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17年中国印尼双边贸易额下降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印尼非油气资源需求下降。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2015年为69%,创25年来新低,经济放缓减少了对印尼煤炭等矿产品的需求。2014年印尼对中国出口额最高的矿产品也只有65亿美元。2015年印尼对主要贸易伙伴的非油气产品出口额都出现下滑,按出口降幅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中国、日本、印度、美国和新加坡。
2印尼自中国进口非油气产品
印尼自中国进口非油气产品主要有机械设备、机电产品、钢材、贱金属及制品、有机化学品等。 2011—2015年,印尼自中国进口的非油气产品整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3%。2012年增长最快,同比增长了137%。2013年之后,受国际形势和印尼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印尼自中国非油气产品的进口增速缓慢,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只增长了2%和3%。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口额为29224亿美元,比2014年的30461亿美元减少了4%。
2006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印尼最大的非油气产品进口来源地,进口额为55亿美元,2010年增至19688亿美元,5年内增长了256%,2014年进口额达30461亿美元,2015年稍有下降,较2014年减少了124亿美元。反观印尼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国,日本、新加坡和美国,大致处于负增长趋势。其中,从日本的进口额由2011年的19320亿美元降至2014年的16938亿美元。2015年印尼自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额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和中国(见表3)。
二、两国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投资前景
(一)印尼对中国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两国贸易差额随着双方经济合作的深化而发生变化。最初两国贸易规模小,印尼在双边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但随着两国经贸合作交流愈加紧密,我国逐渐“转逆为顺”。2006年,印尼与中国贸易中,印尼贸易顺差为17亿美元,2007年为11亿美元,2008年后开始发生变化,印尼首次在两国贸易中出现逆差,而且逆差额逐步扩大,2008年为36亿美元,2010年为48亿美元,2014年达13018亿美元,2015年为14365亿美元。随着贸易逆差的逐渐扩大,引起印尼一些人的不满,并重新审视两国间的贸易关系,甚至质疑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印尼人担心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扩大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商品大量进入印尼市场后,也引起印尼国内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商业团体的焦虑。不过也有人能比较客观地看待两国贸易中印尼的逆差问题,认为根源在于印尼本土中产阶级壮大,推动社会的消费能力增强。
(二)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规模偏小
中国企业对印尼直接投资效果也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占印尼吸引外资的比重也一直在低位徘徊,2011—2015年我国大陆对印尼的直接投资分别为1亿美元、1亿美元、3亿美元、8亿美元和628亿美元,占印尼吸引外资外资总额的比重为05%、04%、10%、28%和22%。2015年一季度我国首次进入印尼的十大外资来源国行列,之前仅位列第十三位,排在毛里求斯和中国台湾地区之后。目前,印尼的几大外资来源国分别是新加坡、日本、韩国、英国、美国、马来西亚、荷兰、英属维京群岛和中国香港。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60亿美元,相比之下对印尼的投资规模明显偏小。尽管我国与印尼签署了一系列投资协议,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统计,2005—2014年十年间,中国计划在印尼总共投资2427亿美元,但最终只落实了18亿美元,为承诺的7%。
中国企业对印尼的投资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印尼国内存在两大障碍,“(外国投资)商业项目要面对印尼国内的官僚主义,且大型项目还面临土地征用(困难)问题。”此外,问题还在于中国的投资者没有在印尼找到合适的商业伙伴,而印尼繁琐的申请投资程序也让中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三)未来投资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印尼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政府债务适度。印尼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可操控,保持在60%以下。此外,印尼政府采用和实施了一项强调财政纪律重要性的政策,该政策规定预算赤字将由法律限定,最大不得超过GDP的3%。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空间,印尼新一届政府简化外商投资申请程序,并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来简化土地征用。近年来,印尼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政治形势渐趋平稳,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都明显提高了外资吸引力。2015年,印尼净海外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达232亿美元,投资潜力巨大。鉴于印尼国内岛屿的各项基础建设薄弱,建立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至少需要4600亿美元的投资,而目前印尼政府只能提供22%的预算,其余部分都得依赖外资支持,今后几年印尼将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吸引外资。而作为印尼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中国掌握着相对先进的技术,在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竞争时又具有价格优势,双方投资合作发展前景良好。
可以用的,尤其是混煤!
印尼的煤炭产量分别为1.83亿吨、2.15亿吨和2.4亿吨;2009年进一步升至2.54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其中78%的产量(近2亿吨)用于出口,使印尼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国。亚洲占印尼煤炭出口量的70%以上,其次为欧洲和美洲。在亚洲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印度、日本、中国等
煤质特性分析表明印尼煤具有较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和低灰分,具有很好的着火特性,但也有较强自燃倾向性。印尼混煤相比印尼单煤更加适合国内的电站锅炉。
印尼的煤炭多具有高水分、低灰分、低硫分、高挥发等特性。次烟煤热值为5700—7200kcal/kg,挥发份为37%—42.15%,低硫0.1%—0.85%;褐煤热值为4345—5830kcal/kg,挥发分24.1%—48.8%,硫分0.1%—0.75%。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
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
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印尼宣布禁止煤炭出口一个月,对于中国的煤炭供应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我们国家本身就有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仅是2020年中国原煤产量就达到了39.2亿吨,在2021年煤炭产量还在稳步提高,所以我们国家对于进口煤炭并不存在任何依赖的问题。
只要是认真学习过地理课的同学就知道,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都有,品类齐全,尤其是煤炭,基本上每个县或者是市都有资源分布,只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就拿我的家乡,重庆市开州区来说吧,辖区内,温泉镇,大进镇,和谦镇,长沙镇,临江镇,南门镇,岳溪镇,高桥镇,正坝镇,紫水乡,都有煤矿分布,因为国家提倡青山绿水的政策,所以很多小煤矿被关闭了,原来的一些大煤矿,也有不少关停,现存的还有川心煤矿,和谦一煤厂,正坝里边还有一个煤矿,经常有运煤车在跑。随便走到一个大山里,就有过去挖煤的矿洞。
所以咱们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煤炭,目前中国的煤炭主产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因为国家的能源政策是能买就买,尽量节约开采,所以任然会进口部分煤炭,进口煤炭并不是说中国缺少煤炭,而是买煤炭可以起到储备自己的煤炭,达到尽量少开采的目的。先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不明其中的原因,还以为我们中国缺少煤炭和铁矿石,故意想要卡咱们脖子,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印尼这次又搞这种把戏,真可谓是前车倒了千千辆后车驶过也如然!
中国的煤炭消耗主要是在火力发电上面,现在国家的大型能源战略是,发展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减少火电,研发改进核电,以后将会逐渐降低煤炭的消耗,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就目前的情况,中国每个月从印尼进口的煤炭在2000万吨左右,主要是用来发电,从印尼进口的煤炭占了煤炭总消耗量的6%,然而我们国家自己的煤炭储备量在一亿吨左右,即便短时间不从印尼进口煤炭,自己储备的煤炭也完全能填补这6%的空缺,再加之本国的煤炭企业加大生产力是完全可以填补这么一点煤炭差额的。
印尼宣布禁止煤炭出口的几个后果
一、原进口印尼煤炭的企业将会寻求新的供货渠道
印尼宣布禁止煤炭出口一个月,将会对本国的煤炭出口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他们将会失去中国市场。原来进口印尼煤炭的电力企业,很快就会寻求新的进货渠道。
二、导致印尼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印尼政府禁止煤炭出口,只会导致本国的经济雪上加霜,过不了多久政府就会扛不住,本来印尼的经济形势就很严峻,如此一来,煤炭出口被禁止后,失去了中国市场,将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新的买家。
三、印尼禁止煤炭出口意图逼迫中国提升进口煤炭价格
印尼之所以突然宣布禁止煤炭出口的原因是,中国不买澳大利亚的煤炭后,印尼便大量出口煤炭到中国,在赚了很多钱以后,就有些膨胀,有些飘飘然了,便想要坐地起价,狠赚中国一笔,然而他们地理课显然没有认真学习,目前我们国家的煤炭企业已经加大产能,很快就能填补印尼煤炭的空缺,那时候印尼将会失去中国市场。
印尼宣布禁止出口煤炭一个月,对于中国的煤炭供应丝毫没有影响,只会使得中国煤炭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填补市场空缺。
今年9月份,我国进口煤及褐煤进口总量为3305万吨,远高于8月份的2946万吨,比上月增加+359万吨,较前月增长+12.2%,跃居今年单月最高进口数量,和去年9月份的3288万吨,同比增长0.6%。
(2022年1-9月进口煤炭数量明细图)
图表显示,2022年1-9月份,我国从全球累计进口煤及褐煤共计20092.6万吨,同比下降12.7%,经测算每吨成本989.6元,上涨66.2%。据统计,截止9月份,我国进口煤已突破2.01亿吨,其中印尼煤进口数量为1.15亿吨,占57.6%,高居榜首,印尼仍然是我国进口动力煤最大的来源国。
(2022年我国进口煤炭主要来源国)
9月份,我国从印尼进口炼焦煤24.31万吨,其他烟煤151.26万吨,其他煤388.03万吨,褐煤1508.66万吨,总计为2072.26万吨。
(2022年我国每月进口印尼煤炭数量与品种分类)
因冬季来临,印尼煤炭价格走低和供应趋紧刺激买盘。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比8月下旬上涨了40%,促使公用事业公司和工业买家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然而,随着海外货物价格回升,加上美元持续走强,大胆突破7.3关口,煤炭进口量将有所缓解。9月下旬,4200大卡的印尼动力煤的装船运费价格为每吨91.5美元,而8月下旬仅为75.7美元。
(2022年我国进口印尼煤贸易金额支出明细表)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中国出口煤及褐煤42万吨,同比增长170.3%;1-9月累计出口319万吨,同比增长62.5%。
9月,中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27万吨,同比增长154.9%;1-9月累计出口730万吨,同比增长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