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参照03年的非典,疫情过后将会有哪些产业蓬勃发展

火星上的睫毛
现实的黄蜂
2023-02-02 11:05:33

参照03年的非典,疫情过后将会有哪些产业蓬勃发展?

最佳答案
专注的棉花糖
顺心的牛排
2025-07-12 12:10:18

娱乐产业、餐饮行业、网络电影、健康医疗等行业都会迎来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也是可以预想到的。毕竟因为这次疫情的发展,让很多行业都已经开始面临这一个倒退的形势。我国的经济也在面临着下降。所以说这次疫情过后这几个行业可以说会迎来一个春天。

娱乐产业应该是会迎来一个春天的。因为在这次疫情的爆发很多人都在别在家里不能够出门。钟南山院士不让出门,我们就不能够出门。所以导致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憋坏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很多人都想要出去游玩,但是也没有办法去。所以说我觉着疫情过后很多人都会去娱乐场所进行游玩。

在一个就是餐饮行业了。很多人肯定都会去饭店去吃各种各样好吃的。因为他们要弥补他们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什么好吃的也没有吃到。所以说疫情过后,餐饮行业会迎来一个春天。这个主要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当然也可能体现在一些中年人的身上。因为他们觉着我们要好好的享受当下,不一定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会先到来。

网络电影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因为这次疫情的爆发,正好面临着过年这个期限。而过年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春节档的电影上映。正是因为这次疫情爆发,导致很多电影都没有如期上映。所以说疫情过后,我相信陆陆续续的新年电影都会随之上映,那么电影行业就会来一个飞速的发展。

最后就是健康医疗行业了。我相信通过这次的事件,让很多人对健康意识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他们都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他们可能会办理一些健康方面的保险去听一些健康医疗方面的讲座等等。他们的健康意识肯定都会有一部分的提高。

最新回答
专一的发箍
感性的烤鸡
2025-07-12 12:10:18

2022年煤炭行业十大新闻如下:

1、能源保供马力全开 煤炭产量创新高。

2、中长期合同首次全覆盖发电供热用煤。

3、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基可降解材料项目投产。

4、“煤管票”退出历史舞台。

5、煤炭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显著。

6、煤矿安全生产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7、世界最长煤运专线提前完成年度运量目标。

8、国家发改委“两个明确”划定煤价合理区间。

9、山西省立法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10、准能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大技术国际领先。

2022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消耗量逐步增加,中国的煤炭行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从全球煤炭市场消费量方面来看,中国煤炭消费量远超其他国家。

随着我国多个省份陆续地提出了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目标,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明确地提出了到2025年约有38初露天矿实现智能连续运输,陕西规定到2022年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0个以上,到2025年全省实现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

山东提出了到2025年煤矿智能化开采量达到90%以上,从行业整体来看,在国家层面积极推进煤炭智能化发展,将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专一的毛巾
机灵的鞋子
2025-07-12 12:10:18
一、工业生产增长继续回落。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90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在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回落了1.2个百分点。部分工业行业受“非典”冲击较大。当月饮料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等生产增速都较上月有比较明显的回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大主要行业生产增势也有所减弱。

二、市场销售增幅明显下滑,餐饮业受到重创。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3亿元,同比仅增长4.3%,增幅比上月下降3.4个百分点,增幅之低是九十年代以来所没有过的。特别是受“非典”影响,许多餐馆相继关闭或处于半关闭状态,绝大多数地区餐饮业下降,当月,全国餐饮业零售额359亿元,同比下降15.5%。

三、社会服务业受到严重打击。5月份,社会服务业营业收入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4%。11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营业收入下降。其中,旅馆业营业收入下降65.1%,沐浴业下降58.3%,娱乐服务业下降45.3%,理发及美容化妆业下降38.9%,出租汽车业下降35.6%,居民服务业下降27.0%,日用品修理业下降22.9%,市内公共汽电车业下降20.5%,家务服务业下降19.5%,咨询服务业下降7.9%。

四、交通运输下降明显。5月份,全国完成客运量8亿人,同比下降41.5%,下降幅度比上月扩大34.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水运客运量、民航客运量各下降62.5%,39.9%,35.1%,77.9%,降幅分别扩大47.8、33.8、21.1、52.2个百分点。对货运量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当月完成货运量10亿吨,降幅由上月的0.07%扩大到15.2%。

五、农民收入有所减少。疫情使数百万农民工返乡,农产品销售受阻,因此导致第二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损失35元,同比减少4.5%左右,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同比可能只增长3%左右,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近3个百分点。

六、企业家信心受挫。受“非典”疫情影响,四月份以来企业家信心大幅回落,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8左右,将比一季度下降34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2点,近五年来首次跌入不景气区间。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跌入不景气区间,分别为90、45、40和20,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2左右,也已接近不景气临界值。

此外,“非典”还给我国扩大就业,带来了新的较大的困难。

上述情况表明,“非典”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确实是严重的。从全局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两手抓”的方针,努力工作,加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其他一些领域仍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5月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3313亿元,同比增长34.5%,比上月加快5.6个百分点,延续了年初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2.4、24.5和0.3个百分点。

二、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进出口总额654亿美元,同比增长39.0%,比上月加快5.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8亿美元,增长37.3%,加快4个百分点。出口增长加快的原因:一是“非典”影响有一滞后期,目前主要履行的是前期签订的合同;二是国家对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当月出口退税同比增长4.6倍。与此同时,进口保持更快增长。当月进口316亿美元,增长40.9%,加快6.5个百分点,主要是一些抗“非典”物资进口大幅度增加等原因。

三、市场价格基本平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比上月下降1.9%,医疗保健用品价格比上月上涨1.1%,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上涨5.0%。从“非典”疫情影响较重的几个地区看,5月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4月份下降0.3%-1.6%。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

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有所减弱。受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4月份减小1.6个百分点。其中,原油价格上涨20.9%,减少16个百分点。钢材价格涨势趋缓,5月份整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涨幅比上月减小1.5个百分点。

四、部分行业成为“非典”时期的新亮点。5月份,医药行业生产和销售增速明显加快。当月医药行业生产同比增长35.4%,列工业各行业增长速度之首,增速比上月加快13.5个百分点;当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西药品类零售增长15.5%,洗涤用品类增长36.7%。药皂、消毒液、熏香、口罩一度出现脱销。轿车、通讯器材产销两旺,当月汽车类销售额增长61.6%,轿车生产量15.9万辆,同比增长89.9%;当月通讯器材销售增长63.3%,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增长35.2%。体育用品、电风扇、消毒柜、自行车、电动车等的销售增长也明显加快。

总的看,尽管5月份“非典”对部分行业的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投资、出口形势依然良好,而且增长非常强劲,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以及部分行业因“非典”带来的新商机乘势而上,使得前5个月国民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目前防治“非典”已经取得重大成果,部分受损行业正在逐步得到恢复。但对“非典”的滞后影响仍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建立起规范有效的防治机制,严防疫情反弹。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恢复人们的投资消费信心。要抓紧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对受损行业的各项救助措施,尽量减轻“非典”带来的滞后影响,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谨慎的火
追寻的小伙
2025-07-12 12:10:18

现在的国家经济虽然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很多行业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的,所以已颁布了新的停工。现在的国家发展方向都是以环保为主,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停工令颁布下来之后,煤炭自燃行业以及郑工业制造业建筑方面的行业可能都会瘦到影响,因为这些行业平时的污染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尽快往环保方面去转型的话,很可能就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一、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虽然听起来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是人们每天用的电很多都是用煤炭来发电的,所以虽然煤炭是非常重要的储备资源。但是煤炭在使用的时候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对于环境是有一定的污染的,而且长时间吸入这些气体对于身体也有影响,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会颁布停工令禁止煤炭开采,禁止煤炭燃烧。因为国家发展践行的是绿色环保的理念,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用天然气和风能发电来代替煤炭发电,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煤炭使用也会越来越少。

二、重工业制造业

重工业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的是比较好的,因为国家那个时候正是处于发展阶段,特别需要重工业来支持,但是由于这些重工业制造业开设了很多的工厂,所以工厂产出了一些废气和废水以及废物,残渣,废料都会倾倒在河水中,导致很多的湖泊土地受到了污染,所以现在的有关部门也在严加管控,对于工厂进行整改。工厂平时对于自己的环保以及废物的处理,如果处理的不够好的话,很可能会被关闭。

三、建筑业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可以说是发展迅速的,所以建筑行业发展的也是非常迅速,平时建筑上所要用到的一些材料价格都是越来越贵。而且目前我国的房子数量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多了,现在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的调控,未来的楼市也会逐渐趋向平稳。

繁荣的巨人
爱笑的泥猴桃
2025-07-12 12:10:18

(1)古代煤炭产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充分说明,我国很早就已发现和利用煤炭。

1973年10月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97块煤精雕刻制品和煤块,经鉴定为抚顺煤田西部本层煤,“新乐遗址”出土文物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这说明我国抚顺煤田早在距今6800—7200年以前就被发现和利用了。1938年有抚顺还发现过一处距今2000多年前汉代居民点遗址燃煤的遗迹。

从汉代开始,煤炭已经用于冶铁过程中。西汉时期,开始采煤炼铁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晋代以及南北朝时期,江西高安、新疆库车和山西大同等地区煤炭开发比较突出。

隋文帝初年,煤炭就成了宫廷中的重要燃料。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炼丹家清虚子发明了黑火药,使采矿业进入了爆破开采的时代。从唐代开始,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知识逐渐传播到国外,在一些外国著作中,记述了中国人民利用煤炭的情况,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征。

宋代的煤炭开发利用以现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地最为突出。在宋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利用焦炭,炼焦技术已臻成熟。

元代,在全国统一之后,以蒙古贵族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巩固统治,大力发展生产,注重矿业。特别是都城大都(今北京)的西山地区,采煤业发展较为普遍,成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明代,我国煤炭开发利用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当时煤炭业不仅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有了普遍进步,且在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

清代的采煤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清初到道光,历代统治者对煤炭生产都是比较重视,并对煤炭开发采取扶植措施。由于各级官府对煤炭开发比较重视,加上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各地人民的辛勤劳动,从而使清代采煤业有了普遍的发展,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出现了我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2)近代煤炭产业的发展

中国正式建成的第一个近代煤矿是台湾基隆煤矿。至1895年为止,各地开办了十几个规模较小的近代煤矿,使中国的采煤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此为中国近代煤矿发展的第一阶段。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合资煤矿企业。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t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t,平均效率为每工0.3t。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继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国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其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3)抗日战争时期的煤炭产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华北、华中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煤矿开采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本帝国主义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t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t,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t以下。从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t。

(4)解放战争时期的煤炭产业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t。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中国解放区约生产原煤2000万t。

(5)新中国成立后的煤炭产业

新中国在建立之初,从旧中国接收了约40个煤矿企业、200处矿井和少数几个露天煤矿,加上解放区民主政府兴办的小煤矿、公私合营煤矿和私人开办的小煤窑,1949年生产原煤32.43Mt。

在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全面恢复了原有煤矿的生产,对32处矿井进行了改扩建,并开工建设新井17处,设计生产能力12.51Mt/a,初步奠定了煤矿开采发展的基础。

“一五”时期(1953~1957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煤矿生产建设,重点扩建了开滦、大同、阜新、鹤岗等15个老矿区,又开发建设了平顶山、鹤壁、包头、潞安、石嘴山等10个新矿区,开工建设矿井194处,设计生产能力75.37Mt/a建成投产矿井205处,设计生产能力63.76Mt/a恢复矿井38处,设计生产能力11.34Mt/a,1957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30.73Mt。

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及这期间出现的高指标、瞎指挥等不科学的做法,导致不适当地扩大了煤矿建设规模,一些新建矿井简易投产,一些生产矿井重采轻掘,推行了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出现严重的采掘失调。针对大跃进带来的问题,煤炭工业进行了第一次大调整。

“三五”(1966~1970年)和“四五”(1971~1975年)时期,煤炭开发战略和建设重点有重大改变。在此期间,集中建设了煤炭工业“大三线”——西南和西北煤炭生产基地,突击性开发江南煤田。在西南主要建设了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的总称)和攀枝花矿区,建设矿井共28处,设计生产总能力14.11Mt/a,建成投产矿井21处,设计生产能力9.40Mt/a在西北的贺兰山基地和渭北基地。

“四五”期间,建设总规模达到42处,设计生产能力12.82Mt/a建成矿井(露天)13处,设计生产能力11.22Mt/a,满足了西南和西北用煤的需要,显著改善了煤炭开发布局。为扭转北煤南运的局面,“三五”时期对江南煤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煤田地质勘探和分布范围广阔的矿区建设,到“四五”期末,建成矿井295处,设计生产能力39.36Mt/a。由于建设部署不符合江南煤田实际,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扭转北煤南运”的原定目标仍未能实现。

针对20世纪70年代偏重挖掘生产矿井潜力,新井建设规模缩小,一些生产矿井又出现采掘失调的情况,从70年代后期起,又进行了煤炭工业第二次大调整。加大了新井建设规模,建设重点由西南、江南转向北方和东部,加强了生产矿井的开拓延深,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煤矿开采在质与量方面都有很大发展,新开发了10多个新矿区,新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矿井和露天矿,大力推广采矿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有重点地建设多层次的高产高效矿井,大力发展了地方煤矿,开办了遍布全国的乡镇煤矿,有选择地建设了重点产煤县,使煤矿开采在更大规模和高质量的基础上持续向前发展。

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煤矿开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应用现代高新技术与采矿技术及装备相结合,加速推进煤矿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进行了高产高效矿井(露天)建设,并建成129处高产高效煤矿(井工123处,露天6处),少数矿井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开拓出了我国煤矿开采21世纪发展的新道路。[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掀起了煤矿开发及开采的新高潮。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已达36.5亿t。图1-1为近六年来我国原煤产量及增长情况。

图1-1 近六年来原煤产量及增长比例

曾经的铃铛
缥缈的向日葵
2025-07-12 12:10:18
煤矿行业还行,你看看现在的煤价, 历史 新高!可从事煤矿行业的井下工人真不行了,制度越来越严,会越来越多,不管你多大年龄,什么文化水平,毎周抄两次笔记,这纯粹是搞形式,浪费两本笔记本了,更重要的是不管煤价涨多少,煤矿工人的工资永远不涨,哎,不能再说了,多了都是泪!奉劝年青人,千万不要从事煤矿井下工作!!

煤矿行业最恶心的是煤价上涨跟工人没关系。下跌了就弄个百分之多少的开资。工人没有工作积极性,能磨一天算一天。所以没有个好的关系去煤矿上班是最没有前途的行业,眼里看到的都是绝望

煤矿工人拼命的干,流泪又流汉,到头来挣的钱,不够股东坐在办公室计算的,钱都进股东的腰包,大部分股东是煤矿领导,煤矿工人工资低的可怜,这样的事又没有地方讲理,憋屈,为了生活又得忍着,有的工人弄死他们的心都有,就是不能实施,怕触犯了刑法,,,

叫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有需求才有市场,民生用煤,改造成煤改气,因煤燃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为了兰天白云,为了环境。加大了绿色能源投入,加大了小煤矿的治理。另一个原因是,小煤矿安全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国家加大了大型国有煤矿的投资,以高效智能为代表的超大型煤矿,正在崛起。他以安全系数高,人员使用少,综合产能高为代表。

三个月没开资了,你说有啥希望。房贷,车贷。孩子念书。那个地方不要钱,领导呢,提了一批又一批,有几个为企业为职工而想。

煤矿行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大气质量越来越差、能源浪费严重,这都是煤矿挖煤造成的,赶紧都破产吧

煤矿工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卑微的一个群体,大部分都是年龄较大、没有文化的。说是企业实际上跟劳改场差不多,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干活,这罚款、那罚款,企业挣再多的钱跟工人没有啥关系,每月就那一点微薄的工资还不能及时发放。

煤炭行业是不是夕阳产业?貌似目前下这个结论太早,不能因为近两年煤炭行业发展遇到困难就说它已经成为夕阳行业了。如果这么论的话,煤炭行业基本上每十年就要进入一次调整,每次也都再提及夕阳行业的话题,最终也没看到有落幕的那天。

煤炭行业为啥有这种特点?因为煤炭乃至整个能源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受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题主知道牛鞭效应的话,应该知道作为产业链两端的行业,即便很小的行业波动,传导到终端都会引起巨大的起伏,煤炭行业和整个基础工业都是这个道理。当09年经济危机时,整个基础工业已经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当然随着国家4万亿的投资拉抬了能源、钢铁、建材的需求,才使得这一危机能够过去。但经济的规律就是这样,即便延缓了整个行业的危机,但如果不趁机改革的话,危机仍然存在,早晚会爆发,煤炭就是这样。

在黄金十年末期,尤其是09年之后,煤炭行业进入一波疯狂的扩张进程。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在35-38亿吨,但全国煤炭已建和新建的产能却高达45亿吨。如果加上未登记的中小矿井以及各煤矿企业超采的部分,有人甚至估计全国煤炭产能的最高峰能打到60亿吨。也就是说煤炭满负荷生产能采出60亿吨煤,但实际只能消费掉35-38亿,巨大的供求差距再加上经济进入调整期的需求继续压低,使得煤炭价格在一夕之间几乎崩盘,大量的中小煤炭企业倒闭,国有大型煤企债务高企。再加上环保的概念喊得震天,新能源又开始大跃进似的发展,使得很多人都在说煤炭成为夕阳行业。

成不成为夕阳行业要看这个行业是否真的没前途了,那么仔细分析一下我国的能源结构就可以知道。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最高,能占到50-60%左右,石油天然气能占到30%,剩下的10-20%左右由其他能源瓜分。其中我国油气资源不足,大量进口受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左右,目前油气只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与化工产业,大量进入电力行业的可能性不大。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其技术瓶颈问题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光伏和风力,在无法解决稳定供电之前,大量接入国家骨干电网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能作为区域性分散供电。核能目前争议不小,沿海核电站可选址的地方基本上都建设了核电站,内陆核电站目前仅仅是技术规划,付诸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那么目前看来能够保证这么大体量能源供应的就只有煤炭了。

另外我国经济已经走出了12-16年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开始稳步上升,能源需求相较前几年也有较为明显的回升。从我国目前人均用电量来看,只有发达国家的1/3,约3000-4000度,未来我国电力发展还有空间,除了一部分配给新能源发电之外,就调峰要求来讲,火电也还有发展的空间。

此外,煤炭另外发展的增长点就是煤化工。由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匮乏,石油化工的成本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煤炭作为我国富存的化石能源,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也是一种发展途径。目前很多廉价化工品,如尿素(合成氨)、甲醇、烯烃、芳烃、乙二醇等,使用煤基化工技术生产已经很普遍,除了部分高端产品可能仍需油气化工之外,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了煤基化工。这对基础工业控制成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煤炭行业说是已经变成夕阳行业,个人觉得为 时尚 早

之所以煤炭被塑造成夕阳行业,无非是能源产业的相互博弈的结果。当年新能源被炒作的有多高,恨不得新能源马上就能取代传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流。发展到现在才发现,新能源的概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能源需求真的需要加大的时候,能顶上去的只有传统能源。

这段时间跟很多人探讨过新能源的优劣势,包括光伏、风力、地热、潮汐以及氢燃料,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仍然是自身特性的限制,尤其是现在考虑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有效利用率和全生命周期内的污染物排放,有些新能源可能并不环保和高能。比如,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是否也是无污染的?氢燃料获取过程中有多少能量是浪费的?

由于我国资源禀赋的条件,煤炭占据能源消费的一半不但是政策的要求,也是市场的要求。除非有同等条件的一次能源出现,才可能取代我国煤炭资源在能源的地位(同等条件包括:资源体量、获取难度、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稳定性)。在此之前,煤炭地位或许会降低,但不会被取代。因此,整个煤炭行业随经济及市场的波动肯定会有,但进入夕阳产业个人感觉仍然为 时尚 早。

煤炭行业属于夕阳产业,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消费会逐渐减少,煤矿迟早会关闭。另外煤矿生产工作条件很差,技术含量低,危险性较高,所以煤矿工人其实只有无技能的人才干,煤矿工人属于 社会 最底层的人,有一点能力的人谁会当煤矿工人,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现在好多发达国家已经关闭煤矿,法律禁止使用煤炭。

工作现场是最黑暗的,生活是最黑暗的,工作地位也是最黑暗的,物价翻倍涨,工资十年不涨反降,还一拖再拖。如果赶上能连续开几个月的微薄工资,就是领导给予的最大恩赐。煤价创新高跟工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出煤多少与工人更没关系,这就是最伟大的煤矿工人。

喜悦的小懒虫
风趣的草丛
2025-07-12 12:10:18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万家,规模偏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

国家正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小规模煤炭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减,大规模、跨区域的流通服务商将成为主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