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煤炭行业十大新闻
2022年煤炭行业十大新闻如下:
1、能源保供马力全开 煤炭产量创新高。
2、中长期合同首次全覆盖发电供热用煤。
3、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基可降解材料项目投产。
4、“煤管票”退出历史舞台。
5、煤炭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显著。
6、煤矿安全生产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7、世界最长煤运专线提前完成年度运量目标。
8、国家发改委“两个明确”划定煤价合理区间。
9、山西省立法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10、准能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大技术国际领先。
2022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消耗量逐步增加,中国的煤炭行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从全球煤炭市场消费量方面来看,中国煤炭消费量远超其他国家。
随着我国多个省份陆续地提出了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目标,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明确地提出了到2025年约有38初露天矿实现智能连续运输,陕西规定到2022年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0个以上,到2025年全省实现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
山东提出了到2025年煤矿智能化开采量达到90%以上,从行业整体来看,在国家层面积极推进煤炭智能化发展,将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2022年煤炭后期走势分析:
2022年全国煤炭市场总体预期稳定向好,表现为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给弹性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持续加强,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预计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
但《报告》也指出,当前国际能源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受安全环保约束、疫情反复、极端天气、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或有可能出现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偏紧或宽松情况。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带动国内煤炭消费继续增长。
煤炭行业安全稳定供应
全力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加大煤炭资源勘探与评价工作力度,增加煤炭资源储备,为资源枯竭矿区产能转移和矿井接续提供基础。科学确定大型煤炭基地开发节奏、规模和定位,建设一批安全高效智能化煤矿。
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责任,科学评估煤矿关闭退出影响,研究完善煤炭企业退出和转型发展扶持政策。推进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完善应急调峰产能、可调节库存和重点企业煤炭储备机制,探索建立煤矿弹性产能和弹性生产机制。
一是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把阿克苏建设成新疆乃至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
阿克苏地区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8.45亿吨,凝析油储量8615.74万吨,天然气储量7485.62亿立方米,溶解气储量229.23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塔里木已探明储量的88.58%和90%以上。其中拜城克拉2#油气井探明储量2844亿立方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整装气油,丰度达98%以上,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地区境内发现天然气构造7个,预测天然气储量15004亿立方米。“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地区境内丰富的稠油、凝析油、轻烃及天然气资源发展特色炼油、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带动油气化中下游产业链的延伸。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引进了由辽宁盘锦集团投资10.16亿元建设的库车大化肥项目,规模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中石化股份公司投资11.1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50万吨稠油技改项目已建成投产;广汇集团60万吨烯烃、多浪投资公司15万吨二甲醚等一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今后,我们利用地区境内丰富的油气资源,依托大项目,引进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形成以炼油、烯烃和其它精细化工及化肥为支撑的石化产业基地,奠定阿克苏在南疆石化产业带中的领头羊地位。
二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把阿克苏建成自治区重要的煤焦化工盐化工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
全地区煤炭总储量为358.7亿吨,占南疆地区探明储量的90%以上,现年产原煤380万吨。全地区有冰川1293条,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6条,地表水年径流量129.4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106.2亿立方米,可开采用量5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90万千瓦。目前,已引进徐州矿务局投资建设的库车俄霍布拉克煤矿,年产原煤400万吨产能扩建基本完成;开建、续建拜城国际实业二期70万吨、众泰60万吨、库车天缘60万吨等焦化项目;华威15万吨石油焦一期已建成投产;由中国国电集团投资建设的库车火电厂4×13.5万千瓦一期第一台机组已竣工发电,2×33万千瓦二期扩建和大小石峡水电站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由新疆新水集团投资3.6亿元建设塔尕克一级水电站一台机组已建成发电。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地区原煤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以上,地区东西两片各形成10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装机总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把阿克苏建成新疆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煤焦化工、盐化工基地。
三是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矿产业。
阿克苏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9种,探明储量的46种,上矿产储量表的17种。储量和资源量居新疆第一位的矿产有铝土矿、萤石、刚玉、锑矿、磷矿、麦饭石、霞石正长岩、明矾石、重晶石等;金属矿丰度较高的有铝、铁、铜、锰、锌、镉、镁等;非金属矿预测储量磷矿1000亿吨、岩盐矿6000亿吨、石灰岩矿上千亿吨、石膏矿30亿吨、红柱石矿1500万吨以上。这些矿产资源不仅分布广、储量多,而且易于开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17548.7亿元。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铜、金、铝土、钒、花岗岩等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较大成效。目前引进的滴水铜矿、龙人石材等续建、新建项目进展顺利。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培育矿产勘探、开发、冶炼、深加工上下游一体化、一条龙产业链,同时加大对煤、盐、贵金属等矿种的勘探力度,为地地区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和其它矿产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四是依托丰富的农林牧资源,发展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阿克苏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9℃~11.5℃,全年无霜期183天—228天,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阿克苏地区土地面积1.97亿亩,人均耕地近百亩,天然草场面积5308.5万亩,森林资源总量1094万亩。阿克苏是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畜、瓜果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白杏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沙棘之乡”、“中国长绒棉之乡”、“中国卡拉库尔羊之乡”、“新疆细毛羊之乡”之殊誉。地区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瓜果为主,主要特产有棉花、啤酒花、桑蚕、核桃、苹果、葡萄、香梨、大枣等,地区现有林果面积283万亩,年果品总产量75万吨,是红枣、薄皮核桃和新疆香梨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十一五”期间全地区红枣、核桃种植面积将分别达到150万亩和120万亩,形成350万亩的林果规模优势和果品品质优势,把阿克苏建成新疆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优质果品生产、加工、科研和营销基地。地区粮食播种面积285.36万亩,粮食总产量110万吨,位居新疆第二,是新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07年,地区牲畜年末存栏600万头(只),(南疆五地州牲畜存栏近2000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83万头、羊存栏1770万只),牲畜年末出栏400万头(只)、产肉15万吨、产奶6.5万吨??业、农业、??的优质果品基地、优质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畜产品基地。
五是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大力发展以纺织为主的棉产业。
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面积285万亩,年产量1200万担(43万吨)以上,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新疆的四分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长绒棉之乡”。近几年,已引进山东鲁泰、浙江巨鹰、富宏、香港百隆、新疆纵横等棉纺企业。力争“十一五”末,纱锭规模达到150万锭以上,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等后续产业,同时抓好棉短绒、高级棉籽烹调油、脱酚棉籽蛋白等棉花产业链,努力打造棉产业集群,使阿克苏成为新疆及至中国西部面向中亚至欧洲市场的重要的大规模、高技术、外向型的棉纺织产业基地。
六是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阿克苏地区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雄浑巍峨的天山第一峰——托木尔雪峰、神秘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长河落日的塔里木河、千姿百态的盐水沟雅丹地貌、令人神往的神秘大峡谷、古木奇绝的天山神木园构成了集南北疆之大成的阿克苏自然风光;作为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境内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克孜尔千佛洞和库木吐拉千佛洞、昭怙喱大寺、汉代烽火遂、古代冶炼遗址、伊斯兰教遗址、库车大寺、龟兹王府,无不显示出阿克苏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与中坤集团合力打造“南疆乃至中亚旅游板块”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地区将在整合旅游资源基础上,改善旅游设施,加大旅游宣传,努力打造阿克苏“龟兹故地、西域精萃”的整体形象,把阿克苏地区建成新疆乃至中国西部知名度较高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七是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龟兹文化”、“多浪文化”两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阿克苏地区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祥地,孕育出独特的古龟兹文化、多浪文化、佛教文化,这些人文文化精品,对研究世界文化交流史、中国历史、佛教历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阿克苏的龟兹乐舞久负盛名,从中世纪的北魏,龟兹乐舞就在中原盛行,至隋唐宫制的10部乐中就有《龟兹》乐部,在历经漫长历史演变后,现已融入维吾尔民间舞蹈艺术之中。现存的古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天宫使乐、伎乐飞天和24种古龟兹乐器是研究古龟兹乐舞的珍稀史料。今天阿克苏儿女弘扬了龟兹文化、多浪文化艺术的真谛,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赛乃姆、麦西来甫、盘子舞、刀郎舞等民间歌舞,向世界展示出阿克苏地域文化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地区规划将重点挖掘、整理、研究、宣传、打造“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两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
八是阿克苏地区区位、地缘优势十分显著。
阿克苏地处南疆中心位置,为新疆南北要冲和东西贯通的关节点。国道314线贯穿全境,217线连接南北疆,南疆铁路横贯全境,拥有两个民用机场。邮电通信网络发达,程控电话和GSM、CDMA移动通信、宽带网络已与全国、国际联网,进入国际通信大系统。同时,开放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交界的乌什口岸的工作正在积极运作,届时阿克苏交通枢纽和开放前沿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阿克苏地区是典型的资源大区,充满着希望和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内地沿海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产业逐步向西转移,许多资源型经济企业相继落户阿克苏。
牧业概况
九是阿克苏的牧业十分发达,并有农牧结合的巨大潜力
农牧结合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阿克苏市种植业较发达,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饲料及其它副产品,其中年产作物秸杆就达12万吨。不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和转化,逐步实现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是阿克苏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主攻方向。80年代中期,阿克苏市就开始全面推广青贮饲料、微贮饲料的加工应用技术,使这项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已跨入地区和自治区先进行列,受到农业部的表彰,自治区畜牧厅先后两次在阿克苏市召开南疆片饲料推广现场会。1996年,全市加工青贮(微贮)饲料7.33万吨,畜均占有秸杆加工饲料180多公斤,农牧民投入物资和资金达80多万元,并保持了3个“青贮饲料万吨乡”,这对各类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和接羔育幼,提高全市科学养畜总体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阿克苏地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真诚希望各界朋友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和参与阿克苏地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热忱欢迎各位朋友到阿克苏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我们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优势资源、优越环境和优质服务为各界有识之士和各位朋友到阿克苏创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2017年1-8月份,阿克苏地区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煤平均出厂价格225元/吨,与去年同期(145元/吨)相比增长55.2%,配焦煤平均价格550元/吨,与去年同期(280元/吨)相比增长96.4%。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煤炭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近三年来阿克苏地区民用煤价格基本保持在600元/吨左右,价格变动幅度较小。预计2017年9月-2018年4月民用煤价格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三重因素叠加,催化板块上行。
国内层面:动力煤产地市场煤供需矛盾显化,焦企利润边际改善,产地价格延续企稳反弹趋势。坑口价格高位支撑,港口贸易商的报价继续坚挺,下游还价意愿较低,高温支撑需求释放,港口库存持续去化。
国际层面:伴随8月10日后俄煤禁运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欧盟达成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预期削减15%),预期欧盟未来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强,囤煤难度增加下,欧盟‘抢煤’行为或将加剧,叠加印尼近期吊销306个煤炭开采许可证以及29家煤企因未完成DMO义务将面临处罚,印尼煤炭出口预期偏紧,国际煤价具备向上动能。
当前,全球煤炭行业高景气格局未变,高卡动力煤内外价格依然处于倒挂状态,进口煤炭对国内的补充作用依然有限。
超预期点:1)增产保供难度超预期2)需求增长韧性超预期3)限价令限制电煤,提高上限超预期4)俄乌危机催化全球能源危机,海外煤价飙涨超预期。
催化剂:1)高温持续、日耗高位,库存持续下降2)非电用煤需求边际改善,长协锁量、现货更少,煤价易涨难跌3)冬季补库需求释放,淡季不淡行情提前演绎。
动力煤方面,非电煤需求改善,市场煤供需矛盾显化。
供给端,本周受冶金、化工补库影响,非电动力煤需求改善,叠加民用煤采购增多,多数煤矿仍采取内部发运和保供,市场煤供需矛盾显化,动力煤产地出货逐步好转,坑口煤价高位支撑。需求端,迎峰度夏仍在继续,高温下电厂维持高日耗,沿海八省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继续下降,周环比下降0.2天来到12.0天,需求持续释放,港口煤价止跌企稳。进口煤价格承压下滑,5500大卡、4500大卡动力煤小幅下滑,高卡煤进口价差缩减,但国内外高卡动力煤价差仍存,后续继续关注执行及迎峰度夏需求情况。
焦煤及焦炭方面,焦企利润改善,焦煤价格延续涨势。
供给端,下游焦企补库,煤矿库存开始去化,部分煤矿价格延续上升趋势,焦煤产地价格整体企稳进口蒙煤方面,本周甘其毛都口岸通关四天(8.8-8.11),日均通关589车,周环比增加80车,口岸库存增至约180万吨,创两年库存新高,蒙煤报价较周环比有所下降。需求端,首轮焦炭涨价落地,焦企吨焦利润大幅改善,河北、江苏、山东等产地吨焦利润扭亏为盈,下游钢价继续上涨,钢厂有序复产,焦煤需求边际继续改善,有望带动焦煤价格继续上涨,后期需继续关注下游需求及利润情况。
风险提示:限价风险煤炭进口放量宏观经济大幅失速下滑第三方数据存在因数据获取方式、处理方法等因素导致的可信性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财政部网站4月28日消息,为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根据公告,原本实施3%、5%或6%最惠国税率的进口煤炭,均将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5月起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此举会带来哪些利好和利空?
1、企业的煤炭经济
近年来煤炭行业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但煤炭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行业,而且煤炭行业的税负一直都很重。事实上,只要煤炭企业有全部的进项,园区还是很欢迎的。煤炭行业,对于我国的经济来说,也是个支柱性的产业,但面对高额的13%的增值税,企业的压力可以说相当的大。一年上千万的税收在煤炭行业都是常事。由此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税收压力是真的很大。
2、为疫情中的企业增加收入
企业利润的一点点增加的同时,税收也是在一点点增加!那么,企业既然可以选择相应的税收优惠,合理合法为企业节约一部分税收压力,就可以选择入驻,业务分流转移让企业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节税减负是我们一直以来做的事情,为企业减税减负的同时,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
后记:其实行业的影响因素方方面面,只盯着一个政策太过于片面。现在煤炭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年发改委为煤炭发了多少通知了都。政策层面是希望煤价稳定的,而煤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国家政策吃红利,大家赶紧啊。
——原标题:热点!煤炭指导价正式施行 中国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煤炭行业主要公司: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华阳股份(600348)、山煤国际(60054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煤炭价格指导政策,中国煤炭市场行情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事件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