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车质量参差不齐,工信部:25家车企约谈并处罚

迷人的羽毛
舒适的老鼠
2023-02-02 08:21:28

新能源车质量参差不齐,工信部:25家车企约谈并处罚

最佳答案
懵懂的云朵
想人陪的冰淇淋
2025-07-09 23:20:23

继9月8日财政部曝光了5家存在"骗补"的客车企业名单后,国家再次出手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为人知的"猫腻"进行了曝光和处罚。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共有25家企业的27款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对此,工信部表示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要求省级工信部门督促所在地相关企业尽快查明产品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而在这些受处罚的25家汽车企业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乘用车企业,如北汽、广汽三菱、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而这也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应该说,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信部建立了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从这次发布的结果看,在被通报的问题企业和车型中,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款车型,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款车型,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款车型。可见,无论是乘用车、客车还是专用车,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乏当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生产企业的车型,相关企业需引以为戒。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存在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问题,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相关企业包括长安、中车、万向、东风、长江、厦门金龙安凯、厦门金旅、亚星等。

在新能源专用车领域,存在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的问题,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相关企业包括天津路通、新楚风、吉利、通家、东风、舒驰等。

过去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屡屡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不断曝出的起火事件,让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公众质疑,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便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不过关,甚至出现了市场上同一款新能源车型,出现三种不同动力电池供应商的问题,背后也凸显了行业监管的必要性。

今年8月,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删除了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需要强调的是,放宽产品和行业准入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只有在降低进入门槛的同时,加强对事中事后的监管,才能有效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的发生。

在销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更应当注重车辆是否合规的问题,给予车主和潜在消费者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工信部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这也是给汽车企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只有产品合格、质量过硬,才能真正进入市场,否则就算进入行业也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回答
敏感的母鸡
靓丽的台灯
2025-07-09 23:20:23

北汽新能源汽车爆炸事件有人了解吗?当新能源汽车着火时,的确需要用大量的水灭火,完全熄灭后都是建议把整个电池组浸泡到水中,锂电池燃烧后只有他自己烧完了才算完,具体爆炸原因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吧!

北汽新能源群汽车爆炸怎么回事 

8月20日,福建三明,一辆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时突然冒烟,消防到场处置。为防止电池中途爆炸,消防员撤到安全距离用水枪冷却,过程中车辆突然爆炸。因疏散及时防护得当,未造成伤亡,车辆爆炸原因调查中。

北汽新能源爆炸事故分析 1.充电时冒烟的原因是什么?

典型的电池热失控现象,即电池过热,过热有多种原因,电池组本身的温度可能不均匀,某些区域具有高温,过充电和过放电,外部短路,内部短路等,请等待这些电气原因释放热量以及机械原因,例如如进水,密封不良,碰撞等。

2.充电状态是否可以触发?

热失控通常在充满电的状态下发生,因为在充电时,电池已连接到充电系统,并且高压电器也存在短路,如果没有断电(从高压跌落),很容易引起事故。

3.扑火时,用水反而爆炸了,操作错误吗?

如果遇到小火,火焰没有蔓延到电池仓,您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在物理课上,老师曾说过电火不能用水扑灭。

但是,电动汽车并不是要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灭火,相反,当火势强烈时,需要更多的水。,特别是动力电池在火灾中弯曲,扭曲,损坏...

变得不成样子之后,少用水时,会产生危险和有毒气体,例如氟化氢和氰化氢。

4.为什么是北汽新能源EX360?

我刚刚提到热失控, EX360的电池冷却不是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液体冷却,而是低成本且简单的空气冷却,另外,所应用的热管理系统不是优秀的,自发燃烧也不是第一次了。

北汽新能源爆炸原因

电动汽车电池爆炸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否有外力引起的电池损坏,即机械碰撞;

然后检查充放电过程是否异常,如过充,短路等;

环境温度也会过热,这可能导致冒烟,燃烧甚至爆炸。

畅快的红牛
畅快的狗
2025-07-09 23:20:23

首先是因为热诱因导致的新能源出现事故。所谓热诱因,说白了就是外部温度过高,或者内部电池散热不良,然后发生自燃。这个原因比较容易理解。比如电池管理系统有问题,电池温度控制芯片故障。失控,进而导致更多的热量产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生自燃。当电芯温度达到135℃时,隔膜开始熔化,电压下降;电池电压在150°C时迅速下降;当温度达到245℃时,隔膜完全塌陷,电池会着火爆炸。

其次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原因。因此,业内有一些意见认为,动力电池的发展应摒弃安全性相对较低的三元电池,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电动车资源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极端。只要我们对锂电池的热失控过程稍加了解,就会知道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只是相对的,动力电池整体安全性的保护和设计都没有做好。

再者是因为电池技术原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阻会迅速升温甚至短路,所以充放电过程中的大部分热量都是在内阻较大的正极产生的,不管你是镍钴铝还是镍钴钴锰、锰酸锂或磷酸铁锂,都不能百分百避免。当这种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火花。我们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引入了隔板进行分离,以确保安全。

要知道与主流车企相比,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把控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经过多年的国家政策,市场已经繁荣,但很多厂商在终端产品实施时,并不会为市场带来更可靠、更实用的产品。作为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车企都需要经过多年的技术公关和深入的市场调研,推出相关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体贴的鞋垫
威武的睫毛膏
2025-07-09 23:20:23

新能源汽车自燃排名有: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威马汽车、吉利新能源。

1、比亚迪。

自燃数:13,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绝对领导者,比亚迪得益于起步时间比较早的优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三电技术的车企。

2、广汽新能源。

自燃数:8,埃安去年刚完成独立,成为广汽旗下一个独立子品牌,首款车型AION Y(参数|询价)凭借着个性化设计在上市开售后获得极高市场关注度。

3、北汽新能源。

自燃数:6,虽说北汽新能源自燃事故数量不及以上两个品牌,但从引起的社会舆论程度来看,北汽新能源明显要更加强烈。

4、威马汽车。

自燃数:5,威马作为新势力车企,起步时间与小鹏、蔚来相仿,但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却远没有它们大,其中很大程度是受到连续多起自燃事故所影响。

5、吉利新能源。

自燃数:4,吉利新能源在去年发生了4起自燃事故,发生问题的车型大部分为帝豪EV(参数|询价),这款车同样是被作为运营车辆被大范围使用。

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原因:

1、电路老化。

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由于车内环境恶劣,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都会磨损,发动机附近的电线也容易因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热环境下而损坏漏电,一旦遇到外界的高温烘烤,很容易导致车辆自燃。

建议车主在天气炎热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室内停车场,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还要定期检查车内的电子元件和电路,及时修复损坏和保护不到位的地方,防止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2、老化油路。

汽车油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自然磨损。与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电路老化相比,油路老化更危险。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工作时,环境温度可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机油老化,就会出现漏油甚至漏油的情况,增加了自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