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证实在非洲洽购锂矿资源 满足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需求
易车讯 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比亚迪正在非洲洽购锂矿资源。此举将满足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的自身业务需求,也将促进行业未来的稳步发展。
此前,网络上盛传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均已达成收购意向。据比亚迪内部测算,在这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在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肯定是在20万元以下。
若2500万吨矿石若被全部开采,可以满足2778万辆60度纯电车型的动力电池需求。若将电池容量为十几度的混合动力车型计算在内,产能数量至少又翻一倍。
比亚迪2022年销量目标为150万辆,若以此计算,拿下的这些锂矿石意味着比亚迪未来十余年都可以不必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根据易车App“新能源品牌热度榜”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日均关注度51.35万,位列排行榜第1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纯电动汽车技术短板的第一点,就是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家担心的充电安全问题,在纯电动汽车问世的这几年中,相应充电时纯电动汽车爆炸的案例屡见不鲜,可以说,充电慢的效率问题是可以改观的,但如果纯电动汽车充电和安全隐患挂钩,那么绝对是埋在消费者心中的一颗定时炸弹,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也会产生影响。
而这第二点,就是让现在很多一线纯电动汽车研究人员头疼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问题,里程焦虑可以说是纯电动汽车本身自带的矛盾型存在,比起传统燃油汽车说走就走的“洒脱”,纯电动汽车想要达到长途出行,需要顾及和考虑的方面可就要比燃油汽车多的多,并且短时间内,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全面的解决。
第三点,就是针对纯电动汽车后期配套充电桩的普及率,都知道纯电动汽车是通过纯粹的电力转换来做到能源供给的,所以“电”的存在,就相当于它的心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充电桩的数量必须要做到相匹配才能应对后期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就目前来看,充电桩的数量并没有跟上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数量,也就是说供电要求达不到,也是消费者在购车时犹豫的一大问题来源。
而这最后一点,就要切合纯电动汽车本身的结构来看,配套电控、电机和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目前的状态来看都没有达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以及期待指标,目前不够成熟的存在也成了困扰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一大阻碍。
综合来看,纯电动汽车目前虽然存在着很多亟待完善的方面,但从市场销售份额上不难发现,近两年,以纯电动汽车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虽然其销售数量依然无法和燃油汽车分庭抗礼,可伴随着未来人类对于生活的需要,纯电动汽车应该会被大量普及,当然如果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相应的普及时间会长一些。
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正常使用一个东西。
梗即是讹字,正字应为“哏”。是一种网络用语,梗常用于动漫、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流行事物中。梗”这个意向是台湾人以讹传讹,所谓“梗”的意思是“好笑”、“可笑”,有些笑点、槽点之义,铺梗就是为笑点作铺垫。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其实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参股了中国最大的盐湖锂矿扎布耶盐湖,长期以来,比亚迪一直在加速布局上游锂资源。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1引述消息人士表示,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已达成收购意向。
消息人士表示,据比亚迪内部测算,该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将可覆盖其未来逾10年电池需求。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
下游需求坚挺,年内将高位运行
4月中旬以来,国内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52万元/吨降至46万元/吨,市场不乏看空的声音。
近期,某锂电上游材料商向时代财经表示,锂盐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供应链影响,不少主机厂曾一度停产,需求也有所减少,这才促成了锂盐的价格回调。但总体来看,海外拍卖的锂精矿价格不断走高,锂盐价格难有大幅度下跌空间,待行业形势好转,价格仍会上行。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较去年同期均有40%以上增长,但环比均下跌30%以上。随着华东地区复工复产加速推进,汽车产业链问题得到缓解。
“展望6月,碳酸锂两大主力下游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开工率将继续小幅上涨,在成本和需求的支撑下,碳酸锂市场或将稳步上调。”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矿分析师罗晓莉接受采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3月份突破50万元/吨之时,市场有消息传出多家电池厂不买货、不接单对抗碳酸锂价格暴涨,事后多家电池厂均表示不存在前述情况。
据悉,锂盐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上下游供需错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成,新能源浪潮下,国内产业链中下游扩产速度极快,但国外上游缓解却响应不及,上游产能远无法满足下游需求。
在天齐锂业股东大会上,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表示,相对而言,上游锂资源发展要迟缓很多。锂资源存在地域性特点,有不可复制的特殊性。上游扩产和开发都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现在上游资源的发展在加快,也得到了相应的机会和支持,“但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时间,供需格局达到真正平衡还需要时间。最终还是依靠市场来平衡。”
前述材料商人士称,预计明年年中或年底,整个市场能够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年内锂价预计维持高位运行,或将在45万元/吨~50万元/吨区间内震荡。”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2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均已达成收购意向。消息人士称,据比亚迪内部测算,在这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同时他还透露,“在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肯定是在20万元以下。”
相关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
近日,全球锂精矿价格走势“风向标”、澳洲著名的.锂矿供应商Pilbara年内第二次锂矿拍卖价格创下新高。Pilbara此次锂矿拍卖价位5955美元/吨,运费90美元/吨,共计5000吨,5.5%品位基准,计划2022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发货,折合碳酸锂成本约41.9万元/吨。与Pilbara在2021年7月的首次拍卖价1250美元/吨相比大涨376%。
此前的5月20日,国轩高科控股孙公司宜春国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4.6亿元的报价成功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含锂)矿普查探矿权。这是国轩高科在江西取得的第二个探矿权。值得注意的是,斯诺威矿业股权拍卖共持续了6天5夜,拍卖价格从335万元飙涨至20亿元,竞拍价达到起拍价的近600倍。
“斯诺威锂矿控股权拍卖成交价超20亿元,叠加对应股权下高达8.5亿元的债务,总体斯诺威锂矿的收购成本已高达28.5亿元,显示了新能源产业链对上游锂资源端整合的迫切需求与锂矿资源的紧缺,或将刺激市场引发对锂矿资源股的价值重估。”银河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华立表示。
整体来看,碳酸锂价格在今年3月达到高位之后有所回落,但由于市场整体的供不应求,锂价年内仍处于高位震荡态势。据中泰证券统计,上周(5月23日至29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保持不变至47.67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稳至49.1万元/吨,锂精矿价格上涨0.4%;
无锡电子盘碳酸锂期货价格上涨4.4%。机构预计,受供给端进口不及预期,以及需求端复工复产对于正极材料和锂盐原料的补库需要,锂价未来保持高位震荡的趋势较为明显。
安信证券分析称,供给端方面,由于国内部分厂家新增产能释放,锂盐供应整体处于稳中有升状态,但受限于海运等因素,4月碳酸锂进口不及预期;需求端方面,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3月中下旬以来中游去库即将告一段落,正极采购需求显著恢复,低库存带来新一轮采购需求增加或支撑价格回暖。
银河证券也表示,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开工率的提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游锂盐需求的边际改善。而因前期疫情打断正常排产与原材料采购备货的正极材料与电池厂商目前维持着锂盐原料的低库存,在下游需求逐步复苏下,锂电产业链整体对锂盐的补库行为或将拉动锂价新一轮上涨。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3近日,澎湃新闻从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均已达成收购意向。
消息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据比亚迪内部测算,在这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同时他还透露,“在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肯定是在20万元以下。”
产能将覆盖逾两千万辆纯电车型
据东吴证券研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每Gwh(100万度电)的碳酸锂使用量平均约为600吨。以目前主流纯电车型普遍60度的电池容量来计算,一辆纯电车型所需的碳酸锂约为36kg。
也就是说,这2500万吨矿石若被全部开采,可以满足2778万辆60度纯电车型的动力电池需求。若将电池容量为十几度的混合动力车型计算在内,这2500万吨矿石满足产能数量至少又翻一倍。
比亚迪2022年销量目标为150万辆,若以此计算,拿下的这些锂矿石,意味着比亚迪未来十余年都可以不必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500万辆,粗略估算,这些锂矿石也可覆盖至少数年的产能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这6座锂矿中,有几座将实现在下个月出货,预计这些锂可在今年第三季度被搭载到比亚迪刀片电池中。
其实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参股了中国最大的盐湖锂矿扎布耶盐湖,长期以来,比亚迪一直在加速布局上游锂资源。盛新锂能于3月22日发布公告称拟引入比亚迪作为战略投资者,目前该定增项目已获证监会受理;5月17日,盐湖股份表示盐湖比亚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在对提锂技术进行中试,待中试效果验证后,双方将协商项目启动。
不过,从现有公开信息来看,比亚迪如此阔绰地拟将100万吨碳酸锂纳入囊中也尚属首次。
阔绰出手有望为锂价降温
一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近一年的锂价暴涨,远远不止供需关系逻辑就可以解释的,这背后存在着大量投机、炒作行为。车企在这个节点如此大手笔出手,已经不仅仅是自身战略布局的考虑,而是在代表行业向上游传达理性的声音。
2020年末,碳酸锂价格约为5万元/吨,而随着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大涨,碳酸锂一度在今年3月突破50万元/吨。反映在整车动力电池成本上的是一两万元的涨幅。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此前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碳酸锂涨价更多的是投机性因素;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更是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直言,锂价暴涨“有点像投机倒把”。
可以说,无论是车企还是电池企业都“苦锂价久矣”。
不可忽视的是,企业的巨大成本压力最终也传导到了消费端。2022年起,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经历了3次较明显的涨价潮,而在涨价公告中,车企无一例外都表示出了难以承受原材料涨势的无奈。不少专家担心,价格频频上涨将伤害到刚进入爆发期的新能源车市,最终锂矿商亦不能幸免。
随着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屡创新高,锂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愈加凸显。据了解,越来越多车企已经开始着手锂资源把控,包括收购锂矿、寻求战略伙伴、通过签署长期协议锁定供给,以及布局锂电池回收体系。
“一方面来说,新的勘探量和可采储量肯定还会继续增加,其实锂资源在自然界中丰度很高,完全充足。另一方面,动力电池退役潮也即将到来,加之电池回收技术已经较成熟,不久之后,存量锂将可满足很大一部分需求。而锂矿的供给,填补的则是增量。”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对锂矿的依赖,今后将大幅减少。而‘天价锂’的情况更不可能长期存在,潮水很快将退去,等待这些囤积居奇者的将是一地鸡毛。”
我国2009年颁布的《新能源 汽车 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规定新能源 汽车 是指 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是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 汽车 ,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 汽车 。次年6月我国更进一步明确兴能源 汽车 的种类。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沿用“新能源 汽车 ”这一名词,将其确定为以下几类:
①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②纯电动 汽车
③燃料电池 汽车
主要特征为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 汽车 。
三类新能源 汽车 都是将能量输出到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 汽车 行驶,不过其动力源与动力输出方式不同,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PHEV):
该类型动力 汽车 动力输出系统有以下三类:
①串联式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 发动机带动发电机M1产生交流电由控制器镇流转换为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再由动力电池输出直流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给电机M2驱动 汽车 行驶。电池供电全程由外接电源或内燃机提供,动力纯粹由电动机驱动。原理如下:
②并联式: 该类型下发动机和电动机均可驱动 汽车 (根据实际情况可单独发动机驱动、电池供给电动机驱动,也可两者双动力源同时驱动),在纯油模式下能为电池充电,原理如下:
③混联式: 此模式可简单概括为怎么方便怎么来,具有所有并联模式优点,可以粗略理解为在并联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发电机,一般有两台电动机(发电机与电动机),纯油与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均能为电池充电。
其一般不含变速箱(变速箱的效果差),为一种“ECVT”的星形齿轮结构的耦合单元替代了变速箱,起到连接、切换两种动力以及减速增扭的作用,在此不加进一步论述。混联模式原理如下:
三种动力模式比较:
无论是燃料电池、纯电动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其驱动方式大同小异均为以上三类。
①串联模式 只有一台电机驱动(仅有纯电模式),动力性差,百公里加速基本大于7 秒,且其需经二次转换才能为电动机供能,会造成较大能量损失,跑高速时油耗甚 至更大。
② 并联模式 (本田IMA)拥有发动机与电动机双重动力驱动(拥有纯油、纯电、混动 三种模式),中高速时发动机单独驱动(纯油模式)且为电池充能,传动模式多样,动力性好,结构简单,综合油耗低。
③ 混联模式 (丰田普锐斯等)拥有并联模式的所有优点,在并联模式基础上加入发 电机,实现了混动模式下对动力电池的充电。意味着当发动机与电动机全力驱动车辆 时再也不用担心动力电池电能不足的情况,对能源效能调节更加合理,节油效果更好
综合比较混联模式自然是最为先进的模式,不过此技术目前被丰田公司所垄断,且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与销售价格都会高不少,随着专利权的到期,未来应有更多采用混联式系统的动力 汽车 。
二、燃料电池 汽车 (FCEV)
目前说的燃料电池 汽车 的燃料主要说的是氢,是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并以此作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 汽车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混合动力 汽车 中的发动机代替为燃料储存罐(也就是氢),氢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转换成电能驱动 汽车 并排出尾气(水)。
PS:其实该类新能源 汽车 我国也将其分类为纯电动 汽车 ,因为氢能源燃烧不造成任何污染。
三、纯电动 汽车 (BEV)
纯电动 汽车 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 汽车 。
而根据2018年12月18日发布的《 汽车 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目前已经将燃料电池 汽车 归类为纯电动 汽车 ,也就是说三类新能源 汽车 仅有混合动力属于燃油 汽车 其余均属于纯电动 汽车 。
新能源车在节能环保方面固然是好,不过时至今日还没得到大规模应用也是有原因的,究其根本还是能源问题,也就是电池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的新能源 汽车 都是以锂电池作为能量的来源 ,从原来的普通锂电池到如今的磷酸锂电池甚至是即将到来的三元锂电池都无一例外存在以下问题:
①首先就是行驶里程了,号称能行驶500KM实际运行中往往只能行驶200KM,冬天里程更短(受气温影响大,特斯拉为何只卖高端型号,因为可以把电池串联得更多更厚),其能量密度不够高。
②充电速率问题,家用220V正常充电往往需要将近10小时,如快充电流将明显增大一般电线不能承受,只有在专用充电站使用高压电进行快速充电,对基础设施要求高。即使拥有快充技术,不过用过的人都知道其对电池寿命的损耗是相当大的,一旦电池损耗过多,里程数将进一步减少。
③电池昂贵,一般新能源 汽车 电池使用寿命也就在5年左右就需更换,而其成本在几万至十几万不等,更换一次锂电池,其成本甚至接近一辆小型车。
④电池组管理落后,电池组过充过放不均衡,导致降低容量,甚至有个别电池失效导致整组报废的情况,此为世界性难题。所以纯粹用动力电池提供能源不稳定且寿命低。
⑤报废电池处理困难,动力电池当中含有大量的镍、钴、锰等重金属,而且电解液当中还有氟等有机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大,而且其中含有少量电量,如若处理不当易发生爆燃,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目前在三类新能源 汽车 中大多数发达国家优先发展纯电动 汽车 ,在国际竞争市场上销量较高的也是纯电动 汽车 。实事求是就 汽车 行业来说,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毕竟技术的积累有先后也是需要时间的。而说到新能源 汽车 大家一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 汽车 (不可否认目前特斯拉纯电动最受欢迎,而日产大力发展氢能源 汽车 并掌握着 汽车 电池与电机的多项核心技术),不过我国在新能源 汽车 这一崭新的领域也是十分重视并走在世界前沿(毕竟是难得一遇的弯道超车机会)。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售突破55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售占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的53%(以比亚迪公司为龙头)其次是美国,大约占12.7%另外,挪威(2.8%)、德国(2.7%)、英国(2.3%)、法国(1.9%)、日本(1.9%)、韩国(1.3%)。
虽然我国非常重视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不过上文提到其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驱动能源方面,也就是电池技术,在这些瓶颈未解决前,除了锂电池,是否还有更好的能源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燃料电池 汽车 了。
氢能源 汽车 分为两类,一类是 氢内燃 汽车 ,第二类是 氢燃料电池 汽车 。前者直接燃烧驱动后通过化学反应发电再用电动机驱动。
①氢内燃 汽车 其实还是传统内燃机原理虽然燃烧氢气(其实是混合气体)能大大降低污染不过还远远达不到零排放,而且氢气燃烧过快续航里程低。所以各大厂家往往都将重心转为研究氢能源燃料电池 汽车
②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一般是将氢气高压液化后存储在氢瓶里,运行时使氢经过燃料电池里的催化剂催化作用与从外界吸进来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氢与氧的合成装置也就是燃料电池,氢氧的反应堆)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车行驶(也可同时为电池充电,就如前文提到的混联模式动力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其产生的唯一废物只有水,而能量转化效率是传统内燃机的2~3倍达到60%~80%。目前丰田的未来 汽车 充3分钟左右的氢燃料(5Kg)便能能行驶650Km。而5kg的氢燃料仅需4600日元(约合280元人民币),比汽油还便宜。由于没有发动机,车盖与车尾不会发热车内也没有任何异味。
丰田氢能源 汽车 :
1、日本的氢能源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的,而最初考虑将氢能源作为 汽车 能源的研究是1992年由丰田 汽车 公司的4名研究人员以兴趣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始的,在公司的资金支持下最终发展壮大变为新能源研发部并于2014年研发出第一代氢能源试验车。该车在极寒的加拿大北部、高温的非洲大陆等地经过反复的耐寒耐高温的冲撞试验,在获得一系列数据之后于2016年正式推出其 第一代氢能源 汽车 “mirai”(未来) 。在日本与美国已经销售18000多辆。
其后盖箱有一电源输出插口,可以连接家庭插座以供家庭电源的使用,其能源可保证一户家庭一星期的照明、空调、冰箱、做饭、洗澡等等的电力所需。试想当城市停电时其可长时间支持家庭能源的正常使用甚至电量周围的信号灯与路灯。将其定义由原来的耗能交通工具变为供能的移动平台。
2、而如今丰田公司已经推出 第二代氢能源 汽车 (FCV PLUS)
该车可谓汇聚了丰田公司最为先进的 技术 为一体,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自动驾驶:与AI融为一体的全自动驾驶技术(日本预计在2030年完全进入自动驾驶的时代)。
②车窗玻璃液晶显示:车内宽敞,无任何仪表与显示屏,所有的控制数据都显示在挡风玻璃下端,显示屏幕能显示各种APP,甚至你都不需要触摸,仅需语音便能操控(类似hi siri,不过会更加智能,接电话、邮件、回复信息等功能都不在话下)。
③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汽车 左右车窗其实是是两个巨大的显示器,人们在车内可以做任何电脑上能做的事(看电影、办公、学习、投资、视频会议等等),特别是当自动驾驶成熟之后,人们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 汽车 将变成一全面而舒适的移动办公平台。
④成熟的氢能源动力系统:该燃料电池 汽车 的核心技术在于燃料电池中分离氢原子电子的质子交换膜,该材料技术属于核心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其动能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其续航里程更是达到了恐怖的800km。
⑤非接触式输电:还记得一代 汽车 后盖的有线电源输出接口么?二代丰田 汽车 已经变成了无线供电系统(由车后轮的两个无线供电装置实现)。像不像刘慈欣小说《三体》中所描述人们生活中所用的各种设备都由无线能源传输的场景。其实在燃料电池 汽车 的运行原理上是不需要堆砌电池的,不过丰田公司还是这样做了,也许是日本地理条件时长遇到地震台风之类的灾害。其设计的电池与氢能源系统能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共设施(医院、避难所、信号灯等)提供电力。而日本对氢能源的利用不仅仅止步于新能源 汽车 ,还将开发氢能源住宅区构建能源多样化的 社会 (这一计划首先在东京湾实现,也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期间)。
而真正要实现成熟的全产业链氢能源 汽车 的应用还需得在制氢、加工、存储、高压气瓶、运氢车、加氢站方面下功夫。为了更好的推进氢能源 汽车 ,丰田公司正在建新的生产线并扩大燃料电池(氢氧合成装置)与高压氢气泵的生产能力,预计在明年(2020年)正式投产,将生产能力提高10倍,实现年产36万辆的目标以此大幅降低成本,并预计在2025年将氢能源 汽车 与混合动力 汽车 的售价保持在同一水平3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0万元),2030年时氢能源 汽车 年生产量将达到100万辆,开启氢能源普及的时代。
说完了丰田氢能源 汽车 如此多的新技术与优点后,让我们回到其根本的技术与原理上。
我们将压缩后的液态氢充入储能电池中,该车经过氢燃料电池堆的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省却了内燃机通过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转换效能为普通内燃机的2~3倍)给储能电池与驱动电机供电。
就氢能源燃料电池车的运行原理来说大部分与纯电动 汽车 相同,核心技术在于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严格地说算是一种发电装置,如发电厂一样输出电能。
氢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 是由一组单独的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燃料电池堆),由燃料产生动力,类似于内燃机, 燃料电池堆 产生的电能为电动机供电进而驱动车辆,每个电池是由阳极、阴极与其间的质子交换膜(关键材料技术)组成。
氢从储氢罐进入阳极,从空气中抽离出氧气进入阴极。氢分子经过质子交换膜其中的催化剂将其分裂为电子与质子,质子穿过燃料电池堆,电子经过外部电路将电流输送到电动机与其他用电元器件。同时阴极侧电子与质子再次结合并与氧气反应,最终产出唯一的废弃物水。
同时丰田所用的是700Mpa的高压储气罐,两个储氢罐的容量是122.4升 ,也只能容纳约5公斤的氢气 。而5Kg的燃料并不重,重的是储氢罐,至于为什么这么重,当然是为了安全。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其里程达到了恐怖的800Km。
其实上文有所论述,现稍加总结让我们看下 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优点 :
安全 :安全永远是人们所重视的,而设计者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储氢罐内部采用塑料内胆,再用炭纤维加强保护配合玻璃纤维减震,最后才是外层的铝合金,而且层与层之间的纤维纹路都根据压力的不同做了额外优化。
环保: 这个自不必说,氢与氧的产物只能是水,没有任何污染。
续航里程长加氢块: 如上文所叙述,一辆氢能源 汽车 加满仅需3分钟,便能行驶650Km(新款能达到800Km),且受温度影响不大(可以靠氢燃料电池直接供能)。
加油站改建成本: 远低于改造成快速充电站的成本,众所周知就算让动力锂电池在220V条件下做慢速充电(10小时充满)电流也有将近30A,多来几台车小区电源系统就需整体改造,更不用说220V的快充了(电流达到287A)没有什么线路能承受,所以必须用到高压,也就是专用的充电站。由此可知改装新建高压充电站的成本高(电气系统、线路),而加氢站则增设高压气罐,专用运输车即可,相比充电站更加简单低成本。
燃料电池的处理: 即氢能源合成装置,该装置能永久使用,不会像锂电池那样几年后使用效率便大大降低,即使 汽车 使用若干年后需要报废,该燃料电池也可拆卸并安装在新的 汽车 里继续使用,为可循环设备。更可贵的是该燃料电池的报废处理也不会如锂电池报废那样产生各种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液,属于真正的可循环无污染环保电池,其技术与理念可谓当今最为先进。
说完了氢燃料电池的这么多好处,那燃料氢又怎么来呢?如果仅仅是使用氢能完全环保而制氢不是,那么环保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丰田公司所提倡实现的是制氢、用氢与燃料电池的回收处理全程无害化。
普通的制氢工艺都是由电解水产生,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电又从哪里来,不能否认的是不少部分的电能依然是靠化石能源发电,且电解水制氢的效率不是很高(当然还有其他几种方式,不过都会用到能源)。不过时代是发展的未来随着核能发电(尤其是核聚变技术的成熟)以及可再生资源发电(太阳能、风能、水电)完善后完全有能力实现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完全满足所有氢能源 汽车 甚至新型氢能源住宅的用氢需求。这样今后人们出行短途用纯电动长途就用氢燃料电池车。
在日本福岛的一家制氢公司整个工厂分为四大体系:制氢车间、储气管区、压缩与出货运输站、综合管理中心。其工艺为传统的水电解,不过其电力来源为太阳能发电,每小时产量为2000m³,一年900吨,能满足10000辆氢能源 汽车 一年所需。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发电技术的进步,氢能源将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而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中,不仅所有的奥运会官方用车都是氢能源 汽车 ,东京湾所采用的新能源住宅(氢能源)也首次实现氢气输送管道的搭建完成与使用,实现家庭中所有的耗能(电视、电冰箱、热水器、地热、照明等所有耗能设备)设备都由氢能源提供,无需外部电力。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氢能源将代替直接用电融入我们的生活。
今年李克强总理赴日考察,期间特意在丰田 汽车 厂区停留半小时了解氢能源 汽车 ,回国后便将发展氢能源 汽车 与氢能源基础设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看出国家对发展氢能源的重视。
说完了氢能源燃料电池 汽车 ,让我们发散下思路展望下未来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怎么样的?
其实往简单想交通工具不外乎就是能源的提供与类似电机(未来可能有更好的驱动方式,反重力啊什么的)的动力系统的驱动,而无线能源的传输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应用场景(犹如《三体》中逻辑一觉醒来发现人们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拥有无线供能的功能)。所以无论未来出现外形多么怪异的交通工具也无需奇怪了(第五元素中的各类交通工具)。
无论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是什么样的,相信一定会朝着更经济环保、便捷、能源更易获取、发动机比冲更高(单位质量的推进剂可以产生的冲量)的方向发展,加上材料学与基础物理的进步,科幻世界中的场景都将一一实现。氢能源或许不是终极能源的解决方案不过却是人类在 探索 环保新能源道路上的伟大尝试。
兴许将来的可控核聚变(科学家预计在未来10~20年成为现实,其几克的氢聚变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几百吨的煤炭燃烧,质能转换效率达到1%)、反物质(与物质带电量相反与普通物质相遇发生湮灭现象,其质能转换效率达到100%)。先不说反物质技术产生的能量,仅仅是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掌握可控核聚变其能源问题也将得到解决,进而研发的侧重点便是怎样将能源经济环保且有效率的输送到千家万户了,而如今的氢能源输送与燃料电池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给了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在销量上对合资品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华系车这种影响力也逐渐辐射到了海外市场,每年出口量屡创新高,一些车型还在当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非常受欢迎,比如国车豪华红旗在迪拜非常受欢迎,而且随着红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红旗在当地的能见度非常高,市场地位一度超过了奔驰宝马,甚至在今年红旗旗下全尺寸纯电动SUVE-HS9成功入驻迪拜警车队,迎来了国产车的高光时刻。
最近工作繁忙,我早已在2/3号复工,因为外盘是不休息的,然后咱们国内无论是证券还是期货都是2/3号正式开盘。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无论是投资方面,还是我热爱的汽车行业方面,我依旧保持着120%的关注度,我现在是作为一个汽车制造行业的旁观者和战略投资者,还略带有一点媒体人的属性,去看由于这次的新冠疫情,汽车制造业会受到一个什么程度的影响。
我可以先把结论告诉你,因为我后面要把我自己投资战略团队的研究结果,分享给大家。
结论是,汽车行业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并且这次的疫情影响,会把汽车行业(无论是制造端还是后市场端)的脚步拖累到今年9月份左右,乐观估计9月才能好过一点,汽车好卖一点,但并不能说完全恢复。因为疫情不仅仅将国内生产链重创了一遍,新冠在全世界都已经流行开,甚至可以说我们即将EOP,而国外即将SOP的状态。
所有有关于汽车市场的商品原材料:热卷、冷卷、橡胶、塑料、玻璃等等,都会遭到全所未有的价格打压。
所有有关于汽车类的股票,无论内盘还是外盘,都不建议看多,在今年9月前保持看空逻辑。
其实有很多人都反驳我说,汽车行业会马上有报复性的反弹,我说会有,但不是马上,最早在9月份可能会迎来汽车消费的反弹,还是谨慎乐观的预测。
你们要知道从宏观经济角度,这个市场并不是只有单单你汽车这一个商品,国民的总生产力,总消费力,在这失去的两个月里是不能弥补的,在这失去的两个月,产业链经历了一次大逃杀,伤的到处都是缺口,一些资金链断裂的公司就直接倒闭,根本连报复性反弹的时间都撑不到,宏观经济就像一列火车,时间节点的连续性导致了你坐过了站是补不了票的,要补也可以,你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几倍甚至十几倍)去挽救。就像央行最近的一波大放水,终于把低开8%的股市给救了回来,那然后呢?剩下我不多说了,因为散户(韭菜)都跟我说中国经济恢复了,牛市已经到了,呵呵。
好了,下面说下机会,目的就是让看明白的朋友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这段经济修复期里把握住汽车行业真正的核心要点,可以做投资参考。
下面我把我的公司宏观策略团队的新能源研报,其中几处(当然不能全部贴出来)贴出来。文风可能不是我的文风,都是我员工的调研结果:
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的前景和机会——镍
一、中国对世界电动汽车未来起着重大作用,在特斯拉首先国产化的带领下,几乎所有这些欧美电动汽车公司生产汽车时都必须通过中国,中国有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所不具备的。
正如2018年的油价报告所述,“中国通过几乎垄断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从而间接控制了电动汽车市场”。两年前,《石油价格》杂志(Oilprice)曾写道:“欧洲汽车生产可能很快将大量转移到中国,欧洲市场应该开始为此感到不安了。”“这将对该地区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大众(Volkswagen)、宝马(BMW)、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雷诺(Renault)等公司一直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
当时,全球锂离子电池供应的三分之二源自中国。锂离子电池是标准电动汽车最常用的电池。“此外,这些电池极具价值,占汽车价值的40%,着实令人震惊。就目前情况来看,欧洲在锂离子电池生产方面远远无法与中国匹敌。事实上,目前整个非洲大陆估计只占有1%的市场份额。”“对欧洲汽车公司而言,将电动汽车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即是说,在本周报道表示,为了让Elon Musk兑现他的承诺使电动汽车提供负担得起的和可以实现的大众市场和普通消费者,将需要中国参与其中,这应该不足为奇。问题再次归结到电池上。然而,这次的问题不是锂,而是钴。
据路透社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通常在乘用车上使用镍钴铝电池(NCA)或镍锰钴电池(NMC),因为它们的能量密度更高,这对决定电动汽车一次充电能行驶多远至关重要。”然而,钴是电动汽车电池如此昂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汽车价值的40%。
特斯拉已经将它们的大部分生产转移到了中国,正是在该公司的一家中国工厂,它们正在逐步摆脱对钴的依赖。路透社(Reuters)本周报道称,“特斯拉在其中国工厂生产的汽车中使用不含钴的CATL电池的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钴是电动汽车电池中最昂贵的金属之一。”相反,该厂将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这将“比现有电池便宜‘两位数’”。
特斯拉股价
未来的机会,并不在昂贵的钴,而在镍,所有的汽车电池原材料都离不开镍,甚至未来绝大多数电池制造商在制造电池时会提高镍的用量,降低钴的用量。
二、镍同铂、钯一样,钝化时能吸大量的氢,粒度越小,吸收量越大!镍的重要盐类为硫酸镍和氯化镍。与铁、钴相似,在常温下对水和空气都较稳定,能抗碱性腐蚀,故实验室中可以用镍坩埚熔融碱性物质。镍可溶于稀酸中,和铁不同是,钴和镍与浓硝酸激烈反应,与稀硝酸反应较慢。
国内知名企业:中金岭南、太钢不锈、中国镍资源、贵研铂业、格林美、科力远、金川集团、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阜康冶炼厂、新疆新鑫、江锂科技、罕王集团等。
国外知名企业: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MMCNorilskNickel)、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SA)、英国的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Plc)、英美资源公司(AngloAmericanPlc)、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BHPBillitonLtd)、澳大利亚米纳拉资源公司(MinaraResourcesLtd.)、日本的住友金属矿山(SumitomoMetalMiningCo.)、法国的埃赫曼集团(ErametSA)、加拿大的谢里特国际公司(SherrittInternationalCorp)
三、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以及磁性等性能!因此主要被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广泛用于飞机、雷达等各种军工制造业,民用机械制造业和电镀工业等。
具体的用途包括:
1、由于镍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耐高温,防锈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到不锈钢和合金钢等钢铁领域。在不锈钢应用中镍的消耗量最大,含镍的不锈钢既能抵抗大气、蒸汽和水的腐蚀,又能耐酸、碱、盐的腐蚀。
2、镍的参与能够提高合金刚的强度,保持其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含镍合金钢主要应用于制造化工生产上的耐酸塔、医疗器械,日常用品及用于改造桥梁、修造军舰等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和军事工业等。
3、用于电镀,在钢材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基体上覆盖一层耐用、耐腐蚀的表面层,其防腐性比镀锌层高。电镀镍的加工量仅次于电镀锌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占到镍总产量的10%左右。
4、用作化学电源,制作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的原料。世界上镍氢电池主要由中国和日本企业生产,占全球产量95%以上,其中70%以上在中国生产,中国镍氢电池企业主要包括超霸、豪鹏、比亚迪、环宇、科力远、力可兴、三普、迪生、三捷、量能、格瑞普等。日本企业松下、汤浅、三洋已将小型镍氢电池生产转移到中国。HEV用大型镍氢电池主要在日本生产,生产企业主要为Primearth电动车能源公司(PEVE)和三洋电机,由于松下和三洋合并,而松下的湖南工厂卖给了中国科力远。因此,大型镍氢电池已主要由松下生产。
5、镍复合材料可用于石油化工的氢化和合成甲烷时的催化剂,其优点是不易被H2S、S02所毒化。镍的化合物可制作颜料和染料。镍还能制成镍铁素体和镍锌铁素等新型陶瓷,做变压器的铁心和无线电的天线等。极细的镍粉,在化学工业上常用作催化剂。镍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而用铝、钴与镍制成的合金,可以用它来制造电磁起重机。
四、镍是电池的基本成分,其中包括安装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混合动力汽车上面的电池。基于市场对于长期电池市场的乐观前景,目前众多大型矿企已加入到资源竞争的行列中去。
必和必拓(BHP)继续保留旗下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Nickel West镍矿项目,认为Nickel West显示出潜在的高回报性。嘉能可(Glencore)也在进行镍矿开采,并由此来生产金属副产品。印尼作为镍矿大国,已经成为许多矿企关注的焦点。去年印尼的镍产量居世界首位。Pacific Rim Cobalt Corporation目前在印尼进行勘探项目,积极开发印尼的镍矿资源。印尼和中国相隔不远,而目前随着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邻国们都急于为中国电动车行业提供必要的原料,印尼自然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其实印尼的目标已不仅仅是成为一个资源基地。印尼工业部长Airlangga Hartarto就提出要把印尼建成一个地区性的制造业强国,把本国的原材料转化为消费品。此举或将为已经开始开辟印尼市场的矿企提供机会。
自从2019年镍矿被内外盘资金大力炒作了一番后,后进入了一个价值合理区间,并且我认为价格并不是很高,往下的空间并不大。
根据我自己团队的商品和行业宏观研报的一些素材,我可以给出一个买入镍(沪镍合约、伦敦LME镍合约)商品进行中长线投资的一个观点,在这之后的几个月恢复期,新能源汽车将会爆发出第二春,并且在之后的汽车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
伦敦LME镍指数
最后,送给最近正在遭受疫情煎熬的各行各业的朋友们几句话:
可能你的自身经济正在遭受严重威胁,可能你在这场疫情中已经一无所有,但是请在绝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反弹的方向,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正如我们人体骨骼会在负重和压力下越发坚强,这就是一种“反脆弱”!如何在这场黑天鹅中生存下去,在寒冬中发现春的痕迹,可以参考以上建议和观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世界各国似乎都在尝试重构能源体系,让能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朝着新能源的方向去转化,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这方面,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火力发电。但是作用十分有限,能源短缺,尤其是电能短缺,它与新能源的普及其实没有特别本质的联系。
新能源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是不同国家定义不一样的,有些国家科技比较发达,它把传统的能源范围扩大化,核电在他们看来都是传统能源。但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说一些落后的国家来说,他也能那都是一种非常高科技的能源,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技术,所以新能源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们这里姑且把新能源定义为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二次能源电之外的能源,其他的发展方式都算是新能源的一部分。
之所以电能供应比较紧张,是因为需求的问题,因为供应的问题就是两个关键的地方。需求是说,今年夏天全球的极端气温都在上升,不光是我们,这里感觉夏天的最高气温比往日了好多好多,欧洲国家,美洲国家非洲国家也是这样,温度高了用电的需求就上升了,起码要喝那么多的水,空调要更费电,然后冰箱也会更费电。能源的需求上升,供应却减少了,因为温度不断上升,水力发电量是大大下降,比如说我国四川是典型的水力发电大省,今年的水力发电量较以往基本下降50%。
根源还是在能源结构的问题,所谓的发展新能源,它其实只是发展还远远,达不到一定比例起到替代的效果。比如说我国的这个发电结构里面占据90%比例的仍然是传统的火力发电,看其他的这个发电方式,什么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乱七八糟的这个技术好像是都有,但是它的发电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观。