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比重是多少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煤密度在1左右,煤含有水分,内在水分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外水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扩展资料: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
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1.堆比重,块状燃料的重量与其堆积体积相等的水重量之比称为堆比重。
2.假比重,也被称为视比重,就是煤料块的重置与料块的实际体积相等的水的重量之比,称为假比重。
3.真比重,是试料重量与其致密物料,除去内部及外部空隙与同体积水重量之比为真比重。
煤的比重大小与其生成年代有关,年轻的煤比重小,年老的无烟煤比重就大_粒度在15~100毫米之间的无烟块煤,其堆比重为0.90-1.10,假比重为1.59、真比重为1.67,焦炭的假比重为1.05~1.30、真比重为1.8-2.0。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或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与3.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指该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液体或固体的比重说明了它们在另一种流体中是下沉还是漂浮。
比重是无量纲量,即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比重简写为s.g.
密度是有量纲的量,比重是无量纲的量。
①物质干燥完全密实的重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的重量的比值,叫做该物质的比重。
②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逐年增长。
补充:中国在有些书籍中,把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重量也译成比重。它大体也能指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或浮,通称它为单位体积重量,可用符号ω表示。ω和s.g.有所不同。ω和密度ρ之间的关系为ω=ρg,式中g为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随地区和高度不同而变化,所以ω也随着变化。
地质
地质上矿物的重量与4℃时相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称为矿物的比重。矿物的化学成分中若含有原子量大的元素或者矿物的内部结构中原子或离子堆积比较紧密则比重较大;反之比重较小。大多数矿物比重介于2.5-4之间;一些重金属矿物常在5-8之间;极少数矿物(如铂族矿物)可达到23.
石油
比重是指美国石油学会比重或API重力,是比较液体石油与水熟轻熟重的量度数据。如果液体石油的API重力大于10时,它比水轻并漂浮在水上,如果低于10,它是较重。因此,API比重可视为液体石油和水的密度的相对密度。它亦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石油的相对密度。例如,如果一种液体石油浮于另一种石油之上,表示其密度较低,其具较高API。
一、经济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新密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综合开发,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以煤炭、耐材、造纸、建材等四大传统产业为支柱,化工、服装、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多业并举的工业体系,基本完成原始积累和一次创业,顺利实现了由农业县(市)向工业县(市)的跨越。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0.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84.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6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3元。全市经济进入了全面提速、加快转型的新阶段。目前,新密市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南省第二位。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大。2004年新密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三个指标,在河南省县(市)中分别排在第五、第三和第二位,标志着新密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现有主要工业企业1500多家,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就有1000多家,四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近80%,税收占全市税收近70%。其中煤炭企业213家(根据资源整合要求,现在仅保留到84家),年产量958万吨;耐材企业800多家,年产量159万吨;造纸企业272家(数量也有大幅减少,在后面还要讲),年产量132万吨;建材企业100余家(其中水泥厂13家),年产量178万吨。出现了超化的耐材、大隗的造纸、曲梁的服装等一些专业乡镇和特色经济群区。特别是耐材行业,新密市在全国都有优势。新密的耐材产量大约占河南省的40%,占全国的15%。这些充分说明,新密经济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特色经济培育基础。
三是原始积累丰厚。新密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003年为69亿元,2004年已经达到84.7亿元,截止今年八月底已达99.4亿元的规模,增长速度惊人,今年底完全能突破百亿元大关,近年来一直位于河南省首位。作为一个内陆县(市),证明我们的经济发展大有潜力可挖,发展后劲无穷。
四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近几年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民间投资逐步启动。目前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接近90%,从业人员近20万,在新密经济发展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五是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通过实施产业整合、产品提升,四大支柱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煤炭行业安全生产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小煤矿年生产能力均在6万吨以上;造纸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联合治污得到新的推进,5万吨以上企业达到10余家;耐材行业生产工艺和产品档次不断提高,隧道窑生产线达50多条。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医药、服装、食品、纺织、化工等产业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批如豫密药业、泛美制衣、国华食品等龙头企业。
六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通过郑州高新技术新密开发区、曲梁科技产业园、袁庄扶贫开发区等园区经济带动,近年来我们共利用外资8500多万美元,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直接出口创汇超过3000万美元,新密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已初步形成。
七是企业改革成效明显。成立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把市属企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权和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两年多来,改制企业20多家,盘活国有资产1.86亿元,收回国有资本6000万元,设置国有股权和有偿使用国有资产4500万元,安置国企职工6000多名。
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
新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莪沟裴岗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期北岗文化遗址的发掘。证实8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在此耕织守猎,休养生息。炎帝时,新密名脯国;尧舜夏商时属豫州;西周时,称郐国;春秋战国至秦以新密邑名世;西汉高祖始置密县。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境内有黄帝练兵演武研创八阵兵法的轩辕黄帝宫,目前全国罕见的打虎亭汉墓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以尖山香峪寺森林公园和北方最大的溶洞-神仙洞而闻名.
新密市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东汉大司徒侯霸、明代工部尚书靳于中、清代著名诗人钱九韶、当代著名地质学家谷德振、著名数学家侯振廷、著名医学家马德水、民间文学理论家张振犁等都因其贡献卓著闻名于世,载入世册。
物产资源
[编辑本段]
新密市宝藏富蕴,地沃物阜。主要矿藏有煤炭、石灰石、铝钒土、天然油石、磷矿石、硅石、玉石等25种。其中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储量丰富。素有“乌金之乡”美誉的新密市,煤田地质储量50亿吨,其中煤炭工业保有量16.5亿吨,并以低硫和高发热量著称.铝钒土储量6000万吨,工业硅储量10亿吨,石灰石储量50亿吨,都极有工业价值。新密市丘陵缓起,平原间布。农业产品种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特产金银花、大蒜、密香杏等,均为国内同类之珍,闻名遐迩。
经济发展
[编辑本段]
新密市是河南省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新密人民顺应改革开放之天时,凭借衡通九州之地利,发挥人聪物丰之优势,实施“科 技兴市战略”;全市工业形成了以煤炭、耐材、造纸、建材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以电力、化工、机械、医药、轻工业为主体的良好格局;农业围绕“一优双高”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为重点,促使种养加、农工贸结合,使农业跳出了传统农业的小天地,开始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大舞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力军,综合实力在河南省县排名中位居前列。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57亿元,200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2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9亿.名列河南省前茅。目前,新密人民正以兴市富民为宗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新密市是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处于东引西进、开发西部的桥头堡位置,建在城市西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条件优越,是投资者投资创业,开拓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广阔市场的理想之地。
历史文化
新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莪沟裴岗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期北岗文化遗址的发掘。证实8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在此耕织守猎,休养生息。炎帝时,新密名脯国;尧舜夏商时属豫州;西周时,称郐国;春秋战国至秦以新密邑名世;西汉高祖始置密县。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境内有黄帝练兵演武研创八阵兵法的轩辕黄帝宫,目前全国罕见的打虎亭汉墓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以尖山香峪寺森林公园和北方最大的溶洞-神仙洞而闻名.
新密市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东汉大司徒侯霸、明代工部尚书靳于中、清代著名诗人钱九韶、当代著名地质学家谷德振、著名数学家侯振廷、著名医学家马德水、民间文学理论家张振犁等都因其贡献卓著闻名于世,载入世册。
物产资源
新密市宝藏富蕴,地沃物阜。主要矿藏有煤炭、石灰石、铝钒土、天然油石、磷矿石、硅石、玉石等25种。其中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储量丰富。素有“乌金之乡”美誉的新密市,煤田地质储量50亿吨,其中煤炭工业保有量16.5亿吨,并以低硫和高发热量著称.铝钒土储量6000万吨,工业硅储量10亿吨,石灰石储量50亿吨,都极有工业价值。新密市丘陵缓起,平原间布。农业产品种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特产金银花、大蒜、密香杏等,均为国内同类之珍,闻名遐迩。
经济发展
新密市是河南省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新密人民顺应改革开放之天时,凭借衡通九州之地利,发挥人聪物丰之优势,实施“科 技兴市战略”;全市工业形成了以煤炭、耐材、造纸、建材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以电力、化工、机械、医药、轻工业为主体的良好格局;农业围绕“一优双高”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为重点,促使种养加、农工贸结合,使农业跳出了传统农业的小天地,开始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大舞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力军,综合实力在河南省县排名中位居前列。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57亿元,200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2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9亿.名列河南省前茅。目前,新密人民正以兴市富民为宗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新密市是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处于东引西进、开发西部的桥头堡位置,建在城市西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条件优越,是投资者投资创业,开拓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广阔市场的理想之地。质朴热情的新密人民诚邀四海宾朋、友人、八方有识之士来密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兴办实业,共图发展。
特产介绍
一、金银花
新密市主要土特产:金银花又名密二花,密银花,河南新密市五指山种植最多,且品质最佳,素有“五指岭金针”之誉。 金银花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产于密县五指岭下,可医“一切风湿及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泡茶常饮,滋肺养脾,延年益寿。金银花不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据史书记载:密县金银花,“鲜者香味甚佳,山中种植者多,颇获利”。五指岭金银花于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受到世界医药界的欢迎。从此,新密市的金银花在国际市场上成了抢手货。1980年,全国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的金银花评比会上,专家以为五指岭金银花具有“花条长,骨茬硬,色泽佳,质纯净,味浓清香,为全国同类之冠”。被定为特级银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说:“全国银花看河南,河南银花看密县。”
二、大隗荷叶饼
大隗镇的荷叶饼,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高级点心,因形似荷叶而得名。大隗荷叶饼的制作是在挖掘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熬制原料到包馅成饼、进炉烘烤,道工序都严格掌握标准,使大隗荷叶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产品质量达到软硬适中,馅稀不流,吃着拉丝可口,皮薄层多,甜而不腻;存放月余,色香味如初。是敬奉老人,馈赠亲友的佳品。曾多次被省、市评为名优产品。
新密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75.9万。新密是全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
新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开创了华夏一统基业,缔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西汉高祖刘邦始置密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境内名胜众多,风光秀美,轩辕丘古城寨城址、黄帝宫、郑公墓、汉墓锺华夏之灵,青屏山、神仙洞、香峪寺、桃花源毓溱洧之秀。轩辕丘古城寨址的发掘,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已被专家考证为黄帝古都轩辕丘。
新密资源丰富,物阜品优。矿产资源遍布全境,已探明矿藏有25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等储量大、品位高,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由此逐步形成了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超化镇是闻名国内外的耐火材料专业镇,大隗镇被誉为全国造纸第一镇。农特产金银花、桑杈、大蒜、密香杏等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新密区位优越,环境优良。新密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紧临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郑少高速横贯东西,基础设施完备,电力、水资源充足,综合通信能力已跨入全国百强。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正在崛起。
新密政通人和,经济繁荣。近年来,紧扣“打造工业强市、构建和谐新密、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后发优势,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提速、加快转型的新阶段。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3.2亿元,比“九五”末增加94.2亿元,年均增长15.2%;财政收入6.35亿元,比“九五”末增加近4.1亿元,年均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3元,比“九五”末增加4117元,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4558元,比“九五”末增加1756元,年均增长10.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1亿元,比“九五”末增加62亿元,年均增长21%。2003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二。
站在新的起点,按照跨越式发展要求,“十一五”时期,新密将紧紧围绕“打造工业强市、建设中等城市、争进全国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打造生态新密、诚信新密、平安新密、和谐新密,努力建设“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综合实力强、人居环境优、生活质量高”的新型工业化中等城市,成为大郑州都市圈的重要卫星城,奋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起点、大跨度、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开放的新密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来密旅游观光、投资置业,与我们一道,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超化镇依山傍水,资源丰富,对外交通快速、便捷、通畅,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北35公里是开洛高速公路,东39公里是新郑国际机场,宋大密杞铁路横贯东西,穿越6座站台,樊寨向北的货运公路属国家二级公路,还有已勘测设计完毕还未开工的省道323线由东向西横贯南部山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原煤储量2.1亿吨,硅石储量2.5亿吨,纯度达90%以上,铝矾土储量5000万吨,纯度达80%以上,石灰石储量4亿吨。超化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前曾被誉为密县“小江南”,其丰富的自然风光中点缀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最有名的是1978年出土的莪沟北岗古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建立于隋开皇元年的超化寺,素有全国“名刹十五”之美称,还有叠峦起伏、苍翠碧绿的九里山,有潺潺东流、水光澈艳的洧水沙,有巍巍壮观、风光优美的超化寨……
自1994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小城镇改革试点镇以来,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在各级领导和兄弟部门的共同支持下,超化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18.6亿元,财政收入1538万元,各项税收36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56元,全镇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0%以上,义务教育普及率45%,人口文盲率控制在9%以下,各类科技人员占全镇总人口0.8%,人民生活小康水平80%以上,第二产业略占优势。
超化镇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城镇居民达到4.1万人,初步形成了以行政区、商贸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旅游度假区为框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小城镇,
超化镇是新密市的第一工业大镇,工业是超化的主导产业,其发展特点是以煤炭、耐火材料为主导,以建材、食品加工为铺的多种发展格局。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674家,其中,工业企业273家,有8家企业通过了 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家企业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以豫华、东方两大集团为龙头,带动了京华公司、康华公司、冶金公司、东豫公司等一大批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耐火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产品有铝硅系列、硅质系列、镁质系列、含炭质系列、轻质保温系列、熔铸系列及不定型耐火材料,其中熔铸系列产量达1.2万吨,占全国总产值的30%左右,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重点销往东北、华北、华南、西北等地,出口韩国、朝鲜、日本、印尼、印度、俄罗斯、突尼斯等国家。到2005年,全镇要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可进行产业化生产的优质合成耐火材料和高效制品,形成3-5家在技术、规模达到全国同行业中高等以上水平的企业群体。使全镇的耐火材料综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位次,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超化镇农业发展的特点是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指针,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坚持“一优双高”开发,走有机操作与高产效益的路子,本着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工蚬さ脑�颍���乒阃ゾ�媒ㄉ瑁�刂鼓壳俺��蛞延?0个村跨入小康村的行列。
超化镇在2002年11月被郑州市定为重点发展的20个重点镇之一,利用一这契机大力发展城镇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治水、交通、绿化、休闲、文化、园区、行政、形象等八大工程,带动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品位。
超化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的思路,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集聚,环境优美的省级重点镇为目标,先后邀请了国家建设部设计院、北京总后设计院、河南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有关的专家和教授对超化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进行了适时调整,准确定位,科学论证,制定了高标准的总体规划。同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小城镇建设功能,总投资110万元的镇区大道绿化、改造延伸工程已高标准完成;投资220万元的老樟窝引水工程,前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它的建成将有效缓解镇区饮用水短缺问题;占地100亩,投资220万元的豫华公司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投资172万元的双洎河、人工河改造已结束。这些都为超化镇提高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密煤田位于郑州市南部的新郑、密县、登封县境内。东起京广线附近,西与登封煤田,南与禹州煤田,北与荥巩煤田相邻,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908平方公里,属石炭二叠纪煤田。其中可采煤6层,一1、二1煤为主要煤层。煤种主要是无烟煤,部分为贫煤。
新密煤田的发现和开采历史悠久,老窑沿煤层露头及构造线广泛分布。1973年,密县岳村乡苇园村农民在该村石沙咀开采小煤窑时,发现古矿井,古矿井有竖形、斜形两种,并有古巷道多条。巷道内有陶壶等器物,确认为唐代古矿窑。说明唐代采煤已有一定规模。清道光二年(1822)密县知县杨炳对全县煤窑进行查点,共有雇工达4259人。说明清朝时采煤业在密县已相当兴盛。
1870年,德国人李希霍芬所著《中国》一书中记载着来密县、登封进行了地质调查。
1933年,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孙健初对禹县、密县进行了地质调查,著有《河南禹县、密县煤田之地质》,记述密县境内有超化、岳庙、小李寨、五里店、岳村、王砦河6个小区,总储量2.13亿吨。
1947年,曹世禄、阎廉泉等调查了密县煤矿矿产。
1954年,中南地质局四六五队来密县做过地质工作,计算光武店、梅山、密县城、天仙庙、来集6个矿区储量共6.90亿吨。同年,中南地质局四○一队在天仙庙、梁沟两矿井采样,并对岳村、来集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
1957年6月,河南省工业厅煤矿管理局徐明贵等编写了《密县地方国营新密煤矿梁沟矿区(南井田、西井田、东井田)地质报告》,计算总储量2755万吨。其中,南井田1410万吨,西井田887万吨,东井田459万吨。
河南省地质局密县地质队(地质技术员王帅堂),于1958年9月编写了《密县岳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王砦河光武店矿区初步勘探报告》;10月30日编写了《来集矿区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复审决议:降为详查报告)。12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五队(地质技术负责葛夏)编写了《新密煤田普查报告》(包括新登、平陌—超化)。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队(技术负责刘瑞平)与一○五队进行物探、钻探。以前煤田局限於密县境内,这次工作结果新发现了新郑矿区,于1959年12月10日编写了《新郑地区电法地震综合勘探报告》。同年,一○五队编写了《新郑地区1959年综合勘探找矿总结报告》、《新密煤田平陌超化勘探区普查报告》和《米村—牛店普查报告》;于1960年编写了《新郑平原找矿经验总结》、《新密煤田米村—牛店煤矿地质勘探最终精查报告》(1962年复审降为普查报告)。
1962年12月,中南煤田地质局二二二勘探队(技术负责葛夏)编写了《新密煤田新郑—辛店普查报告》。全区钻探94孔,34468米,勘探储量4.97亿吨。
1963年9月,中南煤田地质局第二物测队编写了《来集矿区电法控制构造试验总结》。
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八勘探队(技术负责葛夏),于1964年8月编写了《来集矿区杨家洼井田精查地质报告》;11月又编写了《王堂庙详终地质报告》;于1965年5月编写了《裴沟井田煤矿地质勘探精查报告(裴沟—于家庄—王堂庙)》。
1965年9月,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五勘探队(工程师张文域、葛夏)编写了《任岗勘探区普查地质报告》。同时,还编写了《米村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精查报告》。
一二五勘探队于1966年11月编写了《平陌—超化勘探区(东方红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最终精查地质报告》;于1967年5月编写了《苟堂井田煤矿地质勘探精查报告》(1979年,河南省煤炭管理局关于对早期未审报告的处理批复:按普查报告处理)。同年,物测队编写了《郑州—郭店—洛阳区综合普查找矿报告》。冶金煤炭厅地质勘探四队编写了《曲梁普查报告》。
1968年,一二五勘探队编《平陌—超化(东方红)勘探区超化(红旗)井田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经补充专门水文勘探后,超化井田二1煤储量增加1630万吨。
1969年9月,中南煤田地质局物探普查队(技术负责李忠利)编写了《新郑—尉氏地区地震勘探普查找矿总结报告》。
1970年6月,河南省建委地质勘探公司一二七队编写了《新郑县后小庄小井煤矿勘探地质报告》。
1975年12月,新密矿务局地质处赵崇贵、胡星科等编写了《王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1978年12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一队梁金坤等编写了《新郑矿区详查地质勘探报告(附李粮店普查)》。在1802孔太原组灰岩放水试验时,水温39.5℃,认为该区为地温异常矿区。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一队(队主任工程师王宏吉),自1980年起进行新郑矿区的水文地温专门勘探。1981年,对超化井田补钻勘探时,为了验证其北部黄寨预测区是否存在滑动构造,经公司批准4个验证孔,在该区红层下进行找煤,终于有二个钻孔揭露了红层下由于滑动构造而赋存的较浅的山西组二;煤层。以后,河南省地质局在曲梁北钻探揭露时也发现有同类构造。在此基础上,1982年由唐任贤编《樊寨普查勘探设计》。
1982年7月,地质一队(副总工程师陈又新)继续进行新郑矿区的水文地温专门勘探和樊寨普查勘探。于1984年9月编《任岗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探明储量3609万吨;于1985年6月编《新密煤田王村小井精查地质报告》。8月,河南煤田地质咨询中心应地方煤矿要求,承包整理原钻探地质资料,并编写了《密县刘堂小井地质报告》。
1988年,地质一队提交了《新密煤田樊寨普查地质报告》,并获全国煤炭资源发现奖。
1989年8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第二地质调查队提交了《密县曲梁煤矿区详查地质报告》。
截至1991年底,共探明煤炭储量29.71亿吨,保有储量27.59亿吨。
郑州矿务局已利用可供建井的井田建成王庄、芦沟、米村、裴沟、王沟、梁沟、东井谷洞(东风矿)、苟堂、杨家洼、平陌、超化、登封小河煤矿、密县超化矿等13处煤矿。年产原煤700万吨以上。
2021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对于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在我的意料之内,煤炭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最主要的能源,它对于工业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对其他行业有一定的支持,但是因为煤炭自身的影响,以及会给环境带来绝大的破坏,产生不可逆转的结局,现在我们国家对于煤炭的使用也是有了一定的规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未来煤炭的使用率还会进一步的下降,因为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清洁能源肯定会更受青睐,因为它对于环境破坏更小,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首先就是我们国家对于环境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这种污染环境的能源已经遭受到了抛弃。虽然说在我们国家刚刚建成的时候,煤炭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时如果没有煤炭的帮助,那么肯定会发展缓慢,但是因为煤炭对于环境的破坏实在是太严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大不如前,所以现在对于煤炭大家也是议论纷纷, 我们国家也是很重视这个问题,但是迫于压力,现在对于煤炭也是提出了转型的计划,煤炭省份山西也是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局面,就是因为煤炭对于大家生活的影响,乌烟瘴气的环境越来越严重,所以对于煤炭的消费也是大不如前,并且在以后还会降至更低。
现在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出现在市场上,所以煤炭肯定会被大家舍弃。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对于很多没有开发的清洁能源也是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随着大量的清洁能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大家很难做到不抛弃煤炭,因为清洁能源污染更小,效率更快,性价比更高,所以很多人也是选择了清洁能源,在很多南方发达的城市现在也是不存在使用煤炭了,只有部分北方城市依然在使用煤炭进行一些生活活动,但是在未来,这些北方城市也会因为清洁能源的普及而舍弃煤炭。
最后就是现在煤炭的质量也是大不如前,作为一名山西人也是对于煤炭有一定的了解,很多煤矿的煤炭质量并不高,其中的含硫量非常高,这就以为煤炭的价格会低,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有部分煤矿的煤炭达到了合格的标准,随着资源的开采,能用的煤炭越来越少,所以消费比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