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如何化解煤炭库存问题

隐形的钥匙
冷酷的鸡翅
2023-02-02 07:18:38

煤炭企业库存管理有什么对策?

最佳答案
小巧的哑铃
友好的口红
2025-07-09 09:28:05

很多的煤炭企业领导也知道库存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但奈何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拖着,在这里为煤炭企业提供提高库存管理的对策方法,仅供参考。

1.提高物资需求的预见性和计划性。物资需求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物资需求的深度了解,对物资计划的刚性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物资采购的综合成本。生产单位和物资供销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定期通告生产对物资的需求计划。物资供销单位要以生产需求为己任,及时主动地确定货源,在有效的生产时间内采购予以使用维护。

2.优化物资库存的结构。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保证一定的物资库存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适量的物资库存可以为企业整体运营提供硬件支撑。如果物资库存管理不完善,物资缺货或者备件补库不及时,库存运转效率低下,废旧物资挤压过多等等,不仅会筑高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而且会造成企业计划及决策的失真和缺位。

3.建立多方映射式管理机制。对于多报不领和以领代耗的情况,尽可能的回避此类现象长时间生存,应以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有效沟通,建立多方合效简约管理机制。建于缺货、库存物资积压的问题,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问题和责任,更要深入到各个部门负责人。使用部门多报计划,而供应及相关部门全部采购,这样长此运作无法从根本改变库存居高不下的局面,也难以杜绝小库多量并存的问题。

4.物资供应与维护使用相辅相成。物资供应部门与生产部门要相互协和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尽可能的了解使用部门的所需的物料为备用还是急用,用在什么地方使用部门较大程度的掌握库存物资,现在库里有多少本部门所用的各种材料,保障生产的供应维持时间长短,尽量减少供应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入细入微,相互协作,相互了解充分利用库房来彻底改善不良局面。

5.及时处置库房积压待废设备材料,减少资金占用。物资供应及相关部门应经常进行库房物资调整,多年不用的物资、超过使用时限物料进行处理。要制度有序的进行积压物资处理,及时消除不良资产,减少无功负担。

6.有效发挥库存控制的作用。现如今仓储不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使用物资的当前动态及周转效率开展定期统计,依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合理资金周转。实践证明:库存的高效利用是控制物资管理成本的重要抓手,各单位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和真功夫。

7.改善名称型号模糊入账的现状。名称型号模糊入账给仓库和财务部门都带来了不必要的往复劳动,而且会造成实物和财务帐套数据不一致。建议建立条码扫描设备,进行出入库的物料确认。

8.提高相关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当前,企业已经进入信息化竞争时代,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提高库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对库存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备件都是企业的资产,每一台备用设备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提醒他们不要动歪脑筋、不要不敢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

9.实行物资全过程管理,实现材料领用零浪费。煤矿企业月度材料预算指标下达、月度材料需求计划网上申报与审批、刷卡领料以及自动扫描入库、出库、盘存、记账和统计、考核、分析材料消耗情况的一体化管理。企业各单位月度材料消耗情况,在超市管理人员作账务处理后,由内部市场化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物资收发存报表,反映矿及各单位物资消耗情况。这样以来,各单位可随时查寻成本信息,有利于控制消耗,节约用材。同时,经营和物资供应部门可根据物资消耗情况及时统计物资消耗轨迹,分析投入规律,为物资储备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必要的物资储备。

10.充分利用物资供应商的有利条件。高效的物资库存管理必须有一定的物资供应商作为后盾,这是保证企业安全运作的重要保障。在确定供货商的问题上,每一个煤炭企业要注意:分承包商供应的物资的质量必须真实可信,必须有技术质量部门出具的质量指标评价分承包商的生产稳定、企业外围环境良好分承包商的产品价格处于市场合理区间承包商的客户服务良好,企业诚信度高,履行合同良好,供货时间按计划、供货渠道及运输畅通尽可能与承包商建立合作共赢、团结协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良好的付款协议制度。

最新回答
魁梧的鼠标
舒心的航空
2025-07-09 09:28:05

“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是总书记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扩展资料:

三去一降一补的主要几点:

1、去低利润、高污染的过剩产能。

2、去库存是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

3、去杠杆是降低长期性和系统性风险。

4、降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5、补短板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必要条件。

6、补短板也是平衡供需关系的必然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去一降一补”

简单的八宝粥
称心的花卷
2025-07-09 09:28:05
为遏制煤矿资源无序开发,采富弃贫,粗放采选,矿坏生态环境的状况,对因为煤矿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矿山废弃物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化利用。

几点具体建议:

1.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的技术。通过科技攻关,解决难采矿床的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建立起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综合技术体系。

2.认真抓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办矿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逐步解决我区煤矿乱、弱、密的状况,使我区的煤炭产业逐步走向安全、健康的发展轨道。

3.提高煤炭废弃物利用率,实现无废开采及环境和生态修复的技术,包括矿山开发环境生产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研究,开发尾矿,矿石综合利用新技术,发展生产过程中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技术;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等。

4.强化煤矿资源保护及煤炭资源属国家所有观念,严格执法管理。要认识到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结构,同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一样,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事关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

5.认真做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调整和优化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要有利于保持总量平衡,调整产业结构,兼顾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合理规划煤炭工业布局,妥善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资源效益的关系。

6.确立“把地下的黑色宝库挖出来,把地上的绿色宝库建起来”的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的发展思路,制定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细心的戒指
舒服的彩虹
2025-07-09 09:28:05

国内煤价的上涨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所以也被大家调侃为煤超疯,煤超疯的出现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煤炭库存和产量的降低以及市场投机倒把行为的促进,都促成了市场煤价的疯涨局面。

煤价连续上涨成就煤超疯

国内煤价一直都是非常平稳的,但是自2020年9月开始,煤价逐渐的逼近红线,一度成上涨趋势。因为进口煤受到了限制,而秋冬采购需求又必须要释放,所以才会导致煤价的小幅上涨。但当煤价逼近600元一吨时,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召开会议,抑制了煤价的上涨,并且制定了一些政策,给市场降温,导致煤价涨势放缓,但是仍一直在涨。直到2021年5月份,煤价已经上涨到900元一吨左右,涨幅超过50%,这样的上涨趋势,可谓是疯狂了,梅超风的出现也让煤炭市场人心惶惶。

煤价的上涨是多种原因促成

最早出现煤价小幅度上涨时,主要是因为进口煤受到了限制,而后期持续上涨是因为煤炭的产量降低了,国内生产煤炭地区今年的产量都比较低,而且库存也很少,所以导致了货品少、需求高的局面,就会有价格上的上涨来来调控需求。后来,因为很多的投资团体听闻煤炭产量少,需求高,价格上涨快,能够收获高额利益,就有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动机,就出现了恶意存货,哄抬煤价的现象,所以导致煤炭的价格一直在上涨。综合看来,市场煤价的疯涨,是需求量变化、市场调控以及投资行为综合促成的。

理性对待煤超疯,规范投资行为

任何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煤超疯的投机取巧型投资更是风险巨大,所以奉劝各位投资团体不要一味地追逐利益,市场煤价的疯涨并不能够100%确保高利。另外,煤价疯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相信国家会出台打压和治理政策,解决煤炭库存问题,给煤价有效降温。而且进口煤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2020年的疫情影响,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相信进口煤很快就能够恢复正常贸易,这样煤炭的库存量增加,能够有效解决需求问题,煤价就不会再疯涨了。

市场煤价的上涨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因为2020年的疫情导致进口煤受到限制,国内煤炭产量又有所降低,造成了供需不平衡,其次,投机取巧的投资行为也变相促进了煤价的上涨,相信经过政策治理,很快会恢复平静。

贪玩的砖头
大意的西装
2025-07-09 09:28:05
供需区域问题加剧导致中转量提升、需求持续旺盛的动态库存要求、上中下游库存转移、进口量大幅增加和国内产量小幅增长、淡季不淡的高预期叠加旺季限制需求等五方面综合因素造成了当前中游、下游库存较去年高。但深入剖析周转、日耗、上中下游库存结构等因素,中下游库存有所提高相对合理,并非过高,处于中等水平。考虑下半年或又将迎来淡季不淡(旺季工业限产的背景下),随后叠加冬储,结合上游库存,从全社会整体库存看依然偏低,仍然不高。

供需区域结构问题加剧,生产和消费端运输距离加大,中转时间变长,客观要求中间环节的中转量(库存)提升。现阶段我国晋陕蒙等西部地区原煤产量占比由2011 年前后的55%左右大幅提升至当前的70%左右,但需求仍然集中在中东部,即有15%的供给由前些年的中东部自给自足变为了当前必须依靠西部输出来保障。库存的作用主要为周转和调节,供需结构差异化带来周转和调节库存的合理提升是一个必然现象。单纯拿当前港口和下游库存去与历史库存比较,不甚合理。我国重要港口煤炭库存近两年有所提升,一定程度可理解为为了保障供需结构差异带来的区域性煤炭供给不足问题的一个趋势性现象。

库存需静态和动态理解,在能源(电力)需求弹性提升后,需求不断超预期背景下,静态库存高不代表不合理,结合可用天数看当前库存,虽较去年高,但处于中等水平,并非过高。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符合了我们对能源(电力)需求弹性的研判,持续超市场预期运行,根据中电联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8 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水平高达9.4%,具体从电力结构来看,18 年上半年,水电发电量累计增速2.9%,火电发电量累计增速高达8.0%,仅上半年动力煤消费增量就超过1 亿吨,超出去年全年水平,下半年两个旺季,需求大概率又好于上半年。虽然静态来看港口和电厂库存较高,但是库存水平的高低需要相对需求来进行分析,从电厂数据来看,按8 月上旬以来,沿海六大电厂可用天数为18~19 天,较17 年同期多3~4 天,电厂煤炭库存可用天数以过去8年看,仍处中等水平,结合需求动态看并非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