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检测如何收费?
车辆年检主要包括机动车年检、安全检查、尾气排放检查等项目,也包括部分手续费用。总费用大概在200到300元之间。根据不同车型所需的附加检验项目和不同地区的年检费用,实际实收价格会有所不同。
但是,如果新车免检6年,可以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门申请年检合格标志,年检费用也可以免交。具体流程如下:免检车辆车主到车辆管理窗口或交通违章处理窗口,提交身份证、车辆检验标志申请表、行驶证、车辆税或免税证明、强制保险材料后,将验证材料交警察验收后,可等待签发行驶证复印件。
此外,处于免检期的车辆也可以在线申请年检。具体操作是先在当地车管所的网站上申请,然后由邮政部门收集司机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跨境保险恢复单,送至车管所进行年检。在那之后,所有的证书将被送回。当然,整个过程只收35元邮费。关于确切的价格和操作流程,请先咨询当地汽车管理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7辆SUV、MPV和商用车不享受六年免检政策,如果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需要按照非免检车辆周期对六年免检车辆进行检查。
车辆年检通知书
1.证件齐全,如驾驶证原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车辆灭火器和三角警示驾驶是必要的。
3.检查前大灯、后尾灯、刹车灯、转向灯等。是正常的。
4.检查贴在车辆上的车辆薄膜是否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5.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有些地区的七座车需要强制喷漆。对于非营运车辆,他们可以在出示驾驶执照后选择不喷洒。
6.车辆遗留的交通违章和罚款应提前处理。
5万以下的新能源车,现在有:最低价格为4.98万的奔奔EV和知豆D2、3.99-4.99万的雷丁D70、3.08-4.58万的御捷330,下面会介绍其中的一部分车型。
1、奔奔EV:车身线条简洁,长度有3730mm,宽度有1650mm,空间足够宽敞,最新款车型的续航里程是301公里,足够放假的时候开去附近玩一玩了。辅助功能配备有倒车雷达和上坡辅助,都是比较实用的功能。
2、御捷330:外观比较普通,车身也不是很大, 但是车内乘坐空间倒是不会觉得小,因为他们的机器安装设计,尽量压缩了机器所占的空间。它是微四驱的电动车,操控模式共有两种,可以让驾驶者得到非常好的操控体验。上面所说的,都可以提现它是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
新能源车因为体型比较小,所以通常停车会比较简单,而且因为主要动力来源不一样,能够省下很多的油费,所以现在它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主要在100公里到500公里之间,所以各个不同里程的电池容量也不同,今天我们就以200公里的汽车为例,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充电需要多少钱。
目前主流的充电桩是以电量度为单位收费的,一度电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价格,一般集中在1.6元到1.8元之间,2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大概为31千瓦时,也就是需要31度电左右,所以充满一次电大概需要49.6元到55.8元。
家用充电桩
目前有车企采取买车送充电桩的形式,这种充电桩需要向当地电力部门申请,每度电大概为5.8元,没有阶梯价格,同样以200公里为例,充满一次电大概需要18元左右。
家用充电就是使用家里供电对汽车进行充电,因为居民用电采用的是阶梯价格,各个地方收费有差异,但是都在0.5元左右,同样以200公里车为例,充满一次电大概需要15元左右,但是会越来越贵。
因为新能源汽车是现在推出来的新型汽车,大家也都在尝试和接受,这也就导致了对于这类汽车的一些收费规则不够完善,让很多人就钻了空子,在检查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城市在对这类汽车的收费中有很多的不明具体服务的收费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去用新能源汽车呢?为了给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一个公平的待遇,所以才出台了这样的收费标准,其实也是为了让市场变得更加正规。
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动力是电,而电这种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我们有风力发电厂等等,但是我们现在用的烧油类的汽车就不一样了,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被开发殆尽,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其他的代替资源。不然人类如果不断的去开发石油资源的话,总有一天地球也会被我们挖空的,这也就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顺势出现,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习惯了去开烧油的汽车,而且加油站也特别多,平时加油很方便,可是新能源汽车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新推出来的汽车,各方面的设施和规则都不完善,有的人甚至买了车充电都很麻烦,所以才导致这么多人不想去入手新能源汽车。
如果国家真的想要大力的推行这种新能源汽车的话,首先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像加油站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也应该增加,除此之外就是这种收费的规章制度了。应该对所有的服务项目都明码标价,让司机们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千万不要捆绑销售,只有规范了市场才能够让大家接受。
现在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多了,相信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大家也会慢慢的接受新能源汽车的,这样对我们的石油资源也是一定的保护。
指导价 ¥17.78万
补贴后售价 ¥8.78万
北汽EV160轻快版外观采用北汽新能源EV系列家族式设计,相较上一代车型,更显动感时尚,细节上更加凸显新能源汽车风格。内饰方面,EV160轻快版标配6.2寸TFT彩色液晶屏,显示信息丰富,便于车主及时了解车况状态。
10万以内新能源汽车报价:江淮 iEV5
指导价: ¥18.08万
补贴后售价: ¥8.98 万
作为江淮纯电动的第5代车型,其补贴后不足10万元的价格是不少车主选择它的理由。相比上一代车型有所提升,空间方面稍占优势。
10万以内新能源汽车报价:江淮 iEV4
指导价: ¥15.28-15.48万
补贴后售价: ¥6.28 -6.48万
10万以内新能源汽车报价:荣威E50
指导价: ¥18.89万
补贴后售价: ¥9.89 万
荣威E50作为国内首款完全基于纯电动整车平台开发的纯电动汽车,拥有灵动设计、潮流科技、高效动力、灵活操控、智能安全五大优势,是目前国内最安全的纯电动汽车,2016款荣威E50最大续航里程220公里。OFweek新能源汽车网为您推荐!
无论是政策驱使还是高油价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最近,身边的一位朋友找到我说:“现在油车成本太高了,想换辆新能源车,续航要有五六百公里,否则感觉不够用,当然价格也要给力。”这么想的不止有我的朋友,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洞察报告2021》中了解到,大部分新能源车车主和准车主都存在续航焦虑问题,购车时也最为关注续航、外观、安全、成本、充电五大要素,其中尤以“续航”为第一考量因素。
经过对比市场上的十余款新能源车,我最终筛选出了3款关注度较高、续航较长且价格接地气的产品——荣威i6 MAX EV/广汽埃安S Plus/几何A Pro。值得一提的是,荣威i6 MAX EV是16万元以内为数不多的续航高于600km的车型。至于它们谁才是最优之选,我们不妨进行一次对比。
01 超长续航,城市用车不再焦虑
由于每个车型都会推出不同续航版本的车型,所以我们选择了售价和续航在一个范围内的三款车型,分别为:荣威i6 MAX 2022款EV 600天幕尊享版,售价15.98万元;广汽埃安S Plus 2022款 70智领版,售价16.38万元;几何A 2022款600KM红苹果Plus,售价16.28万元。(下文均简称为:荣威i6 MAX EV/广汽埃安S Plus/几何A Pro)
续航之争自然离不开三电系统的加持,三款车型均采用了永磁同步单电机,其中,荣威i6 MAX EV 最大功率为135kW,扭矩为280N·m;广汽埃安S Plus最大功率为150kW,扭矩为350N·m;几何A Pro 最大功率为150kW,扭矩为310N·m,动力表现的不同也是厂家出于对性能与续航平衡的考虑。
测试当天,室外温度为28℃,为了尽可能的贴合真实用车场景,我们统一将车辆的驾驶模式设置为标准,动能回收调至标准或中等模式,空调温度调节为24℃、2挡风量,保证车内温度适宜。
相比广汽埃安S Plus和几何A相对更强的动力响应,荣威i6 MAX EV的动力输出表现相对柔和很多,全力踩下加速踏板后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也更符合大多数国人的驾驶习惯。
经过100km涉及城市拥堵路段、城市环路以及高速路段的测试,荣威i6 MAX EV凭借优秀的三电系统,在此次测试中,续航达成率高达109%,在三款车型中表现最优;几何A相比另外两款车型,凭借104%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二。广汽埃安S Plus的测试结果显示,其续航达成率为81%,也属于正常可接受表现,排名第三。虽然荣威i6 MAX EV电池容量不是最大的,但续航表现最为扎实。
从三车实际续航测试表现来看,三款车型都能够满足日常使用诉求,基本可以让消费者打消里程焦虑。相比之下,荣威i6 MAX EV的真实续航成绩最为优秀,同时也更接近NEDC的605公里续航能力。
02 有颜有料,谁更懂你的“城市”审美
超长的续航是打消用车顾虑的第一条件,那么时尚动感的外观将是能否取得好感的第二要素。今天对比的三台车,整体设计都是“家用派”的风格,但对于家用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荣威i6 MAX EV在造型上融入了很多东方特有的设计元素,如参数化立体悬浮荣麟造型,带有自动延时关闭的金戈凌厉全LED大灯以及战戟涵道LED光导尾灯等,将东方美学和科技色彩相融合,全面地满足大多数国人的审美。
广汽埃安S Plus在整体外观上想要营造一种科幻风格,虽然整体设计并不是很夸张,但也展现了不错的科技感,具有立体感的头灯、清晰且微微上扬的双腰线等,都展现出耐看的设计风格。
相比之下,几何A Pro则是在用仿生学强调车身所应有的科技感,虽然没有过于复杂的线条去勾勒车身四周,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错的时尚简约氛围。
虽然今天对比的车型均属于紧凑级新能源家轿范畴,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广汽埃安S Plus的车身数据最为出众,其次荣威i6 MAX EV和几何A Pro可谓是平分秋色,但在视觉上荣威i6 MAX EV显得略大一些,这也与外观设计密不可分。
三款车型都采用品牌家族化设计语言,流露出对于科技、时尚以及文化方面的不同理解,但不得不承认,荣威i6 MAX EV是三款车型中造型最动感的那款,同时东方美学风格也更符合国人的审美和文化的韵味。
03 高级舒适,谁能掌控“生活真谛”
相比于用外在展示自我个性而言,荣威i6 MAX EV、广汽埃安S Plus和几何A Pro的内饰设计、用料以及配置才是一款产品是否实用的表现。
另外,中控台部分有皮质包裹,还有亮色缝线以及银色拉丝饰板装饰,质感在同级中实属优秀。方向盘的手感和尺寸也十分合适,多功能按键手感也偏柔和。
车机的UI设计很漂亮,各功能区域划分也很清晰,即便是第一次驾驶广汽埃安S Plus也能轻松找到空调、音乐等设置位置。
与外观设计相仿,几何A Pro的内饰造型也采用了简约的设计风格,但硬质塑料材质与售价想要带来的质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三款车型均想在内饰方面为驾乘者营造更好的乘坐体验和科技体验,但在测试体验中,我们能够发现广汽埃安S Plus空调出风口设计位置过低、几何A Pro的触感控制区显示亮度欠佳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驾乘的体验感。相比之下,荣威i6 MAX EV则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让科技与驾乘合二为一,带来相对更好的驾乘体验感。
有言道“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买车更是如此,因为车需要有家一样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也需要像智能手机一样的便捷功能。
通过上述差异化配置表我们不难发现,荣威i6 MAX EV无论是内饰用料、车机双屏尺寸,还是大灯自动控制等配置,在三款车型中的表现是最均衡的,另外不足16万元的售价,让其更显性价比。
对于家庭购车而言,空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关注点。我们邀请了一位身高180cm的体验者分别对三款车型进行体验,其中,轴距2715mm的荣威i6 MAX EV与轴距2750mm的广汽埃安S Plus在驾乘空间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可见荣威i6 MAX EV的空间利用率是十分优秀的;而几何A Pro只有2700mm的轴距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
空间的价值并不止于乘坐空间,后备箱容积也备受用户关注,荣威i6 MAX EV的467L后备箱容积,相比广汽埃安S Plus和几何A Pro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不论是日常使用还是近郊露营或搬运大件行李,都更显得心应手。从前面的试驾体验和现在空间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荣威i6 MAX EV虽然车身尺寸不是三款车型最大的,但在操控性和空间利用率方面是三款车型中最均衡的,可见工程师的用心。
【总结】
大家常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从此次对比来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网新Shake,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深度测试评价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即针对新能源汽车(BEV、REEV、PHEV)与混合动力汽车(HEV),利用先进的总线解析和传感器技术,在室外实际道路和室内硬件台架环境中,根据国内外标准法规和其他测试规范,就其性能、策略、功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价。 开发性测评的方法和流程 系统性的测评方法、明确的工作流程,确保更全面、完整、客观的测评结果。
图 测试评价的一般过程
整车级测试评价的主要内容 1 整车性能 动力性 * 动力性影响因素分解 * 估算整车最大功率需求 * 为加速踏板控制特性评价提供输入 * 评价整车低速高负荷工况动力输出及响应能力 * 整车热平衡及热害测试的工况输入
经济性 针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 经济性影响因素分解(能量管理、功率分配、再生制动、电池输出能力、子系统工作点、道路阻力等对能耗及续驶里程的影响) * 等速能耗/法规工况经济性指标分解,动力系统各主要部件能量流 * 高温热管理、低温冷启动,热管理系统能效占比 * 动力系统工况适应性、环境适应性
制动性 * 制动性能、效能主观评价 * 制动性能、效能客观评价 * 为制动控制策略解析提供一定的输入 * 再生制动用于评价在特定工况(单次工况、循环工况)下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节能效果,量化指标包括制动能量回收率和节能贡献度(中国汽研牵头起草了中国第一个节能评价领域行业规范:T/CSAE 44-2015纯电动乘用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的评价及试验方法)
NVH性能 *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NVH * 档位、模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 * 高速状态电机啸叫、乘员舱语音清晰度、驾乘舒适性
EMC性能 * 不同频频率范围,样车的电场发射强度 * 不同频频率范围,样车的磁场发射强度
电性能 * 整车电平衡及用电量 * 静态电流 * 线束系统与接地 * 控制器能耗 * 高压电性能
2 整车功能 功能解析列表 从车辆操作界面、人机交互和操作安全等方面分析对标车辆的特征及亮点,为车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控制策略对标分析提供关注点。
3 整车控制 策略解析 * 驱动控制特性 * 制动与再生制动控制特性 * 滑行与单踏板控制特性 * 扭矩控制与多动力源分配 * 模式划分、仲裁与切换 * 多能量源管理、功率分配、发动机启停与电量保持 * 动力系统热管理控制
图 To B的深度测评技术开发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汽研通过完成逾40台主流构型的新能源汽车的深度测评,形成了基于先进车型性能对标数据库与控制方法逆向解析的PE开发、热管理开发、控制策略开发以及电驱动系统一体化测试评价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提供综合能耗优化解决方案与竞品车型深度测试评价解决方案,欢迎有需要的业界同仁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