009年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将投资58亿元建设高速公路项目18个,建设规模920公里;安徽省交投集团将确保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8.79亿元,建设高速公路项目8个,建设规模455公里,两大集团公司共计完成公路建设约1375公里。如果按1.5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安徽省09年公路建设投资共计有1300万吨水泥需求。
铁路建设:据安徽省政府透露,通过多次会商,该省共27个铁路项目已列入国家规划,总里程3000多公里,总投资3000多亿元。如果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安徽省铁路建设投资大致需要水泥4200万吨。
据该省政府主管部门介绍,今年安徽省安排铁路续建项目总计4个,总投资567亿元;计划新开工和争取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上述负责向笔者表示,到2012年,安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4000多公里,形成京沪、京九、沪汉蓉、陇海和沿江五条铁路大通道,构建运力强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铁路运输网络。
集中化会带来成本的降低,一个是对于产能的进一步集中,另一个是对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
通过增加产出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固定成本比如原料与能源成本是一定的,但比如人工,房租这些非固定成本则可以使用增加产能来降低。
资本家会扩张生产(增加生产设备来扩大产能或者新建生产基地来扩大产能)与激励加班(用升职或者金钱奖励来提升人的劳动积极性或者增加人的劳动时间提升产能),企业生产能控制的就是自己员工,他控制不了下游市场的增加还是减少,也控制不了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还是下降。
资本主义社会总是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因为扩张生产真的能带来成本下降与利润啊。
所以集中化是能够减低生产成本,能够增加劳动效率的。
这个理论既能让人知道未来趋势,也能为政策提供逻辑支撑。
水泥产能集中化的降本效果就是海螺水泥的低成本,我记得海螺水泥旗下一个运行了七八年的水泥厂,它的水泥生产成本与新建成的水泥生产线的生产成本差不多,这种产能集中之后的生产成本低到吓死人啊。
水泥生产资料集中化的降本效果就是我待过的两个水泥厂的成本差异,一个因为附近没有煤矿加上自己没有矿山,另一个附近有煤矿加上自己有矿山,两个厂的熟料成本差距在三十块钱左右。
特别是煤炭资源具有地区性,所以熟料生产成本也会出现地区性差异。
有人说不需要集中也能赚大钱,比如一个企业它有一万五千吨的总产能建造许可,它有两种选择,一是集中建设在一个地方,这样单位生产成本很低,具有产品价格下限与成本优势,另一个是三个地方建设五千吨每天的生产线。
前者的生产成本是远远低于后者,后者创造出来的人员岗位(行政后勤类人员)也多于前者的。
但是好处在于后者的产品覆盖范围是大于前者的。
在追求对市场的占领速度的增量经济时期,分散建厂更加具有优势。
而在市场饱和或者下降的存量经济或者缩量经济下,产能集中更加具有优势。
评价一种战略的正确与否,环境与时期也是一种重要的判断因素。
所以在贵州省水泥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产能的进一步集中就是行业发展趋势。
而人具有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属性,通过进一步对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集中,进一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GDP的继续上升与汇率的提升。
而将消费者从分散变为聚集,则会减少产品调配的时间与距离,减低产品的运输成本。
这就是《大国大城》中专家建议进一步搞大城市化的原因。
大国大城
2.专业化是什么意思?
工业化是不断专业合作分工的过程,因为专业分工,所以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专业分工的进行,对管理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大。
全球化是建立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些产业上有优势,因此大家一起分工,进一步地提升生产效率,一些国家从中收益(美国获得低通货膨胀,中国资本涌入,就业岗位大增),美国股市的不断上涨也是受益于全球经济全球分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升。
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在增加工作岗位还是减少工作岗位,这个不好说,一个设备的自动化与现代化可能就是一些岗位的消失,技术的更新换代也会导致一些人的失业。
但是生产力或者生产效率的提升会使得社会能够养更多的人,这些人又产生新的需求。
科学在现在的分类如此明确,分工如此细致的现在,单一科学地突破的重要性正在下降,现在的科学进步不再是一两个英雄的杰出成就,而是一种体系的综合成果的突破。
我用一个例子窑磨分离,不光是熟料的生产要素与水泥的生产要素不一致,他们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
熟料生产需要硅质材料,石灰石,煤炭,而水泥生产需要熟料与混合材料。
熟料最好往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集中,水泥生产则没有那么多的条件约束。
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窑系统(熟料生产系统)需要高温进行化学反应,所以垃圾焚烧,污泥处理是熟料生产企业对环保的贡献。
水泥厂的垃圾焚烧还没有飞灰问题,因为飞灰变成熟料嘛,同时垃圾焚烧也产生热值减少煤炭用量,缺点在于相比于没有垃圾焚烧的熟料生产企业,垃圾焚烧企业会产生极少量二恶英这种气体。
污泥处理则是会产生恶臭,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磨系统因为没有不需要高温化合反应,所以自然处理不了垃圾与污泥,他处理主要其他生产出现的废物。
贵州省是脱硫石膏便宜,脱硫石膏是煤炭与石油工业企业对烟道气体脱硫的副产物,贵州又是煤炭与能源大省,脱硫石膏能不便宜?
西北的特点是有两点,一是集团性企业占比高,其中中建材旗下的祁连山水泥占宁夏水泥产能百分之四十多的市场份额。
第二是与煤炭大省不一样的是,西北的混合材料是电渣石,而且宁夏的地理位置好,水泥企业多,导致这个省份的水泥价格低,是西北的价格洼地。
我知道一些西北地区的情况是因为我看过一个以水泥市场分析为例子的行业分析视频。
水泥行业分析
这个视频是2020年的视频,其中的数据是2019年的数据,宁夏是西北水泥的价格洼地,山西是华北的价格洼地,贵州是南方的价格洼地,东北的价格普遍比较低。
能源大省对水泥产业的影响有两点,第一点是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运输成本低,减少水泥熟料成本。
第二点是一些煤炭处理的副产物是水泥生产的一种原料,也会减少水泥的生产成本。
窑磨分离是进一步的专业分工。
市场并不是消失,而是减少,那么放弃这个县份市场,又太可惜,不放弃,县份市场又支撑不了熟料生产线的产能。
原有的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商业混凝土的生产,或者进行砂石骨料的生产,即保障了就业,完成提供就业岗位的政治任务,两个最大的水泥生产公司——海螺与中建材都是国企,中建材还是央企,是有保就业的政治任务的啊。
同时保持了市场占有,最大的可能利用原有企业的土地资源。
这就是专业分工带来的降本。
我们在提“工程师红利”的同时,也要开始提倡管理升级产生的红利,在进一步的专业分工下,对管理水平的要求是会越来越高的。
制造业升级不光是工人,工程师,设备,消费升级,融资方面的单一升级,管理升级或者这些方面升级形成的一个整体体系的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3.标准化是什么意思?
标准化一是设备的标准化,二是制度的标准化,三是产品的标准化。
设备的标准化使得设备的通用范围增加,企业停产之后的折价率上升。
海螺水泥就算一家水泥厂不开了,这个水泥厂的设备也能拉到其他厂去做备件,这样海螺水泥的固定资产折价率是远远高于其他企业的。
如果一家企业急于生产,但缺少备件,如果设备是同一标准,其他在检修状态或者生产没有那么急切的企业就可以调配相关设备。
定制化的设备价格与量产的设备价格是不一样的,而设备的标准化会带来设备供应商的加大生产,从而会降低设备产生成本,减低设备价格。
制度的标准化,大公司为什么要禁止办公室恋情?
《流金岁月》中的杨柯是一个管业务,与一个财务总监是男女朋友关系,杨柯离职之后,几乎带走了精言业务骨干,不客气地说叶瑾言被架空,这是任何一个组织领袖最恐惧的事情。
流金岁月
大公司的层级本来就多,下层的消息反馈消费的成本(时间成本,上层反应并拍板所消耗的成本,中下层的执行成本)本来就多,你下面是一个个都是紧密的小团体,本来下层消息反馈成本较高,这个消息还被小团体修改,这个消息真实性还存疑。
制度的标准化能够避免小团体越来越强,晋升途径更加明确。
三是产品的标准化,水泥主要就是修路与修房子,水泥预制板。
我记得在两年前看到中建材成立一个水泥预制板存放仓库,我才发现中建材的营业范围很广啊。
标准化的好处,会带来生产环境的可控与产品质量问题的追责,工地最重要的打灰,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但是水泥预制板的生产环境相比于工地还是更好的,你的水泥预制板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水泥预制板的制造公司承担主要问题。
水泥预制板企业多了,水泥预制板技术的市场需求也会增多,中建材的专业人才多,这样就能首先确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海螺水泥强在其产能集中度高,单一企业产能大,生产成本低,对原料供应商议价权强,其设备标准化程度深,集团之间的设备通用性高,对设备提供商的议价权也大。
中建材强在企业多,产能集中空间大,大型集团性公司,专业性人才多,营业范围大,标准化收益高。
中建材未来可期啊。
将不同产能的生产线集中成标准的统一产能的生产线,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加快标准化。
将受到不同生产要素影响的生产线进行专业化改造或者升级,为公司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在保障原有市场的情况下,对产品下游进一步衍生,同时也能保障工作岗位,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完成政治效益。
将不同的设备变为通用设备,降低库存,减少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折价率。
中建材的未来战略我只能猜出集中化,专业化,标准化,要做产品生态圈的标准制定者。
我也只是一个水泥生产企业的底层员工,上面的总结也是我的能力极限了。
不过观察一个企业的实际运行,还是与书本上讲的又有许多不同。
下一周更新《黑冰剧评——权力是一种影响》
据香港明报报道,雪灾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暂仍难以估量,但电力短缺、燃料供应无以为继, 影响工业生产, 冶炼商如中国铝业、湖南有色要限产停产,钢铁公司、电力公司则面临煤炭供应问题。
鞍钢执行董事兼董事会秘书付吉会接受查询时说,辽宁省未受雪灾吹袭,故鞍钢生产线运作正常,虽来自山西煤炭供应出现紧张,但来自黑龙江的供应正常,故公司可作出适当调配,应付需要。不过,付吉会表示,雪灾令部分销售市场交通情况混乱,无法准时付运。
鞍钢无法准时付运
马钢也出现相同情况,铁路运输瘫痪令公司出现产品付运延误情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昨表示,降雪和电力短缺已令中国钢厂焦煤库存降至危险水平。
铜水泥钢材危中有机
运输问题外,燃料供应不足,令企业被迫停产,即使日后恢复生产,灾后物价飞涨,企业也要承受高燃料成本重担。受到电煤供应不足影响,中国铝业旗下贵州和遵义两铝厂停产,高盛估计停产两个月,令中铝少赚1亿元人民币。
有危也有机,铜企业、钢铁企业亦会受惠灾后重建,电网设施、公路基建等,都有利江西铜业、海螺水泥、马钢等公司。此外,缺电令电解铝市场产能减少,加上运输障碍,铝价近日出现较大升幅,中国大陆铝价过去6个交易日上涨约5.6%。
除煤、电供应问题外,国家正关注燃油供应,据新华社报道,中石化母公司集团已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以全力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
中石化集团承诺,组织好成品油进口,出口仅维持港澳地区航空煤油最低需求。中石化集团还表示,系统内所有加油站将敞开供应,亦优先保证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油料供应,不限量、不加价,从资源供应上保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古井贡受雪灾严重影响 市场断货10余天
春节前是酒类产品的销售高峰期,但由于受到大雪影响,安徽古井集团2007年推出的古井复兴主打产品“精品幽雅古井贡”在合肥市场已经断货10几天,在安徽其他地区也几近断货。“过年下雪确实烘托气氛,但我期盼春节前不要再下雪了。”昨天,安徽古井集团工作人员胡侃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古井贡品牌价值38.28亿,位列白酒品牌第二位
中国古代十大宫廷贡酒
深圳万基6亿洽购古井集团
“精品幽雅古井贡”的断货,大雪造成的交通问题“难辞其咎”。胡侃表示,古井贡由于下雪造成的交通问题,“部分货没办法运出去”。往年,拥有汽车运输公司的古井贡,依靠自己运力就可以完成春节前的铺货。而现在,无奈之下的古井贡只能在亳州市媒体上发布“征集令”,广泛征集社会车辆以解“燃眉之急”。
五粮液相关人士昨天表示,大雪造成一定影响,但对其春节市场的供货并不构成严重影响,“2007年12月五粮液已将货物发到一(级)批(发)商仓库中”,不过,大雪对批发商之间的物流运输构成较大影响,因为批发商之间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完成。
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表示,位于四川、贵州等地的五粮液和茅台、泸州老窖等名优白酒,在春节前2到3个月就开始铺货。而且,“进入12月后,茅台和五粮液都进入缺货状态”,与产能不足压力相比,运输压力要小得多。
受到大雪的影响并不只白酒企业,啤酒也受到相当影响。中国啤酒第四大企业金星啤酒总经理侯孝海表示,影响主要集中两方面,一是由于交通问题,部分地区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受到影响;二是部分地区电力紧张,一些工厂出现断电,生产受到影响。“金星贵州工厂、河南信阳和漯河工厂都受到断电影响。”据资深行业人士透露,涉及销售区域最大的应该是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以及金星和英博,其中华润雪花涉及安徽、贵州和江苏、湖北等分公司,金星啤酒涉及河南、陕西、山西、贵州等公司,主要市场集中在北部和东南部的燕京啤酒受到影响较小。
深圳电子产业受雪灾影响 或被迫停产
近日,全国各地出现严重的雪灾,交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尽管深圳并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对于交通物流行业,也因为各地的封路而受到损失,而各个相关的行业也受到牵连,尤其是电子芯片、时装、蔬菜等产品。深圳市物流行业协会预计,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10天,深圳将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被迫停产。
公路运输范围广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