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多家新能源汽车爆雷:以企业头衔圈地,月销量仅千辆,融资上百亿

坚强的荷花
如意的香烟
2023-02-02 07:33:01

多家新能源汽车爆雷:以企业头衔圈地,月销量仅千辆,融资上百亿

最佳答案
傻傻的牛排
单身的高山
2025-07-09 11:49:19

导语:多家新能源汽车爆雷:以企业头衔圈地,月销量仅千辆,融资上百亿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蓬勃发展,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出现了多家知名的企业,像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造车势力,他们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造出来的 汽车 ,受到广泛消费者的追捧,甚至他们的市值也超越多家百年传统造车势力,一时间,新能源 汽车 成为全球“风口”,受到资本的青睐。

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也意味着旧事物的消失,伴随新能源 汽车 的出现,传统 汽车 企业也在进行转型,转向新能源领域,然而新能源的出现,受到欢迎的同时,也面临着质疑。为了更好的规范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新能源 汽车 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上报各地新能源 汽车 的投资情况。

没想到的是,该通知一出来,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严重波动,其中蔚来、小鹏、理想、恒大新能源股价纷纷下跌。因为在资本市场有句话说的好:往往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是有关联的。要知道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出现多家爆雷跑路的现象。

它们往往以企业的头衔进行买地,一买就是大面积的囤地,然而它们的月销量仅仅千辆左右,甚至有的只有几十辆,但是这些新能源 汽车 却能融资上百亿:

一:今年4月份, 赛麟 汽车 遭到公司高层的实名举报,称江苏赛麟董事长王晓麟涉嫌虚假技术出资、贪污巨额国资,并通过实际控制的4个外资“空壳公司”,将成本仅有300万左右的技术,却地方政府要求60多亿作价入股,导致数十亿元国资流失。目前赛麟 汽车 爆雷深陷运营困境,其位于北京、江苏如皋和上海三地的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停掉。

二: 拜腾 汽车 ,这家新造车企业被权威媒体点名批评,肆无忌惮的圈钱圈地,烧光84亿却依旧造不出车子,让所有人笑掉大牙。然后又将土地抵押出去,套现大笔现金离开,拖欠员工工资,并且停工停产。

三:同样的 博郡 汽车 也出现爆雷,前后融资50亿左右,而且博郡 汽车 与一汽夏利成立的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自8月1日起进入歇业状态,随后进入解散清算状态,拖欠员工工资、变相裁员等,吃相极其难看。

四: 港股上市公司长江 汽车 也没能逃过破产清算的命运。此前长江 汽车 陆续成立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并吸引了足足上几十亿的投资,其中还不乏地方政府的投资,但也彻底倒下,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因此为了防止新能源 汽车 企业打着造车的名义,进行 “假造车,真圈地” 的事情,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透过现象会发现,每当新能源 汽车 拿地的时候,房地产商就会介入。其 实技术没有错,但我们要明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最新回答
有魅力的篮球
积极的外套
2025-07-09 11:49:19

2月21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合众新能源近期完成新一轮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主要投资机构包括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的中车基金和深圳市国资背景的深创投等。

此轮融资是合众新能源D轮系列融资的第三轮。去年10月,合众新能源宣布完成40 亿元人民币D1轮融资,其中,360集团领投20亿元;12月,合众新能源又披露了宁德时代、360、北汽产投等参与的D++轮融资,此轮融资额约20亿元。

此外,报道称,合众新能源已启动港股上市计划,保荐人分别为中信、中金、摩根士丹利及UBS。对此,合众新能源表示,不予置评。尽管公司未正面回应,但哪吒汽车对于登陆资本市场的需求之迫切,在外界看来已经极为明显。

眼睛大的画笔
优美的大炮
2025-07-09 11:49:19

新能源行业前景可期。一方面,能源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不可逆的过程。目前,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渗透率仍较低,行业整体发展空间大。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明确了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比重应提升至15%。

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力量,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有望达80%。能源结构转型将为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均为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国家对此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经过多年支持和发展,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先的龙头公司,如今我国光伏产业链在全球已具有绝对优势,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的占比也非常高,行业加速替代的趋势已经形成。

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显著

但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进场布局也并非易事。新能源涉及细分领域多且产业链长,又由于是新兴成长行业,业绩波动难免较大,所以投资者不妨借助专业投资者优势,通过主题基金进行配置。建信新能源行业基金聚焦新能源行业。

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核电等不同新能源行业。在细分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该基金也将充分发挥主动投资优势,通过对不同板块成长阶段和政策周期差异的理解和把握,积极寻找优质龙头标的,力争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为给投资者带去更佳回报,该基金采取双基金经理制,由陶灿和田元泉共同管理。

朴实的母鸡
专一的西牛
2025-07-09 11:49:19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绿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风科技(002202)、三峡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长江电力(600900)和中国中车(601766)等。

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定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则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行业被归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国统局代码D44)中的电力生产(D441),包含的统计4级代码有D4413(水力发电)、D4415(风力发电)、D4416(太阳能发电)、D4417(生物质能发电)、D4418(其他电力生产)。

2、产业链剖析

新能源行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以及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组件及零部件制造商。其中: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上市企业有特变电工(600089)、迈为股份(300751)和中国中车(601766)等组件及零部件制造主要包括电力和光伏组件、太阳电池芯片、太阳电池组件、太阳能供电电源、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上市企业有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和通威股份(600438)等。

新能源行业中游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氢能、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能源供应商该领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业有隆基绿能(601012)、金风科技(002202)、三峡能源(600905)和长江电力(600900)等

新能源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和输变电等公共及个人应用领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亚迪(002594)、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东风汽车(600006)和北汽蓝谷(600773)等加氢站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蓝科高新(601798)、上海电气(601727)和美锦能源(000723)等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锐德(300001)、国电南瑞(600406)和万马股份(002276)等输变电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长缆科技(002897)、金杯电工(002553)和平高电气(600312)等。

我国新能源行业具体产业链布局如下图: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新能源行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十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到“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再到“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的变化。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从“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开始,规划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小型水电和农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至“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合理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着力消化存量,优化发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项目应提前落实市场空间到“十四五”时期,根据《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指引。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技术路线、产地建设规范、安全运行规范、能源发展机制和标杆上网电价等内容,2014-2022年6月,我国新能源行业重点政策及政策解读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截至2022年6月20日,下同。

行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

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7.10%。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核能发电装机0.5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38亿千瓦。

2、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11.63%,其中,水电134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风电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生物质发电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

3、新能源消费量分析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6年的16.2艾焦增长到2020年的23.18艾焦,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37%。前瞻根据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得到,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消费量约为25艾焦。

4、新能源行业消纳情况分析

2022年1月,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1年12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其中风电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广东、广西和海南光伏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和湖南。

5、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为34.9%,比2017年增长了5.3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达到35.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行业竞争格局

因目前新能源行业可量化指标较多,故行业竞争格局中的区域竞争部分仅以:各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进行比较企业竞争格局以:2021年各光伏企业光伏组件出货量2021年各风力发电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进行对比2020年各水力发电企业水电装机总量及水电发电量进行对比。

1、区域竞争:青海、四川和云南位列新能源行业第一竞争梯队

根据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30个省(区、市)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80%以上的3个,分别为青海、四川和云南40-80%的6个,分别为甘肃、重庆、湖南、广西、湖北和贵州20-40%的10个,分别为上海、广东、吉林、宁夏、江西、陕西、黑龙江、新疆、河南和内蒙古小于20%的11个,分别为浙江、福建、山西、安徽、辽宁、江苏、北京、海南、天津、河北和山东。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尚未发布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2、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1)光伏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PV-Tech发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以光伏组件出货量来看,2021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名厂商中,中国企业包揽八席,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组件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组件出货量分别为38.52GW、24.80GW和24.069GW。据PV-Tech介绍,2021年全球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光伏行业整体产能和出货量均超过190GW前十大组件供应商出货量超过160吉瓦,市场份额超过90%。

(2)风力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数据显示,新增装机容量方面,2021年中国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17家,新增装机容量5592万千瓦,排名前5家市场份额合计为69.3%,排名前10家市场份额合计为95.1%累计装机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达为57.3%,前10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1.8%其中,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超过8000万千瓦,占国内市场的23.4%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11.1%和9.6%。

(3)水力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因存在严格的行政准入门槛、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等,目前,我国水电行业运营企业的数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团包括:长江电力、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等。根据企业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0年按在水电装机总容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2.32%,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7.5%之间。按照水电发电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6.75%,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5-8.5%之间。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团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团均为公布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故此处仅以2020年数据为例,对我国水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时期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2022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指引:

《实施方案》坚持统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突出模式和制度创新,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推动全民参与和共享发展:

传统电力系统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来打造规划设计理念和调度运行规则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在规划理念革新、硬件设施配置、运行方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系统性安排:

鉴于新能源项目点多面广、单体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等,《实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需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在简化管理程序、提升服务水平上: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实施方案》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较低,占地面积大。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大,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保障,通过明确用地管理政策、规范税费征收、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等措施,推动解决制约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用地困境:

“十四五”风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金融支持政策力度需要加大,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实施方案》提出三方面政策举措:

2、“十四五”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著提高,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新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还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据此,前瞻初步预测至2025年末,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到17亿千瓦,至2027年末,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或将达到21亿千瓦。

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稳步增长,预计至2027年我国光伏、风能、水能、火电等新能源发电量也将随之进一步高增,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量以及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初步预测至2025年末,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可达到4.28万亿千瓦时,至2027年末,新能源发电量或将突破5.20万亿千瓦时。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害羞的手链
现实的棉花糖
2025-07-09 11:49:19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横店东磁(002056)、金风科技(002202)和宝新能源(000690)等。

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整体融资情况、单笔融资情况、投融资轮次、投融资区域分布、融资产品、投资主体、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全球新能源行业兼并重组代表性事件

1、新能源行业投融资热情持续高涨

根据IT桔子数据库,整体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金额及投资事件数量均呈波动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金额呈现直线上升,由2020年的722.1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016.28亿元,同比增长40.73%投资事件数量由2020年的71件增长至2021年的142件,同比增长100%。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投融资金额均达到历史峰值,行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截至2022年6月17日,中国新能源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共89件,已超过2020年全年

投融资事件数量总和累计投融资金额高达487.54亿元,达到近年来第三高点。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17日,下同。

2、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单笔投融资金额梯级分布较为明显,2020年7月18日,宁德时代定增募资,得到了由高瓴领头,本田、JPMorgan、国泰君安、UBS瑞银、太平洋保险和北信瑞丰基金认购的共计197亿元融资2021年6月10日,三峡新能源(三峡能源.600905)IPO上市,融资金额更是达到225亿元,行业单笔投融资事件金额也达到历史峰值。

反观2015-2019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投资金额较小,单笔事件投融资金额均未超过50亿元(2018年最高单笔投融资金额为50.0亿元)2015和2017两年更是未超过10亿元。

从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寥寥无几。根据前文的分析,尽管自2020年起,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水涨船高,但是结合轮次分析来看,主要由于当年新能源行业处于“风口”,普遍存在融资的早期创业公司融资上涨的情况,2021年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3、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在江苏、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

从新能源行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江苏省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6月17日累计达到113起,其中2021年全年江苏省新能源行业累计融资事件达到17起,而202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总计136起,由此江苏省的新能源行业投融资活跃度可见一斑。

4、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于锂电池相关产品及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领域

2021-2022年6月17日,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下同其他燃料、能源电池包括风能、火能、动力电池等燃料及能源电池。

从2021-2022年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及业务分析,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热点一直为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并且以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为主:2021年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38.29%,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31.23%2022年1-6月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29.33%,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17.20%。

5、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新能源行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占比超50%代表性投资主体有中金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和高瓴创投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中石化、比亚迪、小米集团、中国中车和宁德时代等等,占比21.40%。

6、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多,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查询到相关产业基金共13家,分别为:白城市创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鹏行远新能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创(北京)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宇曜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燊泰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中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怡珀新能源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华迪新能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大丰新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无锡江南仁和新能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其管理规模分别以0-5亿元为主。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7、新能源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兼并重组事件较多,从全球的角度分析,目前兼并重组的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8、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英俊的乐曲
孝顺的小熊猫
2025-07-09 11:49:19

?2014年合众在浙江桐乡市成立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注册资金6.257亿。2018年,时隔四年,合众新能源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车哪吒汽车。经过四年的长跑,历经坎坷险阻,终于在美国硅谷正式挂牌,合众新能源只有一款品牌,就是哪吒汽车。哪吒汽车B轮融资30亿,C轮融资20亿,据有关资讯透露,C轮最终融资额度会远超原计划的30亿元人民币。

2018年11月,合众新能源旗下首款量产车 哪吒N01上市销售;2019年9月,2020款改款车型哪吒N01上市;2020年3月,第二款量产车型哪吒U正式上市;同年11月,其第三款量产纯电车型哪吒V上市。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到10月份,哪吒U累计销售3663辆汽车,哪吒N01累计销售5105辆汽车,合众新能源累计销售8768辆汽车。截至目前,哪吒N01、哪吒U、哪吒V三款量产车型已累计销量近30000辆。

相比而言,其它的新造车势力,例如小鹏,理想的销量远超于哪吒。而合众新能源只有哪吒一款汽车,并没有其它的品牌,对于一个新兴势力,哪吒可能会失势吗?在新造车势力之中,理想10月销量排名第一,小鹏稍微靠后,而哪吒N01则排名入前十,排在第七位,而哪吒U销量则排在第10位。

纵观国内汽车市场,新势力之中,哪吒纵使靠前十,但是销量仍然靠尾。毕竟每个月只销售大概不到一千辆,而相比其它的车企而言,销量每月过万,一年累计销量百万,而哪吒今年累计销量不过几千。虽然为新能源电动车,走的是智能驾驶,新能源路线。不过,在众多新造车势力品牌中,众合新能源只有一款品牌,那就是哪吒,相较其它的车企而言更加弱势。

虽然,B轮融资到30亿,今年C轮融资到20亿,众合新能源计划融资30亿,预计会超过30亿,虽然融资到几十亿,不过就仅仅B轮,C轮30亿的融资,仍然不足威马100亿的融资,而30亿的融资背后是销售几百辆的哪吒N01,由此可见一斑,从此,可以看出来在巨额融资的背后,哪吒汽车的销量仍然不行。

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在接受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30万辆的目标,计划是在2023年到2024年实现,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40万辆。”对于哪吒汽车的市场规模,张勇充满信心。如今,试问一句,可行吗?小编认为,纵使是新能源领域,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新能源政策。不过就算许多造车新势力想弯道超车,靠巨额的融资,小编觉得还是不太可行的。毕竟新科技,新能源发展这么多年了,要想超越那些巨头品牌,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是不行的,像马自达就是例子。小编认为如此巨额的融资已经非常多了,而销量低迷可能并不是出在销售的问题上,只能从自身找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小编认为融资再多的资金,只有把刀使在刀刃上面才有用,这么多的资金,我认为还是自身技术的研发最为关键。(曾素编辑报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知性的战斗机
壮观的绿茶
2025-07-09 11:49:19

8月3日, 汽车 预言家对今年上半年主流造车新势力车企公开报道的融资情况进行梳理。在今年上半年内,主流造车新势力累计融资金额达到47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中,智能 汽车 涉及超过50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近1000亿元(约957亿元)。可以说,造车新势力融资情况仍然占到总融资的半壁江山。

汽车 预言家对2017年至2021年的五个年份上半年的融资情况梳理发现,造车新势力融资情况尽管起伏波动,但总体趋势呈现下降态势。具体来看,2017年至2021年每上半年的融资金额分别为960亿元、122亿元、220亿元、130亿元、475亿元。

此外,今年造车新势力还呈现新的特点,传统车企中的“规模论”正在新势力车企身上上演。独立 财经 评论员、 财经 专栏作家、叶檀 财经 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叶檀在接受 汽车 预言家采访时称,一些传统车企的表现正在走高,相反造车新势力车企正在趋向传统化。

半年累计融资475亿元不足2017年同期一半

今年上半年主流造车新势力车企融资总额达475亿元,不到2017年960亿元融资金额的一半。分析人士称,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开始对造车新势力呈现“收紧”态势。作为造车新势力阵营中的三大头部车企“蔚小理”一向被视为造车新势力的标杆存在。其中蔚来 汽车 在今年2月25日和3月5日宣布分别完成145亿元和2.35亿美元(约16.3亿元)的融资;小鹏 汽车 于1月12日和3月15日宣布分别完成128亿元和5亿元融资;唯独理想 汽车 成为今年上半年没有相关融资信息披露的车企,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 汽车 从未融过资,事实上,理想 汽车 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经陆续完成9轮融资。

在2021年上半年内,理想 汽车 虽然没有新的融资消息披露,但市场表现相对良好。数据显示,半年累计销量达3.02万辆,同比增长211.96%。无独有偶,蔚来 汽车 、小鹏 汽车 上半年销量分别达到4.20万辆和3.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5.9%和42.7%。除了头部车企“蔚小理”表现走高之外,哪吒 汽车 、零跑 汽车 分别以累计交付2.11万辆和1.3万辆的成绩紧跟“蔚小理”之后。

在融资方面,哪吒 汽车 在今年3月宣布融资50亿元人民币,4月26日,哪吒 汽车 宣布启动30亿元融资项目;零跑 汽车 在今年1月28日,宣布完成43亿元融资,3月份有相关融资消息,但具体金额未曾披露。另外,威马 汽车 在今年2月9日,宣布完成115亿元融资。销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威马以累计销量1.57万辆,同比增长103.8%,在造车新势力中排行第五。

5家造车新势力2021年前6月销量

除此之外,恒大 汽车 、FF 汽车 、拜腾 汽车 均无实车交付,而天际 汽车 以及创维 汽车 具体销量如何,并未有相关市场数据透露,但在融资方面却表现不一。具体来看,恒大 汽车 于1月24日,融资金额达到260亿港元(约合217亿元人民币),FF 汽车 于1月27日,宣布融资20亿元。拜腾 汽车 宣布1月6日完成相关融资项目,但并未透露具体金额,创维 汽车 自认为“含有金钥匙”不缺钱自然也没有走到融资地步。

以此来看,造车新势力的融资尽管能够为自身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经费动力,但与市场销量表现之间的关联度并未有直接的作用显现。

新势力累计销量占新能源市场不足两成

对于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融资情况不到2017年一半,国泰君安证券首席 汽车 分析师张欣在接受 汽车 预言家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中有很大原因是目前造车新势力市场已经接近成熟期,资本投资更看重的是风口期,早在2017年时正是造车新势力兴起阶段,这时候对于资本力量来说投资回报比远大于现在。

此外,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占比在整体市场中份额也相对较少。数据显示,包含特斯拉在内,今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累计销售达23.46万辆,占到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总销量19.26%,可以说,造车新势力占比依然十分有限。梳理上半年造车新势力车企销量发现,在造车新势力车企销量排行前五中,销量最高的蔚来 汽车 也没有超过5万辆,而排名第五的威马 汽车 销量也在2万辆以下。

相比于几年前造车新势力将颠覆整个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观点,现在来看似乎造车新势力的“市场鲶鱼论”形容更为贴切。

此外,与造车新势力们的销量走高相比,其财务表现却并未非尽如人意。以“蔚小理”为例,根据现有的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在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蔚来 汽车 亏损为4.51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鹏 汽车 拥有362亿元现金流,但仍然存在亏损;而理想 汽车 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3.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7710万元扩大366.9%。

新势力重走“上市”和“规模”老路

严峻的财务状况也倒逼造车新势力们除了通过融资路径之外,也在积极寻求自身的产品业务调整。其中以哪吒 汽车 、零跑企业为例,在追求自身销量的同时,也将目光紧紧锁定在产品性价比上。目前哪吒 汽车 全系在售产品售价均在15万元以下,而零跑 汽车 除C11外,其余产品同比布局在15万元以下。并且这两家车企也正在积极谋求上市。其中,哪吒 汽车 已经在7月20日启动C轮融资,并确认将在2021年寻求在科创板上市;零跑 汽车 于今年7月14日宣布,其已完成超4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零跑 汽车 将于今年下半年提交IPO申请,力争2021年底至2022年初期间在科创板正式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7日,中纪委在官网宣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讲坚持风险防范和腐败问题治理同步,深挖风险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对证监会证券发行注册全业务链条公权力运行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净化政治生态和资本市场生态。简言之,就是加强对证券行业的监管。如今,面对科创板登陆收紧的信号,以零跑、哪吒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仍然准备下半年IPO申请,也就是说这些车企一旦公开宣布,就意味着必须走下去努力实现科创板的登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哪吒、零跑已经在资金、技术、资质等方面做足了准备。

与零跑、哪吒谋求科创板IPO不同,小鹏 汽车 在今年6月24日,完成港交所上市聆讯,成为今年首个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两地双重上市中概股,全力冲刺港交所“智能电动车第一股”。分析人士称,此次小鹏 汽车 决定港股双重上市,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缺钱,急需资金“回血”所致。而理想 汽车 谋求港股上市亦是情同此理。

此外,在产品节奏方面,“蔚小理”的产品推出相比之前较为缓慢。以蔚来 汽车 为例,其第二款车型ES6上市时间距离第一款车型ES8相距一年,第三款车型EC6相比于第二款车型确却是隔一年半之后;而理想 汽车 其首款 汽车 理想ONE自2019年4月上市以来,至今仍是在理想ONE这款单一车型上进行迭代升级。

产品的后续节奏慢也直接影响到新势力车企的“上量”问题,因此蔚来 汽车 CEO李斌曾在回答投资者问时提出,蔚来 汽车 除了继续聚焦高端产品市场之外,进入大众市场是长期战略,蔚来与长安等车企合作便是基于这方面的考量。甚至有消息称,蔚来 汽车 正在内部组建团队,要秘密打造一个新的中低端子品牌。目前该子品牌项目尚处于保密阶段,据了解,蔚来新的子品牌定位在20万左右的市场,瞄准工作2至5年,想要体验一部代步车的“职场新菁英”消费群体。

独立 财经 评论员、 财经 专栏作家、叶檀 财经 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叶檀在接受 汽车 预言家采访时称,目前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两者之间出现双向押注,特别是最近一些传统车企在采取互联网模式之后,出现股市上涨,可以预见的是包括蔚来 汽车 在内的一些造车新势力都在走向传统式的发展。以前一些重规模重资产的情况如今也在造车新势力身上上演。

欢喜的冷风
儒雅的菠萝
2025-07-09 11:49:19

[ 亿欧导读 ]?2019年12月,Rivian再获13亿美金融资;吉利与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已经在杭州登陆;前雷诺-日产董事长戈恩逃离日本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为方便大家了解、回顾12月汽车出行产业发生的大事件,亿欧汽车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企和科技企业等不同类别,对当月大事进行了整理。

2019年12月,大车企风云动荡。大众汽车遭德国检方突击检查,丰田中国被罚超8700万:违反《反垄断法》,宝马涉嫌销量造假,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前雷诺-日产董事长戈恩逃离日本。

新能源汽车领域仍然火热。东风集团成立H事业部,瞄准高端新能源汽车;蔚来与小鹏汽车达成充电服务合作;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迎新品牌天美汽车;广汽蔚来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HYCAN 007发布;电动汽车公司Rivian再获亚马逊、福特新一轮13亿美元融资;

出行市场中,企业动作频频。吉利与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已经在杭州登陆,并接入曹操出行,并计划于2020年登陆北上广;滴滴企业版新布局:将上线“滴滴团队版”小程序,面向中小企业团队;一汽出行与GoFun出行达成合作。

传统车企

长安汽车:子公司新能源科技拟引入战略投资,持股降至48.95%

2019年12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拟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四方股东分别拟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增资后,长安汽车持有新能源科技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丧失控制权,新能源科技变为公司联营企业,预计放弃权利事项对公司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为增加净利润22.91亿元。

2019年12月31日,长安汽车发布晚间公告称,长安汽车已与前海锐致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PSA 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额16.3亿元。前海锐致为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实控人为姚振华。

完成此次转让后,长安汽车将不再持有长安PSA的股权。长安汽车预计,此次出售股权事项对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为增加税前利润13.52亿元。

奇瑞增资扩股落地,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接手

2019年12月4日 ,据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达成对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的增资扩股项目,投资额度分别为75.9亿元和68.6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30.99%和18.52%。上述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的股权比例将分别达到51%。

丰田组织架构调整,中国与亚洲业务将拆分

2019年12月4日,丰田汽车官方宣布,计划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组织架构,并将中国业务与亚洲业务进行拆分,未来将分别开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增长,丰田决定进行这次组织架构的调整,包括建立业务单元、重组区域总部以及引入内部系统等。其目的是,使每个业务和区域的领导人都能够实施基于快速决策的必要战略,加强和加速执行能力。?此次调整,意味着丰田将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大众汽车遭德国检方突击搜查

2019年12月4日,据路透社报道,为搜查搭载EA288型发动机的柴油汽车资料,德国检方在周二突击搜查了大众汽车位于沃尔夫斯堡的总部。EA288型号发动机是2015年大众“排放门”罪魁祸首EA189发动机的“继承者”。

大众汽车表示,安装EA288发动机的车辆没有显示柴油过滤器出现故障,符合排放限制,引擎也没有安装非法减效装置。不管调查结果如何,这一消息无形中再次给大众延长了“排放门”事件的惩罚时限。

东风集团获欧洲自动驾驶路测许可;成立H事业部

2019年12月4日,东风集团发布11月销量快报。11月东风集团销量为35.3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8万辆,同比增长7.9%;商用车销量为6万辆,同比增长20.4%。东风集团2019年1-11月累计销量为324.8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8万辆,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220.3万辆。自主品牌在东风集团整体销量中占比仅为14.8%,合资品牌仍是东风集团的重要支撑。

2019年12月11日,从瑞典交通运输局传回消息的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下属的T Engineering AB公司自动驾驶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申请获上路许可批准。据了解,东风公司成为首家获得欧洲自动驾驶公共道路测试许可的中国车企,也是瑞典仅有的5家获自动驾驶路测许可的企业之一。

2019年12月30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向媒体透露,东风品牌计划在2020北京车展上发布一个高端品牌,内部代号为“H”,该品牌主要打造高端新能源乘用车产品。

第1万辆长城炮下线;哈弗跨界营销携手《了不起的长城》

2019年12月5日,长城汽车全新皮卡品牌“长城炮”的第一万辆皮卡在重庆永川工厂生产线正式下线。今年9月5日,长城炮首款皮卡车型——长城炮乘用版正式上市。该产品是中国市场上首款乘用皮卡。

2019年12月26日,长城汽车旗下SUV品牌哈弗携手北京卫视《了不起的长城》节目组在甘肃敦煌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悉,《了不起的长城》是全球首档长城文化体验类IP节目,将于1月4日起每周六晚20:30登陆北京卫视,哈弗H6、哈弗F7两款车型将参与其中,与众多明星前往嘉峪关、山海关等长城遗迹。

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启动城市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

2019年12月9日,博世和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其城市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将在硅谷圣何塞市(San José)正式启动。项目初始阶段,用户可通过戴姆勒移动出行公司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预订行程,由安全员监控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奔驰S级轿车,进而将乘客从指定出发点运送至目的地。

雷诺集团即将迎来新任CEO

雷诺新任CEO人选已经到了最后的竞逐阶段。2019年12月9日,法国商业新闻电视频道BFM Business报道称,继任者将是法国交通基础设施集团阿尔斯通现任CEO亨利·普朗特·拉法基( Henri Poupart-Lafarge)。但仅仅2天后,法新社和《回声报》报道则称,雷诺董事会周二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倾心于西雅特品牌全球总裁品牌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法新社甚至表示,52岁的卢卡?德?梅奥取得了法国政府的支持。

丰田中国被罚超8700万:违反《反垄断法》

原江苏省物价局于2017年12月对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2019年12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丰田停止违法行为,并决定对丰田处上一年度(2016年度)销售额2%的罚款,即8761.3万元。

宝马涉嫌销量造假,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

2019年12月25日,宝马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收到宝马发布的销售报告后,怀疑宝马销量数据存在造假问题并正进行调查。据报道,为拉动销量,宝马会指使销售人员将还在车库内的车辆登记为已售出。如果销量造假的问题得到证实,宝马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此前,早在2016年,宝马曾在美国市场存在销量作假行为。宝马发言人表示会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系并与调查部门全面合作,宝马拒绝进一步置评。

三菱汽车将停止开发柴油车

2019年12月27日,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将停止开发柴油车。三菱汽车将在2021年底前淘汰其关键车型的柴油车,并大幅缩减现有柴油车业务的规模。

首款搭载华为HiCar车型上市,新宝骏RC-6发布

2019年12月29日,新宝骏发布全球首款搭载HUAWEI HiCar智慧互联量产汽车新宝骏RC-6。该款车型搭载了新宝骏最新AI语音、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与图像识别技术。借助HUAWEI HiCar,新宝骏RC-6可提供车内摄像头疲劳检测、视频通话、手势交互、安卓应用生态共享等功能。

戈恩:确认已离开日本 “逃离了不公正和政治迫害”

2019年12月31日,据CNBC报道,被解职的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证实了多家媒体的报道,称他已逃离日本飞抵黎巴嫩。戈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现在黎巴嫩,将不再在一个受人操纵的日本司法系统中作为人质,那里实行有罪推定、歧视猖獗、基本人权被剥夺,公然无视日本的法律义务以及维护国际法的条约。”

戈恩在贝鲁特发表的新闻稿中承诺,终于能与媒体进行自由的交流,他将从下周开始与媒体交流。

新造车企

理想汽车回应被列为“被执行人”:与债务无关

2019年12月3日晚间,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就近日的被列为“被执行人”一事发表了回应:理想智造所涉诉讼均为力帆集团持有并经营力帆汽车期间发生的债务,诉讼案件发生后,均由力帆集团与相关债权人对接并寻求解决方案,后期案件的处理也由力帆集团负责。

特斯拉德国工厂或2021年投产;国产Model 3定于12月30日开始交付

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1日,有德媒报道称,特斯拉的将在德国建设的4号超级工厂将在2021年完工,规划年产能将超过50万辆,主要用于生产Model 3和Model Y。

2019年12月27日,特斯拉宣布将于12月30日向15名员工交付首批国产Model 3,交付地点为上海超级工厂。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首批中国制造的Model 3已被运出上海工厂,将在2020年1月底前向消费者大规模交付。

蔚来与小鹏汽车达成充电服务合作;蔚来Q3财报发布,股价大涨

2019年12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双方就充电业务展开互联互通合作,共同为车主提供较为便利的出行充电体验。据官方公布的合作协议,小鹏汽车将陆续与蔚来NIO Power实现全国范围内充电桩分布数据、支付流程的互联互通,这意味着小鹏车主可通过小鹏汽车app扫码使用蔚来超充桩快速充电。同样,蔚来车主也能在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使用小鹏超级充电桩为爱车加电。

2019年12月25日,有网友爆料称蔚来汽车12月工资发不出来,在等被裁。对此,蔚来回应称,并不是发不出工资,而是调整了工资发放日,从每月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发放当月工资,调整为次月8日发放工资。蔚来汽车HR内部信详解称,随着员工人数越来越多,薪资结构越来越复杂,每月月底完成月薪核算挑战越来越大,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故将发薪时间进行调整。

2019年12月30日晚,蔚来在美股开盘前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财报,数据显示,蔚来第三季度营收18.3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5%。净亏损为25.2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0.3%。

蔚来的股价在美股开盘后大涨,盘中一度涨超100%,触及4.87美元,最终收于3.72美元,大涨53.72%,创近半年新高,市值接近40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迎新品牌

2019年12月11日,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天美汽车宣布诞生。据悉,天美汽车的母公司为开发商用车的开沃汽车,创始人为黄宏生。开沃汽车在2017年获得工信部批准的乘用车准入资质,并于同年12月进行了新能源准入资质的验收。

就在新品牌创立的第二天,开沃汽车与比克电池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根据协议,开沃汽车将采购比克电池数亿元动力电池系统,并共同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

小鹏汽车董事会调整:余永福接替蔡崇信出任董事

2019年12月12日,企查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退出董事职务,新增董事余永福。目前,小鹏汽车的董事会成员共有余永福、符绩勋、顾宏地、何小鹏、刘芹、夏珩和杨飞。

恒大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挂牌出售20%股权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2019年12月12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挂牌转让20%股权,底价为4.4282亿元,转让方为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披露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9日。

对此,恒大汽车方面回应称,挂牌出售股权属正常,不影响后续生产。

广汽蔚来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HYCAN 007发布,523km综合续航26万元起

2019年12月27日,广汽蔚来“每一公里的创想”首款产品发布会于广州南沙举行。首款SUV新车HYCAN 007轴距2919mm,全系标配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搭载93kW·h电池组,综合NED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643公里,售价26万元起。提供3种常规版本和2种私人定制版本,其中plus版和top版售价分别28万起及30万起,综合续航均可达643公里。据悉,HYCAN 007将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进行量产,2020年4月开始交付用户。

游侠汽车尚未量产疑停摆,湖州政府欲接盘

2019年12月20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官方发布的第35次常务会议纪要显示,“会议认为,由区城投集团收购游侠汽车产业项目土地及处置在建工程的方案,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化解项目风险、降低处置成本,总体可行。”会议原则同意区城投集团处置游侠汽车产业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

Rivian再获亚马逊、福特新一轮13亿美元融资

2019年12月24日,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潜在竞争对手Rivian周一表示,已完成新一轮13亿美元的投资,领投方包括普信(T. Rowe Price),以及上一轮的投资者亚马逊和福特汽车。本轮投资还包括贝莱德,资金将用于推出Rivian的几款车型。

光束汽车拿到营业执照

2019年12月30日,长城汽车发布海外监管公告称,长城宝马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束)收到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光束汽车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

但目前,江苏省发改委对于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审批仅针对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制造及纯电动乘用车研制,如果光束汽车需要进行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销售,则需要事先获得纯电动汽车整车项目的审批。

科技企业

吉利与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

2019年12月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管理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出行股份公司宣布“耀出行”,后者聚焦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前期将有100辆高端专车投入服务,如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E级轿车和V级MPV等车型,预计2020年,“耀出行”将服务拓展至国内其它主要城市。

2019年12月9日,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曹操出行也接入耀出行,这意味着曹操出行正式实现“聚合叫车”。可在该平台上同时呼叫不同的出行服务品牌产品。另外,“耀出行”还宣布将在明年初相继登陆北京、上海和广州。

“听伴”宣布获得四维智联投资,并与其达成合作

2019年12月3日,“听伴”宣布获得四维图新旗下四维基金投资,与去年完成的来自一号资本、时尚资本、汉富资本的融资同属于A轮融资。“听伴”CEO俞清木肯定了资本市场对智能座舱和车载音频赛道的看好,他同时表示,目前听伴还在与更多投资人洽谈。

毛豆联手五菱首推定制车,售价6.38万元

2019年12月5日,由毛豆新车联合上汽通用五菱共同打造的730毛豆定制版正式上市。该款定制车售价6.38万元,搭载五菱车标,在毛豆新车线上、线下渠道独家发售。这也是国内汽车新零售平台首次联合主机厂推出定制版车型。

滴滴企业版新布局:将上线“滴滴团队版”小程序,面向中小企业团队

2019年12月5日,由滴滴企业版主办的2019“乘势而行”企业出行服务峰会在京举行。峰会主要探讨出行服务新格局、数字化赋能企业用车管理等内容。峰会上,滴滴企业版推出了将于近期发布的“滴滴团队版”微信小程序。该小程序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团队打造,具有创建团队、加入团队成员、团队支付等功能,从而实现流程简化、降本增效。

百度Apollo组织架构新增智能交通业务组;获批在北京启动自动驾驶载人/物测试

2019年12月6日,据新浪科技消息,百度Apollo于近日进行了组织架构升级,除原有自动驾驶、车联网等业务组升级外,新增智能交通业务组。自动驾驶业务组进行了升级扩充,现下辖三个部门,包括智能汽车业务部、智驾地图业务部和自动驾驶技术部。原有车联网业务组继续小度车载OS等智能车联业务。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百度智能驾驶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237件全国第一,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总数150张。

2019年12月30日,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消息,北京正式启动自动驾驶载人载物测试。百度公司40辆车获得了首批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资格,这批车辆累计测试里程在10万公里以上。

黑莓QNX与汽车零部件商马瑞利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12月10日,黑莓QNX宣布与汽车零部件商马瑞利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将QNX?数字驾驶舱平台整合到马瑞利的Electronics eCockpit和Digital Cluster的解决方案中。

黑莓技术解决方案部(BTS)高级副总裁兼联席主管Kaivan Karimi表示,中国有潜力成为最大的车联网和电动汽车市场。目前超过45家主机厂在其北美、欧洲和亚洲生产的数百款车型中部署黑莓QNX软件,全球超过1.5亿辆行驶中的汽车搭载了QNX软件。亿欧汽车获悉,如今9家全球前10大汽车OEM厂商、全球前7大汽车一级供应商正在使用黑莓QNX的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或将提供共享乘车服务

2019年12月11日,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首席执行官丹·安曼(Dan Ammann)表示,打算“以极低的成本”提供共享乘车服务,作为最终“超越汽车”计划的一部分。他表示希望通过以极低的成本提供令人惊叹的体验,使共享的乘车方式更具吸引力,从而减少拥堵。此前Cruise曾宣布与本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一款专用于共享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同时本田汽车也是Cruise的投资者之一。

宁德时代坐上创业板头把交椅;四川工厂正式开工

2019年12月24日,在迈过百元关口后,宁德时代股价继续飙升,截至12月26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达到105.12元,市值2321.47亿元,超过迈瑞医疗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9年12月24日,四川宜宾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年产能30GWh。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45亿元,建设年产能15GWh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二期总投资55亿元,建设15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建设周期方面,项目一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 26 个月,项目二期计划在一期投产后两年内启动。

比克电池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十余家新能源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12月26日,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20年供应商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活动现场,比克电池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十余家新能源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比克电池将与多方供应商充分共同推进新能源市场开拓。

阿里与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斑马系统打造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2019年12月27日晚间,阿里官宣,与中国一汽在长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斑马智行系统为基础,打造面向未来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中国一汽将建设以云计算、数据智能、中台和移动协同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推动汽车行业迈入云上智能时代。

一汽出行与GoFun出行达成合作

2019年12月31日,GoFun出行与一汽出行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两家国企强强联手,双方的合作首先将在成都、贵阳和西安落地,并将陆续延伸至GoFun业务覆盖的更多城市。

双方还将依托GoFun出行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展开订单合作,并以GoFun出行平台优质的流量入口及高质量用户群,获得更高客单收益;同时,GoFun出行也将在向轻量化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获得一汽出行车源补给,共创双赢合作模式。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