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汽车电池爆炸

精明的星星
谨慎的面包
2023-02-02 07:43:40

新能源汽车电池爆炸

最佳答案
魁梧的水蜜桃
妩媚的小蝴蝶
2025-07-09 14:33:06

新能源汽车的电能来源是锂电池。目前大部分机型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受到外力破坏后会剧烈燃烧。但由于车内没有油箱,车辆在没有燃油的情况下只会自燃,而不会爆燃,也不会发生二次爆炸。虽然不会爆炸,但燃烧速度很快,几分钟就能把一辆车烧毁。所以新能源车一旦烧起来,就没有挽回的可能了。但是新能源蒸汽没有发生事故导致爆炸的案例。原因是锂电池不具备爆炸的条件。在事故中,锂电池会剧烈燃烧,烧坏整辆车。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是容量密度高,容量密度不断刷新。只有密度上去了,续航能力才能提高。所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是不断提高容量密度,那么锂电池为什么会自燃呢?我们来看看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锂电池的结构与电解电容高度相似: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间隔膜、电解液、绝缘片。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像电容器一样,一层一层紧紧缠绕在一起。各层之间用隔膜绝缘,外壳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电解液漏出,电芯整体浸泡在电解液中。我们来看看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出来,通过电解液进入负极板。此时负极材料富含锂,正极材料脱锂,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负极,保证电荷平衡。相反,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逸出,通过电解液进入正极,正极富含锂。当电池被异物刺破时,如针刺。这时候就相当于直接在电池内部把正负极短路了。锂电池的短路电流很大,所以会从电池内部开始剧烈燃烧:电池被刺破后剧烈燃烧是锂电池固有的缺点。目前比亚迪的锂铁电池做的比较好。其他的,比如三元锂电池,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比如提高外壳硬度,给电池做一个坚硬的外壳,防止电池被异物刺破,降低爆燃的概率。或者尽量把电池放在不容易碰到的地方。但是电池组体积太大,只能放在底盘上,仍然存在被异物刺破和碾压的风险。这是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无法回避的现实,甚至特斯拉也无解。其实传统燃油车爆炸的概率也很低。虽然汽油易燃易爆,但现实中很难看到因事故导致汽车爆炸的例子。上图中的爆炸往往是电影中刻意制造出来烘托气氛的。汽车爆炸也是很难的。油箱爆炸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燃烧,汽油消耗完就结束了。事故导致油箱损坏,汽油泄漏。此时爆炸一般是空气中油气浓度足够高时的闪爆引起的。而油箱里的燃油是有限的,室外又有足够的空气,所以汽油会很快蒸发或燃烧,空气中的油气浓度很难达到闪爆的临界点。所以汽车爆炸只发生在电影里,或者在战乱地区被炸弹引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汽车爆炸!

最新回答
威武的板凳
从容的导师
2025-07-09 14:33:06

需要先确定起火爆炸的原因,再确定谁为此负责。

新能源车辆充电中起火爆炸,应该先确定起火爆炸的原因,明确原因以后根据原因再确定谁为此负责。车辆起火爆炸以后会请消防部门介入消防部门会对燃烧爆炸的原因进行调查,如果调查结果显示是车辆自身质量问题,则应该由车辆生产厂家为此负责。

调查结果显示车辆爆炸原因不是自身的质量问题,与车主违规充电或者车上有易燃易爆物品有关,则是如果给车购买了车损险就可以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起火爆炸产生的损失应该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但起火爆炸时对其他车辆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车主自己承担责任。

新能源车辆在充电过程中起火爆炸,如果是车主的原因,则可以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造成其他车辆损失也有车主进行赔偿,如果责任方不明确,那么车辆保险的投保人,则可以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但车辆没有购买车损险,受到意外损失以后就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理赔,无法确定责任人的情况下,只能自认倒霉,自己承担相应的损失。

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爆炸确定起火原因是最重要的,只有确定起火爆炸的原因,才能知道谁该为此负责。在发生这样的意外后,一定要请专业机构介入并尽快锁定起火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展开追偿,减轻自己个人的损失。如果证实新能源车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则可以直接联系经销商或者汽车的生产厂家,要求对方为此负责,要求他们进行赔偿。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爆炸有多种原因,除了车辆质量问题以外,车主在车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长时间违规充电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新能源车的车主一定要注意充电安全。

悲凉的灯泡
腼腆的背包
2025-07-09 14:33:06

北汽新能源汽车爆炸事件有人了解吗?当新能源汽车着火时,的确需要用大量的水灭火,完全熄灭后都是建议把整个电池组浸泡到水中,锂电池燃烧后只有他自己烧完了才算完,具体爆炸原因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吧!

北汽新能源群汽车爆炸怎么回事 

8月20日,福建三明,一辆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时突然冒烟,消防到场处置。为防止电池中途爆炸,消防员撤到安全距离用水枪冷却,过程中车辆突然爆炸。因疏散及时防护得当,未造成伤亡,车辆爆炸原因调查中。

北汽新能源爆炸事故分析 1.充电时冒烟的原因是什么?

典型的电池热失控现象,即电池过热,过热有多种原因,电池组本身的温度可能不均匀,某些区域具有高温,过充电和过放电,外部短路,内部短路等,请等待这些电气原因释放热量以及机械原因,例如如进水,密封不良,碰撞等。

2.充电状态是否可以触发?

热失控通常在充满电的状态下发生,因为在充电时,电池已连接到充电系统,并且高压电器也存在短路,如果没有断电(从高压跌落),很容易引起事故。

3.扑火时,用水反而爆炸了,操作错误吗?

如果遇到小火,火焰没有蔓延到电池仓,您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在物理课上,老师曾说过电火不能用水扑灭。

但是,电动汽车并不是要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灭火,相反,当火势强烈时,需要更多的水。,特别是动力电池在火灾中弯曲,扭曲,损坏...

变得不成样子之后,少用水时,会产生危险和有毒气体,例如氟化氢和氰化氢。

4.为什么是北汽新能源EX360?

我刚刚提到热失控, EX360的电池冷却不是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液体冷却,而是低成本且简单的空气冷却,另外,所应用的热管理系统不是优秀的,自发燃烧也不是第一次了。

北汽新能源爆炸原因

电动汽车电池爆炸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否有外力引起的电池损坏,即机械碰撞;

然后检查充放电过程是否异常,如过充,短路等;

环境温度也会过热,这可能导致冒烟,燃烧甚至爆炸。

高贵的毛巾
笑点低的月饼
2025-07-09 14:33:06

新能源 汽车 的电能来源是锂电池,目前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遭遇外力破坏后会剧烈燃烧,但是因为车上并没有油箱,没有燃油的情况下车辆也只是自燃而已,而不是爆燃也不会发生二次爆炸。

虽然不会爆炸,但是燃烧的速度非常快,

几分钟就可以把一辆车烧毁。因此新能源 汽车 一旦燃烧,没有任何救下来的可能。

但是新能源汽并没有事故引发爆炸的案例。原因就是锂电池没有爆炸的条件,事故中锂电池会剧烈燃烧,把整辆车烧毁为止。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就是容量密度高,而且容量密度还在不断刷新,只有密度上去了续航能力才能提上去。因此锂电池发展的方向就是不断的提高容量密度,那么锂电池为什么会自燃呢?我们看一下锂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锂电池结构与电解电容高度相似: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绝缘片构成。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紧紧的卷在一起,就像电容一样一层层的缠绕在一起,层与层之间由隔膜绝缘,外壳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电解液外漏,电池芯整体泡在电解液中。我们再看一下锂电池工作原理:

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液进入到负极板中,此时负极材料富锂,正极材料脱锂,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负极,以确保电荷的平衡。 放电时正好相反,锂离子从负极逸出,经电解液进入到正极内,正极富锂。当电池有异物刺破后,例如针刺。这时候就相当于在电池内部直接把正负极短路,锂电池短路电流非常大,因此会从电池内部开始剧烈的燃烧:

电池刺破

后剧烈燃烧是锂电池固有的缺点,目前比亚迪的铁锂电池做的比较好。

其他的诸如三元锂电池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例如提升外壳硬度、为电池做一个坚硬的外壳避免电池被异物刺破,降低爆燃的几率。或者想办法把电池装到不容易碰到地方,但是电池组体积非常大 、只能把电池放在底盘上,仍然有被异物刺破、挤压破裂的风险,这也是大多数新能源 汽车 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即使是特斯拉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其实传统燃油车爆炸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虽然汽油是易燃易爆

的危险品,但是现实中很难看到 汽车 因为事故而爆炸的例子。

上图中这种爆炸往往是电影里为了烘托气氛而刻意制造出来的爆炸。 汽车 想要爆炸也很难的,油箱破裂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燃烧、汽油消耗完毕后也就结束了。

事故导致油箱破损汽油泄露,这时发生爆炸往往都是空气中油气浓度足够高的时候导致的闪爆。但是油箱内燃油有限、户外有足够多的空气,汽油很快就挥发掉或者燃烧掉,空气中油气浓度很难达到闪爆的临界点。所以 汽车 爆炸只发生在电影里,或者战乱地区用炸弹引爆,而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 汽车 爆炸!

可以肯定的和你说,新能源 汽车 一定会发生碰撞爆炸。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至于那些说不可能的人,麻烦你们仔细的想一下,只要关于电子产品之类的东西,就一定会爆炸。更何况是 汽车 ,你见过哪款 汽车 不爆炸?我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超过五辆的新能源 汽车 因为充电而导致爆炸,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东西充电过多,也会导致爆炸。

在今年的六月份,特斯拉的一辆 汽车 发生了自燃现象,整辆 汽车 烧的只剩下 汽车 的架子,左香并没有人员伤亡。而像特斯拉自然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不在少数。

在上海有一个特斯拉的客户,将自己的爱车停在地下车库的某一个位置,从监控可以看出,车子是慢慢的开始冒烟,然后开始走火,最后烧的只剩下一副骨架。而 汽车 公司露出官方回应,是这位用户的电池,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得电池变形,维修人员没有检查到,导致事故的发生。虽然这些事情都是小概率发生的。但是也会发生。

先说答案:不可能

再说原因

你可以去百度一下关于爆炸的4个前提条件:可燃物、助燃剂、封闭空间、火源

再不考虑新能源车(这里仅限纯EV车,不包括燃料电池)自身的一些防护手段(例如BMS等),就单纯电池自身以及其使用的工作环境而言,封闭环境是一个最难以满足的条件

当电池包装破损,电解液流出,电池发生自燃的时候,由于电池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所以热量不会出现蓄积,所以即便会有明火,但也不会出现因压力增大而爆炸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燃油车,燃油车爆炸的条件也很苛刻,就一个封闭环境就限制住了

大部分车辆自燃的结果就是一把火烧了,出现爆炸的可能性非常低

目前唯一有可能出现爆炸的车,就是包括天然气、氢气(燃料电池)在内的燃气能源动力车

气体压缩本来就是一个封闭且高压的环境,所以一旦出现碰撞破损,压力瞬间释放遇到明火,爆炸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常温常压储存技术也很成熟,所以未来包括氢气在内的大部分燃料电池车都可以做到安全性和普通电动车一样

不可能

近几年能源车起火事故视频让消费者非常紧张,新能源车主担心自己的车容易起火,其它车主也害怕新能源车起火而不敢将自己的车停在旁边,那么到底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安不安全? 现阶段采用不同形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都是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的?

两大阵容PK,谁能登顶?

● 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形式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主要采用三元锂电池,而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是商用车以及一些低端的微型车(比亚迪最新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暂不讨论)。

将上述表格解读一下:

1、硬壳电芯(方形电芯)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毕竟铝合金/不锈钢壳子本身硬,而且厚度大,甚至连针刺试验的钢针都无法刺穿,但是硬壳电池的整包能量密度普遍不高,太多重量被用来保护电芯本身。这是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选择。

2、软包电芯的本体大家都见过,不少数码产品的电池就是它,软包电芯重量较轻,单体电芯一致性非常好,问题是加上温控系统之后的轻量化优势不多了。目前主要有通用、爱驰、前途等车企选择使用。

3、圆柱电芯的运用最广泛,而且散热好,能量密度较高。除此之外圆柱电芯的供应商特别多,中日美韩都有成熟的圆柱电芯生产企业,而使用圆柱电芯最出名的车企就是特斯拉。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主要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就是燃烧甚至爆炸,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

一般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25℃左右,即使车辆在静置状态,电池也不会完全断电,电池管理系统会根据情况自动调整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当电池包发生不可控的外力撞击或者内部短路时,电芯本身会不断发热,若无法及时将热量控制在合理温度,便会导致由内到外的燃烧。由于锂电池本身自带氧化剂,所以使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隔绝氧气的传统方法对其完全没用,只能用大量的水降温等它自己熄灭。

热失控的源头可以分为三大类:

1、电芯受外力挤压;

2、电芯内部短路;

3、电池管理系统(BMS)失控。

想让电芯不受外力挤压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在车体以及电池包的外层设计出有效的防护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能抗下所有冲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电芯受到外力的挤压。

动力电池普遍安装在乘员舱的正下方, 汽车 原本的结构就能够对前、后方的冲击起到有效的缓冲防护,一些车型甚至还额外进行了加固。例如奔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QC就在车头设计了由多条钢管组成的安全笼结构。

而当面对来自侧向的冲击时,除了依靠车辆的B柱以及车身框架作为缓冲之外,电池包外壳的两侧还会额外设计有类似防撞梁的吸能结构,能够抵御对电池包本体的冲击。 但光应付外部的冲击还不够,内部也需要有框架来进行固定,即使冲击已经传到内部,也能保证电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以蔚来70kWh的电池包为例,采用尺寸规格为PHEV2,容量50Ah的VDA方形电芯,4P96S电芯排列方式,即96颗电芯为一个模组,4个模组组成蔚来电池包,共计384颗方形电芯,每个电池模组内置有3个电芯温度传感器。

液冷恒温系统对纯电动车来说非常重要,蔚来将铝制液冷板铺于模组下,在模组与液冷板之间加入一层导热垫,并在液冷板与壳体底部之间再铺设有隔热和绝缘材料,进一步确保电池整系统的恒温和安全。工作时, 电芯的温度传递到模组与冷板接触的底部,再通过导热垫传给液冷板,液冷板外壁再把热量传导到冷却液,而在电池温度过低时也可以反向给电池加热。

通用旗下别克VELITE6使用的则是软包电池,内部的一片片软包电芯如同扑克牌一样竖直排列在一起。两个软包电芯、一片冷却片,再加上一个模组框架和一片隔热泡棉组成一个完整的“MINI堆垛单元”,而一个电池模块总成由26个“MINI堆垛单元”组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线圈加热冷却液,使电池升温,即使在极端寒冷环境下,也能确保电池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

虽然软包电芯的电池一致性相比硬壳要稍差,但可以通过良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来解决。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特斯拉了,由数千颗21700锂电池组成的电池包拥有超高的能量密度,散热能力也更强,但过多的单体电池导致一致性非常不理想,这对电池热管理系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这正是特斯拉的强项。

在特斯拉的电池包内,所有圆柱形电池都被灌注水乙二醇的导热铝管所环绕,铝管外还有一层橘黄色的绝缘胶带,更大的散热面积加上强大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让特斯拉在实际用车中很少因为电池过热出现问题。

过度充电是使用锂电池包方法不当行为中危害最高的一种。由于过量的锂嵌入,锂枝晶会在阳极表面生长,有刺穿SEI膜的风险。其次锂的过度脱嵌也会导致阴极结构因发热和氧释放而崩溃(NCA阴极的氧释放),并加速电解质的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由于内部压力的增加,排气阀打开,电池开始排气。电芯中的活性物质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发锂电池的燃烧起火。

所以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同样会设置好最高以及最低电池SOC,并实时监测每个电芯以及模组的电量、温度等,避免过充过放,从源头抑制热失控。一些搭载高容量电池的中高端车型也会选择将部分电量隐藏,例如奥迪e-tron搭载的电池包容量为95kWh,但为了保证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在正常情况下的可用容量只有83.6kWh。

● 我国电动 汽车 首批强制性标准

即使已经做了如此多的努力,但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能100%确保纯电动车不会发生起火事故,但通过电池内部的阻燃材料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出的预警,我们可以尽量将电池从升温到最终燃烧的时间延长。

在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标准,计划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特别是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足够的逃生时间。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是否会爆炸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从概率上分析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大家看到过很多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件,但据我所知国内还从未发生一起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导致人员死亡的事件,虽然说电池在受到冲压、碰撞、变形后会存在短路自燃的风险,但是电池包的抗击打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并且国家对动力电池还有相应的国标,下面看看威马 汽车 的电池包测试。

1、高空跌落

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从 3米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上。据说3米大概是一层楼的高度,很多立体车库也差不多这么高,跌落后的电池包,外壳出现了轻微的凹陷,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异常情况。

既然从3米的高低跌落的电池包没有问题,那好奇实验室就把高度翻倍——提升到了6米。6米的高度大概是两层楼的高度,也是一般高架桥的高度。令人“失望”的是,摔下来的电池包外观仍旧正常,没有起火、没有爆炸,触摸时也没有漏电现象。

2、挤压。

把电池包抵在破碎机的率带上,然后用机械臂进行挤压,将电池包挤压到变形量超过30%的时候停止。据说挤压威马电池包的这台破碎机,平时是用来拆房子的。

挤压后的电池包一侧已经完全塌陷了,而变形最厉害的一面就是电芯所在的位置。虽然被挤得很惨,但是整个电池包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既然机械臂不行,那就换破碎锤的金属尖头(没错,就是拆房子的时候用的那个很粗的金属头),直接挤压电池的上壳体。挤压过后,电池包凹陷得很厉害,但是仍旧很稳定,没有起火,没有爆炸。

3、浸水 。

搭建了一个泳池,在泳池中倒入粗盐,使得泳池中NaCl浓度高于国标浓度。然后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浸入泳池水中三小时。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涉水的情况,如果电池包遇到积水,会不会短路起火?观察在盐水中浸泡三小时后吊起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发现电池包外壳完好,没有冒烟、起火,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4、高温灼烧。

在油桶里倒入汽油,点火。然后在火焰燃烧最大的时候,把全新的电池包放在火焰上方烧烤。火势慢慢变大,窜起的大火把电池包完全包在里面,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电池包表面的温度达到了217℃。

150秒后,把电池包移开,底部依然有零星的火焰,待火完全熄灭后,可以看到底部的涂层有些烧化。除此之外,电池包的外形结构依然完好,底部也没有烧穿,也没有出现起火、爆炸的现象。

不论是跌落还是挤压,是水泡还是火烧,经过这样摧残后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都没有出现起火、爆炸、漏电的现象,可以说在安全性上是非常的利害了,所以说新能源 汽车 在发生碰撞之后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小。

你担心多了,国家有严格规定

和谐的热狗
会撒娇的裙子
2025-07-09 14:33:06
纯电动 车自燃可能是因为汽车电池的问题,也可能是汽车质量的问题。

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车的电池问题,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 电动车 在行驶的时候,车上的散热系统工作正常。当汽车停下来的时候,散热系统也会停止,因为电动车是靠电池驱动的,汽车内部的电池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可能导致电池过热,汽车自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电动车在雨天行驶可能会出现渗水现象。虽然电动车在雨天行驶没有问题,但是电池内部可能会渗水。如果有渗水,电池内部的电路会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短路。

还有可能是电动车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自燃。很少有电动车在出厂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过程中,车辆上的一些小问题很难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

能干的玉米
虚幻的乌龟
2025-07-09 14:33:06
电动知家消息,8月27日7点16分,同升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调度称:位于长沙万家丽路永济医院对面一辆北汽电动 汽车 发生火灾,接到警情命令后,同升消防救援站迅速出动2台车15名指战员赶赴现场。由于电动 汽车 电瓶位于车辆内部,指挥员安排两名队员在水枪掩护下对车辆车门破拆,并向指挥中心申请调度大型水罐泡沫车增援。7点45分同升消防站携带22 吨泡沫水罐消防车增援到场。

根据视频及图片显示,事故车辆被停在了路边,整车被大火完全包围,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发出巨大的爆破声。车辆的机舱和乘员舱也已经被完全烧毁。

根据图片显示,此次遭遇起火、爆炸的车辆疑是北汽旗下的EU5车型,车头悬挂着北汽LOGO,并非最新的BEIJING车标。据悉,该车为一款三厢紧凑型轿车,搭载三元锂电池,电池最大容量在60kWh左右。资料显示,北汽新能源EU5定位于一款紧凑型纯电动车,最大续航里程400-500km之间,采用的是纯电动驱动,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60千瓦。2018年北京车展正式上市,新车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为12.99万元~16.18万元。后来又推出网约车版,以及升级换代车型,目前大概有上万辆网约车版车型服务于网约车市场。

由于此次为突发事件,北汽新能源和官方消防部门均为做出相关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北汽新能源电动 汽车 本月首次自燃。

突发!北汽新能源 汽车 充电时冒烟并发生猛烈爆炸,车门被炸飞!

8月20日上午11时许,福建三明也有一辆北汽新能源EX360车型,在停放充电棚时发生冒烟。起初该车辆周围仅冒出浓烟,并没有明火窜出。当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车辆开始有明火窜出。随后,消防人员后退至路边用水枪为车辆降温,在此过程中,车辆发生爆炸,车身碎片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四处散落。好在该车辆在爆燃之前,停放周围的车辆和人员已全部及时被撤走,并未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

自进入夏天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新能源起火和冒烟的现象频发。

8月23日广汽新能源AionS再次发生自燃事故,此次自燃距离上次8月13日自燃事故的发生仅为10天左右。广汽新能源再自燃,短时间三起事故,质量引担忧!

8月21日,在上海市的S20外环高速上,一辆众泰E200电动 汽车 ,发生自燃起火事故。上海,又一电动车自燃!

8月20日曝出北汽新能源 汽车 自燃爆炸事故和吉利领克新能源车严重冒烟事故。

8月20日,福建省三明市发生一起新能源车爆炸事故。一辆北汽新能源 汽车 在充电站充电时突然冒起浓烟,车辆在冷却过程中,突然发生猛烈爆炸,车门及后车箱盖瞬间被炸飞,目前爆炸原因还不得而知,涉事北汽新能源车严重受损,所幸消防与民警前期处理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突发!北汽新能源 汽车 充电时冒烟并发生猛烈爆炸,车门被炸飞!

8月20日,电动知家接到网友反馈的一段视频显示,在某地下车库,一辆吉利领克新能源 汽车 冒出浓烟。视频可见一辆浙A绿牌领克01新能源车的后轮位置不断冒烟,蔓延的烟雾笼罩了整个停车区域。随后,在疑似车主的协助下,消防员打开两边车门和后备箱,车内顿时涌出大量白烟。消防员在车主协助下拔下充电枪,同时向车辆底部射水降温。吉利领克新能源车地下车库冒浓烟,幸亏消防及时赶到!

8月16日16时25分左右,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 体育 路交叉口高架桥下,一辆电动 汽车 在充电时突然着火。

继8月3日、8月2日、7月29日在大连市、武汉市、安阳市发生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后(刚刚!又发生两起新能源车自燃事故!),8月6日,8月7日,江苏无锡、山东省菏泽发生两起新能源车自燃事故。刚刚!江苏、山东又发生两起新能源车自燃事故!近日,山西忻州、浙江温州、河南漯河再发生3起新能源车自燃起火事故。山西忻州、浙江温州、河南漯河:三起电动 汽车 自燃

8月16日在陕西省延安子长市中湾一辆北汽福田欧辉新能源公交车突然起火。另外今年5月份子长市还有一辆中通客车新能源公交车也发生起火事故。陕西两起新能源公交车起火事故!

值得车主注意的是,进入夏季之后,气温升高。不仅电动车,燃油车也都进入了自燃高发季,车主们在停车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处,并且车内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发危险事故。消防部门提醒,夏季高温天气,日常要注意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在遇到突发事情时,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撤离现场等待救援。

勤恳的镜子
负责的蓝天
2025-07-09 14:33:06
近日,一段北汽新能源EX360产品充电时冒烟并爆炸的视频引发业内和网友的高度关注。根据视频显示,一辆北汽新能源 汽车 在充电站冒出浓烟,随后,在救援人员用水枪为其降温时,该车发生爆炸,火焰从车顶喷出,车门被炸飞,车辆解体。

可以说大家对电动 汽车 自燃已经见怪不怪,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自燃事件,涉及多个品牌的多款车型,然而本次北汽新能源EX360直接发生了爆炸却极为罕见。

有电动 汽车 专家接受新浪 汽车 采访时就表示,这次爆炸事件太蹊跷了,爆炸的能量是从车内向外扩散,并不像是电池爆炸造成的结果。

这也与北汽新能源发布的声明相近,该企业目前共发布了两份声明,昨晚发布的声明中便提到,不排除车辆上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情况。但是什么样的易燃易爆物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威力呢?车门甚至都能炸飞,这里也需要打一个问号。

在诸多对该事件的分析中,怀疑是因为水与三元锂电池接触产生爆炸的不在少数,但通过我查证,三元锂电池着火后通常的灭火方式是先使用灭火器平息火焰,这样做后电池仍会冒烟,由于锂电池会重新燃烧,用大量的水给电池降温非常重要,并特别强调要一直浇水。

由此来看,本次爆炸的锅并不能甩给水,相关电动 汽车 专家也对新浪 汽车 表示,目前用水处理电动 汽车 自燃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他还举例称,此前德国一辆电动 汽车 自燃后,便用吊车将其整体放入水中,最终车辆并未继续自燃,且并未爆炸。

那么北汽新能源EX360为何会爆炸?有知名电动车KOL向新浪 汽车 分析道,电动 汽车 热管理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北汽新能源EX360因为成本缘故,选择了比较便宜和简单的风冷模式,虽然这不一定是最终事故原因,但是风冷电池确实对于高温充电环境下的电池热量控制不如液冷。

到目前为止,对于北汽新能源EX360到底为何会发生爆炸,从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确实无法判断,只能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北汽新能源也表示,目前公司专项组正配合车主和消防部门调查了解此次事故原因,确定具体原因后第一时间告知。

随着电动 汽车 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痛点也逐步体现出来,安全、续航、充电、售价等等,其中安全问题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频发的自燃事件成为部分消费者不敢购买电动 汽车 的主因。

就在本次北汽新能源EX360爆炸事件发生后,微博 汽车 针对网友对电动 汽车 的哪些痛点最为关注发起了一个调查,包括电池安全问题、续航里程焦虑问题、充电不方便问题等,调查结果显示网友最关注的便是电池安全问题,投票占比超过53%。

可见电池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电动 汽车 的信心,对此,车企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从技术层面减少甚至杜绝自燃,否则即便电动 汽车 成本降至燃油车水平,也很难在市场表现上与燃油车抗衡。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层面对电池安全也是高度专注,就在5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在动力蓄电池安全方面,明确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相信在相关标准的要求下,以及车企不断提升电池安全的努力下,电动 汽车 自燃事件将逐步得到降低,电动 汽车 全面推广的一大障碍将得以扫除,消费者的购车信心则将与日俱增。

魁梧的大白
轻松的长颈鹿
2025-07-09 14:33:06

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件越来越多,也让新能源车主开始摆脱担心自己开的车子,某一天会不会也着了呀,毕竟生命安全,可是容不得开玩笑的呀。新能源汽车频频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它本质上仍然没有改变温度的变化,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很直接的影响。

传统燃油汽车基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燃油汽车它是两个核心部件,一个变速箱一个发动机,没有明火,直接点燃油箱的情况下,它几乎是不可能发生自燃的情况的。除非是电路出了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不一样,它的核心也是两个一个电机一个电池,但是大家都知道电池这东西它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温度高了,它本身的电能释放会更加彻底,但是高到一定程度散热没有办法保证它就有可能会爆炸会自燃。

这与新能源汽车厂商不断追求低成本,在电池安全性散热这方面下的研究不够多也有关系,因为新能源汽车它整车的制造成本有差不多30%~40%,都是集中在电池这方面的。他要降低成本,自然也得从这方面入手啊,使用好的电池芯,使用更多的安全措施加强散热等方面确实能够在这个程度上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但是这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啊。现在国内新能源厂商又搞新能源,汽车的低价竞争战略也就是搞性价比,价格不能卖的太贵成本,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他拿什么赚钱啊?

除了新能源汽车厂商下的功夫不够多之外呢,就是技术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这种东西它本身就是不稳定了。它就是比燃油汽车的发动机油箱要更容易出问题,这是技术的弊端,不单纯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问题,现有的技术还没有发达到,那种可以保证汽车电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安全稳定运营的程度,这还需要时间,只不过厂商在卖车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这个东西。

可靠的钢笔
土豪的黄豆
2025-07-09 14:33:06

美国时间2月16日,一辆保时捷Taycan电动 汽车 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房屋内自燃。保时捷Taycan电动 汽车 在美国于去年12月份交付了首批130台,此次自燃爆炸的车辆就是这一批其中之一。目前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保时捷Taycan在车主家车库中发生爆炸,同时车辆起火燃烧并且点燃了车主的房屋,损失严重。万幸的是家中成员及时逃离并没有人员受伤。目前厂家和调查相关人员已经进行了现场鉴定,只不过具体原因细节尚未公布。

从保时捷Taycan电动 汽车 在美国发生爆炸事故实际状态特写中可见,车身焊接得以留存,车顶及全车内饰以及车库内部的装饰材料被烧毁。因为不确认这台停放在车库内的保时捷Taycan电动 汽车 ,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或完全熄火(下电)停放状态时引发的爆炸事故。

通过对不同工况,不同状态,不同类型电芯、不同热管理技术的电动 汽车 技术状态原因细分,可以判断出“整车”、“电池”、“充电”等层面的原因或缺陷,导致的燃烧或爆炸事故。

综合此前,适配松下提供的18650型锂电芯构成动力电池系统的特斯拉Model S电动 汽车 发生的数十宗,停放、充电、行驶、碰撞工况,引发的自燃、燃烧、二次燃烧机爆炸事故。显然,特斯拉Model S发生的事故原因和表现形式多样化,几乎涵盖了可以想象到的全部因素。而最归根结底的问题,恐怕是搭载7千余节松下提供的圆柱形18650型电芯的架构存在的先天性安全缺陷。尽管,在随后的特斯拉多款车型中,逐步将最早的18650型钴酸锂电芯、被18650型NCA(镍钴铝)电芯及21700型NCA(镍钴铝)电芯替代,但是电芯集成总数量依旧保持在7千余节、9千余节、4-5千余节。与续航里程同在400-500公里级别电动 汽车 比对,适配0.1千-0.2千余节的方形或软包电芯车辆的安全性更高。

搭载由宁德时代提供软包电芯构成动力电池系统的蔚来ES8电动 汽车 发生的4宗,停放时发生的起火和燃烧事故、连续发生“4连烧”至召回的蔚来ES8,适配的宁德时代提供的电芯及模组,但是根据蔚来提供的技术规范和需求进行设定与生产。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为好过10家中国车厂和超过3家合资车厂提供NCM(镍钴锰)电芯及模组甚至总成。但是连续在短短2个月内,集中发生同一品牌车型燃烧事故,或看排除电池厂商自身品质问题。

搭载风冷被动散热技术的三元锂电芯构成动力电池系统的长城欧拉R1电动 汽车 ,在充电场站停放时发生的起火和燃烧事故、长城欧拉R1电动 汽车 的三元锂电芯向多家公司采购,电池模组和总成由蜂巢 科技 能源 科技 公司组装。 在2019年8月13日发生燃烧事故的长城欧拉R1与IQ电动汽和一样,动力电池没有配置液冷散热控制策略,适配的是风冷被动散热技术。

目前量产的保时捷Taycan车型分为三款配置,分别是保时捷Taycan 4S、 Turbo和Turbos。三者者之间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电机输出功率和综合工况续航上面。Taycan 4S标准版本匹配79.2度电动力电池,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390千瓦,选装93.4度电的电池包后,最大输出功率为420千瓦。Taycan Turbo最大输出功率500千瓦,百公里加速成绩为3.2秒,Turbo S最大输出功率为560千瓦,因此百公里加速成绩为2.8秒。Taycan Turbo和Taycan Turbos标准配置即是93.4度电动力电池包。保时捷Taycan车型的电池组供应商为LG化学,目前也并未得知自燃车型为哪种型号。

值得一提的是,保时捷Taycan为了保证强大的加速体验,在三款车型后驱电机上面集成了一个两档变速箱,最高转速支持16000转每分钟,起步阶段,这两档变速箱会切入一档保证整车加速度,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切入二挡,并且在经济模式下,则会长时间使用变速箱二挡驱动行驶。

同时,保时捷Taycan电动 汽车 也是目前少数新能源车企采用高电压系统平台的车型,整车三电系统的运作是在800V高电压系统下执行的,同高压输电原理一样,高电压系统最大的优势在线路电损耗小,并且减轻线路重量。

目前全球范围内纯电动车型电压平台大致分为三种:

1、特斯拉系电动 汽车 使用的346V左右电压平台,电芯供应商为松下(目前特斯拉上海厂确定了电芯供应商增加了LG和宁德时代)。

2、比亚迪唐、汉电动 汽车 使用的600V高电压平台,电芯及全部动力电池总成和整车高压分系统全部为自行研发和量产。

3、保时捷Tayca电动 汽车 使用的800V高电压平台,电芯由LG提供、部分整车高压分系统由均胜提供。

电动 汽车 采用高电压平台在电损耗、线路减重和充电速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同样使用相同电压的电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制造成本和良品率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伺服相关分系统的散热系统的品质与耗电量控制难度更高。目前全球范围只有德国保时捷和中国的比亚迪量800-600V高电压平台电动汽(包括插电混动 汽车 )。

在过去的2019年,来自南韩的LG、SK和三星SDI等锂电池厂商,纷纷展开与德国“BBA”传统 汽车 大厂就电动 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展开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存在多年之久的电池“白名单”也被取消,使得LG、SK、三星SDI再次回归并与中国车厂迅速达成合作协议。

此次搭载南韩LG提供的电池系统的德国波尔舍Taycan电动 汽车 ,在北美发生燃烧及爆炸事故,是否由LG电池系统引发,亦或与整车适配的800V高电压平台有关不得而知。但是,微软比尔盖茨欣欣然对外界宣布购买1台在北美仅仅售出130台的波尔舍Taycan电动 汽车 发生了爆炸事故,从安全几率上看比总售出1.7万余台、发生4宗燃烧事故的蔚来ES8还要糟糕。

颇为讽刺的是,德国是最早将新能源技术军用化的国家之一。保时捷即波尔舍更是毫不犹豫的批量生产搭载2组增程式混动油电驱动技术的“费迪南”式坦克歼击车并用于对苏联红军“IS”系列重型坦克实战的整车制造厂。奈何,70余年后(1944年至2020年),波尔舍的首款高端超级电动 汽车 即发生了爆炸事故,这一故障率或许要超过了二战时期“费迪南”式坦克歼击车的战损率。

笔者有话说:

理论上看电动 汽车 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需求,远远低于传统 汽车 。但是电动 汽车 及动力电池在整车售价、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充电周期以及主被动安全层面发展矛愈加剧烈。

这不不仅仅是技术引入的便利性,研发的起点决定,而是需要前期庞大终端市场支撑,对整车和电池分系统循序渐进提升的验证、论证的“容错”与“试错”的包容能力决定。

起码,从2014年-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更趋于遵循客观规律、更理性;整车研发和电池技术突破方向更靠近安全层面。这也是用6年时间在一个巨大且真实的市场验证后得到的结论,这更是德国波尔舍整车厂与南韩LG电池厂所不具备,用大规模技术与可靠性验证的时间和空间换来的真实数据得到的技术定型能力。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