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淮南黑色财富的是什么?煤炭臭豆腐钢铁
煤炭。淮南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截止至2022年6月11日,黑正在持续做优做精,黑得愈发闪闪发光,而钢铁、臭豆腐在淮南竞争力不大,销量少,贡献的GPD也不多,只有煤炭才是真正的黑色财富。
煤炭资源。
淮南矿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处华东腹地,接近沪、宁,交通便利,这黑油油的煤矿,为淮南人民提供了巨大财富。
淮南,古称州来,安徽省地级市,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地处安徽省中北部,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淮南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淮南市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淮南,是中国新型能源基地、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素有“五彩淮南”之称,是黑色煤炭的富集地、红色火电的输出地、白色豆腐的发源地、蓝色生命的起源地、绿色生态的宜居地。
全市总人口349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3.7万人,占总人口的64.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5.3万人,占总人口的35.89%。总面积5533平方公里。辖五区一县和一个国家级综合实验区、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淮南,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东部沿海通向中西部的通道走廊。阜淮铁路通过津浦线、淮南线、商阜线与京沪、京广、陇海、京九四大铁路动脉相贯通。
公路运输四通八达,206国道横贯全市,京福、合徐、合淮阜高速公路让淮南与外界的联系更快捷。陆路交通距离南京3小时,距离合肥新桥机场不到1个小时,可直飞中国各大城市。淮河水运,通江达海,四季航行。
一如所有产业领域,中国煤炭业也拥有自己的“利益链”。粗糙地说,煤炭利益链存在三个主体:民、商与官。民,既指是消费煤炭及相关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也指煤炭及相关产品生产流程中实际操作的这些工人,在本文中,我们缩小定义,前者限于消费“火电”的消费者,而后者限于矿场矿工;商指是煤炭业界的寡头于其下盘根错节的各类利益团体等等;而官就是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中国,民、商与官看似是三元结构,实则二元,并且还是个绝对失衡的二元博弈。这一运作机制的关键在于官。行政力量的巨大优势是威权主义国家的一大特征。与房地产业相似,行政力量利用此种压倒性权力,以国有化名义将煤这一重大战略资源纳入行政体系。这样确实可以提升国家机器运转效率,但也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谋盗民产提供了温床。也就是说,天赋人民所有的一部分国家战略资源被以国有化的美名将产权与使用权打包给了特殊利益集团,然后这些集团通过垄断方式在人民身上赚取巨额利润。所以,黑金最大的价值,就最终属于了了这些特殊利益集团以及某些可耻的官员,而人民与国家却从中得之甚少。2.
既然黑金价值的最大所属者已经确定,那么他们肯定不会被“黑”到了。所以,我们常常困惑于为什么一些煤炭安全事故中被惩罚的某某官员会在一段风头后东山再起,继续他们的”人命“公仆生涯,这里面必有见不得人的交易。每每出现事故,他们只需从找到几个替罪羊,然后进行利益许诺,即可转移公众强大的质疑与愤怒,然后继续过他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生活。我们应当清醒认知的是,官与商并不是简单的个体累积,而是一架复杂精密的机器,他们会无情铲掉一切威胁其根基的腐败因子,当不得不这样做的时候;而贪婪本性却使他们不能抛弃灰色甚至是黑色的牟利手段,若是如此其利润累积的速率想必大打折扣。所以官商的“神圣同盟”得以完成交易,相互衍生,窃民利国利以养私欲,最终这“黑金”黑的,正是吾民吾国。
劳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劳动力价格低贱(相对于煤炭获利),所以不论你是否改善操作条件,不愁无工可用。2.
改善条件以达到国际标准需要相关技术人才,必会增长成本,这对于贪得无厌的这些人来说能省则省。3.
官商勾结,有行政力量作为保护伞,可以在传媒、镇压、政策、收购等方面多有得利,加之中国司法并不独立,少数被侵害群体根本无力与一个强大的利益同盟相斗争,往往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当那些煤老板们动辄豪车别墅,那些“人民公仆”不愁好烟好酒,我们的矿工们却天天赌命去拿那些所谓”高工资“,还为了这些他们劳动价值的零头感恩戴德,一脸肮脏,一身破烂,最后欢欢喜喜悲悲戚戚化作一堆堆冷寂无声的统计数字。几个官员哭丧了脸后以示爱民如子,砍了几个替死鬼,我们便欢呼雀跃到此为止。然后煤矿开工,该赚钱的继续赚钱,该去死的继续去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凡有良心之人于心何忍?
再说国。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依旧可以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假,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能源领域,煤炭理应是昨日黄花。这里暂且不谈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困境,仅谈一点,就是能源结构问题。众所周知,一国能源利用的结构比例是考察一国竞争力的重要参考,当今诸强,有谁的能源利用是以煤炭为主?煤炭作为能源,效率低、环境消耗代价大、能源转换过程复杂,并不适合做现代国家的能源以维持可持续性发展。加之以中国本身能源并不丰富,消耗却甚巨,新能源又迟迟不能得以大规模利用,一旦50年-100年之后资源耗尽,必将对我中国强大富庶之国势造成毁灭冲击。但凡利益既得,则势必形成惰性。中国煤炭的利益链,注定成为我国能源结构革新的一大阻滞。为其私利,煤炭利益集团必将阻碍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与利用,从而误国误民。
那么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根除这一利益链是没有操作性的,想从内部改革未免太过天真。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唯有我们自己起来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才是正道。中国政治显著的生态之一,在于政府始终对民意非常忌惮。民意是构建现代政府执政合法性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我们看到,凡是激起社会舆论千层巨浪的瞩目事件,最终都会得到相对而言较好的处理,政府为维持稳定与平息民怒是不会草率对待的,因为它知道它的反应决定了它的政治生命。故而,在对待当今中国社会各式公共危机时,我们应利用各色媒体以获得更广泛的民意关注,将公众纳入公共事务的信息圈,启发公民现代意识,培养公民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将公民以公共利益联系为一体,形成市民社会的强势力量。这一道路必定艰难,甚至不乏鲜血浇铸,但我们碎片化幻灭化的社会急需一个有效的平衡,并且只有这种平衡中我人民才能有效捍卫自己的利益所得,从而实现一个社会起码的公平与正义。从那一刻起,才一如神圣宪法的誓言,我们终于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务须谨记,上帝救自救者。
黑色的煤炭经过气化、变换等工序变身成白色的粒子,广泛应用于 汽车 、家电等领域,淮南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攻克了“淮南煤”作为化工原料煤的技术瓶颈,让煤炭深度加工与清洁利用成为现实。
近年来,在充分发挥自身能源、区位优势的同时,安徽省淮南市守正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突出以煤化工、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主的新型产业。如今,“黑白”分明的淮南,正在走上一条色彩缤纷的转型发展之路。
煤炭深加工:从黑煤到白色颗粒的蜕变
金秋时节,走进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建设和各项生产正在快马加鞭,崭新的装置,高耸的塔罐,川流的车辆,匆忙的人流和着机组运行的轰鸣声,一派繁忙的景象。8月8日,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首批下线的180吨聚乙烯、聚丙烯颗粒通过包装机,自动计量封袋,满载6辆卡车,发往华东下游市场。
作为中国石化重点建设项目,安徽省重点工程、淮南市“一号工程”,中安联合煤化工从立项到建成历时十年,它的建成投产让淮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转型发展成为现实。
“目前,安徽省内尚没有大型聚烯烃企业。中安联合的建成投产,填补了省内市场空白,实现了安徽煤由燃料向原料的‘关键一跃’,更是安徽省推动煤炭深度加工与清洁利用的‘关键一招’。”中安联合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施华彪说。
从黑色的煤炭,到白色的颗粒,淮河岸边的“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成功诞生,被广泛运用于家电、 汽车 、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标志着淮南新型煤化工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促进安徽省和淮南市的经济转型发展,均作出积极的贡献。
光伏发电:从沉陷区到绿色能源基地
在三峡新能源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内,湖面波光粼粼,一列列光伏板在阳光下整齐列队。利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中国三峡集团总投资近10亿元,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50兆瓦,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支撑国家17.64亿元的GDP;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530公顷、年节约标准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95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5.4万立方米,照亮城乡家庭约9.4万户。
三峡集团还通过项目建设、日常维护和组件清洗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利用当地农村闲置劳动力,目前为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60多人,月增加经济收入2000元;通过水面租赁,实现5000(其中贫困人口518人)农民人均年增收300元,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36万元。
这座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式电站助力地方政府把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财富”,把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到“地上”,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转型。
智慧之城:从坐拥资源到大数据产业
在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园内,两栋白色建筑位于园区核心区,这就是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机房楼,在这里,规划建设了具有2万个机架能力的数据平台,2016年3月,项目一期6600个机柜安装完成。一期工程已具有6600个机架托管能力,可承载7万台服务器。
“目前这里已经成为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在华东区重要的数据服务区。平时我们在安徽区域刷微信、逛淘宝,大部分数据都是这里发出的。”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核心网管理王杰说。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已装机950个机架,服务超2100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互联网公司,上云客户达600家。
淮南市坐拥丰富的资源,但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变革的环境下,产业结构单一、煤电独大却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困境,淮南市利用自身煤电及水源丰富等优势, 探索 出一条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2011年,淮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云海战略”,将云计算纳入城市发展战略。2012年,淮南市被列入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如今,淮南先后与国家信息中心、贵阳市政府、科大讯飞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数据项目,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大数据展示中心、国内首个钱学森智库分中心、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国产资源卫星大数据中心一期等大数据平台。
2018年底,安徽省批准在淮南建设省大数据标准创新基地,围绕大数据存储、交易和应用开展技术标准创新,实现标准化与 科技 创新、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推动大数据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来源: 新华网
关注同花顺 财经 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 财经 资讯
这里是——黑色煤炭的富集地;
这里是——红色火电的输出地;
这里是——蓝色生命的起源地;
这里是——白色豆腐的发源地;
这里是——绿色生态的宜居地。
非常的丰富,淮南被称为我国的“华东工业粮仓”,养活了多少的劳动人民,从古至今,我国就是靠着煤炭资源发展的越来越快速,因为煤炭是火力发电最主要的资源,所以很多城市也是靠着煤炭资源获得了发展,当然也有因为煤炭行业发展不好而落寞的城市。华东地区的淮南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拥有着巨大的煤炭资源,也被人称为“五彩淮南”,是因为这个地区无论是煤炭还是火力发电甚至生态环境都非常的好。
淮南这个城市为什么被那么多人知道就是因为它拥有很多的煤炭资源,还有强大的火力发电站,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华东地区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是靠着淮南发电厂输送资源,淮南地区的煤田可以占到安徽整个省份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可以说是中国东南区煤炭资源质量最好的一块大煤田。因为产量大、质量优质也让淮南成为了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城市,淮南煤矿产业的发展迅速,更是成为了中国煤炭行业里面的佼佼者。
煤炭产业成为了淮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拥有丰富且质量优质的煤炭资源也让淮南成为了全国六个煤电基地之一,有五个实力强大的火力发电厂,也是各地区电力输送的主力军,作为电厂强大的城市淮南也是被称为“煤电之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淮南的煤炭产业达到了高峰可以达到一亿吨的产量,同时带动了地区其他经济的发展。
淮南地区就是靠着煤炭资源一步一步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华东工业城市的进程,随着煤炭产业的大力兴起,淮南这个地区的GDP也是越来越高,因为本身资源丰富,所以会有大量的储备煤田,最高达到了444亿吨,开采的也有一百多吨,是中国的煤炭资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