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滩停车场免费停车时间
2小时之内。黄岛金沙滩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青岛市黄岛区凤凰岛。南濒黄海,呈月牙形东西伸展,全长3500多米,宽300米。新能源车2小时之内免费,全天都可,2小时之后按每小时5元计费。P7、P8、P9实行人工收费服务,采用按次计费,淡旺季收费标准一致:小型车10元/次,大型车20元/次。
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原则,构筑我市“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一带”:就是以环胶州湾为核心,东西两翼展开,形成一条蓝色经济带,分为南部(胶南、黄岛)港口和现代制造业集聚带、中部(胶州至崂山)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北部(即墨)旅游度假和科技研发集聚带,重点发展现代渔业、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保税物流、滨海商务等特色经济。“五区”:就是加快建设胶州湾西海岸新经济区、胶州湾北部高新区、鳌山科技会展旅游区、董家口临港产业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等五个新的核心带动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加快发展。“多支撑点”:就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海岛开发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形成蓝色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
一、打造五个核心带动区
(一)西海岸新经济区
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海西湾临港工业区,抓住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全省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充分利用好优惠政策集中的优势,发挥好保税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搭建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港口物流、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汽车、石化等优势产业,发展成为高端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期货交割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二)胶州湾北部高新区
规划面积4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海洋科技、新型环保产业、国防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交通装备、精密机械、专用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成为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三)鳌山科技会展旅游区
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等重大科研项目,打造我国海洋领域最主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优秀科学家汇聚地、国家学术交流中心、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依托港中旅海泉湾旅游项目、温泉旅游度假区、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温泉度假、疗养康复、商贸流通、会展业和房地产业,为周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
(四)董家口临港产业区
港区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3公里,泊位数112个,发展成为国内干散货重要集散中心和能源运输中转基地。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拓展物流、商贸、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引进钢铁、能源、重化工等一批临港产业,形成以港口为龙头、临港产业和港口物流为支撑、港口服务业为保障的临港产业区。
(五)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
将市南区团岛至李沧区西部环湾区域打造成以集旅游观光、商务办公、港航经济、金融、休闲娱乐、居住等服务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区。
七大临海产业集聚区如下:
(一)现代渔业聚集区
——近海生态渔业区。以建设人工鱼礁区为依托,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建立具有自我繁衍能力的渔业生态系统,培植“黄金渔场”。
——优势水产品养殖基地。以胶州湾为中心、沿海岸线为基线,向海陆两翼拓展,推进优势品种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优势水产品规模化建设,培植优势水产品养殖业。
——优质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科学化管理,建设以水产品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环保型高聚集的生产园区。
——现代渔港经济区。以胶南积米崖等四个中心渔港和胶州东营等四个一级渔港为依托,以渔业经济为主体,形成海上运输、船舶修造、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聚集、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区,辐射带动渔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水产品交易中心。依托城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临近渔港、渔业加工区的资源优势,建设综合性水产品交易中心,提升水产品集散、储运、交易功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渔业产业效益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滨海商务旅游度假区
——前海商务旅游聚集区。进一步发挥该区域在文化科教、金融商务、信息中介、滨海旅游、商贸流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培育后奥帆赛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高端商务旅游聚集区。
——温泉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鳌山湾西岸的山、海、岛、泉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建成新的休闲旅游胜地。
——崂山及石老人国家风景旅游度假区。深度开发崂山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旅游度假、科教文化、会展和商贸流通业,建成重要的服务业聚集区。
——凤凰岛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同时发展影视创作、艺术传播、策划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建成国内重要的影视传媒发展和交易基地、影视作品传播中心。
——琅琊台和灵山湾旅游度假与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水上休闲娱乐和海滨民俗度假,开发海岛观光、大型海上实景演艺、游艇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先秦文化和秦汉文化为特色旅游度假区。
(三)现代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胶州湾新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零部件、石化装备、轻纺专用设备、电力电器装备等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在海西湾、女岛和董家口建设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大型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化学品船、高档游艇、军用船舶以及浮式储油船、钻井船等海洋工程设施。建设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华侨科技区为载体的船舶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中低速柴油机、曲轴、传动部件、齿轮箱、船用机械、船用锅炉和船用材料等。
(四)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聚集区
——石化产业基地。在黄岛和胶南董家口建设以炼油、乙烯、芳烃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以有机化工、合成材料为主链,以密切关联的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品为延伸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平度新河化工基地。规划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盐化工、化肥、精细化工,承接青岛市区及各区市化工企业转移,成为我市重要的化工基地。
(五)海岛开发示范区
——推进以田横岛岛群、麦岛为主的度假旅游区建设,发展以三平岛群、大小管岛岛群、竹岔岛群、灵山岛、斋堂岛为主的休闲旅游业。有选择地低强度开发海岛旅游,形成多元化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发展海岛渔村渔家风情体验旅游、海岛地质生态旅游和海岛游艇旅游目的地,完善海岛旅游码头、海岛旅游航线,适度建设增殖养护区,开展海岛垂钓和游客参与的海上渔业生产、养殖、捕捞活动。
——推进以田横岛、大管岛、小管岛、灵山岛、竹岔岛等为主的风能、潮汐能和海水资源利用,建设海岛风能-海水淡化项目,丰富海岛景观,保证海岛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区
大力发展风电,重点建设即墨东部海岸、胶南西南部海岸两个风力发电区。积极推广海水热能利用技术和装备。利用海洋科研资源和生物质能源技术优势,加大海洋生物质能源开发力度,力争突破巨藻制氢、海洋生物质柴油制备等新技术。积极开发潮汐能、波浪能。大力开发海水微量元素和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
(七)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区
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世界、海军博物馆、奥帆基地和银海大世界等科普资源和海洋特色景点,发展以海洋地理、海洋地质、海洋气象、海洋生物、造船、航海等海洋科普知识为主题的参与性、趣味性海洋文化科普旅游,进行海洋国土观教育。规划建设一处大型海洋科普综合教育基地。
扬州 → 郊区线路 → 10路
文昌苑-凤凰岛 6:10-18:00 1元
:
文昌苑→ 新星村→ 五里庙→ 三叉汪→ 江阳大桥东→ 江阳大桥西→ 万福大队→ 水厂→ 万福闸→ 变电所→ 孙庄→ 张家庄→ 蒋西庄→ 泰安工业园→ 泰安镇→ 集贸市场→ 金田庄→ 戴庄→ 邬庄→ 刘东庄→ 凤凰岛
66路
汽车西站→ 邗江区政府→ 莱福花园→ 新能源小区→ 东方医院(福满楼饭店)→ 翠岗小区→ 广润发超市(汇好数码广场)→ 春兰大酒店→ 市政府→ 人民大厦(中医院)→ 西门→ 石塔寺→ 世纪联华→ 琼花观→ 市人医→ 跃进桥→ 武警医院→ 石油指挥部(新兴金属公司)→ 汽车东站→ 燃汽总公司(省水机总厂)→ 文昌苑
26路
火车站→ 徐桥村→ 体育公园→ 湖滨公园→ 液化气公司(职大南门)→ 双博馆→ 京华城(北门)→ 邗江中学→ 来鹤台广场→ 翠岗小区→ 东方医院→ 春兰大酒店→ 市政府→ 人民大厦→ 西门→ 石塔寺→ 世纪联华→ 琼花观→ 第一人民医院→ 跃进桥→ 武警医院→ 石油指挥部→ 汽车东站→ 燃气总公司→ 文昌花园东→ 文昌苑
时间大概是1个多小时 不含等公交时间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科技),成立于1998年,地处中国有机硅工业的发源地—四川,主要从事有机硅室温胶,硅烷及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硅宝科技于2009年10月在首批中国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新材料行业第一家、四川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硅宝”商标于2012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硅宝科技是有机硅室温胶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硅宝科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市重点科技攻关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取得一批产业化成果,技术经济实力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荣获“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四川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
硅宝科技是业内唯一一家集有机硅室温胶和制胶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的企业,聚集了一大批行业顶尖技术专家、知名顾问团队,组建了由博士、硕士为主的青年研发团队,具有领先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公司拥有3位国标委技术委员会委员,主导或参与编制起草了25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司已获得25项国家专利,荣获十余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公司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立式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同时拥有同行业试验设备最先进、检测手段最完善、资产规模最大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通过了ISO 9001:2008、ISO 14001:2004、GB/T 28001-2011质量环境安全三体系认证,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UL、TUV、 SGS、CE、CABR、CECC等国内外众多权威机构的产品认证。
硅宝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中空玻璃、节能门窗、电力环保、电子电器、汽车制造、机场道桥、轨道交通、新能源、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等众多领域,不仅在国内赢得了良好口碑,而且远销欧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建筑领域,硅宝科技作为中国西部唯一一家经原国家经贸委认定的硅酮结构胶生产企业,其产品已在鸟巢(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等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工程,新世纪环球中心(全球最大单体幕墙建筑)、三亚凤凰岛(东方“迪拜”)、苏州东方之门等著名工程中应用,彰显了硅宝建筑密封胶卓越品质。
在工业胶粘剂行业,硅宝作为汽车粘结密封行业专家,为车灯密封、风挡玻璃粘结、发动机密封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方面,硅宝产品应用于组件边框密封、接线盒粘接和灌封,具有卓越的耐久性能,能满足光伏组件在苛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大大的提高光伏组件使用寿命;在电力行业,硅宝防腐粘结系统为脱硫脱硝行业提供良好的耐温防腐解决方案;在电子电器行业,硅宝作为电子领域应用专家,为华为、中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众多企业提供完善的电子用胶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硅宝道桥密封胶还成功用于三峡工程,酒泉机场、九黄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表现了卓越的使用性能。
在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领域,硅宝科技依靠独特的工艺与配方结合优势,设计制造的密封胶专用设备,不仅受到国内知名密封胶厂家的青睐,也为业内著名的多家跨国公司所选用,包括美国道康宁、乐泰、德国汉高、瓦克、法国罗地亚、瑞士西卡等。此外硅宝科技还为国内众多的有机硅密封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硅宝秉承“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管理理念,坚持“技术不断创新、品质精益求精、服务及时有效”的经营方针,在积极扩大现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募投项目产能的同时,用三年时间完成5万吨/年有机硅密封材料、2万吨/年硅烷等新项目的建设,于2015年发展成为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集团公司,并于2020年左右实现打造“有机硅材料国际知名品牌”的愿景。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员参与编制起草了众多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建筑密封材料术语》(GB/T14582)、《气相二氧化硅》(GB/T20020-2005)、《建筑玻璃采光顶》等。硅宝999、992结构胶为原国家经贸委认定产品,硅宝997石材密封胶、硅宝119防火胶、硅宝668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硅宝GF999阻燃性结构密封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硅宝993采光顶专用硅酮密封胶为国内首创;硅宝998耐候密封胶、硅宝997石材密封胶、硅宝668混凝土接缝用硅酮密封胶是国家火炬计划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知名品牌水平。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为国内众多有机硅密封胶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从事设计和制造密封胶生产专用的特种设备,众多设备不仅受到国内知名密封胶厂家的青睐,也为业内著名的几家国际大公司所选用,如美国道康宁,美国乐泰、德国汉高,德国瓦克,法国罗地亚,瑞士西卡等。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众多长期从事有机硅产品及专用制胶设备研究、开发的高级人员,是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型公司。硅宝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已获十项国家专利及多项政府科技进步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纳税大户和优秀慈善企业,还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和四川省著名商标。
2,大明寺
3,汉墓
4,何园
5,个园
6,汪氏小苑
7,润扬森林公园
8,万花园
9,茱萸湾
10,凤凰岛
。。。。。。。。。。
还有泰州的溱湖湿地公园、农家乐等等
一、打造五个核心带动区
(一)西海岸新经济区
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海西湾临港工业区,抓住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全省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充分利用好优惠政策集中的优势,发挥好保税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搭建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港口物流、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汽车、石化等优势产业,发展成为高端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期货交割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二)胶州湾北部高新区
规划面积4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海洋科技、新型环保产业、国防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交通装备、精密机械、专用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成为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三)鳌山科技会展旅游区
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等重大科研项目,打造我国海洋领域最主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优秀科学家汇聚地、国家学术交流中心、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依托港中旅海泉湾旅游项目、温泉旅游度假区、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温泉度假、疗养康复、商贸流通、会展业和房地产业,为周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
(四)董家口临港产业区
港区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3公里,泊位数112个,发展成为国内干散货重要集散中心和能源运输中转基地。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拓展物流、商贸、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引进钢铁、能源、重化工等一批临港产业,形成以港口为龙头、临港产业和港口物流为支撑、港口服务业为保障的临港产业区。
(五)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
将市南区团岛至李沧区西部环湾区域打造成以集旅游观光、商务办公、港航经济、金融、休闲娱乐、居住等服务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区。
七大临海产业集聚区如下:
(一)现代渔业聚集区
——近海生态渔业区。以建设人工鱼礁区为依托,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建立具有自我繁衍能力的渔业生态系统,培植“黄金渔场”。
——优势水产品养殖基地。以胶州湾为中心、沿海岸线为基线,向海陆两翼拓展,推进优势品种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优势水产品规模化建设,培植优势水产品养殖业。
——优质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科学化管理,建设以水产品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环保型高聚集的生产园区。
——现代渔港经济区。以胶南积米崖等四个中心渔港和胶州东营等四个一级渔港为依托,以渔业经济为主体,形成海上运输、船舶修造、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聚集、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区,辐射带动渔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水产品交易中心。依托城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临近渔港、渔业加工区的资源优势,建设综合性水产品交易中心,提升水产品集散、储运、交易功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渔业产业效益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滨海商务旅游度假区
——前海商务旅游聚集区。进一步发挥该区域在文化科教、金融商务、信息中介、滨海旅游、商贸流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培育后奥帆赛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高端商务旅游聚集区。
——温泉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鳌山湾西岸的山、海、岛、泉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建成新的休闲旅游胜地。
——崂山及石老人国家风景旅游度假区。深度开发崂山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旅游度假、科教文化、会展和商贸流通业,建成重要的服务业聚集区。
——凤凰岛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同时发展影视创作、艺术传播、策划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建成国内重要的影视传媒发展和交易基地、影视作品传播中心。
——琅琊台和灵山湾旅游度假与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水上休闲娱乐和海滨民俗度假,开发海岛观光、大型海上实景演艺、游艇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先秦文化和秦汉文化为特色旅游度假区。
(三)现代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胶州湾新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零部件、石化装备、轻纺专用设备、电力电器装备等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在海西湾、女岛和董家口建设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大型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化学品船、高档游艇、军用船舶以及浮式储油船、钻井船等海洋工程设施。建设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华侨科技区为载体的船舶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中低速柴油机、曲轴、传动部件、齿轮箱、船用机械、船用锅炉和船用材料等。
(四)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聚集区
——石化产业基地。在黄岛和胶南董家口建设以炼油、乙烯、芳烃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以有机化工、合成材料为主链,以密切关联的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品为延伸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平度新河化工基地。规划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盐化工、化肥、精细化工,承接青岛市区及各区市化工企业转移,成为我市重要的化工基地。
(五)海岛开发示范区
——推进以田横岛岛群、麦岛为主的度假旅游区建设,发展以三平岛群、大小管岛岛群、竹岔岛群、灵山岛、斋堂岛为主的休闲旅游业。有选择地低强度开发海岛旅游,形成多元化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发展海岛渔村渔家风情体验旅游、海岛地质生态旅游和海岛游艇旅游目的地,完善海岛旅游码头、海岛旅游航线,适度建设增殖养护区,开展海岛垂钓和游客参与的海上渔业生产、养殖、捕捞活动。
——推进以田横岛、大管岛、小管岛、灵山岛、竹岔岛等为主的风能、潮汐能和海水资源利用,建设海岛风能-海水淡化项目,丰富海岛景观,保证海岛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区
大力发展风电,重点建设即墨东部海岸、胶南西南部海岸两个风力发电区。积极推广海水热能利用技术和装备。利用海洋科研资源和生物质能源技术优势,加大海洋生物质能源开发力度,力争突破巨藻制氢、海洋生物质柴油制备等新技术。积极开发潮汐能、波浪能。大力开发海水微量元素和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
(七)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区
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世界、海军博物馆、奥帆基地和银海大世界等科普资源和海洋特色景点,发展以海洋地理、海洋地质、海洋气象、海洋生物、造船、航海等海洋科普知识为主题的参与性、趣味性海洋文化科普旅游,进行海洋国土观教育。规划建设一处大型海洋科普综合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