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怎么洗煤的?
洗煤厂洗煤先是配煤,将各种原煤按一定比例,为使最终产品符合精煤客户要求而相互掺配。
再是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级的作业叫筛分。筛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
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最后是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的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这里介绍的是重介质浅槽分选。工作原理是将悬浮液通过两个部位给入分选槽体内,从下部给入的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悬浮液均匀稳定,同时有分散物料的作用。
1) 收到煤样后,应按来样标签逐项核对,并应将煤种、品种、粒度、采样地点、包装情况、煤样质量、收样和制备时间等项详细登记在煤样记录本上,并进行编号。如系商品煤样,还应登记车号和发运的质量 (吨) 。
2) 煤样应按煤样制备程序 (图73.3) 及时制备成空气干燥煤样,或先制成适当粒级的试验室煤样。如果水分过大,影响进一步破碎、缩分时,应事先在低于 50℃温度下适当地进行干燥。
3) 除使用联合破碎缩分机外,煤样应破碎至全部通过相应的筛子,再进行缩分。粒度大于 25mm 的煤样未经破碎不允许缩分。
4) 煤样的制备既可一次完成,也可分几部分处理。若分几部分,则每部分都应按同一比例缩分出煤样,再将各部分煤样合起来作为一个煤样。
5) 每次破碎、缩分前后,机器和用具都要清扫干净。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以免污染煤样。对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 (如锤式破碎机) 和联合破碎缩分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采取该煤样的煤通过机器予以 “冲洗”,弃去 “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处理完之后,应反复开、停机器几次,以排净滞留煤样。
6) 煤样的缩分,除水分大、无法使用机械缩分者外,应尽可能使用二分器和缩分机械,以减少缩分误差。
7) 缩分后留样质量与粒度的对应关系见图73.3。粒度小于 3mm 的煤样,缩分至3.75kg 后,如使之全部通过 3mm 圆孔筛,则可用二分器直接缩分出不少于 100g 和不少于500g 分别用于制备分析用煤样和作为存查煤样。粒度要求特殊的试验项目所用的煤样的制备,应按本方法的各项规定,在相应的阶段使用相应设备制取。同时在破碎时应采用逐级破碎的方法,即调节破碎机破碎口,只使大于要求粒度的颗粒被破碎,小于要求粒度的颗粒不再被重复破碎。
图73.3 煤样的制备程序
8) 缩分机必须经过检验方可使用。检验缩分机的煤样包括留样和弃样的进一步缩分,必须使用二分器。
9) 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缩分前不需要混合。入料时,簸箕应向一侧倾斜,并要沿着二分器的整个长度往复摆动,使煤样比较均匀地通过二分器。缩分后任取一边的煤样。
10) 堆锥四分法缩分煤样,是把已破碎、过筛的煤样用平板铁锹铲起堆成圆锥体,再交互地从煤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逐锹铲起堆成另一个圆锥。每锹铲起的煤样,不应过多,并分两三次撒落在新锥顶端,使之均匀地落在新锥的四周。如此反复堆掺 3 次,再由煤样堆顶端,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地将煤样摊平 (煤样较多时) 或压平 (煤样较少时) 成厚度适当的扁平体。将十字分样板放在扁平体的正中,向下压至底部,煤样被分成 4 个相等的扇形体。将相对的两个扇形体弃去,留下的两个扇形体按图73.3 程序规定的粒度和质量限度,制备成一般分析煤样或适当粒度的其他煤样。煤样经过逐步破碎和缩分,粒度与质量逐渐变小,混合煤样用的铁锹,应相应地适当改小或相应地减少每次铲起的煤样数量。
11) 在粉碎成 0.2mm 的煤样之前,应用磁铁将煤样中铁屑吸去,再粉碎到全部通过0.2mm 的筛子,并使之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然后装入煤样瓶中 (装入煤样的量应不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3/4,以便使用时混合) ,送交实验室分析。
空气干燥方法如下: 将煤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在不超过 50℃的温度下干燥。如连续干燥 1h 后,煤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 0.1%,即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空气干燥也可在煤样破碎到 0.2 mm 之前进行。
12) 煤心煤样可从小于 3mm 的煤样中缩分出 100g,然后按本节 73.2.3 “煤样的制备”11) 规定制备成分析用煤样。
图73.4 九点法取全水分煤样布点示意图
13) 全水分煤样的制备。测定全水分的煤样既可由水分专用煤样制备,也可在制备一般分析煤样过程中分取。除使用一次能缩分出足够数量的全水分煤样的缩分机外,煤样破碎到规定粒度后,稍加混合,摊平后立即用九点法 (布点见图73.4) 缩取,装入煤样瓶中封严 (装样量不得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3/4) ,称出质量,贴好标签,速送实验室测定全水分。全水分煤样的粒度和质量详见图73.3。全水分煤样的制备要迅速。
14) 煤炭成分样品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灰皿中,铺平,使其每平方厘米不超过 0.15g,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 100℃的高温炉 (在自然通风和炉门留有 15mm 左右缝隙) ,在 30min 内升温至 500℃并保持 60min,继续升温至 (815 ±10) ℃ 并保持 90min。取出冷却后,用玛瑙研钵研细至粒度小于 120目。然后置于灰皿内,于 (815 ±10) ℃再灼烧 30min,直至其质量变化不超过灰样质量的0.1% 为止。取出冷却后,用玛瑙研钵研细至粒度小于 0.095mm (160 目) ,放入干燥器内备用。
15) 存查煤样,除必须在容器上贴标签外,还应在容器内放入煤样标签,封好。标签内容包括:分析编号、来样编号、煤矿名称、煤样种类、送样单位、送样日期、制样日期、分析项目、备注。
煤炭和焦炭的本质区别是形成的方法不一样:
1、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2、焦炭是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的,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3、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扩展资料:
中国煤炭分布情况: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
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确定,将重点建设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冀中、河南、内蒙古东部、新疆等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数据显示,2013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3.6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焦炭
1、煤的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内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2、煤的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3、煤的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是煤炭按灰分计加中的一个辅助指标。必须指出的是,化验室里测试煤的全水分时所测的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与上面讲的煤中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是完全不同的。化验室里所测的外在水分是指煤样在空气中并同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失去的水分(这是吸附在煤毛细孔中的内在水分也会相应失去一部分,其数量随当时空气湿度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时残留在煤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显然,化验室测试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除与煤中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有关外,还与测试是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有关。
二、检测方法
1、无钢丝的皮带上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测定方法
在型煤的生产过程中,煤的燃值、挥发性、水份、粘合性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水份的配比是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型煤生产过程中,需对干燥机入料与出料口的煤粉和煤粒进行水分检测。
MS-580 煤粉近红外水分仪和MS-590煤粉和原煤微波水分仪,专门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无钢丝的皮带上测量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
2、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定方法
煤质在线分析包含:灰分、水分、热值等重要指标。为了消除水分对灰分测定结果的影响。1%的水分约相当于 0.2%的灰分测定偏差。假定煤质水分在 5%~10%之间,则水分变化引起的灰分测定偏差为 ±1.0%。水分和灰分仪配合使用,由于微波水分仪测量精度可达±0.2%,由水分引起的灰分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可以大大提高灰分测量精度。
MS-101(102)系列接触式煤粉微波水分仪 ,专门为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在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