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往煤里加水更好烧
煤炭里面加入少许水后,水会沿着煤炭的微孔进入煤粒内部,当煤炭开始燃烧后,随温度的升高,水分开始蒸发析出,会使煤炭微孔增大,有利于氧气进入煤炭内部发生氧化反应,有助于煤的完全燃烧,同时在高温下,水分子也会发生分解,产生微量氢气和氧气,起到助燃的作用,所以就会感到煤更好烧.
这是因为在水的分子里,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水一遇上炽热的煤,氧立即被煤(碳)夺去,生成一氧化碳与氢。它们都是能燃烧的气体,所以湿煤也就好烧了。但是,如果煤太湿了,会影响煤和氧的化合作用,煤也就不好烧了。
我们在使用煤炉或煤气灶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将少量水洒在煤炉上,结果会怎么样?这时火势不但没小,反而变成了一个火团向上蹿。这是为什么呢?
水能灭火,是因为当把大量水浇到火上时,水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夺走,产生了水蒸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同时,水蒸气又像一条毯子覆盖在燃烧物上面,形成了一道与空气隔绝的屏障,所以就能减小火势,把火扑灭。但是,当少量的水遇到烧得通红的煤炭或正在燃烧的煤气时会产生“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它们都具有可燃性,在较高温度下立刻燃烧起来。因此,遇到少量水的煤气灶火反而更旺了。日常生活中,有经验的人或烧炉师傅喜欢在燃烧旺盛的炉火上加一些湿煤,就是这个道理。
你看到过“用水点火”的实验吗?用棉花包裹一些淡黄色过氧化钠粉末放置在实验台上,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就会看到棉花迅速燃烧起来,这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引燃了棉花。在酒精灯的灯芯里,放入绿豆那么大的一粒切除了表面氧化物的金属钾,用水一“点”,酒精灯就马上被点着了。这是金属钾遇到水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的缘故,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和氢气,同时放出了大量的热,使酒精燃烧起来。
作者:郭雪梅
审核:李继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不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条件的,红热的煤炭遇到少量的水,炉火能烧得更旺,温度更高。但是,如果把大量的水浇在煤炭上,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大量水能吸走很多热量,使煤炭温度骤然下降。同时,水变成水蒸气以后,并不能迅速离去,而是遮盖在燃烧的煤炭上方,隔绝了煤炭与空气的接触,煤由于得不到充足的维持其燃烧的氧气,火也就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