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新能源规划曝光2025年内将推出30款电动车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奥迪未来新能源计划。它计划在2020年底前为每款车型提供电气化车型,并在2025年推出30辆电动汽车。Q4e-tron概念车根据我们的信息,奥迪将在2019年推出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到2020年底将推出12款车型,其中包括5款纯电动车型和7款混合动力车型。到2020年底,奥迪将为每款车型提供电气化车型。到2025年,奥迪将有30款电动车型可供选择,中档和全尺寸车型将增至15款。一汽奥迪Q2Le-tron申报图目前报道的车型包括奥迪e-tron/e-trongt/e-tronSportback/Q4E-tron/Q2LE-tron,奥迪将在2019上海车展和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全新概念车,其中上海车展的概念车将采用全新的内饰设计,并配备L4自动驾驶功能。本内容转载。无论如何,本文所表达的信息或观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中国的 汽车 市场饱和了吗?
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我相信有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2018年,我国 汽车 市场的累计销量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随后在2019年底,我国新冠疫情爆发, 汽车 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同年和第二年的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根据2022年初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21年的 汽车 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了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
造成市场回暖的原因有无数个,但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个——新能源车的销量开始奋起直追。
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的累积销量达到了352.1万辆,同比增长了169.1%。
而仅在今年上半年的1~5月份,我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159万辆,同比增长了105%。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的累计销量大概率又会突破 历史 记录。
所以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答案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的燃油车市场似乎已经饱和了,但新能源车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这份成绩固然让人感到惊喜,但背后的销量组成则略显尴尬。
事实上,新能源车销量突飞猛进的最大功臣,是来自于特斯拉和一众自主品牌,包括传统豪强比亚迪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
曾经在销量上呼风唤雨的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却成为了后来者。尤其是当造车新势力的新车接踵而至时,豪华品牌的存在感开始逐渐走低。
在后知后觉感受到新能源车必将成为大势所趋之后,各大豪华品牌也迅速转变了策略,押注新能源车市场并纷纷借鉴了特斯拉的做法,开始在国内建厂造车。
而率先行动起来的,自然就是御三家BBA。
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为26亿欧元,新工厂占地面积150公顷,建成后的规模将会超越奥迪位于德国的内卡苏姆工厂。新工厂计划于2024年底投产,规划年产量将超过15万辆。
需要强调的是,这座工厂将以奥迪为主导。因为从股权上看,奥迪一汽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是奥迪品牌在中国第一家拥有多数股权的合资公司(占比60%)。这样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运营层面,奥迪都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奥迪建厂的速度显然不是最快的。
在此之前,奔驰已经确定会将顺义的原北汽自主品牌生产基地改建成北京奔驰顺义工厂,主要制造新一代纯电平台的EQ系列车型,其中国产的全新奔驰EQE已经正式下线了。
而宝马斥资150亿元打造的华晨宝马里达工厂也已正式投产,这是宝马集团在中国沈阳生产基地的第三个整车工厂,目前华晨宝马i3已经在这里投产。
滤清时间线后我们会发现,虽然今年6月BBA同时在新能源车市场有了不小的动作,但奥迪工厂的投产时间会比奔驰和宝马晚两年左右。
曾经在销量上一路领先的奥迪,能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反超对手吗?作为奥迪首家在国内控股的公司,奥迪又该如何利用曾经的本土化优势呢?
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 是奥迪智慧工厂的胜算之一
我们把事情反过来想,既然奥迪的新能源工厂投产时间较晚,那是不是就说明在工厂的各个环节上,奥迪拥有更先进的组装技术和生产流程呢?
事实确实如此,奥迪的新能源车工厂是BBA中唯一一个专门制造新能源车的工厂。
据了解,新工厂中所有流程都将通过全新的信息技术架构实现智能互联,并贯彻“零排放计划”,推动可持续生产。
根据规划,奥迪甚至还将在未来几年实现物流自动化,从而让工厂的理念焕然一新。
目前,奥迪已经在三个平台下规划了纯电动车,分别是奥迪e-tron GT的J1平台(也是保时捷Taycan的平台)、奥迪Q4 e-tron的MEB平台、以及即将量产的A6 e-tron和Q6 e-tron的PPE平台。
在这三个平台中,MEB平台的通用性最广泛,除了奥迪品牌的部分电动车,大众ID.家族的产品也是采用该平台打造。
而J1平台则是纯电GT跑车或四门高性能纯电轿车的专属平台,它更多是树立品牌形象,追求极致性能的图腾,应用在家用车上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PPE平台是未来奥迪新能源战略最主要的基础平台之一,它的产能与未来奥迪e-tron系列的销量紧密相连。
而奥迪新能源工厂的项目启动,算是为PPE平台的产能打好了基础。在未来,该工厂会主要生产本土化PPE平台的纯电动车。
而除了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车间外,工厂还将配备自己的高压电池装配车间,专为中国市场的PPE平台车型使用。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表示,“这些基于PPE平台的智能电动车型将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具有更为丰富的本地化配置,功能和技术。在新的战略指引下,未来,奥迪在中国,将更中国。”
这句双关语真正的含义是,即使奥迪在新工厂的股权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作为在中国市场耕耘了二十多年豪华品牌,奥迪仍然会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事实上,这也是奥迪相较于奔驰和宝马的一大优势。
目前可以确定,首批投产的PPE平台车型会包括奥迪A6 e-tron和奥迪Q6 e-tron。
到2025年,奥迪将在中国推出5款完全由本土化设计并生产的纯电动车,全球市场将会推出30款左右的新能源车,其中纯电动车超过20款。
此外,据温泽岳透露,奥迪还将在未来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高端生态系统,实现纯电动车与用户数字生活的紧密相连。
尽管奥迪并没有公布更多的规划,但奥迪似乎也意识到了,未来纯电动车将会不只有出行工具的属性,它更像是一台智能终端。那除了造好车、卖好车这个任务之外,如何让奥迪的纯电动车深入到用户的生活中,也是奥迪下一个十年需要发展的重点。
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 还会沿用现有的运营模式吗?
就发展现状而言,如果奥迪已经意识到纯电动车的多元化属性,那么在纯电动车的运营模式上,未来奥迪势必也会做出改变。
事实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此前采用的经销商制度虽然发展平稳,但久而久之滋生了许多行业乱象,比如新车加价、收费制度混乱、售后成本高、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等等。
在新能源车时代,一座优秀的工厂无疑会解决车辆“身后”的问题,但良好的销售环境和运营模式会解决车辆“身前”的问题。
在我与身边多名年轻购车消费者的交谈中发现,许多人愿意选择造车新势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服务、销售模式等环节。
他们认为品牌线上直营的方式不会有过多的“陷阱”,我们大可以像买一台手机一样去选购一辆新能源车。
至于实际的车辆体验、试乘试驾,一切都交给线下的门店即可。经常往返于 时尚 商圈的朋友不难发现,现在消费者除了逛街、购物、吃饭、看电影之外,看一看商圈内有哪些新的 汽车 品牌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而如今已经有很多车企采用了类似的销售模式,包括大众品牌为了推广ID.家族,后来也在线下建造了ID.Store(X);
上汽奥迪在成立之后,也将都市门店打造成车辆展示、试驾、交付的体验中心,不再承担售后服务。所有的购车流程均由线上APP完成,以实现产品价格的全国统一。
显然,加大 汽车 厂商在整车销售中的话语权,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更直接的好处。
在奥迪的新能源工厂项目启动之后,如果能在运营模式上更贴近消费者,那就可以实现车辆的组装、生产、销售、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只要运营得当,这无疑会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儿。
在奠基仪式上,温泽岳表示:“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在中国的本土化,带动区域发展。在长春成立奥迪一汽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就是奥迪推动本土化进程的重要基石。”
往大了看,这其中包括增加研发的投资、吸引更多的人才、重点发力智能互联和电子功能等等。往小了看,本土化的细节也包括车辆的卖点、用户的维护、运营思路的转变等等。
前者虽然在企业战略层面能起到推动作用,但后者可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为产品买单。
事实上,全新的线上销售模式不止是中国专属,在海外市场也早已推广开。
去年,本田在澳洲取消了4S店售车模式,现有的经销商将不能再销售新车,客户只能从官方自行预定。 而后不久,奔驰也放出消息,决定在2022年初采用全新的直营模式。
因此,在奥迪的新能源战略中,产品之外的重要一环,就是用新的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相比于产能的递增,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总会拥有更大的能量。
写在最后
虽然奥迪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不算突出,但其在全球市场的战略部署却十分积极。
除了宣布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之外,奥迪也决定从2026年开始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
到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的生产。
它至少表明了,奥迪并没有在坚持传统与拥抱未来这件事上犹豫不决。而在PPE平台的纯电动车推出之前,奥迪一汽的新能源工厂显然会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在空白的几年内让消费者了解到奥迪纯电动车的价值,或许是奥迪眼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但已经凭借销量杀出过一次重围的奥迪,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会杀出第二次。
未来 汽车 市场是新能源 汽车 的天下这是行业的共识,那么距离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到底还有多远呢?2020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全年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9.8%。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达到了492万辆。
而在欧洲市场,2020年全年欧洲 汽车 销量同比下滑24%,创1990年最大年度跌幅,而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量却实现了144%的涨幅,在2020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了136万辆,一举超越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欧洲新能源 汽车 销量大涨,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严苛排放标准和燃油税,助欧洲新能源 汽车 销量大增
据悉,继法国政府于去年6月正式向购买新能源 汽车 提供政策补贴后,欧洲其它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补贴政策。
在补贴方面,欧洲各国政府在年初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新能源 汽车 的激励政策,包括减免购置税、注册税、所有权税等。在罚款方面,欧盟在2020年实施了最严格的 汽车 碳排放标准。根据规定,欧洲车企要在2021年达到95g / km的碳排放量,目前尚有很大差距。
从欧洲各国的补贴政策来看,减免购置税、注册税、所有权税等,都对消费者购车产生了重大影响。像是欧洲那些发达国家,买车的购置税是相当高的,仅是燃油税率就高达200%以上。在此情形下,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人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
奥迪宣布不再研发新的内燃机
近日,奥迪正式宣布不再研发新的发动机,但他们将对现有的内燃机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排放准则。这里新的排放准则指的就是史上最严苛的欧七7排放标准。
据悉,欧7排放标准已经摆在桌面上讨论了,其实施的时间表也逐渐明朗,即将在2021年底前交由欧盟委员会审批,有望在2025年开始实施。据报道,欧七7排放标准要求尾气的一氧化碳排放量由现在的500-1000mg/km减少到100-300mg/km,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必须降低到30mg/km。
如此严格的排放标准,直接将大排量发动机扼杀在摇篮。在2025年后即便是纯电动 汽车 还无法完全取代燃油车,在售燃油车必定也是小排量或混动 汽车 。这也就是奥迪宣布不再研发新发动机的根本原因。
目前,奥迪已经有MLB evo、MEB、PPE以及J1四大纯电平台,组成了奥迪纯电动化的基本架构,涵盖了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SUV以及高性能车等多个领域。按照奥迪的计划,将在2025年之前推出20款全新纯电动 汽车 ,纯电时代已经到来。
奔驰、宝马紧随其后
除了奥迪外,作为 汽车 巨头的奔驰和宝马,也都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早些时候,奔驰就已经计划在2039年结束燃油车的生命周期,然而随着政策的改变奔驰也加快了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转型,与奥迪一样不再研发新的发动机。
在欧7排放标准的影响下,到2025年奔驰或将提前放弃纯燃油车的销售,继而采取混合动力的形式作为过渡。从奔驰近几年的做法来看,也能看出端倪,旗下多款车型都有小排量发动机和48V轻混的影子。
按照计划,奔驰将在2021年推出大型纯电车型架构EVA平台,生产全新纯电车型。到2025年,实现25%以上的销量为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将占全球销量的50%以上。
而宝马这边同样对新能源 汽车 给出了十年发展计划,到2023年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提供约12款纯电动车型,在约90%的细分市场中为每一条产品线提供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到2025年年底,宝马预计将完成全球第200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在未来十年,其计划在全球累计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 汽车 。
写在最后:
从BBA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计划中不难看出,都是受到了欧7排放标准的压力,被迫加速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布局。相较于奔驰和宝马,奥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明显更为激进,目前已经有完善的纯电平台架构。预计在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现有的BBA排名或将改写成ABB。
同时,随着国外 汽车 豪强加速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布局,对于自主车企来说,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品牌,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自主品牌能否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实现对国外 汽车 豪强的弯道超车,同样值得期待!
该车外观基本延续了奥迪A6L燃油版的设计风格,整台车看起来既稳重大气,又不缺乏时尚感,“颜值”在同级别车型里算是偏高的。前脸依旧是奥迪非常经典的家族化语言,大尺寸的多边形进气格栅看起来很有张力,两侧头灯趋向扁平化设计,与宽大的车头更加搭配。
舒展且流畅的腰线让奥迪A6L PHEV的车身更具层次感,多辐式的铝合金轮圈彰显豪华气息,轮胎尺寸为19英寸,在中大型车这个级别中,它的轮胎大小比较适中。车身尺寸方面,这款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050x1886x1475mm,轴距来到了3024mm。
如果把右侧尾灯下方的标识给遮挡住,相信很多人会把它看成是奥迪A6L燃油版,两者的相似度极高。贯穿两边尾灯的镀铬饰条提升了车尾的视觉宽度,层次分明,整体显得十分稳重。精致的LED尾灯拥有出色的视觉效果,点亮之后十分醒目。
对于奥迪A6L PHEV的这套内饰设计,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主打科技简约风。10.1英寸的中控彩色大屏不仅分辨率很高,整体的UI设计也很出色,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提供手机互联、车联网以及语音识别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车便利性。真皮材质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盘手感舒适,D字形的造型也能彰显运动感。
这款车选用真皮+仿皮材质的座椅,较为柔软的内部填充物,加上宽大的座椅造型,能够带来非常舒适的乘坐体验。奥迪A6L PHEV的后排空间相当宽裕,身高180cm的体验者坐在后座,可以获得超过两拳的腿部空间。中央地板的隆起很高,会给后排中间位置的乘客带来困扰,只能将双脚放在地台的两侧,长途乘坐会影响舒适性。
动力部分,奥迪A6L PHEV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85kW,最大扭矩370N·m;系统综合功率270kW,系统综合扭矩500N·m。传动方面,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结语:光从产品力上看,奥迪A6L PHEV拥有宽敞的乘坐空间,以及出色的动力调校,它的到来势必会给宝马5系PHEV、奔驰E级PHEV这些竞品车型造成不小的冲击。如果打算在50万左右买辆插电式混动动力的豪华中大型车,奥迪A6L PHEV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奥迪预计未来十年新能源豪华车规模将攀升至160万辆。这对奥迪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变化,安石昊说,“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虽然奥迪一直在努力向电动化转型,但面对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颠覆,其电动车优势并不突出。
因此,奥迪将把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引入新能源汽车。前不久,奥迪发布了首款纯电动四门GT车型3354 奥迪e-tron GT。
“奥迪 e-tron 帮助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奥迪e-tron GT将成为未来的灯塔。”在奥迪汽车有限公司市场与销售总监何希曼看来,奥迪e-tron GT是奥迪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的一把钥匙。
作为奥迪首款纯电动豪华四门GT车型,也是该家族的旗舰电动车型。奥迪将最好的技术和平台倾斜给奥迪e-tron GT,该车基于保时捷主导的J1平台打造,与奥迪R8共享生产线。
新车共推出e-tron GT quattro 和RS e-tron GT两个版本,海外预售价格分别为9.9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9万元)和13.8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7.9万元)。
未来汽车日报图片
奥迪e-tron GT的长宽高分别为4,990 x 1,960 x 1,410mm,轴距为2900mm。据奥迪设计师介绍,其车身高度比奥迪A7 Sportback低17mm。低车身姿态、可变进气格栅、两个可调节的后扰流板等主动空气动力学设计,使得这款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24Cd。
奥迪e-tron GT版最大功率440kW,峰值扭矩830nm,百公里加速3.3s。两个版本都配备了电动四驱系统。在“效率”模式下,奥迪e-tron GT主要由前轮驱动。当路面湿滑、需要大功率或快速转弯时,后轮驱动电机也会被激活,其速度比quattro机械传动系统快5倍左右。
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奥迪e-tron GT大量使用铝合金。同时,奥迪e-tron GT将动力电池系统放在车轴之间,使得奥迪e-tron GT的重心更低,前后轴重量分布非常接近理想值50: 50。
图片:奥迪官方
续航方面,奥迪e-tron GT quattro的WLTP续航里程为488km,RS为472km,与保时捷 Taycan 相同。奥迪e-tron GT支持800V充电技术,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70kW,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可提升100km,5%至80%充电时间为22.5分钟。
这样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在如今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几乎算不上出众。奥迪也承认,“奥迪e-tron GT是一款追求速度和驾驶激情的车型。它更大的优势在于性能,这也是我们电力储备的一种体现。”奥迪相关技术负责人告诉未来自动时间(ID: auto-time)。
在奥迪看来,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奥迪向电动化转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有着悠久的造车历史和客户基础。在很短的时间内,虽然特斯拉等初创企业在新能源赛道上进行了第一次奔跑,但我们保证了奥迪的新能源汽车具有奥迪的基础和精髓。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也是创业公司无法效仿的优势。”奥迪品牌在华相关负责人认为,强大的产品线和品牌力是奥迪在新能源赛道上与特斯拉抗衡的基础。
图片:奥迪官方
根据官方规划,奥迪将于2021年推出包括奥迪e-tron GT在内的6款e-tron家族车型。2024年,首款PPE平台车型将在长春投产。此外,奥迪制定了更长期的全球“五年计划”,2020-2022年MEB平台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2022年PPE平台正式落地;2024年,以“高度自动化电动汽车”为目标的Artemis项目将问世。
为了实现上述计划,奥迪将在2021年至2025年投资350亿欧元用于电气化。其中,100亿欧元将投资于纯电动领域,50亿欧元和30亿欧元将分别投资于混合动力和数字领域,170亿欧元将投资于未来项目。
“大众集团CEO迪斯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如果未来世界上只剩下三家车企,我希望其中有奥迪。”该负责人表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