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客车在冬奥村穿梭,氢能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氢能客车在冬泳会已经正式亮相,氢能源,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被认定是清洁能源的未来希望,因为现在的清洁能源还是以电能这种二次能源为主,但是电能的出现确实有多种来源的渠道的,它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我们现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最理想的一种清洁能源就是氢能源,这个氢轻能源它本身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它和氧气正常燃烧之后就会产生水,没错就是我们平常喝的那个水。它对于大自然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掌握一种低成本的低条件要求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就可以把这个东西应用到实际的动力行驶过程中,我们与此同时要找到一种可以高效安全便捷的储存氢能源的容器,类似于电动汽车所有的电池一样。
这个东西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客车,意味着未来大规模商用也就是3~5年的时间,因为这个东西它只要是真正能出现在生活之中了,就证明它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最顶级的机密了。过于落后可以展示,因为最先进的肯定是不能展示的,能够应用在冬奥会接送参赛选手的渠道上面,那再过几年自然也可以应用在公共交通系统的大巴上面。这个技术逐渐成熟起来成本下降,它完全是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的。
人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寻找清洁能源的步伐,但是清洁能源不是那么好找的,最早人们使用蒸汽机烧煤的发现效率比较低,后来使用内燃机柴油汽油作为驱动、但发现这两种驱动起来本身也会产生很大的污染,后来就用电动的机器,就是现在新能源汽车上面的电动机,这个东西是以电为驱动的。电是一种二次能源,来源渠道非常广,但是也没有特别清洁就能发电的方法,要么效率太低,要么成本太高,所以现在就找到了现阶段认为比较理想的轻能源。
一大“黑科技”:无人化转播央视的首个手语AI主持人
二大“黑科技”:交通黑科技
由于本次冬奥会有三个赛区,为了让运动员和媒体可以方便、安全又顺利的到达其他赛区,我国为冬奥会“量身定制”了专属列车,在短时间之内修建了复兴号动车路线,其时速达到350公里。除此之外,该列车还实现了区间自动运行,也就是高铁列车无人驾驶技术。除此之外,列车中还有5G技术,为了保持在隧道中也能有良好俄通信信号,我国的科研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环境中进行了一年的实验,所研发的5G技术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的环境。列车上还具备全球唯一的高清移动演播室,主持人在高速移动中也可以对赛事进行播报。
三大“黑科技”:基建黑科技
为了打造高科技绿色环保的场馆,本次北京冬奥会用的6个场馆都形成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科技,19个场馆都是用的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有很多的建筑都是在原有建筑上进行改造,但是并不是简单的“变魔术”,而是在原有使用功能之上加入新功能。首都的体育馆将会进行三十次场地的转换,例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首个实现冰水转化的场馆,实现了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可持续使用的转换。除此之外,冰壶赛道的场馆也将会假设在水池上。
四大“黑科技”:机器人餐厅
令外国运动员感到感叹的就是拥有大概120个机器人的机器人餐厅,在这里没有厨师也没有服务员,全透明的厨房中“机器人大厨”在24小时中为数千人有序的提供餐食。外国媒体看到不禁感叹:想要超过得用三十年!
五大“黑科技”:运动员装备
除了有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羽绒服,还有自带记忆的冰壶刷,这种冰壶刷可以记录下来运动员的各项指标,可以为教练选拔运动员提供参考数据,也可以作为运动员可以不断提高成绩的参考。除此之外,冬奥村更是给运动员们配备了“有记忆功能的床”,不仅舒适而且还有按摩功能和“叫醒服务”。
六大“黑科技”:用雪自由
作为举办冬奥会,顺利进行冰雪项目的基础,我国虽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又被外国垄断,但是由于我国科研团队的不断努力,此次冬奥会我国实现了真正的“用雪自由”,冰状雪的技术赛道制作技术被我国的科研团队所攻克。
七大“黑科技”:防疫黑科技
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防疫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我国的“科学防疫政策”也不是说说而已。此次冬奥会我国采取了大量的“黑科技”防疫设备,数百台的机器人为此次的防疫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为环保,同时福田的氢能源汽车的品质更好。
本次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由丰田汽车和福田汽车提供。作为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企业,福田汽车提供的氢燃料汽车以欧辉客车为主力,福田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福田欧辉氢燃料客车配载全气候耐极寒动力电池、双电机无动力中断驱动系统,具有绿色环保、性能卓越、多重安全、智能操控等特点。
此外福田汽车专门为冬奥会研发了最新一代氢燃料客车欧辉BJ6122,一次加注氢气仅需15—20分钟,即可续航600公里以上,可为赛事提供长时间、多频次的接驳服务。
福田氢能汽车详细介绍:
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福田汽车早在2003年就开始聚焦新能源发展, 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参与行业政策标准制定,全力配合政府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从核心技术、技术路线、新能源产品三方面进行了创新升级。
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福田汽车先后在新能源领域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亿元,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获得专利1000多项,已完全具备了自主研发实力。产品也涵盖了重、中、轻、van类、客车等类别,包含福田欧辉、欧航、欧马可、奥铃、图雅诺、时代、智蓝汽车等品牌。
补充资料: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国五标准”,符合国五标准排放的车辆,叫国五车。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国五标准”,国五标准排放控制水平相当于欧洲正在实施的第5阶段排放标准。相比国四标准,新标准轻型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降低25%,重型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降低43%。按照上海市机动车年度注册登记总量35万辆左右计算,预计年度新增车辆可以减少氮氧化物年度排放量1000吨左右。另外,国内国五标准排放控制水平相当于欧洲正在实施的第5阶段排放标准。
为切实解决电动 汽车 在极寒环境充电困难、无法启动等技术瓶颈问题,2017年以来,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牵头,整合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北理工、郑州宇通、湖南华强、盟固利等优势研发资源,开展了针对极寒条件下的一系列新能源 汽车 整车关键技术研发。2018、2019年,研发团队就曾携北汽新能源 EX3、EX5及北汽福田欧辉大巴前往黑龙江黑河,进行了早期的极寒测试,验证新能源 汽车 在极寒环境下的电池保温状况与续驶里程衰减情况。
本次极寒测试是2017年以来的第三次,也是针对整体极寒技术群进行的“收官”测试。测试现场,北汽新能源的2辆乘用车、北汽福田的4辆大巴车针对车辆在极寒环境下,动力电池无法进行正常充放电的问题,现场进行了电池温升试验。6辆车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放置超过48小时后,进行了超低温冷启动测试和超低温热泵空调测试。现场通过连接测试车辆的大屏幕,大家观测到了动力电池电芯温度由零下18度,以7℃/min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至零度以上,并成功进行了启动。同时,试验车辆搭载的热泵空调也正常平稳运行,现场测试取得圆满成功。
孙逢春院士在采访中表示,本次极寒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新能源 汽车 突破严寒禁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未来新能源 汽车 将无惧超低温严寒,并且能够保持与常温状态下几乎相同的续驶里程。
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采访中表示,此次极寒环境下的技术研发项目,北汽新能源全力攻克了极寒环境下多个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技术,突破了新能源 汽车 的低温技术瓶颈,为未来新能源 汽车 走入寒区市场做好了技术储备。
福田 汽车 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秦志东表示,这一系列极寒技术的瓶颈突破,切实解决了新能源 汽车 在超低温环境下能不能跑、能不能跑的好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车型提供极寒条件下的技术支持,开拓了整个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市场“疆域”。
据悉,此次北汽新能源针对极寒环境研发的系列技术,包含了驻车保温、远程充电保温、电池速加热、矩阵闪充、低温行车能量自适应、能量智能回收、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等一系列极寒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 汽车 在极寒条件下的运行状态,提高低温下的整车续航里程和充放电能力。经过这样的技术“加持”,未来新能源 汽车 将从容面对极寒低温的环境,突破新能源 汽车 在严冬时的续航里程衰减痛点,为新能源 汽车 的“二次破局”,进行更大范围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此次孙逢春院士团队带领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团队开展的极寒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技术方面,再次走在世界前列。未来,随着极寒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的各项技术逐步成熟,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往东北、内蒙古等高寒地区市场,将不再是梦想,中国的新能源 汽车 将再无禁区。
责编:黎晓珊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