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我国煤炭资源为何主要集中在北方

重要的萝莉
糊涂的黄豆
2023-02-02 07:49:11

我国煤炭资源为何主要集中在北方?

最佳答案
怕孤单的衬衫
斯文的小丸子
2025-07-09 14:14:15

在千百万年前的地质历史期间,由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地面上生长着繁茂高大的植物,在海滨和内陆沼泽地带,也生长着大量的植物,那时的雨量又是相当的充沛,当百年一遇的洪水或海啸等自然灾害降临时,就会淹没了草原、淹没了大片森林,那里的大小植物就会被连根拨起,漂浮在水面上,植物根须上的泥土也会随之被冲刷得干干净净,这些带着须根和枝杈的大小树木及草类植物也会相互攀缠在一起,顺流漂浮而下,一旦被冲到浅滩、湾叉就会搁浅,它们就会在那里安家落户,并且象筛子一样把所有的漂浮物筛选在那里,很快这里就会形成一道屏障,并且这个地方还会是下次洪水堆积植物残骸(也会有许多动物的残骸)的地方。当洪水消退后,这里就会形成一道逶迤的堆积植物残骸的丘岭,再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这座植物残骸的丘岭就会逐渐地埋入地下,最后演变成今天的煤矿。

最新回答
哭泣的咖啡豆
俊逸的黑米
2025-07-09 14:14:15

煤的作用非常广泛,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冶金、化工、交通运输和电气工业等部门的重要原料和动力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大的国家之一,已探明的储量达6000多亿吨,至少可以开采1000年。我国煤田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华北,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0%。特别是山西,一向有“煤海”之称。全省2/3以上的县都有煤田,储量占全国的1/3。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也有大片煤田。江南的煤炭资源较少。

为什么我国北方的煤比南方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煤是怎样形成的。

有人说煤是石头变的。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在有些煤块上可以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等形状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看,可以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孢子、花粉等,而且在煤层中还可以发现植物化石。在我国著名的抚顺煤矿,煤层里含有大量琥珀,有的里面还包有完整的昆虫化石,而琥珀则是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变成的。经研究,原来煤是由古代陆生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那么,古代陆生植物又怎样能够变成煤呢?原来,在地质历史期间,某些时期的环境对煤的形成非常有利。在这些时期,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地面到处繁殖着茂密高大的植物,在湖泊或沼泽地带,也生长着大量高等或低等植物。由于后来的地壳变动,这些植物迅速地被泥沙覆盖住。这些被泥沙掩埋的植物,长期受着压力、地心热力和细菌的作用,原来所含的氧气、氮气以及其它挥发物质等都通通跑掉了,剩下来的大部分是“炭”,这个过程,被称为“炭化作用”。经过“炭化作用”被泥沙掩埋的植物就形成了炭泥,随后炭泥被埋藏得越来越深,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煤,泥沙成了砂页岩。

地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有利于成煤的地质条件。如在3.45~2.30亿年前是个聚煤期,煤储量占总储量的56.5%。恰好在这个时代,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是湖沼广布、植物繁茂的环境,甚至出现了万木参天、密林成海的沼泽森林景象,而南方却是海水漫布,地壳运动频繁的时期。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北方的煤比南方多的原因。

温暖的画板
哭泣的鸡翅
2025-07-09 14:14:15
和板块漂移有关,原先中国南方——秦岭、大别山以南——和北方是分属不同的大陆,北方当时正好位于热带、湿热多雨,植被茂盛,最后形成了很多大煤矿,而南方是澳大利亚原先是一个板块的,因此南方多金属矿

糊涂的萝莉
老实的长颈鹿
2025-07-09 14:14:15
我们现在所谓的南北只是以现在的地理气候等的划分,而石油和煤炭等的形成和这些没有直接关系,在南方地史上肯定有存在,只是大部分南方地区所在的板块的地史时期没有好的保存条件。其实在四川等地还是有古油藏的存在。

PS:四楼的不对,不是没有形成条件,是没有保存的条件,多期的构造运动对生储盖组合的破坏。

腼腆的水壶
落寞的星星
2025-07-09 14:14:15
和板块漂移有关,原先中国南方——秦岭、大别山以南——和北方是分属不同的大陆,北方当时正好位于热带、湿热多雨,植被茂盛,最后形成了很多大煤矿,而南方是澳大利亚原先是一个板块的,因此南方多金属矿

迷路的大白
柔弱的学姐
2025-07-09 14:14:15
这位同学分析得挺好的:

http://www.eku.cc/xzy/jxly/15883.htm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煤炭分布会出现“北多南少”的分布规律?这个“北多南少”是指:就世界而言,煤炭分布是北半球多,南半球少;就中国而言,则是北方多(尤其华北、西北多),南方少(尤其东南沿海少)。要回答上述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了解成煤的必要条件,二是对地球历史上的主要成煤时期进行分析。

一、成煤的必要条件

煤是地质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堆积,并经菌解、煤化等作用形成的产物。煤藏的形成有几个大家熟知的必要条件: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利于陆生植物的繁茂生长;沼泽所提供的缺氧还原环境;持续下陷的盆地或低地,以便造成植物残骸和无机沉积物的大量堆集等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往往被忽略的条件,就是植物本身的条件。并不是任何植物都能转化成为煤藏,只有陆生高等植物的大发展,才提供了成煤的前提条件。

(低等植物经菌解只能生成腐泥,经煤化作用则形成腐泥煤。而高等植物经菌解则生成泥炭,泥炭经压实脱水等变化又可进一步形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那么,什么时候陆生高等植物才得到大发展的机会呢?我们可以通过地史上的主要成煤期来了解这个问题。

二、地史上的主要成煤期

地质史的早古生代是海洋占优势的时期,这一时期显然还没有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条件。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使海域缩小,陆地扩大,这才为陆生植物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但陆生植物从出现、到发展、到繁荣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泥盆纪初期,出现了一些最原始的蕨类植物(如裸蕨),可这只是一些生长在低湿地带的纤弱植株,它不可能大量繁衍,当然也不可能成煤。到泥盆纪晚期,出现了一些高大的石松类(蕨类植物的一类)植物,如薄皮木、亚鳞木;而进入石炭纪,蕨类植物的石松类、节蕨类、真蕨类才达到了真正的繁荣,因而造就了地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石炭纪”也因此得名。这个蕨类植物的全盛期,一直延续到了二叠纪末。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看看当时世界上大陆的分布。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北半球的几个大陆,包括劳俄大陆(北美和欧洲的联合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古中国大陆正处在中纬度地区,当时的气候又温暖潮湿,这就有条件在山前洼地或滨海和内陆的盆地沼泽中形成大面积的煤田。而当时,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却是冰雪晶莹,出现了震旦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活动,气候严寒,植物生长仅限于靠近赤道的低纬地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煤田。

再看中国的情况。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我国北方以陆地环境为主,而且气候温暖湿润,因而和世界各地一样也有重要的煤藏形成;但二叠纪中期以后,气候逐渐转为干旱,煤田遂难以形成。而当时我国南方是浅海广布的时期,只有海退间隙在滨海低地形成不多的煤藏,所以南方石炭二叠纪煤田规模小而分散。

地史上第二个重要的成煤期是中生代侏罗纪(有时也包括三叠纪最晚期)。这时,我国晚古生代“南海北陆”的格局已告结束,煤藏主要与合适的气候以及持续下陷的盆地有关。北方的陕甘宁盆地就因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而形成重要的煤田,其范围还可扩展到现在内蒙古的南部;再加上新疆一些大型盆地的煤田,使我国北方煤藏特别丰富。而当时我国南方的大型盆地如四川盆地,气候偏于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红色岩层,所以南方中生代煤田也显得较为贫乏。

世界各地三叠纪气候普遍干旱,煤田很少;侏罗纪气候温湿适宜,煤层有广泛分布,但南半球各大陆仍多蒸发岩(如盐矿、石膏矿)、红层和沙漠砂岩发育,说明气候偏于干旱,故煤层的发育比北半球各大陆要少得多。

地质史上的第三纪也是一个世界性聚煤时期,但它的规模和分布已难与上述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相比了。

(福建福鼎一中 曾呈进)

淡淡的冷风
完美的向日葵
2025-07-09 14:14:15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一些。

南轻北重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南经北政从总体上看,我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北方历来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人,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南繁北齐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认真的人生
忧心的乌冬面
2025-07-09 14:14:15
南轻北重: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是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南涝北旱: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此党中央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以调节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矛盾,这样既可缓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决北方的水资源危机。

英勇的烤鸡
鳗鱼金鱼
2025-07-09 14:14:15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地区,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90.3%,其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地区占北方地区的65%;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南的地区,只占全国的9.7%,其中90.6%又集中在川、云、贵、渝等省市。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地区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89%,该线以东地区仅占全国的11%,是煤炭贫乏地区。中国煤炭基础储量3261.44亿吨。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探明程度低,人均占有储量较少。根据BP2009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08年底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比例的13.9%,人均储量约86.4吨,约为世界人均可采储量的69%。

中国煤炭资源和现有生产力呈逆向分布,从而形成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基本格局。大量煤炭自北向南、由西到东长距离运输,给煤炭生产和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扩展资料

煤炭可分为褐煤和硬煤两大类,硬煤包括烟煤和无烟煤。烟煤包括: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硬煤按碳化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低变质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中变质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高变质煤(贫煤,无烟煤)

煤炭的演变是逐级进行的:褐煤-低变质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煤的碳化程度与成煤时间,所处地层的压力和温度有关.时间越长,压力越大,温度越高,则碳化程度越高。

由于碳化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同一成煤年代产生的煤种并不相同,相同的煤种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年代.例如:侏罗纪煤普遍为低变质烟煤和气煤。

而宁夏汝箕沟的侏罗纪煤由于受到火山余热的影响,加速了碳化进程,煤种为无烟煤.辽宁抚顺的长焰煤来自第三纪,阜新的长焰煤来自白垩纪,甘肃华亭的长焰煤来自侏罗纪,内蒙古准格尔的长焰煤来自石炭二叠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