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最新消息绿地要倒闭了是真的吗(2022绿地集团会破产吗)

机智的冥王星
清脆的黄蜂
2023-02-02 09:18:54

最新消息绿地要倒闭了是真的吗(2022绿地集团会破产吗)

最佳答案
顺心的柜子
聪慧的乌冬面
2025-07-10 21:26:08

假的,绿地没有倒闭,只是房地产行业最近两年不太紧气而己!

      2022年1月28日晚,绿地控股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349亿元,同比增长17%总资产达到12979亿元,每股净资产7.15元,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208亿元,净利润7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

      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和经营韧性不断加强。降负债连续提前达标,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公司有息负债余额持续大幅下降,带动总资产稳步回落、每股净资产持续提升,夯实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主动应对外部挑战,外部冲击影响可控。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底,绿地控股有息负债余额降至2360亿元,再创实施降负债计划以来新低。全年压降有息负债858亿元,自“三条红线”监管政策出台以来已累计压降有息负债1522亿元。总负债中有息负债占比创新低,总负债中的最大部分为合同负债及预收款项(主要为房地产业预销售金额,代表未来业绩确定性),较年初增加512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2%,有息负债占总负债比例则再创新低,仅约21%。有息负债产业结构优化,房地产业有息负债余额降至1660亿元,占比约7成,其余来自受国家稳增长等政策鼓励支持的基建等产业的负债金额占比约3成。有息负债结构优势显著,债券低于18%,信托等非标融资不足3%。突出的降负债、去杠杆表现,为绿地全面完成企业“三步走”降负债计划打下了扎实基础。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2021年绿地上下凝心聚力,充分发挥深厚积淀、产业协同的综合优势和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不竭动力,实现了“三稳一降一优”的成绩,即发展稳、预期稳、人心稳、负债降、结构优。展望2022年,张玉良指出,新的一年是绿地集团成立30周年,绿地将紧抓时代机遇,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向着更高发展质量和更好发展水平迈进,努力实现“再出发、焕新生、开新局”。

      66岁的张玉良,再一次超期服役。

      2月16日晚间,绿地控股公告称,选举公司第十届董事会成员。选举张玉良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同时聘任张玉良先生担任公司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张玉良1956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上海市农委机关主任科员,上海市农委住宅办副主任等职务。

      早在2018年11月,绿地控股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选举后,张玉良的超期服役就曾一度引起热议。

      按规定,国企领导年满60周岁,要办理退休手续。业绩突出者可延长任期,但最迟不超过63周岁。当年张玉良已经62岁,连任也破除上述退休的年龄限制。

      彼时,绿地方面表示,绿地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不是传统国企,经营班子不是简单政府任命,而是按照公司法,董事会推荐董事长,完全是市场化的行为。

      此后,张玉良在媒体发布会上曾表示,“国有股东有着重要分量,国有股东信任你,如果你身体好、有能力、有条件,人家愿意让你干,你也愿意干,这是双向的选择。”

      “连任很好,可以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另一方面,当董事长很辛苦,如果退休就可以享受人生了。”张玉良称。

三十年的领头人

      1992年,张玉良创办上海绿地总公司(即绿地集团前身),并先后担任上海绿地总公司总经理,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务。

      官网显示,历经近30年的发展,绿地集团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以房地产、基建为主,金融、消费、科创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经营企业。

      早在2013年,绿地就传出有意借壳上市登陆A股资本市场。随后在2014年4月,整体上市重组方案获通过。

      2015年8月,绿地控股正式借壳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高达3054亿元,超越了市值1644亿元的万科,成为了当时A股市值最高的房地产企业。、

      同时,经绿地控股董事会选举,张玉良成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彼时有媒体测算,绿地上市后的张玉良身价已超过57亿元。

      上市即顶峰的绿地控股,股价随后接连走低。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盘,股价报4.48元/股,总市值仅为572亿元。

      截至2021年三季度,绿地集团股东包括上海格林兰投资、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29.13%、25.82%及20.55%。

      其中上海格林兰投资实际控制人为张玉良,而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则均为上海国资背景。

多元化负累

      在登陆A股的同时,张玉良曾明确提出,在做强地产主业的基础上,加快“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重点领域发展。

      此后绿地先后在基建、金融、消费等方面投资布局。

      “正是开启多元化的几年,绿地也错失了在地产赛道继续领跑的机会,近几年,地产业务占比更是逐年下降。”有业内人士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

      《凤凰WEEKLY地产》翻阅绿地近年来年度报告发现,在收入分类下,罗列了多种业务的收入。

      以2016年年报为例,主营业务包括了11个行业,涉及地产、建筑、商品销售、汽车、绿化、物业、酒店、金融等行业分类。收入金额方面,地产业务收入约1450亿元,建筑业务收入为76.59亿元,此外其他各类业务收入均未超过20亿元,当年总收入2450亿元。

      2017年,业务收入种类缩减至7个,除地产和基建外,依然涵盖商品销售、能源、汽车、酒店、金融等行业业务等收入,其收入占比依旧不是很高。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5年度,绿地集团以2015.1亿元的销售规模,位于销售榜单的第三位。彼时,万科地产以2627亿元的销售额领跑众房企,恒大地产以2050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绿地。

      2017年,刚刚迈过3000亿规模销售大关的绿地,内部喊出2018年房地产销售目标要突破4000亿元。

      但直至2021年,绿地控股也没能实现这一目标。

      此前的2020年、2019年,绿地的销售规模分别为3853亿元、3880亿元。几年前还与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齐头并进的头部梯队成员,短短数年,却早已被甩开太多。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绿地近几年因为多元化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地产业务的发展精力,所以很难撑起来销售业绩。”

      “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盈利上并不显著,而且挤占资源。”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另一步“错棋”?

      “多元化之外,绿地的另一步错棋,就是商办。”有多位业内人士这样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

      2015年,绿地集团大量转型向办公为主的商业地产。

      绿地所到之处,基本都会为当地献上一座绿地中心。凭借超高层,绿地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迅速打开全国市场。

      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张玉良曾经豪言称:“把超高层建筑插遍全国。”

      有媒体统计,绿地截至2016年中期,承诺兴建的50座摩天大楼(超过150米)中,将近一半仍处于未建、缓建中。

      2017年年初,张玉良在接受采访时也坦然承认“商办”拖累了地产主业的步伐,并计划收缩商办战线,下调项目比例至36%。

      “绿地所持有的商办类项目,从资金周转角度来说,是偏慢的。”有业内人士表示。

      于小雨称,建设大体量商办项目,施工周期长,盈利不确定性高,且绿地部分项目销售周期长、去化慢,或者是建造成本过高,会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企业净利润随之降低。

      此外,2019年“商改住”政策收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地,关荣雪称。

下一个赛道

      2020年1月,市场传出绿地将被10强房企收购等消息。

      张玉良曾表示,没有可能性,绿地控股的二次混改还在推进中,目前尚正常开展,无时间表。

      虽然绿地紧急否认了该传闻,但绿地排名多年来的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克而瑞2020年房企操盘榜数据显示,绿地控股成为当年TOP10房企中唯一年度操盘金额下降的房企,同比降幅为8.07%。

      2021年,绿地控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902.46亿元,位列房企销售榜单第10位。龙湖则以2900.90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列第11位。

      2021年11月,绿地控股公告称,鉴于公司基建产业的收入占比已超过50%,公司所属行业类别已由“房地产业”变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

      此前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349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业利润218.85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约49%,约为76.49亿元。

      绿地在业绩快报中还指出,公司正积极降负债,抓去化,以及地产销售资金回笼。

      “去杠杆,降负债压力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此外基建收入占比最高,绿地已经不将自己定义为房地产企业,后续可能谈不上规模的高增长了。”于小雨分析。

      对于这样的预期,超期服役的张玉良,能否给外界一个答案,带领绿地,重回顶峰?

最新回答
风中的寒风
热心的帽子
2025-07-10 21:26:08

绿地集团老板是张玉良。张玉良,中国国籍,男,1956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上海市农委机关主任科员,上海市农委住宅办副主任等职务。

1992年创办上海绿地总公司(即绿地集团前身),并先后担任上海绿地总公司总经理,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务。任上海绿地公司董事长、总裁。

扩展资料

绿地集团主要产业:

1、绿地金融

绿地金融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2日,注册资金3亿元。 公司根据政府要求,针对奉贤区内“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

2、绿地能源

上海绿地能源集团由原绿地石油经营企业经重组后,于2005年10月10日组建成立。上海绿地能源集团是经营石油、煤炭的专业性企业,拥有一支长期从事石油、煤炭经营管理的专业团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地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玉良

彩色的大碗
舒心的水壶
2025-07-10 21:26:08
到目前为止,绿地集团没有破产的迹象,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或绿地集团,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浪潮中诞生于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从注册资本2000万元开始,经过28年的持续增长,形成了“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为主要产业,金融、消费、卫生、科创等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营格局,2019年绿地集团资产突破1.14万亿元, 营业收入4280.83亿元,利润147.43亿元,为迈向资产收入“双万亿”规模,进军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展资料:

1.绿地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只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全国主要省区市,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楼近一半来自绿地。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超过4,251.51亿元,较上年增长3.7%,预计2015年经营收入突破5000亿。

2.2015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258位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02位。 "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24位。 2019年12月,绿地集团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第54位。

3.企业精神: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倡导树立危机意识、"慢进也是退"的理念,将变革创新、争做第一作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在一个个更新更高的起点上不断进步。

4.市场理念:诚信经营,客户至上倡导以市场需要、政府导向为核心的市场理念,擅于理解、把握并顺应大势的变化。诚信做人,用心做事,尊重并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无语的镜子
风趣的芝麻
2025-07-10 21:26:08

春节期间,新华社发表调查文章《长江口大建“空城” 谁这么大的胆?》,直指绿地控股位于崇明岛上的启东市启隆镇的长岛项目,违反“长江保护法”,与崇明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要求不符。绿地长岛是一个超级大盘。2016年,第一届崇明岛旅游发展论坛暨绿地长岛全球招商大会消息称,绿地斥资2000亿入驻崇明,项目规划面积2.35万亩。按照当时项目推介资料,长岛项目位于长三角北入海口,南依崇明岛,背面江苏启东、海门。项目总规划面积约2.35万亩,是绿地集团打造的集商、住、游、旅、购为一体的项目,规划有四大主题区域,包括度假区、休闲区、运动区、旅游区。

不过,绿地控股2019年报披露:绿地长岛项目开工日期2014年10月31日,预计竣工日期2020年,预计总投资222.56亿。绿地长岛项目已盖起了几十栋大楼。据新华社报道称,绿地长岛项目的B区,一排排总高17层的高楼屹立在长江边,这样的高楼共超过40栋。而据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十三五”规划显示,崇明坚持和落实“生态立岛”的原则,坚决不搞大开发,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人左右,新建建筑高度原则控制在18米以下。另外,绿地长岛项目据称将引入人口超20万人,接近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常住人口规划数的三分之一。而上海崇明区规划的常住人口是要控制在70万人,绿地控股一个项目就占到岛上人口的1/3。

事实上,绿地控股的项目较为特殊。崇明岛一分为三,虽然大部分归上海,但是北部还是有一些边缘地带归江苏南通,另一部分属于启东市启隆镇,绿地长岛项目恰好就在启东。根据启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绿地长岛所在的启隆镇属“旅游度假用地”。而与旅游度假有关的“骑士公园”等项目则以小区业主为主要的客户。

有公开报道披露:2014年绿地控股旗下的公司陆续拿到了启隆镇新村沙的大片土地,拿地的成本很低,楼面价在1000元左右。而长岛项目在销售时则对外宣称“上海、临江、欧式、豪华”等字眼,由于价格低曾引起业主的追捧,一些宣传文更是声称绿地长岛项目或会划入上海。无论是项目高度、还是建设规划,绿地长岛项目均存在擦边球之处。新华社点名之后,绿地控股目前还没有对此作出回应。

纯真的小猫咪
成就的萝莉
2025-07-10 21:26:08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北靠上海内环线,南临黄浦江滨江绿地,东依2万平方米的南园公园,外形典雅,宛若屹立在浦江岸边的一架钢琴。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位于上海卢湾区南端黄浦江畔,该大化中心遥相辉映,成为黄浦江畔的新风景。大楼占地面积86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上共5层,地下共3层。大楼1-3层是商业,4-5层是绿地集团总部办公区域。大楼目前已经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和LEED-CS金级预认证,成为黄浦江畔最环保的“绿色”地标。

绿地集团结合上海市气候人文状况,以打造绿色建筑、低碳办公为目标进行项目技术体系设计。绿地总部大楼整体达到节能65%标准,综合应用了数十项绿色技术措施。包括高效围护保温系统、活动外遮阳系统、屋顶花园、地源热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全热回收系统、地板送风系统、中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透水型地面、节能照明系统、节水喷灌系统、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系统、实时监测显示系统及CFD模拟优化系统等。

拥有良好的交通系统,最大限度提高了员工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提倡使用减排汽车,为低排放汽车提供优先泊位;地下室有淋浴设施,大大方便了员工的生活。独特的100%绿化屋顶花园设计不仅扩大视野、美化环境,同时降低顶层温度;植物全部采用上海地区乡土植物设计,场地大量应用场地植草砖等,减轻热岛效应,达到了和谐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周边景观资源,办公区域大面积采用了低辐射、高透射玻璃以获得充足的采光。并经过精确计算分析在东西向采用竖向遮阳系统,南向采用感应式外遮阳系统,中庭采用活动机翼遮阳。该系统能根据风力、光照自动调节百叶方向和高度。

在采用新型围护结构系统减少能耗的同时,高效节能主动系统也是节能的手段,充分而高效的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并辅以冷却塔进行热量平衡。地板送风系统是利用地板下低压风管把冷风送到风口,送风温度较常规送风温度高2~4度,提高了通风效率,提升了室内空气品质,也节约了大量的能耗。充分利用能源回收系统,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把排风中的热量用于预热新风,同时配合CO2监测系统,控制新风机组的开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整个设计在照明细节上亦十分注重节能的体现,如广泛采用日光照明、高效率的照明灯具以及感应灯、工作灯等的运用,可为大楼节约大量照明电力。

传统的歌曲
美好的大山
2025-07-10 21:26:08

截止2020年11月10日,绿地集团没有破产,并且在2020《财富》中国企业500强中绿地位列第21位。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浪潮中诞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公司于2015年实现A股整体上市。

自2012年以来,绿地已连续9年跻身《财富》全球企业500强行列,2020年位列176名,再创历史新高度。在2020《财富》中国企业500强中绿地位列第21位,在2019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500品牌榜中绿地位列第165名。

扩展资料:

2019年,绿地西北围绕集团战略部署和制定的各项指标任务,深入推进项目运转、土地获取、存量去化、新盘销售、资金回笼、管理提升、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实现了业绩的全面增长,全年完成销售355亿元,回款261亿元,净利润保持在10%,再创绿地西北历史新高。

绿地集团董事长李蓟称,这些成绩背后,除了国家政策引导、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集团层面支持等因素外,还离不开绿地西北的经验积累。

李蓟认为,过去开发商要解决的是人民居住生活品质的问题,现在是向解决城市发展定位转型。“整个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迭代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大的空间。

尤其这次疫情发生后,人们对房屋品质、功能又会产生新的诉求点,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引领发展。”在他看来,所有的产业都要与时俱进,所有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地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绿地集团李蓟:向西而行 引领发展

拉长的老鼠
稳重的过客
2025-07-10 21:26:08

绿地集团属于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非上市公司,也就是说它属于国企。

绿地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只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2015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258位。

绿地集团是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创立20年来,绿地集团始终坚持“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

扩展资料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绿地”或“绿地集团”)是一家全球经营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创立于 1992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中国 A 股实现整体上市(600606.SH),并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

以2000万元注册资金起步,绿地集团历经25年蓬勃发展,资产规模突破7400亿元,连续六年入榜世界企业500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搏击成长,以超常规式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济南、合肥、南昌、苏州、武汉、长沙、郑州、成都、贵阳、西安、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0座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