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及控煤减煤等问题,为什么要控煤减煤?
其实在我们国家,我们虽然说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资源,而且我们的自然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我们也要让自己以一个比较好的心理态度,并且我们也应当要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为,我们应当要居安思危,并且我们也应当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去浪费一些资源,而且我们应当要有一个节省的行为。我们国家可能会对一些地区的行为有一定的管控,而且我们国家也可能会对一些资源有一定的规范。
我们国家我们其实使用了很长时间的煤炭,而且我们也是能够让自身一个比较好的行为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完全肯定说我们就能够比较好地去珍惜这些煤炭资源,而且我们也不一定能够让我们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时候可能我们就要出台一下措施来管控这样的行为,而且我们也应当要让自身有一个比较好的珍惜意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及控煤减煤等问题,为什么要控煤减煤?
一、煤炭资源本身就十分有限。
其实在我们国家,煤炭资源本身就是有限的资源,而且也是不属于可再生的资源,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断地去使用煤炭资源的话,煤炭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们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好的话,可能能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去购买姐妹的话,再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让我们的煤炭资源得到一定的有效利用的,而且也能够减少我们对于煤炭资源的浪费。
二、这样能够保护环境。
其实我们都知道,煤炭的使用本身就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性,而且也可能会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如果我们不断地去使用煤炭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大气造成更多的污染,而且也可能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对于我们这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要通过控煤减煤来保护环境。
三、这样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不太注意对于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也可能会比较多地去使用煤炭资源,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煤炭资源越来越少,而且也可能会导致我们煤炭资源的枯竭。因此我认为如果没能够控没减肥的话,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煤炭行业板块下跌其实真的很正常,这主要是受到了供需方面变化因素的影响。在需求端,其实目前不少地方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并不是很高,目前的季节并没有达到煤炭用量的旺季;在供给端,由于疫情的缘故,不少的煤炭都已经卡在了沿岸关口,这也就意味着不少煤炭集团的对外贸易其实是存在着问题的。
今日煤炭行业板块集体下跌其实并没有令人太过惊讶,从目前市场上可以获得的信息来看,内蒙古拟于本月出口煤炭将近500万吨,其实这相对于去年同时期的出口量来说并不算多,而且还算少的了。由于煤炭市场目前的销量和需求量都不是很大,这也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公司今年的业绩增长其实也是存在业绩不佳的情况的;随着业绩不佳,消费者投资者的信心自然也就会不佳,最后表现在股价上面也就是股价下跌。
因素一:需求端需求不足
在需求端,目前消费者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其实是比较低的,同时不少公司客户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比较低。由于目前的季节尚且没有到天最热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地方的用电量并没有达到峰值,此时对于煤炭的用量和依赖也就没有这么大需求端的,需求不足直接就导致了投资者的信心不足,最后反映到股价上也就是股价下跌。
因素二:供给端供给不到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于供给端的供给不到位,内蒙古本月出口煤炭共计约500万吨,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尚且有1,000万吨左右的煤炭积压在出口的关卡上,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公司的煤炭挖出来,并且出口之后是不能够收到现钱的,资金流的不足以及负债压力的增大,自然也就导致了业绩惨淡。由于业绩惨淡,最后煤炭行业板块也只能集体下跌。
全国限电后,北方即将进入了供暖季,煤价会因此上涨,并且现在煤炭的价格已经涨了,对老百姓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大家应该了解北方的冬天温度是十分低的,所以在北方百姓大部分用煤炭取暖,不然根本就不可能抗过寒冷的冬季。而北方供暖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的北方家庭供暖是多元化的,但是限电之后,用电供暖显然没有以前自由,所以很多百姓都开始用煤炭供暖。那么煤炭的需求变得很大,而供应就那么多,所以煤炭也涨价了。
北方供暖问题是每一个北方人都关心的问题,很多北方的朋友在现在就开始发愁,因为某些地区也开始限电,特别是东北,而东北的冬天特别严寒,如果电不够用怎么办?我国也给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答复,百姓朋友们不用过度担心,这一切都有解决的办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煤炭的供应量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今年比去年的煤炭需求也增长了不少,去年的时候,我国供暖不是一个问题,那么今年肯定也不是一个问题。而且供暖问题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事件,就一定会被地方政府所重视,所以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国家很肯定会调控煤炭价格,让老百姓用很低的价格买到煤炭,做到经济实惠的取暖。
而且我国的相应部门也做出了回应,一定不会让老百姓的供暖成为难题,也一定会保障民生,给百姓最大的方便。而且国家有关部门也会拨款,让人民度过冬天的低温期。所以我国百姓不用太过担心,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过冬的物资,就像去年一样准备就好。保证人民能够用最实惠的价格度过冬天。
五问“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近期,针对市场煤价过快上涨、局部供应偏紧,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度微调政策,稳定煤炭价格和供应。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煤炭价格上涨、局部供应偏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就此话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有关负责人。
一问:当前为什么会出现煤炭价格上涨、局部供应偏紧的情况?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1~8月份,全国退出煤炭产能1.52亿吨,减量化生产控制产能约6亿吨,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劣质煤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0.2%,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观。这既是去产能的初衷,也是去产能的必然结果。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空调用电明显增加,水电出力大幅减少,火电生产大幅增加。7月、8月和9月前20天,火电同比分别增长4.8%、7.3%和12.9%,电煤同比分别增长2.7%、6.7%和14%,致使煤炭供需在较短时间内从基本平衡转向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市场煤价出现加快上涨的势头。6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上涨10元/吨,7月份上涨30元/吨,8月份上涨65元/吨,9月份以来又上涨70元/吨,目前为565元/吨,比年初增加195元/吨。个别地区电厂、钢厂等企业用煤供应出现偏紧。
二问:怎么看待当前的煤价上涨和局部供应偏紧?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第一,必须高度重视。煤炭供需关系出现改善,是去产能的初衷和必然结果,煤炭价格的适度回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避免出现价格非理性上涨和煤炭供应紧张。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助长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一些停工停产小煤矿有可能趁机复产,冲击正常的生产秩序。二是加大对下游用户的压力,不利于上下游行业和谐发展。如果煤价持续上涨,势必触发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三是给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统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带来困难,干扰去产能工作大局。
需要指出的是,煤炭供应特别是电煤供应决不能出问题。煤炭连接着下游电力生产、煤气供应和居民取暖等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特别是当前已进入备冬储煤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临近冬季供暖期,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容不得半点闪失。各有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目前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在扎实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的同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符合条件的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促进市场稳定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为顺利推进去产能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问题可以解决,而且可以很快解决。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需求角度看,不是刚性需求增长带来的,前8个月煤炭消费仍下降3.1%;从供给角度看,不是没有供给能力,是主动调控了产能。对于通过减量化生产和治理违法违规建设控制的10亿吨左右产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条件有序地进行释放。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并且迅速针对供应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煤炭供需形势的基本平稳。
第三,问题必须解决,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来解决。有些企业认为,现在煤炭价格上涨,政府不应加以干预,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说明两点:其一,价格上涨的背后,反映的是供求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调整,是供给出现硬缺口的大问题;其二,如果不是去产能、控产量政策措施的实施,供需面就不会得到这么快的改善,煤价也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回升。
三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办法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有条件有序释放部分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适当增加产能投放。
第一,释放主体具体包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规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其中不包括煤与瓦斯“双突”、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安全风险大、安全无把握的煤矿;考虑到煤种的实际需要和特定用户运输距离的限制,以上主体难以有效承担产能调节任务的,部分产煤省(区、市)可从2015年度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再择优确定少数煤矿,经备案后,纳入产能调节的企业范围。
符合上述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第二,释放期限。为有效保障今冬明春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需要,产能释放期限暂定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执行中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释放实施和停止日期。有关地区可根据本地煤炭供需形势,对上述日期进行具体安排。
第三,调控层级。实行分级实施,有序组织产能释放。采取中央和地方两级调控。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根据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的要求,继续委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进一步做好先进产能的释放工作,重点平衡跨区域的煤炭供需。
地方层面,有关产煤省(区、市)根据本地平衡市场的需要,抓紧制定产能释放方案,明确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名称和调控产能、产量的数量,于9月30日前启动实施,并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另外,通过抓紧推进增减挂钩,引导建成煤矿依法依规有序投产。有关地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推动建设煤矿抓紧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签订增减挂钩协议。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新建煤矿(含未批先建煤矿补办手续),适度放宽退出煤矿的关闭时间要求,新建煤矿可以在产能置换煤矿关闭前投入生产。
四问:这样的调整能否管用?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针对前阶段煤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及煤炭工业协会已于8月份研究制订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9月上旬,结合市场形势变化,启动了预案二级响应,每天释放大约30万吨的产能。9月下旬,又加大力度启动一级响应,每天可释放50万吨产能。从实施效果看,目前电厂和港口存煤已出现回升。截至9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560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530万吨,增长10.4%,可用17天。秦皇岛港存煤317万吨,比上月末增加55万吨,增长21%。
考虑到目前处于煤炭消费淡季,“十一”假期重点用煤行业用煤下降,以及产能释放增加等因素,下一步,煤炭供需关系将趋于缓和,价格有望趋稳或小幅回落。
五问:为什么要坚持276个工作日不动摇?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目前我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一方面,需求负增长。2014年以来,煤炭需求持续下降,2014年、2015年分别下降3.4%、4.9%,今年前8个月下降3.1%。今后一个时期,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特别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很难有绝对增长的空间。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期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另一方面,既有和潜在产能规模庞大。在建煤矿的8亿吨产能,还将陆续刚性释放。违法违规煤矿补办手续后,还将有6亿吨的产能可以释放。而“十三五”时期完成去产能8亿吨的任务,需要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因此,276个工作日制度作为《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的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和产能蓄水池,还要严格执行,不能出现动摇。
一方面,煤炭行业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很可能让我们逐渐失去青山绿水。
另一方面,一说起煤炭行业,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觉得太危险了,觉得没什么前途。
不认同煤炭行业,我觉得可能就是这两方面的原因。
2021年煤炭紧张导致多个地方进行限电,明明以前煤老板这么的多,但是如今煤老板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太大了,而且国家也已经开始管制,收回私有煤矿,所以才导致这些煤老板消失。其实在十几年前,煤炭一直在发展着,那时候很多人都发现了煤炭发展的商机,所以有很多人都开始投资煤炭产业,但是正是因为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虽然说煤炭对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也让我们的环境污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因为煤炭燃烧之后,本身就会给空气中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长此以往,是会带来全球变暖的情况的。所以煤炭发展的同时,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环境治理变得越来越困难。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我家也开始对这种煤炭产业进行了一定的管理,甚至收回了很多私有的煤炭,因为其实大量的煤老板,他们对于煤炭的开发是非常不合理的,限制他的能够多获取一些利益,完全不顾环境的问题,所以才会让我们的环境恶化到这个地步。所以国家收回之后,也是希望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让煤炭在河里发展的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
但是同时煤老板他自身的发展其实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很多煤老板就选择了转行,因为煤炭产业本身就是发展一下就可以赚到挺多钱了,所以很多煤老板都功成身就完了大笔钱之后,安心的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或者选择投资别的行业,煤老板可是比普通人要有投资头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